2023-02-08 来源: 华山穹剑
气球,又见气球!
日前,就在美国刚击落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流浪气球”、尚还惊魂未定之际,美媒惊爆第二个来自中国的气球飞艇,又在靠近美国本土的拉丁美洲上空被发现,一北一南,两侧进击,堪称神来之笔。
当美国交涉“间谍气球”事件的时候,我方的回应是无人“民用飞艇”不可抗力的飘入了美国上空。即使到目前为止,我方依然强调的是飞艇而非美方等外媒报道的气球。
那么,到底是飞艇还是气球?
虽然都属于浮空器,可飞艇和气球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特别是在功能上的区别。
如果从美方击落的画面来看,形态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气球。而美方和其它国外媒体也都说的是气球。目前正在北美上空流浪的第二只,同样也被称之为气球。而我方依然用的是飞艇。
查阅相关资料,气球与飞艇外形上还是有一些明显区别的。气球顾名思义是一只球状或近球状物在空中飘荡。飞艇则更像是一保大鱼在空中游。
气球与飞艇的主要区别是一个无动力的飘浮,一个是有动力可以控制方向的主动飞行。当然,现代气球也赋予了一定的动力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操控。虽然两者的功能相近,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那么,看上去更像气球的流浪物,为何我方一再声明的是飞艇?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一个有主动控制的动力,一个无或有很弱的控制动力。而飞艇的动力系统与艇身似乎应当是一体的。而气球的动力系统应当只是一个“吊仓”。
平流层或临近空间的探空气球常有,而能够在平流层自由飞行的无人飞艇似乎不常见。这个飞艇显然是气球和飞艇的结合体。这更吸引人。
如果这只更像是流浪气球的东西被定义为飞艇的话,就表明了是一个创新技术。也就是通过吊仓式动力系统主动控制飞行方向和高度。
虽然目前不少国家都在发力研究平流层浮空器,但探空气球技术已经成熟,飞艇技术似乎还有难度。把气球与相关动力系统相结合创新的球形飞艇,这应当是一个新的思路。
也就难怪美方非要不顾中美关系恶化而花大力气把它打下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方觊觎我立的先进技术。
近年来,临近空间军事化是大国争相抢占的制高点。中美两国都成功进行过亚轨道飞行系统试验。而这一系统显然可用于高空打击。美国的亚轨道飞行技术可能更成熟,但似乎中国的超高声速导弹是率先服役。
除了临近空间气球和飞艇之外,中国拥有的亚轨道无人机则是独步天下。也就是说,在临近空间军事化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了领先的位置。这是一个快攻难防的领域。这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全球打击能力。
总之,中国之所以一再强调飞艇而非气球,不是随便说说的。
至此,这波中国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领空事件,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在全世界面前上演了一幕兔年耍猴的好戏。
这幕大戏的剧本大纲是:
一、我进来了,你没发现。二、你发现了,你打不到。
三、你击落了,你中计了。四、南北夹击,惊不惊喜?
通过这件事,所有人都看到了三个基本事实:
一、中国的无人飞艇可轻松潜入美国领空。
蒙大拿州坐落于美国西北部,是重要的洲际导弹基地,按说应该戒备森严,结果最初却对该飞艇毫无察觉,最后貌似还是靠群众目测才得以发现,一时令美军的雷达系统沦为笑柄。
二、美国的防空系统,远没有想象中稳固。
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居然被飞行器悄无声息地摸进了家门,本就已经颜面扫地,更尴尬的是当美军想要将其击落的时候,派出F22战机伴飞了一大圈,最终却无功而返,原因居然是:够不着!
进入美国上空这枚气球,起初一直在三万米左右的高度闲庭信步,而这个高度恰好是美军空防的盲区:F22战机最高只能飞到两万二千米,而防空导弹的拦截高度,则要么低于20公里,要么高于40公里,一时之间,美军竟对这位不速之客束手无策。
于是,气球哥就这样在蒙大拿州上空大摇大摆地溜达了好几天,直到彻底玩尽兴了,才突然下降到18000米的高度,一直在望空兴叹的美军见状,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派出战机将其击落。
尴尬的是,即便是在气球这波近乎“主动配合”的操作之下,美军也是一共发射了三枚导弹才得以命中,就问你尴不尴尬就完了。
三、流浪气球不但能远程奔袭,还可指哪打哪。
虽然,按咱们的官方说法,这种无人飞艇是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目的,本次是受气象因素影响,严重偏离了预定航线,导致误入美国领空。
但是,两枚气球几乎不约而同,前后脚出现在美国的北南两侧,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其中深意相信大家也都心有戚戚。
毕竟,对于这种你既难以监测、又即便是在发现后也几乎束手无策的飞行器,可以说就是现实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头上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悬上这么个玩意儿,换成谁也会睡不踏实,何况是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战争贩子们。
毕竟,这种巨型气球体积足有三辆大巴之大,如果改为军用,悬挂几枚炸弹,完全不在话下。
虽然我们并不会这么做,但这事倒还真有先例,日本以前就干过。
1944年,穷途末路日本为美国量身打造了一个“飞象计划”,放飞了9300个巨型气球,最终有1000个成功抵达美洲上空,大部分落在美国西北部的沿岸地区。
虽然最终只炸死了六个人(一位牧师的妻子和5个孩子),但却令美国朝野震惊,因为此举打破了美国作为长年孤悬海外的离岸平衡手内心那种“本土绝对安全”的潜意识。
而且,当年日本是在战时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用极其廉价的材料和最不熟练的劳动力制造出了这种低版本洲际攻击武器,试想,如果以今日某大国之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强悍的制造能力,若是想要如法炮制,试问放眼世界,谁不得仔细掂量?
尤其对于那些心里有鬼,想要在台海搞破坏、干坏事的家伙来说,无疑就是当头棒喝,绝对会令其菊花一紧,后背发凉。
显然,这是一次强势外交战略的精彩体现。
中国通过这次气球事件,给美国埋下了两个伏笔:
一、为日后如法炮制,对等处理类似事件埋下伏笔。
过去这段时间,美国集结党羽,在台海疯狂玩火,加速谋划俄乌冲突的亚太版本。
而近日美台媒体更是有消息传出,称美国新任众议长麦卡锡可能于春季赴台窜访。
在这种情况下,这次气球事件可谓既是敲打,也是警告,更是打了一剂预防针。
也就是说,既然你可以用武力袭击我方民用飞艇,那么以后我也可以按照你的标准,用同样的方式予以对等还击。
用咱们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的话说,就是:美方动用武力袭击我民用无人飞艇,这是明显过度反应。我们对美方这一做法表示严正抗议,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
有了这个伏笔,那么一旦未来台海开打,中国也可以如法炮制,阻截一切外来干扰。
二、将不速之客拒之门外,变相令布林肯吃闭门羹。
另外一记伏笔,就是告诉美国:玩敲诈勒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不吃那套!
如我在《》中所说,近日美国一边纠结英国、日本、韩国、法国、捷克、澳大利亚,以及北约等“新八国联军”疯狂碰瓷台海,一边又大肆热炒布林肯将要访华的新闻。
其目的,是企图通过向中国施压,在未来的中美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比如逼迫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或者在经贸合作中做出更大让步,以助其回血续命。
然而中国在吸取多次教训之后,显然对美国这心口不一的做派已经彻底厌烦,对其敲诈勒索的套路更是深恶痛绝,所以索性堵死了布林肯的访华之路。
于是我们看到,在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的例行记者会
上,当彭博社记者问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推迟访华,中方是否有计划重新安排相关访问?
毛宁回答:关于你提到的布林肯国务卿访华,事实上,中美双方都没有宣布过什么访问,美方发布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
言外之意,爱来不来,没人欢迎,他们炒作那是一厢情愿。
说白了:既然是来要饭的,那就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别老想着吃霸王餐。
想要饭就得跪下,要么你就滚蛋!
一场大戏,两大伏笔,尽显强势外交战略风格,如此甚好。
很多年以后,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跟野兽对话,那就是拿起皮鞭,主动亮剑。
近日,美军机悍然抵近南海侦察,1月达64架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8日报道,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中国智库公布最新数据指出,美军去年出动共600架次、今年1月共出动64架次侦察机到南海进行抵近侦察。
数据显示,今年1月,共有28天在南海侦获美军侦察机踪迹,单日最大出动量为4架次,分别在1月12日、1月15日、1月18日和1月31日。
美军出动P-8A反潜巡逻机的频率最多,累计出动了45架次,其他军机种类包括E-4B空中指挥机、RC-135V、RC-135S和EP-3E侦察机。
▲资料图片:P-8A反潜巡逻机(路透社发)
据报道,上述数据是根据卫星导航监察技术ADS-B信号得出的,而部分军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采用虚假识别码或不开启信号,因此美侦察机的实际出动架次可能更多。
据报道,随着中美竞争态势不断加剧,美国持续加强在南海海域的军事部署。
中国外交部2日批评美国抱着零和思维,不断在本地区加强军事部署,是在加剧局势紧张,危害地区和平稳定。
大家知道,前些天美空军四星上将迈克·米尼汉预测“中美将于2025年开战”。
对此,美国的知名媒体评论员吉米·多尔,日前在美媒福克斯新闻的节目中,强烈批评称美国才是一切矛盾的罪魁祸首。
其言辞之犀利,思路之清晰,逻辑之缜密,态度之愤慨,令我忍不住想在心里大声喊他一声:同志。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超级精彩发言。
在节目中,吉米·多尔愤怒地说道:
我们是挑起这场战争的人,就像我们挑起俄乌冲突一样,我们正在挑起和中国的战争。
谁会从中受益?
我现在就告诉你:我们的敌人不是中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军工复合体,他们骗走了美国数千亿乃至数万亿美元。
谁在管理这个国家?是战争机器。
做决定的肯定不是乔·拜登,我想知道是谁在做这些决定。
我想提醒所有人:美国才是这个世界上的头号恐怖分子。
在过去20年里,我们让中东陷入了水深火热,现在我们又和北约挑起在乌克兰的战争,德国的前总理默克尔也说过,战争是我们挑起的。
如果说上述发言已经足够劲爆,那么接下来的内容更是全程高能,吉米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又开始对中国舞刀弄枪,预测要和中国开战,再说一遍,中国不可能入侵我们!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双方顶多就是有经济战而已!
我们挑起俄乌战争,是为了切断北溪管道,不让俄罗斯和德国走到一起,因为我们害怕他们两国进行技术合作。
所以我们炸了北溪管道,挑起了俄乌冲突,这都是为了满足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伎俩。如果某个地方出现了我们的海军陆战队,那一定是美国想要从那里偷窃资源。
我是怎么知道哪里能偷到油的呢?这是美国总统公开说出来的。
所有人都在说“俄国入侵乌克兰”,但要知道,我们美国仍然占领了叙利亚3分之1的领土——就是有石油的那3分之1!
面对如此猛烈的批评,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主持人塔克·卡尔森,一时之间都有些懵逼了。
眼见吉米越说越激动,卡尔森赶紧打断他的发言,匆忙总结道:我们官方总是说,我们从来没有在经济上获益,这显而易见是假的,谢谢你的陈述。
大家听完,感觉如何?
早在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其告别演说中,就曾忧心忡忡地提醒美国人民,一定要警惕军工复合体对国家的渗透和掌控。
60多年过去了,果然一语成谶。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军事、和金融完全被资本裹挟,怎么可能会有光明的未来?
何况,一群各怀鬼胎凑拢在一起搭伙过日子的利益集团,本也就算不上是个真正的国家。
想起了《流浪地球2》当中,无论是那种誓死保卫故土、带上地球共赴山海的家国情怀,还是危急时刻不畏艰难、移山填海,乃至舍生取义的那种中国精神,美国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
一场大戏,两个伏笔,“飞艇事件”既是外交场上的妙手,也是强势文化属性复苏的体现。
随着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今后这种未雨绸缪式的主动亮剑,将逐渐成为主流操作。
未来的世界潮流注定是红色。
当日出东方,灯塔必将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