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带领11国为俄发声,反对种族歧视

来源:网易首页    2023-02-02

中国带领11国为俄发声,反对种族歧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10月4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召开会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一些国家在开战之后对俄罗斯人和讲俄语的人的极端歧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公民采取了许多限制措施,社会上也弥漫着极端反俄情绪,对俄罗斯人的敌意和歧视很严重。中国等国家在这个关键时刻发表联合声明,抨击西方国家的歧视行为,无疑是对俄罗斯的有力支持。

署联合声明的国家除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之外,还包括来自亚洲的中国、朝鲜、缅甸、叙利亚、伊朗,拉美的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委内瑞拉,以及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共9个国家。这次为俄罗斯发声的联合声明的带领者变成了中国,在签署联合声明的11个国家中,仅白俄罗斯一国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包括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在内的俄罗斯传统盟友,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国家都没有签署该联合声明。

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中,除白俄罗斯之外,主要位于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这些国家均为前苏联国家,近三十年来一般也被认为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超出了各方的预期,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俄军在哈尔科夫和红利曼甚至出现了败退的情况,这导致俄罗斯对本土之外利益的捍卫能力、为盟友提供安全保护的能力遭到质疑。再加上俄罗斯目前正在忙于在俄乌战场上对抗乌克兰以及为其提供各种支持的美欧国家,可以说几乎是在以一己之力单挑西方国家阵营的群狼,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必然无法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也开始下降。

俄罗斯掌控力下滑,传统盟友各有小算盘

发展和活跃经济一直就不是俄罗斯的强项,难以直接带给盟友们经济上的实惠和繁荣,这本身也会导致俄罗斯及其盟友的阵营内部存在不小的离心力。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十分复杂,在俄罗斯软硬实力遭到影响和削弱的当下,各方矛盾也开始激化。在苏联解体之后,北约也一直在这一地区制造矛盾,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土耳其、伊朗等国家也心怀鬼胎,对外高加索和中亚施加影响力的企图更加明显。正是由于其阵营内部本身就分歧巨大,再加上北约的拉拢策反,外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国家不愿意为俄罗斯发声也在预料之中。

记者出身的亚美尼亚现任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就是依靠2018年的抗议上台,当然背后也有美国的影子。位于外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与其邻国阿塞拜疆均属于前苏联国家,由于对纳卡地区存在领土争端,前苏联解体之后,亚、阿两国之间就一直冲突不断,自然影响盟友们的团结与和谐。

亚美尼亚94%的国民信仰基督教,与主要信仰为东正教的俄罗斯较为亲近,阿塞拜疆则97%的人口都是穆斯林。苏联解体之前,民族政策就比较倾向于优待亚美尼亚,苏联解体之后,在亚、阿两国中,俄罗斯也比较亲亚美尼亚,不过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关系也不错,在亚、阿两国的冲突中,俄罗斯更希望维持外高加索地区的和平与均势,所以一直没有过于出格地支持和偏向亚美尼亚。

在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俄罗斯并没有立即对亚美尼亚提供支持,而且在阿塞拜疆占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力主停火协定的签署,亚美尼亚失去了反攻的机会,且停火协议有利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俄罗斯的调停。当然俄罗斯的做法也有敲打亚美尼亚的考虑,毕竟从18年以来,帕希尼扬政府愈发向美欧国家靠拢,让亚美尼亚承担一些损失才能让其认清只有俄罗斯能为其提供稳定可靠保护的现实。

由于签订了停火协议,亚、阿关于纳卡地区的领土争议只是被暂时搁置,亚美尼亚一直对此心存不甘。今年9月,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又在纳卡地区发生多次冲突。9月中旬,身为麻烦制造者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趁此机会出访亚美尼亚,并声称坚定支持亚美尼亚,令亚美尼亚亲美倾向愈加严重。

俄罗斯自视为“老大哥”,引起了部分不满

另外,在俄罗斯的斡旋能力和对各方之间矛盾予以化解的努力减弱之后,中亚地区今年也多次爆发冲突。在9月中旬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爆发的新一轮冲突中,普京的调解也迟迟没有取得成果。

中亚国家一直在竭力避免与俄罗斯的政治一体化倾向,再加上俄罗斯在处理与其盟友关系时方法较为简单粗暴,更倾向于将其看做“小弟”而非平等的主权国家,稍不留神就会引发了中亚国家的不满。

今年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政局动荡,以集安组织派遣维和部队恢复秩序而得以收场。此后,俄罗斯国内出现认为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拯救者”的舆论,哈萨克斯坦的领土来源于俄罗斯的言论也再次出现,这无疑都会导致托卡耶夫尴尬和不满。普京在9月21日发布部分动员令之后,已经有20万俄罗斯人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符合征兵年龄的男士。从哈萨克斯坦对逃避部分动员令的俄罗斯人的接纳就可以看出,俄哈关系的转冷事实上已经在发生。

当下正是俄乌冲突进入第二个阶段十字路口的关键时期,中国在联合国理性正当的提议和人道主义立场在国际舆论上给俄罗斯减轻了一定压力。俄罗斯方面长期忽视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外交努力和宣传,从沙俄时期就出现的沙文主义,以及自苏联解体后国力大为衰弱,遭到传统盟友内心深处的抵触和排斥是可以预见的。推动前苏联加盟国对俄罗斯的态度转变需要俄罗斯不断增强自身的国力,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俄罗斯与其传统盟友之间的产业和经济联系逐年减弱,而前苏联时期遗留累积的各种矛盾又无法及时解决,正是这些综合因素相互叠加导致了俄罗斯目前的外交困境,同时,还有美西方过去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的冷战意识形态的渗透传播,也早已经将世界上很多国家带入了观念冲突、立场对立、思维狭隘的后冷战僵局之中。中国近些年积极倡导建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西方霸权主义逻辑,以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姿态主动自觉地探索应对未来世界发展难题和挑战之道,无疑为人类社会走出危机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新选择新方案贡献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