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纪律行动违民意/陈福星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马华“梁陈之争”,爆发点在于时任纪律委员会主席拿督麦汉锦一口气开除以陈群川为首的反对派“14精英”;此举,非但在党内引发巨大反弹,华社也为之哗然。

长达20个月的“梁陈之争”,以时任代总会长拿督梁维泮领导的当权派兵败如山倒画下句号,而个中肇因虽不一而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华社可说是一面倒偏向陈派。

1月27日,巫统最高理事会宣布开除包括前巫青团长凯利在内的44人,前副主席拿督斯里希山慕丁也被冻结党籍为期6年;很显然,这个所谓的纪律行动,让人嗅到的,是一阵阵浓得化不开的排除异己味道。

针对最高理事会的手起刀落,巫统内部党意如何,相信即将召开的各级组织改选可提供答案。然而,更重要的,或许还是来自马来社会的民意。

州选考验希盟巫统结盟

雪兰莪、森美兰、槟城、吉兰丹、登嘉楼、吉打不久后将举行州选举。这个时候,这6场州选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挂帅的团结政府,将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由希望联盟掌权的雪兰莪、森美兰、槟城但凡失去一州,团结政府都将颜面无存。

皆在西马半岛举行的6场州选,将首次考验希盟与巫统的结盟;其所产生的力量,究竟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一大于二,还是一加一小于二?

老实讲,希山慕丁和凯利绝对算得上是马来社会的精英分子,两人同时遭受纪律处分,马来社会心里是什么滋味,6州选举必然找到答案。

弱势下清党 土伊乐开怀

而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会认为,巫裔选民将在州选中惩罚巫统,但希盟是否会因此受累,则不好说。总而言之,希盟和巫统的结盟将出现一加一小于二的消极局面。

必须清楚的是,巫统是在本党处于极度弱势之际,采取强硬行动对付希山慕丁和凯利等人,而这种举动,难道还不足以让国盟的伊斯兰党和土著团结党乐开怀?

巫统选择排除精英领袖,绝对是亲痛仇快之举,就算党意是站在党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这一边,它在州选中,也必然不是民意的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