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战争边缘

欧洲金靴 · 2022-09-30 · 来源:乌有之乡

再一次领会这个概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

  乌克兰的四州公投已结束,顿巴斯、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居民以绝对多数投票支持加入俄罗斯:顿涅茨克99.23%,卢甘斯克98.42%,扎波罗热93.11%,赫尔松87.05%。

这场由俄罗斯主导的乌东公投其性质很难去定义,复杂性在于乌克兰纳粹政府的法统性(特别是治理顿巴斯地区的暴行)、俄罗斯对于自身20世纪史的看待,以及这个过程中俄罗斯人在阶级与民族两条评议赛道之间的穿梭徘徊。

1917年6月14日,列宁在《乌克兰》中明确指出:

我们不赞成分裂成许多小国家。我们主张各国工人结成最紧密的联盟,反对‘本国的’和其他一切国家的资本家。

  因而,谈俄罗斯对乌克兰地区的“拥有”,就必须恢复苏联的历史、恢复苏维埃政权的意识形态高地,否则一切说辞都只能被定义为政治借口。

这就是普京作为当今俄罗斯民族领袖,200多天来、乃至多年来,始终无法逻辑自洽的“政治失真”的缘由。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汪文斌)会在国际社会层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台湾问题同乌克兰问题没任何可比性”: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同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任何借乌克兰问题影射、关联台湾问题的企图,都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操弄。

不仅是中国,塞尔维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俄罗斯的“朋友圈国家”均不认同乌东公投,除了考虑到自身主权完整被破坏的风险(科索沃、纳卡等地缘矛盾),更是他们基于与俄罗斯结盟、远离西方霸权集团的团结基础,这是不容自戕的。

而乌东公投某种意义上正是普京在自毁默契。

  以乌克兰和台湾岛来说,一个是既定主权国家,一个非法割据政权,西方想要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完全是阴谋。

乌克兰冲突的发生基础,是后冷战格局即苏联解体的事实既成;而台海冲突的发生基础,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普京否定乌克兰的主权独立,就必须触动乃至重塑苏联解体后的欧洲格局,但冷战后政治边界的划定早已成型,全球不是“默认”而早已是“承认”;而西方否定台湾省的中国主权归属,同样触动中国共产党1949年建政和1971年重返联合国时的主权合法性与外交根基,此为逆史。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必然不可能肯定俄罗斯煽动的乌东公投。

王毅外长一个礼拜前已经给乌克兰方面、也是给国际社会表明姿态:

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

普京也在撒马尔罕峰会上直言:

我们赞赏我们中国朋友对乌克兰危机的平衡立场。我们理解你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疑问和关切。

硬币的另一面,就是西方集团祸乱台海、否认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事业的正义性,也是站不住脚的!徒显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标准而已。

不论是中国重返联合国还是中国与西方各国建交,“一个中国”原则是雷打不动的钢基,用乌克兰冲突解释台海争端,这是对中国党和人民解放台湾事业的强行污化。

  2

  当然,就历史演进而论,乌克兰的所谓“独立自决”恐怕亦是说服力欠奉。

乌克兰想要自证独立,要么是建立在与俄罗斯共同处于“阶级同盟”的苏维埃旗帜下,即「苏联」国家的诞生,这种平等的同盟关系是超越“俄罗斯”“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元素的。

要么,就是建立在尊重后冷战格局中的政治边界之基础上。

所以,一方面苏联既在三十余年前被人为地覆灭,另一方面后冷战格局又被人为地践踏(北约东扩+乌克兰甘当西方马前卒),那么今天乌克兰人倒也是在理论上不具备主权的自我解释权。

试问:历史上存在“乌克兰”这个国家吗?其仅仅以地域范围自诩为“基辅罗斯继承者”,同样是「伪合法性」。

真正的「乌克兰政权合法性」,只能是由1917年12月16日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统一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乌克兰社会民主”说起。

乌克兰与俄罗斯生长在一起,这是在苏维埃旗帜下的(1918年2月8日布尔什维克解放基辅),而当苏维埃在上世纪90年代被卷土重来的资产阶级白色力量推翻之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也就被打断了纽带。

此时,乌克兰统治阶层的纳粹集团如若再代表西方、进一步进犯俄罗斯传统的东斯拉夫势力范围(特别是血腥屠杀顿巴斯人民和服务美军在东欧进行生物实验、投毒全球),其“竖旗自证”就更不具有任何法统支撑。

眼下,俄罗斯“收复”乌克兰(保证缓冲区域)和乌克兰“东扩”俄罗斯(对俄颜色革命前沿阵地),均不具备政治伦理层面的道义支持——甚至,俄乌两者彼此利用、都将对方的行为作为己方行为的合法性凭证,双方均扯开嗓子高呼“我是被逼的”,都进一步佐映着俄乌冲突的复杂性。

民族冲突的先决是政治统一的瓦解。

在苏联解体之后,失去统一的红色旗帜庇护的俄罗斯其自身领土范围内都险些四分五裂、各民族主义自治国不断兴兵(直到普京上台依托武装力量强行镇压),也就是前文说的俄罗斯人在民族和阶级两条赛道上来回穿梭——普京既需要被动承担违背国际主义战争默契的阶级罪责,又要恪守“大俄罗斯领土”的民族责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俄罗斯人视为东斯拉夫民族的“自家事”)。

简而言之一句话:三十余年过去,俄罗斯人依然没能好好的告别苏联。

  告别的前提是认知,但沙俄主义的内心只认同苏联在民族疆界层面的成就,而不愿保留阶级层面的遗产,甚至还要公然摧毁它——如2月22日普京为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而发表的演讲。

白俄罗斯、乌克兰是俄罗斯人心中传统东斯拉夫防线的第一层缓冲,亚美尼亚与一众中亚国家(集安组织)则是第二层领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又是第三层卫戍………这些地区任何一处发生西方集团制造的动乱,俄罗斯人都要被迫出兵维稳。

但是,俄军出兵是否“师出有名”,这在苏联轰然倒塌的历史背景下始终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空间。

这就是俄乌战争以及任何一场俄罗斯参与的周边地带战事的复杂性之所在,历史与现实交织。

  3

  眼下难题在于:所谓“复杂性”,往往正是引爆世界的诱因。

因为“复杂”,所以各方势力都有机可寻、妄图制造混乱并在混乱中分一杯羹。

比如,上蹿下跳的波兰。

  从为北溪被毁而欣喜若狂的政客(波兰拥有亚马尔、北极、波罗的海三条输气通道),到对利沃夫领土虎视眈眈的军方,再到谋求政治资本的足球运动员莱万多夫斯基………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集体甘当美国在中欧的走狗、极限施压俄罗斯。

  这样利益边界狭窄又疯狗一般的国家,往往就是触发战争、迫使大国全面下场的引线。

冷战是二战终结的产物,俄罗斯(和乌克兰)又是冷战终结的产物,但是必须看到:意图推翻甚至重塑后冷战格局的发难者,并不是俄罗斯(普京上台之前,俄罗斯一度媚西崇洋),而是通过一次次所谓“区域民族自决”以谋求永久削弱俄罗斯的美国。

北约持续东扩过程中,还夹杂着两次车臣战争、轰炸南联盟、分裂南斯拉夫、煽动格鲁吉亚………美国人一次次在将史书重写。

以致于,当前美国似乎正在“唤醒欧洲的某种记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比利时、荷兰、波兰、挪威、瑞典、拉脱维亚等,今年以来已均表示将力争提高国防军备预算占GDP比重……矛头直指俄罗斯,借口均为“我们不能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在疫情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双重作用下,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上涨十倍,消费者和企业受到严重打击,整个欧洲陷入社会性矛盾爆发的边缘。

欧洲诸国一轮又一轮的街头示威游行之侧,是德国政府开始鼓吹“恢复欧洲最强武装军备”,以及意大利重新迎来法西斯势力登台执政(梅洛尼政治生涯脱胎于法西斯组织“青年运动之翼”)……

  梅洛尼19岁时曾在采访中公然赞扬墨索里尼是“过去五十年来最好的政治人物”

有人正在唤醒大型战争,但大概率如一战二战那般,战火恐怕依然不会烧在他的地盘。

就像他可以肆意炸毁俄罗斯的通欧天然气管道,因为挨冷受冻的绝对不会是大西洋彼岸的自己。

  甚至,他还可以兜售自家天然气给走投无路的欧洲人,平均每艘驶往欧洲的LNG船可赚取超1亿美元(常规状态下,欧盟27个成员国有4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北溪被毁,欧洲必须另寻他路)。

尤其是作为欧洲火车头的德国,将成为本次北溪事件如何发展的核心方。

不同于亦敌亦友的法国大部分产能依托核电,向来“恐核”、追求极端环保的德国,冬季供暖的65%均为天然气,这让德国人对俄罗斯分外依赖。

事实上过去许多年也正是默克尔和普京这对龙凤,在美国孜孜不倦撕裂俄欧的情况下,联手稳住了欧洲大陆的基本盘。

默克尔曾经视“使德国重新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为个人最高执政目标,想要完成这一点则必须驱离美国的控制,这就必须与俄罗斯握手。

这也就是为什么默克尔治下,纵使克里米亚危机时俄欧矛盾都处在可控范围内——因为默克尔深知,盲目制裁一个核大国只会逼他将国内矛盾向欧洲倾斜转移。

在乌克兰谋求加入北约的进程中,默克尔也始终投反对票,并通过《明斯克协议》保障乌东地区不被乌克兰军队践踏,她是普京对欧洲持有信任的唯一因素。

  但是在默克尔离开后,不但普京对欧洲卸下了温情,德国自身是否还有意愿继续努力“让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即摆脱美国的淫威,已是打上大大问号。

特别是,北溪被毁,客观上德国新政府也彻底失去了对俄罗斯抱有合作幻想的可能,扩张军备的箭被迫临弦。

  4

  军备之外,汇率市场更是刀光剑影,美元指数再创20年新高,逼近115;而欧元再度暴跌,短短八个交易日暴跌近5%,逼得欧盟已经在欧元(兑美元)近二十年首次跌破1:1之后开始反击(欧洲央行宣布大幅加息75个基点),资本流向更是说明一切(一场俄乌战争已让美国赚了三万亿美刀)。

上月,欧元区通胀高达9.1%,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欧盟27国高达10.1%,德国8.8%,意大利9.1%,波罗的海三国均超过20%,出现超级恶性通胀。

根据本月初的数据,欧洲能源企业需要在能源市场追加共计至少1.5万亿欧元(约合10.3万亿元人民币)的保证金,这是妥妥的超级资金黑洞。

能源企业是重资产,大量资金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这又会拖垮银行。

近来,包括德意志银行、桑坦德银行、埃劳德银行、巴克莱、瑞士信贷等均显示风控警告,尤其是瑞士信贷短短六个交易日暴跌24%,现价较去年3月暴跌超72%。

作为历来全球性战争的火药桶地区,欧洲的安全影响着世界,但其集体“右转”又早就将战争推上了日程。

以特朗普上台和英国脱欧的2016年为基准,法国的勒庞、荷兰的自由党、希腊的“金色黎明”、瑞士的人民党、匈牙利的“更好的匈牙利运动”、奥地利的“自由党”、比利时的“佛拉芒利益党”、英国的“独立党”等等等等(乃至台岛的民进党),都在早早吹响全球化落幕的序曲。

没有哪位欧洲政客会真正在意自己的百姓如何度过这个冬天,因为俄罗斯就摆在那里,所有罪责和矛盾都可以向东甩去。

  只不过,正在揭开“战争动员”封印的俄罗斯同样不会再隐忍。

二十年过去,整座欧洲大陆一路走来的政客如今只剩下普京,如同一位旧时代的铁人,凝望着已然无比陌生的欧洲。

在西方,他已经没有一位朋友可以陪自己坐下来喝杯茶、说说话。

  北溪管道被毁的时代性意义巨大,这条能源血管曾经象征着俄罗斯与欧洲的和解,也是默克尔与普京最重要的协作遗产之一。

但在默克尔之后,欧洲再无有资格去同普京进行交流的政治家,茫茫平原沦为美国对俄的新冷战棋盘。

二十年时间,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告诉这个世界:自己是欧洲国家,自己属于欧洲。

然而,当俄罗斯最终还是被无情地逐出欧洲时、当俄罗斯与欧洲对话的唯一方式只剩下战争时,由欧陆延展开来,世界也就被推到了全面战争的边缘。

今年的冬天再一次提前,当第聂伯河在暴雪中冰封,被动员的三十万俄军将倾巢而出,又一次深入乌克兰。

届时,很可能不会再是畏手畏脚的“特别军事行动”。

如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鲍·梅茹耶夫所言:

无论看上去多么荒唐,俄罗斯正在重返欧洲。

彼得一世靠军事行动(即北方战争)打开了“通往欧洲的窗口”,那次战争中,俄罗斯宣布自己是欧洲的军事强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别兹博罗德科曾言之凿凿地说“不经过俄罗斯(的许可),一门大炮都不会开火”。当然,这有点儿夸张,但也能说明问题。

历史上俄罗斯在欧洲的存在,不是通过贸易或国际合作,而是通过军事行为,现在发生的事儿,不过是重复历史。

  

  毛主席曾说:

现在世界上的舆论我看要研究一下,就是不要真正相信所谓的永久和平。这个社会制度不改变,战争不可避免,不是相互之间的战争,就是人民起来革命。

在北约的节节高压下,上合组织的版图已被迫触达白俄罗斯,这标志着上合vs北约的亚欧大陆新格局已经事实形成。

再一次领会这个概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