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文化节的新视野/南洋社论

由华总主催,森华堂创立42年迄今第3度轮值主办的 “第37届全国华人文化节”,于9月16日的马来西亚日在森美兰芙蓉隆重揭幕。

这个筹划时间长,暖场活动最多,波澜壮阔的文化节盛筵,不仅加强华团组织的凝聚力,还引领民众一起图解华人文化的生命密码。

宁宜河上的火炬传递仪式,为“扎根、传承、开创、永续”掀开序幕;“民办文化物馆工作坊”的文化语境让人们探掘它蕴含的人文意涵。“传灯·汇萃”观摩会以灵动的艺术表演与“老芙蓉的故事”书画展的细密笔触组构成文化的交响乐。

还有《马来西亚华人及其历史:介于地方史与国家史之间》的“国际学术 研讨会”,文化学者应用新的文化话语去对文化意象作出兼具理性与感性的阐释和崭新的论述;全森12个站点的“百里文化火炬行”为各县市建构文化链的连结。“森临其境”的短视频比赛,以创新的传播渠道给大家掀开新的文化风景线。

文化节的各式活动形式与内容的规划,激励了民众一起参与到文化植根的工作。

特别在今日的网络时代,一般年轻人都患有文化缺氧症,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储备与认识仍嫌匮乏,通过文化重建与联动,给年轻人思想给养,帮助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与自信。

对华族而言,以诗学的“传灯”吟唱,追求扎根于传统,更在培养一种更有前瞻性的现代意识,要以宽阔的视角、宽容的气度、重构的思维,去融通、联结、整合、交汇、融入,去铸造新马来西亚人的血肉。

在多元的马来西亚,加强对族群关系,群我关系的文化对话,是刻不容缓的文化建设工程,只有通过摈弃狭隘观念及政治的悖谬,才能促进族群间的共荣,价值思维的同构与增殖。

因此,持续迄今40年仍在层递推进的全国华人文化节,应该坚持一种以开放价值的体系去探寻世界意义,让文化人格的深度在历史与现代互动着,渗融着,转化着和新生着。

我们祈望全国华人文化节能引领各族摆脱政治的喧嚣与文化悖谬和泥沼,通过架设桥梁,尊重多元,建立融通,通过选择“倾听”的视角,对话交流,将平台延伸出去,扩大疆域,帮助社会完善与族群间的和谐关系,并以文化的新视野促进改变世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