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5日讯)“先父在谱写国歌上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抹,还传唱至今,现在的青年唱着国歌,却不知道谁是谱曲人……”
“Negaraku”是大马独立以来沿用至今的国歌,由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甄选霹雳州歌,改编谱曲后传唱至今,后来经由大马历史学者已故丹斯里邱家金证实,指国歌原版出自法国作曲家皮耶尔让(Pierre Jean)之手,曲名是“La Rosalie”。
但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Negaraku”改编者是已故著名作曲家赛夫峇哈里,他的女儿库斯娜菲雅(50岁)在受访时指出,父亲当年因获1000令吉的酬劳,意味着他将国歌版权卖断给国家,不能再追讨任何其它费用。

她强调,如今他们在马来西亚日前旧事重提,并不是为了追讨金钱,却是希望政府能对先父的贡献做出肯定,一如政府对其它国家艺人所给予的认可。
“先父不仅谱写了国歌,也谱写了雪州、马六甲及霹雳州歌。”据悉,赛夫峇哈里原籍是印尼西苏门答腊。
据悉,东姑阿都拉曼当年在谱写国歌时,向全国征收了2000多首歌曲,却没有一首合心意,最后选择了同样改编“La Rosalie”的霹雳州歌,加以改编后作为国歌。
“我们家人都希望,政府能肯定先父在谱曲国歌上所做的贡献,并做一些事来表扬他。”
库斯娜菲雅在接受《大都会日报》访问时透露,父亲共育有5名儿女,即54岁的姐姐诺拉、52岁的姐姐索菲娜兰迪、48岁的妹妹努鲁阿兹南、及独子赛夫峇哈里(与父亲同名)。
她透露,先父与丹斯里P南利是好友,经常受邀成为歌唱比赛的裁判,“先父所谱曲的国歌传唱至今,为何先父没有获得政府同等的重视与待遇?”
“先父在谱写国歌上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抹,还传唱至今,现在的青年唱著国歌,却不知道谁是谱曲人……”
国歌原版歌曲“La Rosalie”是法国诗人兼作曲家皮耶尔让的作品,曾被改编成不同语言及不同曲风,由世界各地艺人先后演绎。马来西亚人比较熟悉的是印尼版的“Terang Bulan”。
据悉,这首歌最早是被荷兰语翻唱,接著陆续有印尼语、日语、英语、粤语及华语版本。粤语版是于1956年由周聪填词,以及梁静演唱的《月光曲》。
香港歌手姚莉于1961年推出的《姚莉之歌.人面桃花》专辑中,收录的其中一首歌曲《南海月夜》,就是翻唱自这首曲子。

她说,过去在求学时期,同学们都不相信国歌是由她的父亲所谱曲,“就连我的孩子或外甥们也不相信这事,这是因为他们的外公,不像其它60年代的艺人有名气。”
因此,从1992年起,他们便不断尝试向政府提出建议,以表扬父亲是国歌填词人的贡献。
询及父亲是如何结识国父时,她说父亲当时是印尼Studio Orkes的乐手,在定居大马后使用Surya Buana艺名,并存同好鼓励下参与了国歌甄选活动。
“最终,父亲的作品被国父选上了,并在1956年时获得1000令吉的奖金!”
在人均收入约300令吉的50年代,1000令吉是一笔大数目奖金,“国歌原形是霹雳州歌‘Allah Lanjutkan Usia Sultan’,在父亲填词谱曲下改成Negara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