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雨滂沱,吉打州华玲地区山洪爆发,波及多个马来甘榜,至今已夺去3条人命,损失不菲。
身在土耳其的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第一时间宣布拨出50万令吉来救济华玲灾民,其中每名死者的抚恤金为1万令吉。
针对山洪的原因,吉打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一贯认为目前尚未能证实山洪是否与榴梿种植区的伐木活动有关,必须等到专家研究报告出炉后才能确定。
随着气候的变迁以及人类不停的砍伐森林、改造土地,天灾的发生已经越来越频繁,这是全世界不能忽视的环境问题。说到下雨,马来西亚那种“四季如夏,一雨成秋”的诗情画意已不复见,一雨成灾反而更贴切。说到水灾,我国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只在年尾才展开防洪计划,而且主要灾区局限在东海岸,吉兰丹一带。
大都市过度发展,发展商各自为政,地方政府规划不力,以致排水系统设计不当,当气候变迁使得雨水量比过去的平均数字更高时,即使的先进的都市也会成为水城洼市,逢雨成灾。这对人民、商家的资产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连公共设施也损坏不堪。
不能再用旧方式
回顾过去20年全国水灾造成的损失是80亿令吉,但这不包括去年12月全国大水灾所造成61亿令吉的损失,强烈的对比警告我们:不能再以过去的旧方式来治水了。
继去年12月大水灾造成31亿令吉损失以后,雪州已不知不觉成为水灾的重灾区。虽然今年3月及6月,雪州发生大小不一的水灾,没有去年12月那次严重,但是每逢暴雨或绵绵霪雨,人民心里便忐忑不安,祈求平安度过。
政府除了呼吁人民小心,对于阻止水灾,别无对策,让人民“坐以待毙”的感觉尤烈。
首相在去年大水灾后宣布政府将制定长期治水计划和解决方案,以降低水灾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言犹在耳。如今,半年过去,毫无进展,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华玲,山洪照样来袭,居民照样受害。人民不禁要问:治水方案在哪里?
援助金方面,除了政府宣布的每户居民约4000令吉援助金,吉打州政府保持缄默,够吗?如果没有制定万全的治水方案,并且马上执行,反而只敷衍塞责,等下一次水灾发生,才来进行善后工作,派发救济金安抚人心,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只会凸显国家的无能和没有远见,不是人民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