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遏制数十年以来最严重通货膨胀,美联储在5月份宣布通过调节利率来保持美国就业和物价稳定。
不过,美国通过加息这一招,是否就可压制失控的通胀之火?答案很简单:利剑抵喉,已难自救。
众所周知,在疫情期间,美国史无前例的狂印美元,继续量化宽松接近2兆美元刺激国内需求,以“美纸”向世界购入物资货品,再让世界“平分”其重债,结果触发全球恶性通胀。
紧接着,美国再通过加息一招,吸引各地热钱流入,以强势美元收割“无辜羔羊”,令使用美元的世界又白干一场。
不过,这一回,对于美联储应对高通胀,一些经济学家不表认同,乔治梅森大学梅卡图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托马斯·霍尼格之前曾提醒,美联储和全球大多数央行都远远落后于通胀的涨幅。
他警告,用非常大幅度的加息来冲击经济,完全是在“试图用另一个错误来纠正这个错误”,美国经济将会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霍尼格话音甫落,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出炉,美国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1%,较3月上涨了0.5%,该数据反映了美国通胀率仍处于40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已来到8.5%,通胀乌云已不易消散;在18日,投资者担心通胀将侵蚀企业利润和消费者需求,使到美股暴跌,道指一泻千点,创下22年以来最大跌幅,亚洲股市也因此遭殃。
美国是全世界的最大“欠债户”,大到人人怕它倒。不过,若美国再疯狂无节制的印钞、举债、再企图通过美元霸权吃尽全世界的“霸王餐”,这样的日子终有一天将会随风而逝。
我国虽有“双油”护身,这一回也一样难逃“美元霸王餐”冲击,目前一波接一波的通胀开始围城。
首相依斯迈沙比里近日已宣布数项抵御通胀的“大马一家”招数,包括取消一些进口粮食的入口准证(AP)、消除农业和食品供应链中“中间人”文化等,但这一切一切,如同临渴掘井。
就如AP制度,就是以垄断市场手段图利的工具,即使人民生活所需的白米,也需被垄断入口,严重违反自由经济,全民长期为AP付出代价,这是早就应该废除的经济控制制度。
此外,所谓的“去中间人制度”,其实依斯迈沙比里自从政及当上部长后,已是他奉行的“经济信条”。
在18日晚,首相出席第48届全国农民组织(NAFAS)代表大会时,就斥责“中间人”在粮食供应链中榨取了农民和渔民的汗水,并操纵市场价格。
但现实的情况是,虽然全球链接越来越方便,但是中间人不只没消失,反而越来越重要。就如经济学者所说,中间人在商贸扮演着条种角色:包括搭桥者、认证者、风险承担者等,这是他们在自由市场中不可抹去的角色。
面对大通胀,我们应回到现实源头,政府单靠取消食品入口准证这一招,就如同反对党所指,只是民粹举动,就算砍除那几样AP菜色,也根本不可能挡掉通胀。
不要忘了,这块土地富饶,粮食却高度依赖进口,单在2020年就进口高达550亿令吉。这才是这一轮通胀的其中一个原因。
当然,我们务必另寻对策应付“美元霸王餐”,包括以有效的金融战术来回避其收割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