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博士课程获鉴定 南大学院誓争取中文教学媒介语

(新山20日讯)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及理事会表示,该校向高教部申请将中文作为该校中文博士课程媒介语是势在必行,但也必须兼顾中文博士课程的鉴定事宜,为此,校方将重心转移至博士课程的鉴定筹备上,并准备好在博士课程获得鉴定 (Full Accreditation)时,即刻再申请中文为无附带条件的教学媒介语。

该校董理事会表示,2016年该校中文硕士班开课之初,也面对同样的媒介语问题。经过校方多次努力和争取,终于在2018年获得课程鉴定(Full Accreditation),接着在2020年获高教部批准,允许中文硕士课程使用中文作为无附带条件的教学媒介语。

董理事会续说,校方在初期申请中文博士课程时,确实把中文列入教学媒介语之一。

“在2018年12月获得开课准证(Provisional Accreditation)时,却只允许英文为教学媒介语。为此,校方持续向高教部争取将中文列为中文博士课程的媒介语之一。”

“在隔年2月,高教部的回复只允许增加国文为第二个教学媒介语。校方为此上诉,终于在同年3月取得了包括中文的三语教学,但附带条件,其中就包括了考试必须以国英文为媒介语。”

因此,董理事会强调,校方将做好准备,当博士课程获得鉴定 (Full Accreditation)时,会即刻再申请中文为无附带条件的教学媒介语。

董理事会是于今日傍晚,针对该校中文博士班“论文及答辩语言之通告”风波,向媒体发出文告做出声明。

董理事会指,校方于两天前(18日)针对该校研究生院向中文系博士生发出“论文及答辩语言之通告”所引发的华社广议事件,完成了与各相关单位的商讨,并于今日做出详细解释。

董理事会表示,校方会协助有关中文博士生们解决翻译上的问题,也会在开题及答辩上给予双方兼顾的方案。同时,校方也已指示研究生与研究学院联系有关博士生们并进行面谈,以详细解释相关规定及引起误会的内容。

董理事会表示,办好中文系及其高级研究课程,传承南院从创校依始便引以为傲的文化校园传统与内涵,一直都是南方董理事会及校政念兹在兹的使命与初心。

“教育大业,任重而道远,唯有秉持至诚与毅力,方能落实,以符合办学初心和愿景。”

南方大学学院中文博士班学生于3月15日接获校方发出的通知函,所有的口头答辩包括开题、论坛及论文答辩皆必须使用英语或马来语呈现,所有的论文报告,除了华文版本,也必须附上马来文或英文译本。此举与之前口头答辩使用华语大相径庭,令博士生大叹货不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