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粿条名称 擦枪走火 网飙骂:要吃华人炒粿条 回中国

(吉隆坡16日讯)炒粿条是我国美食之一,但马来人和华人的炒粿条煮法有所不同,近期竟有网友不满马来炒粿条被称为“Char Koey Teow”,更口出狂言称:“要吃华人炒粿条,就回中国!”

有关网友认为,马来人烹煮的炒粿条应该称为“Kuey Teow Basah”,而非“Char Koey Teow”,因为“Char Koey Teow”指的是华裔风味的炒粿条,但如今他已删除这则贴文。

马来美食部落客Tok Ceddy今日在推特转发有关网友贴文,认为马来人和华人的炒粿条使用什么名称并不是课题,因为即使煮法稍微有别,炒粿条仍经过“炒”的程序。

“Char Koey Teow的‘Char’,是‘炒’的意思,对我来说,若‘“Kuey Teow Basah’被称为‘“Char Koey Teow’,并不是问题。

“你可以批评别人反应过度,但需要到(叫别人)回去中国吗?这是歧视。”

他反问该网友,声称要尊重彼此文化,但动不动就喊“回中国”,认为该网友对他人有种族歧视。

他也说,可笑的是,捍卫“Char Koey Teow”这个名称的人,多数是非华裔,难道该名网友要请这些人都“回去中国”吗?

“现在已是2022年,种族主义就收敛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