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困局的越南再次提醒我们,“动态清零”才是唯一出路

风雷 · 2021-10-22 · 来源:疫观全球

千难万难,人得先活下来。

“下一个”制造业中心越南,最近过得有点惨。受疫.情影响,生产开不了工,自己经济损失惨重,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欧美地区。

[s]1.jpg

  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越南累计新增近77万例确诊,其中1.9万人因新冠死亡,死亡人员基本集中在制造业发达的胡志明市。

为了防控.疫.情,越南政府出动军队,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实施了极为严厉的封锁措施,这直接导致大量工厂停工甚至倒闭。

在9月初日均新增1.3万例的高峰期,越南服装厂的上工率不到70%,这还是在加薪20%的前提下。

谁都想活着。

眼看着不是办法,为了保住经济,越南的策略不得不由“清零”转向“与病毒谨慎共存”,即由原来的一人感染全厂停工转向“三就地”——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住宿。

在8月,就有1100多家越南公司,约13万人,转入“三就地”模式,9月中旬,“三就地”全面铺开。

这相当于就地冻结,封闭区与外界成为两个世界,用人命来换经济。

毕竟,如果按照此前的模式,工厂感染一例,就得停产、隔离、检测、溯源、消杀,一套流程下来,损失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于是,“与病.毒谨慎共.存”也就成了必然。

对比一下去年武汉,封锁之后是筛查、隔离和治疗。

如果没有后三者,仅仅是封锁,尤其集中在封闭、密闭的厂区,那就是养蛊。

更何况,“三就地”对后勤的考验极大,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资、统一的调配、精悍有力的队伍,那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而长期在密集的幽闭空间,在简陋的条件之下居住,那必然对从事枯燥的生产操作的工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谁都有可能被感染巨大阴影将人给紧紧地裹住,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摸到“彩票”,只不过这一次的奖品是只有一次的生命——长期下去,哪怕不被感染,人也会被逼疯。

2.jpg

  眼看着关掉的厂子迟迟开不了工,“三就地”又问题多多,迫于跨国公司及内部各方的压力,越南政府终于选择了无奈的一招——带病解封。

相比诸多的欧美国家,越南实在是不想走到这一步,却又不得不走到这一步。

令人意外,又毫不意外的是,这简直就是阴霾之中的光亮,大批工人借此纷纷逃离城市,在某些返乡检查站甚至不惜下跪以请求防控部门放行。

当然,这些逃掉的工人大多是还来不及做检测的。

据越南卫生部统计,10月1日-8日,越南累计返乡的15.7万人中,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1000余人。越南政府预计返乡人数可能超过200万人。

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的“梦”,很有可能就此破灭:

本月6日,鞋业巨头宝成集团宣布复工,但在岗工人不超过30%,超4万名工人尚未返岗。而越南纺织成衣业约有300万名工人,其中约100万人目前处于离职或休假状态。

道理很简单,谁都不想死,谁都想活命,谁都不想成为“中奖”的那一个。“中奖”了,要么就此死亡,要么留下各种难解的后遗症,你将不再是那个生龙活虎的你。

相比赚钱,先得活着,更何况老家农村还有块地,还可以躲一躲。

逃离,成了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只是,目前返乡的人中,已经检测出千余例阳性,虽然农村没有城市密集,更没有工厂的封闭,但以农村的防.疫条件,一个搞不好,就是年初的印度。

3.jpg

  由“严控”到“谨慎共.存”,这是越南的无奈。如果事态继续恶化下去,恐怕下一步就是英美的“躺平任嘲”了。

自然,对外依存度超过200%的越南经济遭到了重创,数据显示,2021年7-9月,越南GDP同比大幅萎缩6.17%,创该国35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

从越南的案例,可以明显看出,那些几个月前乘着病.毒.突防数城,且外界病.毒肆孽的情形下,却鼓吹早日大.门.洞.开,与病.毒.共.存的专家们,是得有多坏!

从越南的案例还可以看出,不严防死守,不全面防控,实际效果就和全面不不防控一样,唯一差的只是时间而已。

在病.毒的致命性或传染性不大幅减弱的前提下,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人的生命权的角度,都只能严防死守,对外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绝,对内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以暂态、局地的损失换取全局、长远的胜利。

 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千难万难,人得先活下来。

这是被七月以来的南京-扬州疫.情,及之后个别城市的散发情形给证实的,也必然会被这一次内蒙-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疫.情给证实。

“动态清零”,毫不妥协,严防死守,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