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台湾司馬台 2021-09-28 09:32:02

朱立伦9月25日以未过半支持率赢得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9月26日获习近平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会员总书记身分贺电,盼两党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基础上“谋求国家统一”,朱立伦覆电提到“九二共识”及“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求同尊异”,署名的日期未有“民国”,引发蔡英文政府、民进党政治人物群起围攻。
台湾大陆委员会批朱立伦迎合中共主张、未掌握“主流民意”;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酸他“守护主权拢系假的”,甚至还有台独团体“台湾国行动协会”高层当面呛他“中华民国消灭者”,要他“正常伦”不要变成“红统伦”。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蔡英文政府及泛绿阵营的见缝插针、酸言酸语,朱立伦并未因此进退失据,他的办公室不仅火力十足回呛,指朱立伦还没正式上任就接通两岸沟通渠道,达成蔡英文上任5年多办不到的事,“蔡英文是嫉妒还是急了”?朱立伦本人更亲自上阵,未拘泥于泛绿阵营种种“抹红”,不但直接批评陆委会不该变成“破坏两岸关系委员会”更加强调“两岸维持畅通管道”的重要性,更直接指明短期目标要倾全党之力,完成对台湾基进党立委陈柏惟及前时代力量(现为无党籍)立委林昶佐等两位“台独”立委罢免工作,同时呼吁台湾民众将年底举行的反莱猪、护藻礁、公投绑大选及重启核能四厂公民投票当成对苏贞昌的“不信任投票”。





虽然不知道朱立伦在10月30日展开第2次国民党主席任期后,其“战斗气息”能否持续下去,至少,在他还没正式接任主席前,他就主动叫阵要完成罢免2位色彩鲜明、扈从民进党指挥的“台独立委”,还将战线延伸到12月底的公投案,已经与2015年时在慌乱中接任国民党主席时怕“被抹红”、“被不爱台湾”,在民进党、泛绿政治人物挑选的战场进退失据、捉襟见肘的窘态相比,目前来看,至少算是成功的第一步。
众所皆知,“政治精算师”是朱立伦在台湾政坛的外在符码,包括2014年九合一选举后成为国民党仅存的直辖市长,却在展开第2个任期时强调会“做好、做满”,成为后来“换柱”远因;202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大败时不出马竞选主席补选、此次再次出马竞选国民党主席等,其“精算”的几乎都在于能否“利己”,除“换柱”系受党内大老压迫下的“非自主决定”外,其他莫不循着“利己”的精算而为之。
也因此,过往的朱立伦为了岛内选举的政治需求,对于“被抹红”高度敏感。例如2015年5月朱立伦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习近平会面,阐述“九二共识”为“双方达成两岸同属一中,但内容涵义有所不同”,被“美联社”(AP)以其主张“两岸同属一中”,解读其路线为“终极统一”,朱立伦虽然人仍在北京,仍强烈批评“美联社”报导恶意扭曲;又如民进党指朱立伦的岳父高育仁涉将台湾农业技术输出大陆、插干股投资公司,犹如“卖台帮办”,朱立伦也出面批判民进党选举只会“抹黑、抹红”。





此次陆委会、 苏贞昌、泛绿政治人物再施故伎,紧咬着朱立伦“没有反对统一”、“没有民国”,不只“抹红”,更有甚者更直接将“消灭中华民国”“红统”标签往他身上贴,朱立伦却不纠结,反而另辟战场,以“两岸沟通顺畅更重要”,强化自身“反台独”色彩,向被北京定性为“台独份子”的苏贞昌及2位独派立委叫阵,将可能失败的罢免案及通过难度极高的公投成败的责任揽了下来,小小改变了外界对其“精算师”印象。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朱立伦仍不脱其“精算”色彩。毕竟,习近平提“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目的在于“谋求国家统一”,朱立伦虽承认两者为共有基础,此时强化其“反对台独”力道,对于绿营政治人物的“抹红”看似无畏、置之不理,其实也巧妙回避了对于“国家统一”的追问。
不管如何,相较于2015年朱立伦的“爱惜羽毛”与强调中道理性却利己算计的“正常伦”,至少,这次朱立伦敢于对“台独”叫阵,并立下“军令状”,等合他在此次赢得党主席选举后宣称的“战斗蓝”,有关“统一”、“求同尊异”部分,优先序可以再往后挪一挪,毕竟,连立委罢免案跟公投案都过不了,国民党在台湾就无立足之地了,还谈什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