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认为,本身并非党魁的新科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政治上,左边得看本党巫统的脸色,右边要面对前首相慕尤丁所领导的国盟,还有对面不能少望一眼的反对党,在政府内可谓左右为难。
不过,若回顾过去3个多星期的一连串事态发展,这位5·09大选后的第3位首相,在权力制衡和人事布局方面,却办得颇“得心应手”,且“十分稳妥”。
8月21日宣誓就任第9任首相后的第4天,依斯迈沙比里向政敌希盟伸出橄榄枝,跟国会反对党领袖/人民公正党主席安华、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和国家诚信党主席莫哈末沙布进行了意义特殊的正式会谈。
此一举,非但破除大马朝野政党“王不见王”的政治传统,更因此奠定了依斯迈沙比里在政治道路上稳定前行的主要基础。
8月27日,依斯迈沙比里所宣布的新内阁不设副首相职,让早前甚嚣尘上的土著团结党落了个空,而这一步棋,即时被有心人诠释为巫统的一项“胜利”。
可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前首相慕尤丁于9月4日获任命为国家复苏理事会主席,国盟和土团党内部可能出现的反弹于是消弭于无形。
本周一(13日),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为国会下议院会议发表施政御词时,确定了依斯迈沙比里获得114名国会议员支持的合法性;换言之,首相信任动议已无需列入国会议程。
同一日下午,“大马一家”政府与希盟在国会签署了一份名为“政治转型与稳定”了解备忘录,为大马政治掀开新篇章,双方同意暂且搁置政治分歧。
对依斯迈沙比里和新政府而言,一切正往好的方面发展。而不管这些事态发展有多重的政治味道,早已厌倦政争的国人普遍上乐见其成;毕竟,疫情之下,朝野肯暂时偃旗息鼓,实乃国之大幸。
另一方面,政府与希盟所签署的备忘录阐明,国会不会在明年7月31日之前解散,但希盟表明立场,尽管双方已达致停火协议,可希盟不会放弃扮演反对党角色。
以此推算,政府和希盟为备忘录定下了超过10个月的“试用期”;而这段时间朝野就算无法做到水乳交融,双方也必须抱持相敬如宾的心态,政府莫要有过河拆桥妄念,希盟也切勿企图喧宾夺主。
必须知晓,了解备忘录在法律上不存在约束力,任何风吹草动,皆足以致使朝野和解前功尽弃。
而更重要的是,一旦政治硝烟再起,国家经济及人民的生命和生计,将被2019冠状病毒病完全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