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允许学生穿便服返校上课,引起商家校服滞销。
报道:吴思慧
(吉隆坡13日讯)今年迄今,校服制造与销售商已蒙受销量猛挫70%的痛击,如今终盼到学校复课有期,惟却因教育部允许学生穿便服返校上课,叫商家们大感晴天霹雳,生意反倒走入严冬!
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博士昨日宣布,在10月3日学校依复苏阶段逐步返校上课后,若学生的校服已不合身,他们获准穿便服上学,前提是穿着必须合适及整洁。
生意猛挫70%
此举无疑打击校服制造商和销售商,制造商在货源涨价之际已是不敢调涨售价,不料在市场需求量疲弱时又遇上教育部允许学生暂穿便服上课的措施,相信校服更少人问津,大堆库存恐成仓底货。
BIJAK校服制造与批发商负责人李汉文向《南洋商报》指出,其公司甫于2019年年杪迎来销售量提升20%的喜讯,岂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病大流行,让他受到重创,去年的生意额暴跌35%,更甚的是今年疫情升温,生意进一步猛挫约70%。

李汉文
“今年生意惨淡,市场需求量低不但已完全没有大批订单,之前下单的顾客甚至陆续要求延迟发货,近两个月更是坠入零订单的窘境。
“制造商向来是在5月至6月接受订单,并于9月发货,但今年的订单姗姗来迟,迄今寥寥无几,要求补货的商家也骤降了80%,有些熟客还因市场低迷而要求删减订单,删减量达约30%。”
他说,政府打开方便之门,允许学生穿便服返校上课,相信大多数家长已不会再花钱为孩子购买新校服,令校服销售备受冲击。
校服商恐一蹶不振
疫情磨人,校服商屡屡挨打,行业一蹶不振。
李汉文透露,在疫情下,他只能靠网购平台帮补业绩,但其网络行销仍在起跑阶段,因此只求能推广品牌,不问盈利。
“网课上了那么久,现在终于要分阶段返校上课,本以为这或多或少会刺激一下校服的买气,我们制造商也可少量争取到一些补货订单,但没想到教育部竟允许学生穿便服返校,我们既盼不到生意,冲击之大比我们想象中更糟糕。”
他预测,如此一来,不仅东马订单将锐减,很可能制造商们也无法取得来自西马的订单,令此行业一蹶不振。
“今年以来,我们已面对东马客户拒收货,要求展延发货的情况,基于6月1日落实全面封锁计划,我已休业3个月,如今甫开业几日,又遇政策性冲击,简直晴天霹雳。”
他希望政府落实政策前先更全面考量,虽然政府旨在减轻家长经济压力,但校服制造商基本上并未获得政府补贴,他本身也一直等所有员工完成疫苗接种才复工,一年半以来,可说只有屡屡挨打的份。
“政府的这项政策肯定会对校服商造成冲击,基本上,政府是顾虑到家长和人民的负担,为人民较少开销,但这却叫商家们陷入凄凄惨惨戚戚的困境。”

李国富
不敢进货只求清库存
去年校服生意猛挫40%后,今年迄今仍不敢贸然进货,校服商叹政府准学生穿便服上课,体恤家长与人民困境,却忽略了商家的饭碗。
在瓜冷县直落彭里马加弄经营洋货店的李国富受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去年的校服生意已经猛挫40%,今年教育部执行网课政策已多个月,他根本不敢想象校服生意会去到怎样的绝境,因此一早就决定不进货,以免滞销。
“若有生意上门,但求能卖完库存就好,完全不求盈利。”
货源已涨价10%
在此行业已有40年经验的他透露,基于之前不幸感染冠病,他已经关门休业长达4个月,如今才刚刚于上周四(9日)复业短短5天,竟接获教育部允许学生穿便服返校上课的消息,形如雪上加霜。
“在冠病肆虐下,生意难做,何况校衣校裤等校服货源已涨价10%,就连校鞋也每双平均涨价3令吉,我已决定暂时不进货,卖完手上的存货才来打算。”
他说,他经营的联发商店是父亲传承予他的传统老店,主要靠门市生意,惟疫情下他不敢打开大门做生意,顾客一律只能在店门口询问及购买指定货物,以减少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