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内亚政变强硬表态 中国外交原则或已发生重大转变

撰写:    2021-09-08

9月5日,西非国家几内亚发生军事夺权,几内亚特种部队将领杜姆布伊(Mamady Doumbouya)带领军队软禁总统、废除宪法、关闭边境,并在电视上发表演说,称”将把政治委托给人民”。

事件发生后,非盟、联合国、美国和法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发声谴责该国武力夺取政权行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9月6日亦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态称,中方”反对政变夺权,呼吁立即释放总统孔戴(Alpha Conde)。”

与美法常态化会在他国内政上持有明显偏向一方的立场不同,向来”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北京在几内亚政变问题上,展现了罕见的强硬态度。

作为对比,多维就中国政府就近年所发生的数起外国政变表态进行了梳理,时间跨度从2014年到2021年2月:

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发动政变,扣押包括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等人,并宣布接管政权,中方的表态是”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

2019年4月苏丹政变,北京也在强调一贯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表示”相信苏方有能力处理好自己内部事务”。

2017年津巴布韦总统被军方拘留,北京发言表示”希望津巴布韦有关方面妥善处理好内部事务”。

在更早的2014年5月泰国军事政变,时任陆军司令的巴育强行接管政府,中国外交部称”望泰国各方保持克制,加强对话磋商”。

这四个国家都和中国关系相当密切:苏丹是中国在非洲的主要能源合作伙伴,津巴布韦政府和中国关系素来不错,缅甸和泰国不仅是中国的友好近邻,还有大量中国投资项目。

但是,在上述四起政变中,不管是远在非洲的苏丹、津巴布韦,还是近在东南亚临近的缅甸和泰国,中国政府的表态都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之内。

相比之下,这次几内亚发生政变,中国外交部虽然也有”希望各方保持冷静克制,从几内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相关问题,维护几国内和平与稳定。”的常规发言,但是明确表态”反对政权夺权,呼吁立即释放孔戴总统”在之前极为罕见。

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强硬表态?投资安全肯定是原因之一:中国矿业企业曾在2018年取得几内亚总储量储量约17.5亿吨的博法铝土矿,后在2019年击败澳大利亚企业,获得全球储量最大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的开发权,加之中国企业修建的从圣图铝土矿区到达比隆港的专用铁路刚刚在2021年6月通车。而该国出口的铝土又占中国进口铝土的一半以上。因此,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牵动中国,对在该地的投资及相关资产安全格外关注。

但是,保护投资肯定不是唯一原因,因为中国同样在苏丹、泰国、缅甸有大量投资,但是对彼时发生在这几个国家政变,却依循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这次对几内亚政变表态为标志,中国处理对外关系长期遵循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能已经发生了某些微妙转变。

总原则仍然是”和平共处”,不干涉他国内政,但是对一些明显违背中国政府价值主张,同时又可能给中国利益带来某些潜在伤害的行为,虽属他国内政,也开始表明态度。

而这也符合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治文化与保护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已经看到了中国外交风格的巨大变化,原来低调内敛的风格正变得更加积极,更敢于主动出击,在与他国在发生矛盾冲突时也更加针锋相对,媒体与国际外交界都感到了这个变化,并将之称为”战狼外交”。

原本中国政府一贯强调在对外交往中必须捍卫主权、安全两大最核心利益,但是自进入新时代后,开始把”发展利益”作为必须捍卫的新核心利益,也纳入了中国外交与国防政策。

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在全球各地投资增多,以及在能源、芯片、科技、经贸等领域对外依赖加深,必须在行动上做相应调整,加强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力度。因此,在坚持原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做相应调整,增加一些更具时代特征的积极元素,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发展利益需要,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