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交界海域测到海底事件·中国科大研究组疑飞机坠海

《当今大马》2014年3月14日 下午2点49分

下午3点半更新

正当一些国家开始把搜查马航失联客机的焦点转到印度洋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日发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这架飞机可能是在马来西亚与越南交界海域失事。

根据该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温联星研究组,研究员在这片海域检测到一次海底事件,并推测这次的海底事件,可能跟马航MH370航班坠海失事所造成。

“MH370航班失联至今,尽管各国家利用军舰、飞机、卫星等各种手段一直在搜索,至今仍然毫无音信。”

“如果中科大研究组检测到的海底事件确是飞机坠海事件,其激发的地震波强度表明飞机最后坠海过程是灾难性的。”

检测海域为无地震区

这项研究结果已经发布在温联星研究组的网站。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也有报道。

研究所检测到的海底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2点55分6秒,其中可能的两个地点之一位于北纬7度25分、东经104度30分,距离当日航班最后失联时间(凌晨1点30分)后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失联地点的东北方向约116公里(72英里)。

“该海域是无地震区,因此根据两件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判断,所检测到的海底事件有可能是马航MH370航班坠海失事所造成。”

利用地震信号来定位

声明指出,温联星研究组在马来西亚境内的两个地震仪记录中检测到海底事件,并利用地震信号进行定位。

研究组利用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和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来定位事件位置。

温联星研究组也发布一张地图,以说明其研究结果。(见上大图)

黑色五角星为MH370航班失联位置;红色五角星为检测到的海底事件位置;蓝色三角形为地震台站(因信号微弱,只有这两个距离事件最近的台可识别清晰的地震波震相)。黑色波形为观测的地震记录,剪切波与压缩波用S和P分别标记。粉红色圆圈为根据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而紫色曲线为根据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粉红色圆圈与紫色曲线交界处为确定的海底事件发生地点(蓝色圆圈为地点误差范围)

此项目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张淼,陈箫翰、田冬冬和陆洲。

此前指向续飞印度洋

无论如何,这项研究只显示海底事件与马航客机失联在区域和时间上比较相符,但并没有进一步证明,所谓的海底事件与失联飞机有必然的关系。

此前,美国调查人员怀疑,这架客机在3月8日凌晨1点半从民用雷达消失后,可能持续飞行数小时。随此,多国组成的联合搜救队伍,可能会把搜救范围扩大至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