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在南苏拉威西(South Sulawesi)的塞拉亚岛(Selayar Island)附近发现了三架中国无人水下航行器,1月10日,港媒称,这三架中国无人水下航行器可能是在绘制海底地图,为中国潜艇的秘密航行绘制路线。
《南华早报》1月10日文章称,印尼方面总共发现三架无人水下航行器,最近发现的这架中国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标签上,写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字样。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国防战略高级分析师戴维斯(Malcolm Davis)表示,这架无人水下航行器在巽他海峡(Sunda Strait)被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巽他海峡是中国部署潜艇潜入印度洋的关键海上海峡之一。
戴维斯说,“这架无人水下航行器将使用声纳探测海底,以获得准确的海底水深图,并使用传感器了解水中的热条件和声学条件,从而给予解放军海军潜艇在没有被探测到的情况下,穿越巽他海峡的最佳机会。”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不断壮大(点击查看大图):







文章称,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可以确保潜艇能够以最佳方式部署在南海、印度洋等地,或在未来的冲突中,能够以最佳状态对抗来自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海域的威胁。无人水下航行器是一种机器人,它可以在水下航行,收集海水温度、盐度、浑浊度、叶绿素和氧气水平等海洋数据,而无需人员进行操作。无人潜航器可以帮助了解海底环境,以支持潜艇未来的操作,世界各地的海军对无人水下航行器高度感兴趣。
美国智库兰德(Rand Corporation)的安全专家希思(Timothy Heath)表示,中国此举很可能是为了收集情报,并在必要时提高潜艇在这些水域作战的能力。中国可能对在印尼附近水域巡逻感兴趣,这是扩大中国潜艇作战范围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包括将范围扩大到印度洋。
戴维斯还说,“中国将潜艇派遣到比南海或东海更远的海域——超越“第一岛链”,部署到更远的印度洋上,或者以一种能够使解放军海军收集情报、支持秘密行动或对对手进行作战的方式,对澳大利亚进行攻击。”
更好地了解诸如巽他这样的关键瓶颈和海上海峡中的海洋海底环境,可能使中国能够更有效地打击对手的潜艇和地雷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