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党才是造王者/何启斌

 

民兴党的沙菲益宣布西渡到西马,肯定为马哈迪医生开了一条出路。敦马不必担心斗士党的注册了。

不过对于安华最大的打击是:他已经失去反对党首相人选的“专利权”,沙菲益也会是首相人选。

 

在敦马撑腰下,民兴党很快就可在西马大展宏图,出战西马的马来区,最终分裂的是反对党的马来票。对于国阵国盟,这个才是好消息。

不过,若民兴党和希盟配合,一对一而不必互相残杀,它可以是造王者,却未必一定成功。

我们知道,国阵在2018 年崩盘的单一因素,离不开伊党。理由如下:

 

2018年,伊党出战所有国会选区中超过 50多个,取得 20%-30%马来票。这些“马来票”应当多数是国阵的票源。这个20%-30%的票,才是导致国阵崩盘的主要原因。

除了巫统,连马华民政的选区都被击败。看看近10个马华选区,所输的票数都比伊党所取得的少。如果没有伊党打三角战,这些马来票应当走回马华和国阵。文冬、劳勿及拉美士等就是例子。

伊党起“杠杆作用”

 

巫统前首相纳吉的分析是这样:错算伊党可以分散反对党的马来票而导致国阵狂胜。事实刚刚相反,结果是国阵崩盘。当时全国超过90%华人都倒向希盟,要击倒国阵。

这次如果伊党还是自己出战再搞三角战,国阵国盟就将重演2018:崩盘!因此,伊党在国阵国盟中间起了“杠杆作用”。霹雳州危机最终解决,伊党才是“杠杆性”的调解人!

下个大选,如果华人继续90%反国阵国盟,而伊党和国阵国盟的盟约不变,或以全民共识的形式一对一出现,伊党就不会重演2018“惨剧”,马来票集中在全民共识的选票可高达75%。

像上次那样,尽管希盟胜,它却只取得25%马来票,而且是集中在城市和半城乡选区。

反过来看国阵伊党的票源来自乡区。因此,这次就算华人仍旧90%反对国阵国盟,只要伊党没有分裂,国阵国盟绝对可以取得绝大多数马来票。

华人票只保火箭

华人票的作用在下个大选就几乎式微:无用!有用之处就是确保行动党继续出胜!(不再是狂胜)

全国马来票占多数的选区应当是130-140(包括沙巴)。以今天国阵国盟的谈判来看,肯定是僧多粥少会有争执,却不能让伊党离开。

希盟20个月的执政是“Tanpa Roh Melayu”(缺少马来灵魂)。现在伊党18 席位、国阵39、土团36。有了一对一,伊党料可取 25个席位、国阵45-50、土团40。

单单在多数的马来区,国阵国盟就有足够票数来自己执政。砂拉越GPS上次取得19席位,这次应当可取得25,沙巴的7-8个席位。国阵国盟的总票数已超过三分二多数票。当然如果民兴党“不合作”,自己打,那么希盟必将惨败!

下个大选,90%华人票对于国阵国盟可有可无。这个形势完全推翻了60年来的模式:巫统靠少数华人票来制衡伊党。现在不必了!如果部分华人转变,支持国阵国盟的华人党,可以造成一定的代表权,比今天的形势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