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中国是美高层共识

杜朝平 

针对中国日前首次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美国会众议院惊呼“我们被超越了”。而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更被美国反复提及,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就表示,美国在太平洋不受挑战地控制蓝水及其空域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其实,中国发展适量军力不针对任何国家,也未达到能够“威胁”美国的地步。美在炒作中国军力同时,确定了2014财年军费拨款并加紧制定2015财年预算草案,这不是偶然的。以中国军力增长为借口之一,维持甚至增加国防预算,购买更多武器,继而遏制中国……是美国精心编制的“链条”。
担忧“独霸”时代或终结

北京时间1月14日,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霍华德•麦基翁、海上力量投送军事委员会主席兰迪•福布斯及战略力量委员会主席马克•罗杰斯,在华盛顿针对中国军方试射高超音速飞行器一事发表声明,称一次次缩减防务开支令美国技术优势受挫,而中国等对手正在加速前进,并和美国军事力量越来越接近。有些时候,比如这次,他们就超过了我们。这对维持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无益,亚太地区正快速变成“火药桶”。

接着在1月15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将洛克利尔在弗吉尼亚州举行的水面海军协会年会上,阐述了美军“战略重心重返亚太”的主要原因,称这里正变得日益军事化,却没有类似于北约的冲突防范机制,中国军事支出和军事能力的增长正在事实上改变二战结束以来在此形成的现状,美国在太平洋不受挑战地控制蓝水及其空域的时代正走向终结。中国崛起是将美海军军舰及服役人员置于险境的关键因素。他说,“过去几年,我们在那里享受基本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但本世纪我们总会在一些地方失去这些优势。”

洛克利尔提及去年12月5日中美险些在南海撞船的事件。当时美国“考彭斯”号抵近侦察中国航母辽宁舰的活动,被中方军舰逼退。他称相信此事与中国一些稍小型舰艇的指挥官缺乏在全球执行任务的经验有关,“我们的指挥官早就在全球执行任务,面临许多情况时他们都清楚该如何应对,而中国指挥官刚开始接触这一切”。双方语言交流也存在问题,中方只能用有限的英语表达。他还称,美国海军对该事件的起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已就此与中方进行坦诚沟通,双方都对彼此的立场表示理解,“底线是,我们要维护在国际海域自由行动的权利。”洛克利尔说,“中国将要崛起,我们都知道。(但)他们会有何举动?这的确是个问题”,“太平洋司令部的目标是让中国成为安全的净贡献者,而非安全的净消费者。”

妄称海洋越来越危险

去年12月初中美军舰在南海的一次事件被洛克利尔拿来大做文章,宣称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已经威胁到了美国舰艇及人员的安全,甚至使美军独霸太平洋的时代走向终结。

果真如此?显然不是。中国海军稳步发展是事实。随着实力的显著增强,特别是一批大中型战舰的入役,为维护不断向外延伸的国家利益,中国海军在中国近海的活动增多,且逐步走向远洋,航迹已遍及世界大洋。但这远未达到能够“威胁”美军的地步。美国不适应的是,过去美国舰船在中国近岸海域可以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进行非法活动,但现在不行了,当他们派出舰船到中国海域执行侦察、测量等非法任务时,中国海军必然会予以驱赶和阻挠,“考彭斯”号巡洋舰抵近我辽宁舰事件就是这样。因此他们就称没有航行自由了,安全受到威胁了。

在部分美国政客的眼中,受到“威胁”的还不止于此。中国海南省日前修改渔业相关办法,也成为了美国炒作的对象。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与海上及远征部队小组委员会在当地时间1月14日举行的联合听证会上,多名美国会议员呼吁对中国的军事威慑政策采取“零容忍”,并呼吁美国应当在东海、南海“对中国军事胁迫展现出强硬姿态”。

美国《洛杉矶时报》也发表文章批评称,中国在有争议的南海水域实施新的外国捕鱼限制的做法,具有“潜在危险与挑衅性”。然而,与之相比更加危险的是,美军濒海战斗舰已在南海展开巡逻。美国海军水面部队司令汤姆•科普曼承认,在西太平洋部署的10个月期间,“自由”号在南海地区进行了一次“标准巡逻”。他称该舰“受命在南中国海一些与我们利益相关的区域开展巡逻,巡逻过程中利用雷达和传感器执行了水面监视任务。”据悉,在此次部署期间,“自由”号主要在新加坡樟宜基地停靠,并与多国海军举行了联合演练。

鼓吹要给中国画“红线”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日前以“给中国画一条红线”为题报道称,中美之所以在东海和南海蕴藏冲突风险,是因为两国对联合国海洋法的解读不同。如果无法达成相关协议,未来两国发生海上摩擦并升级为冲突的可能性非常真切。因此美国必须给中国画出清晰红线,告诉中国在海洋竞技场上哪些行为是美国不能接受的,然后认真捍卫此红线,保证美国继续监视中国和自由航行的权利。

甚至,“战争”和“开战”等字眼也出现在少数媒体上。不过,《美国周刊》网站在今年伊始就提出,中美开战不可想象。虽然美军仍是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力量,但中国军力正呈爆炸式壮大,已有能力确保即便是一次小规模冲突,也将比美国过去几十年来见过的任何冲突更为致命,这也正是开战不会成为现实的重要原因。

战争是一回事,威慑和准备战争是另一回事,美军目前正在亚太地区排兵布阵。美国海军1月14日宣布,“里根”号航母将替换部署在日本的“华盛顿”号航母,并将成为驻扎在日本横须贺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前沿部署海军部队的一部分。此外,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罗斯福”号航母将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基地调往圣迭戈基地。根据计划,目前正在建造的最新型航母“福特”号2016年也将部署在太平洋。就在同一天,美军空军通报,12架F-22“猛禽”战斗机及随行的300名官兵于1月中旬起的3个月内,进驻日本冲绳嘉手纳美军基地。有分析认为,此次部署的12架F-22战斗机相当于一个中队,来做适应性驻留,锻炼部队的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并熟悉冲绳附近海域、空域气象条件,为今后日美联合演练及其他军事行动做准备。

在武器研制方面也传来消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库伦德少将日前透露,电磁轨道炮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美海军及工业部门将测试在一分钟内进行多轮发射,预计2016年装舰使用。美国空军则拟全面改进B-52H轰炸机,使挂载量提高50%,同时提高精确打击能力。

遏制中国是美高层共识

随着中国军力增强,便捏造中国军力威胁到美国安全的谎言,这样就有理由需要更多武器装备及进行相关的军事部署加以应对,要完成这些就必须要求更多的军费预算,而归根到底是遏制任何能够“挑战”美国的国家,确保美国政治、军事和经济“超级大国”地位不受影响。这便是美国编制的环环相扣的“链条”。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曾刊发题为《来自中国的模糊不清的威胁》的文章称,自苏联退出历史舞台以来,美国国会要求军方每年汇报中国当前以及未来的军事战略。这是一种共生关系:国会下令展开调查,然后国会议员援引调查结果,以此来证明有必要购买更多武器。与几年前不同的是,现在中国的新武器呈“井喷”之势出现,炒作中国军事威胁有了具体对象,且在当前美国预算削减的大背景下,把中国的威胁越说越大。但瓶子再新,装的还是旧酒。

无论是添油加醋,还是无中生有,把中国塑造成“十恶不赦的敌人”,直接目的就是要钱。美国防部负责采购、技术和后勤的副部长肯德尔日前就表示,“中国正在以极具战略性、非常投入的方式进行军队现代化。它部署的系统能直接挑战我们的军事能力。”虽然肯德尔认为美中两国将不会爆发一场军事冲突,但他指出,美国必须保住全球头号军事强国的地位,这十分重要。肯德尔说:“我不想生活在一个美国在军力上退居第二的世界中。我希望我们继续保持绝对优势。”《波士顿环球报》也载文称,美国有义务在东亚阻止战争,那些支持给五角大楼削减预算的议员应当记住,我们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外交和军事力量的国家,在亚洲、中东和世界其他地方,我们仍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就在大肆炒作中国军力威胁的同时,美国国会拨款委员会1月13日宣布一项协议,2014财年将为国防部拨款约5720亿美元。其中,国防部基础预算略低于4870亿美元,保持与当前水平一致;海外应急行动资金为852亿美元。拨款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由美国总统签署后即可执行。而且,2015年国防预算编制工作即将收尾,为此美国防部长哈格尔于1月16日召集副部长、各军种部长、司令以及作战司令召开领导会议,国务卿克里也与会,共同协商2015财年国防预算草案。

在美国眼里,中国崛起让他们感到不安。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在其新书《职责:战时防长回忆录》中毫不掩饰地表示,中国被看成美国最大的军事威胁之一。盖茨认为中国军力的“发展目标是把美国空海力量限制在南海及台湾岛以东区域”,因此,中国问题是当年“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和我通常持相同看法的问题之一”。在判定美国应该削减哪些军事项目时,盖茨相应地把F-22、导弹防御计划等项目在中美爆发冲突时可能发挥的作用看成是自己评判的基础。尽管盖茨早已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所说无疑表明,美国高层在对遏制中国态度上保持高度一致。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15期,摘自2014年1月21日《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