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经济喜讯难寻/南洋社论

 

上个月11日,根据全球开创者(Global Pathfinder)发布的一项报告,大马被选为全球抗击疫情的20大“最佳实践”国,证明我国正走在抗疫正轨上。

然而,大马的经济表现,却无法与抗疫成就形成正比。彭博社经济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第二季经济产值经历前所未有的17.1%负增长,且是本区域表现最差的国家。

 

抗疫工作做得好,经济却是一团糟,大马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的表现,看似“一喜一忧”,可其实这并非一个贴切的形容词,尤其是疫情现今仍反复不定,大马经济前景是好是坏,目前还难有定数。

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医生日前才公布,国家医药研究机构(IMR)证实,国内刚发现比现有冠病病毒传染率高出10倍的D614G变异病株,可能将为社区带来可怕的超级传播者。

尽管有专家指这个变种病毒不至于增加冠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可万一它促成大马的冠病确诊病例大幅度提高,则意味着自3月18日开始实施的行动管控令或将徒劳无功。

 

国人正引颈期待,复苏管控令能在国庆日当天划上句号,但依眼下冠病病例的反反复复来看,这个可能性不大,如此一来,政府推动国家经济复苏的努力,亦将事倍功半。

4月1日至9月30日,是打工一族在疫情下的“蜜月期”,无需摊还房屋和汽车贷款的6个月,一些“月光族”甚至过着比疫情以前“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好景”不常在,10月起就是打工仔的“梦醒时分”。

大马在经济方面,实际上犹未面临最艰巨的挑战。中小微型企业仍举步维艰,加上打工一族面对裁员或减薪,则非但国家经济复苏之路困难重重,接踵而来的,或许就是犯罪率因“钱不够用”而蹿升。

 

这个时候,全民一心齐抗疫,是大马尽快走出疫情危机的一帖“保命符”;只是国内政治气氛阴晴不定,一些政治领袖更关心自身的仕途得失,而闪电大选的号角一旦吹响,疫情、经济、政治之间,或许根本就找不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