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局驳斥现金紧缩危机揣测 常保持足够流动资金供提款

《东方网》发布于 2023年04月12日

(吉隆坡12日讯)雇员公积金局(EPF)驳斥社交媒体散播该局出现现金紧缩危机,以及修订1991年雇员公积金法令防止退休人士提取储蓄的揣测。

公积金局文告指出,该局一直保持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履行其所有义务。

文告提到,脱售和购买海外资产是该局投资运作的正常部分,是其资产分配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支付提前提款。

“事实上,多年来EPF的整体海外风险一直缓慢但稳定地增加,甚至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也是如此。”

公积金局强调,修订1991年公积金法令阻止退休人士提取其储蓄的揣测也不属实。

有关揣测是通过WhatsApp应用程序流传,附上一篇《新加坡商业时报》于2024年4月7日报道的“国行称马来西亚人退休储蓄在离世前19年耗尽”文章。

根据国行报告,51岁至55岁群体的中位数储蓄在55岁全额提款后,仅足够维持5年,疫情后降至3年。

报告提到,随著全球人均寿命预计在2050年升至77岁以上,意味著大马人可能在去世前19年就耗尽退休储蓄。

阅读更多

梅德韦杰夫又发狠了

虚声 · 2023-04-11 · 来源:乌有之乡

梅德韦杰夫这篇文字透露出很多重要信息,让吃瓜群众可以很好地理解克宫决策乌克兰战争的目的、愿景与过程。

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梅德韦杰夫放了很多狠话。

但前段时间,他的态度有所转变,说俄罗斯以后会尽量少干涉别国内政。

那么梅德韦杰夫凶狠的态度会改变么?当然不会,至少在乌克兰战争结束之前不会。根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梅德韦杰夫于4月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乌克兰将消失,因为没有人需要它

这个观点很有冲击力,首先说乌克兰将要“消失”。这很符合梅德韦杰夫一贯强硬、且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其次解释了乌克兰将“消失”的原因是没有人需要它。

梅德韦杰夫的文章中,没有“人”需要乌克兰,是指欧洲、美国、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公民,都不需要乌克兰。

欧洲为啥不需要乌克兰?梅德韦杰在文章里表示:

欧洲已经因支持基辅而经历了“金融和政治的地狱”。

乌克兰难民的涌入、飙升的通货膨胀率、高昂的供暖和电费账单等等都引发了东西欧的不满。… 阅读更多

马克龙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要“叛变”了?

司马平邦 · 2023-04-11 · 来源:乌有之乡

马克龙这个人,之前最著名的反思和思辩性言论,是几年前的“北约已经脑死亡”,所以,他的这次专机上的访问,应该叫“欧洲要脑复苏”,希望如此吧。

今天有个事必须要说一说,马克龙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要“叛变”了。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现在这架式,是突然从俄乌冲突中的一股浊流,变成了中法关系、中欧关系上的一股清流,因为在结束了对中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后,在回国的飞机上,他接受采访时,说了,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及避免被卷入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可能发生的对抗。

这是马克龙在华访华期间,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相处、对话、谈判了约6个小时后,接受了一家叫“政客”的新闻网站(Politico)和两名法国记者的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法国广播电台在拿到新闻后,第一时候就给报道出来,媒体的预感太强烈了,这事必须抢先,在他们看来,马克龙有可能会成为西方的变色龙了,太劲爆了。… 阅读更多

中国公民,还是中国人

马宁 · 2023-04-12 · 来源:乌有之乡

这种又是中国人又不是中国人的小把戏,说穿了非常可笑,无非是身份认同的混乱,而这种混乱的原因就是台独

2016年的夏天,我曾经去台湾旅游。自由行,去了台北、花莲、垦丁,在高雄乘高铁没有玩。日月潭这种很多大陆人莫名向往的地方没有去。入住的地方大堂里有报纸,我就拿来看。就看到一篇文章。

是一个台湾人写的。某个冬天他搭乘航班去北京,过海关的时候犯了难。国际旅客通道人很多,又慢。反之,国内通道比较快捷,但是标识是“中国公民”。这位台湾同胞很是踌躇,他觉得哪怕是“中国人”他都能接受,但是“中国公民”他接受不了。

不过最后他与海关人员确认后还是走了“中国公民”的通道,无它,速度快,他有事等不及了。海关人员告诉他,你就应该走这条通道。

7年过去了,这篇文章我还印象深刻。这篇文章很典型地表露了台湾人国籍认同的混乱,以及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因。

我没搭乘过北京机场的国际航班,不知道是否确实是这样的标识。假设是这样吧。“中国人”不是“中国公民”。杨紫琼也可以说是中国人,但是她不是中国公民。显然如果标识是“中国人”,那是不伦不类的。“中国公民”是完全正确的。那台湾人是不是“中国公民”呢?… 阅读更多

CIA局长密访沙特“救场”,美国情报部门输得有多惨?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    2023-04-12

3月10日,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发表了石破天惊的《联合声明》,两位老冤家实现了世纪大和解。

连也门胡塞武装也准备跟政府方面和谈了。如此巨变,哪怕在一年前,也是难以想像的。

最尴尬的就是美国。3月份,白宫声明称欢迎沙伊和解,但强调沙特有跟美国“通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则宣称这是美国的“功劳”,是美国的施压才迫使伊朗坐在谈判桌前。

沙特和伊朗正在按照协议内容,一步步推进恢复外交关系、重启大使馆、元首级互访等一系列工作。

中国也在继续关心、助力、保障后续工作。

而美国的“欢迎声明”保质期居然连一个月都达不到。4月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秘密访问了沙特,《华尔街日报》于4月6日奉旨泄密。

拜登不是派布林肯或沙利文前往沙特,说明美国要对沙特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不拐弯抹角了。

拜登已经是急得找不到像样的招数了,只能踢着伯恩斯的屁股让他去沙特将功补过,否则,要你们这帮酒囊饭袋何用?… 阅读更多

整个西方都很尴尬,这是美国最打脸的事情了

2023-04-12     作者:牛弹琴     来源:搜狐网

美国漫画,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毫无疑问,这是美国近期最打脸的事情了。一些标着机密甚至绝密的信息,公然堂而皇之出现在了网络上。

打脸美国也就罢了,现在整个西方都很尴尬。因为情报显示,对它们这些盟国,美国情报机构都一直在搞窃听,甚至窃听到了领导人身上。

乌克兰就很沮丧,美国居然一直在监听泽连斯基。

比如,泄密文件中披露,泽连斯基2月底曾建议,使用无人机攻打俄军在罗斯托夫州的基地。为什么?因为乌克兰没能打到那么远的导弹……

而且,这些泄密文件,还披露了乌军的春季攻势计划,以及乌军武器、部署等关键弱点。这就不是打脸乌克兰的问题了,关键是害死人的。

以色列则很抓狂,美国居然对摩萨德也监控。

反正,根据泄密的美国情报,在最近的以色列司法改革风波中,摩萨德高层一直暗中鼓励,员工和民众抗议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

摩萨德是世界赫赫有名的情报机构,中情局居然还对摩萨德来这一手,而且泄密这样的情报。所以,也难怪以色列政府和摩萨德都气得不行。… 阅读更多

巴西总统卢拉访华第一站由北京改为上海

2023-04-12    来源: 上游新闻

原标题:巴西总统卢拉访华第一站由北京改为上海,特殊安排透露此行重点

深圳卫视—直新闻消息,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4月12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将是他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拉美地区各国与中国频繁开启元首外交的热潮下,此行也将开启中巴双边关系的新起点。

卢拉的访华计划此前因其患流感和肺炎而推迟了半个月,但推迟并没有影响其访华的热情。据巴中通讯社报道称,最新公布的访华代表团“扩容”了。巴西此前公布的访华代表团名单中包括多名内阁部长、州长、27名议员和240名商界领袖。而最新公布的名单中再添12名巴西联邦参议员、众议员。届时,陪同访华的国会议员总数将达到39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今日(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卢拉总统康复后不久,即率大型代表团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充分体现了中巴两国对此访和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中方愿同巴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推动两国各领域互利友好合作提质升级,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更多正能量。… 阅读更多

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部署特种部队

2023-04-12    来源: 世面world]

原标题:美泄密文件证实: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部署特种部队

近日泄露的美国机密文件显示,包括英国在内的众多西方国家都在乌克兰境内部署了军事特种部队。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对此一直有所怀疑,如今终于得到证实。

一份日期标注为3月23日的文件清楚地记录了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战场上派遣的特种部队数量。其中,英国派遣的特种部队规模最大,共有50人,其次是北约成员国拉脱维亚17人,法国15人,美国14人,以及荷兰1人。但这份文件并没有说明部队的所在位置以及他们的具体任务。

虽然这些来自西方国家的特种部队人数并不多,但已经足够引起各方反应。在最近几个月里,俄罗斯方面一直在强调,他们不仅仅在对抗乌克兰,同时也在和北约作战。这份文件佐证了俄罗斯的说法。

乌克兰特种部队的一名成员在顿涅茨克地区的训练演习中开火

根据政策,英国政府不会对特种部队相关的问题发表评论,英国国防部对此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在4月11日,英国国防部在Twitter上发表了一则推文,称泄露的机密情报“严重不准确”。… 阅读更多

港口运出336公斤海洛因 反贪会或介入调查

(吉隆坡12日讯)从马来西亚走私7亿8956万令吉至澳洲布里斯班的案件引起关注,我国反贪会不排除介入调查此案。

《每日新闻》引述消息指出,反贪会目前仍在关注警方针对数个单位的调查,包括涉及的执法单位和出口代理。

反贪会副首席专员(行动)拿督斯里阿末古赛里透露,若此案有涉及反污,当局将会介入调查。

“我已指示反贪会情报组主任向警方索取更多进一步的资料和详情。”

大马警方在前天证实,日前澳洲警方查获装有336公斤走私的集装箱,确实是从我国运出,市值超过7亿令吉。

警队秘书拿督诺西雅副总监发文告指出,武吉阿曼肃毒局警方证实澳洲警方5天前查获藏有336公斤的集装箱,确实是从大马出发,于上个月13日抵达澳洲布里斯班。

文告指出,有关毒品市值2亿688万澳元,约7亿8956万令吉。

另外,交通部长陆兆福昨天也在一项记者会上受询时指出,他未接针对此案的获相关报告,但交通部将对运出该毒品的港口展开调查。… 阅读更多

人民进步党恢复注册 马格林受承认为合法主席

《东方网》发布于 2023年04月11日
(布城11日讯)内政部今天正式批准,让人民进步党恢复注册。

社团注册局同意,撤回于2019年1月14日吊销该党的决定,并承认新届最高委员合法。

人民进步党发文告指出,内政部还在声明中确认,由党主席拿督马格林丹尼斯所领导的最高委员会成员,为该党的合法领导层。

马格林是于今年3月19日,在吉隆坡世贸中心所举办的常年代表大会中,当选人民进步党主席。

人民进步党原名为霹雳进步党,该党于1953年由昔尼华沙甘兄弟成立,在当时的执政联盟的反对党。

该党曾在1957年加入执政联盟,但因不满议席分配而退出。该党1969年曾与行动党夺下霹雳州近半州议席差点执政。

不过,该党在513事件后加入国阵,其后逐渐走下坡。

在2008年大选中,该党丢失唯一的太平国会议席,接著2013年大选中,该党宣告输掉所有国州议席。

2018年全国大选,由于该党爆发内斗纠纷,发生“双包主席”事件,结果,社团注册局于2018年12月13日吊销该党注册。

阅读更多

邦莫达否认重新支持沙盟政府 “沙巫统仍被排挤”

《东方网》发布于 2023年04月11日

(京那巴登岸11日讯)沙巴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邦莫达严正否认一家私人电视媒体的报导,指他重新支持沙盟政府。

邦莫达发声明表示,国阵总秘书拿督斯里赞比里之前曾表明,国阵将支持由拿督斯里哈芝芝领导的沙盟政府,这是考虑到联邦政府亦是来自各政党组成的团结政府。

“团结政府秘书署经已进行了讨论,并为所有组成团结政府的成员党进行协调。较早前,我们沙巴是由沙巴巫统署理主席拿督雅谷干为政府代表,但截至今日,沙巴巫统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事情仍然没有解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沙巴团结政府?”

早前,电视媒体《ASTRO AWANI》报导,指邦莫达在京那巴登岸的一所清真寺参加了一个祈祷及开斋的活动,发表了沙巴巫统重新支持沙盟政府的声明。

邦莫达今日说:“那些被开除的巫统党员,是因为他们之前曾公开宣称支持沙盟政府并签署了宣誓书,过后还宣称经已退党。”

他说,作为沙巴巫统及国阵主席,他不能评论首席部长在沙巴内阁中任命和解雇议员的权力,因为首长想任命和解雇哪一位议员,这些都是首席部长的权力。然而,这种权力和行为却无法真正反映团结政府的概念。“因此,如何要获得我们的支持?”

阅读更多

阿布达立:反贪会查扎希案 “反映总检长表现糟糕”

阅读更多

號召勞動節街頭集會 網民:意義何在

《光明网》2023-04-11

(吉隆坡11日訊)近日有人在社媒上發佈一張海報,號召民眾走上街頭集會,抗議我國首相拿督斯里安華;不過有關海報惹來一眾網民質疑集會的目的和意義何在。

金馬警區主任諾德漢助理總監指出,警方至今沒有接到任何關於此次集會的通知。

全國青年團結陣線(SAMM)創辦人峇魯希山於上週六在其推特上發佈了這張海報。

號召人們在5月1日的勞動節到獨立廣場集會,有關海報的底下寫著 人民獨立運動(Gerakan Rakyat Merdeka),但不清楚這是一個組織的名字還是一個示威運動的名稱。

海報上寫著,“安華始於街頭,將終於街頭。”並邀請民眾在5月1日到獨立廣場集會。

峇魯希山也在推文中詢問網民“你們怎麼看?”,其中只有極少網民回應表示會參與,大部分網民都紛紛表示不贊同,更有人直指這個集會意義不明,不會參與。

也有人表示,5月1日才剛過了開齋節不久,大家都還是歡慶佳節的心情,與其上街集會,不如抽空去拜訪親戚,吃吃喝喝更好。… 阅读更多

人口野蛮生长,印度准备计划生育?

来源:搜狐网    2021-07-14

印度有个北方邦,人口多达2.4亿。最近,这个邦提出,要搞计划生育。提案说,一对夫妇如果拥有超过两个孩子,就不能享用国家福利和政府救助。

很多人对印度的人口政策不理解。相比其它大国,它的国土不算大,也就300万平方公里,却生活着将近14亿人口,而且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都不高,为什么印度人还在不停地生?

事实上,印度政府从1952年就开始推出计划生育了,但是所有措施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印度人对“人多力量大”和“续香火”的观念实在太执着了。在这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国家,教派之间常有矛盾,限制人口等于自绝后路。另外,在印度教传统中,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需要儿子点燃火葬柴堆,否则灵魂就难以进入天堂,因此,家家户户不生到男孩不罢休,生了一个还要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多个儿子多个农业生产的主力,多个女儿却是多份嫁妆,重男轻女因此根深蒂固,控制生育也就举步维艰。

反过来,政客和政治家们为了赢得选举,也会投合民众所愿,现在的总理莫迪就曾积极提倡生育。前两年,莫迪终于呼吁控制人口了,他提出,三口之家会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但是,为时已晚,局面显然难以扭转。… 阅读更多

联合国将官宣印度成人口第一大国

2023-04-11  来源: 极目新闻

印度人口增至14.1亿,联合国预计将于今年4月中下旬宣布,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将为该国开启新的篇章。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报道截图

有分析指出,印度的体量会提升其国际地位,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它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在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NN报道指出,二十世纪下半叶,印度一直保持着快速的人口增长,年增长率达到2%。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人口增长了超10亿,并且预计在未来的40年里还将继续增长。

不过,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数据显示,印度适龄劳动力人口中只有40%在工作或者愿意工作。随着女性生育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变少,更多印度女性需要工作。但她们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CMIE数据显示,仅有10%的印度适龄妇女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而在中国这一数字是69%。

根据联合国预测,2064年印度人口将增至17亿,管理人口将成为该国面临的挑战,庞大的人口规模给水和能源带来压力。此外,面对迅速增长的工作年龄人口,国家创造优质就业岗位的能力也受到考验。… 阅读更多

美国生产,日本操刀,黑鹰再坠太平洋

有里有面儿 · 2023-04-10 · 来源:乌有之乡

近日,现实版《黑鹰坠落》又上演了。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制作方是美国人,演员换成了日本人,而观众,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

足不出户看大片,就问你这波福利爽不爽?

啥也别说了,拿好爆米花赶紧就座吧。

“美制神器”黑鹰,葬身太平洋鱼腹

4月6号,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生产的山东舰航母入列四年来,第一次穿过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海域进行常规演练的日子。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是高度紧张。

当日,作为长期拥有“解放军御用摄影师”美誉的日本自卫队,派出了“专业摄影师”团队,乘坐UH-60JA黑鹰直升机全程跟拍。

没想到,跟拍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飞机在行驶到我们家门口附近,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周边时,从雷达上消失,机上10人被证实全部失联。

  随后,根据海上漂浮的直升机旋翼部件和油污来看,机上的10名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为零。

  事件发生后,日本没等调查结果,就开始臆测事故原因。

据日本朝日新闻称,在4月7日上午的众议院安全保障会议上,日本众议院议员玄叶光一郎对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提出质询,“(昨天失联的自卫队直升机)与中国军舰在这之前刚刚通过琉球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绝对没有关联性吗?”… 阅读更多

24海里邻接区不存在

2023-04-11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台媒称解放军军舰现身台东海域,回呛台舰:24海里邻接区不存在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4月8日至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圆满完成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各项任务,全面检验了实战条件下部队多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4月10日晚,台媒“TVBS新闻网”的一篇“独家报道”引发关注,报道宣称获取了一段解放军和台海军当天早上对峙时的录音,台海军发出所谓“不得进入我24海里邻接区”的言论,解放军立即回应:“24海里邻接区不存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的是‘台独’!”

“TVBS新闻网”宣称,解放军军舰“徐州舰”连日来现身台岛东部海域演训,4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再次出现在台岛东部海域,台海巡“花莲舰”与台海军“宜阳舰”对此情况进行了“监视”。

当天上午,台海军发出的广播声称:“如果你执意进入我24海里邻接区,我将被迫采取驱离行动。”… 阅读更多

狱中纳吉将首次独自过开斋节 女儿诺雅娜感难过

诺雅娜说,身为儿女,看到父亲(纳吉,图)即将在狱里一人度过开斋节,令她感到难过。-Yusof Mat Isa摄-
诺雅娜说,身为儿女,看到父亲(纳吉,图)即将在狱里一人度过开斋节,令她感到难过。-Yusof Mat Isa摄-

(吉隆坡10日讯)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女儿诺雅娜透露,今年开斋节将会是父亲首次独自过节。

上月31日,联邦法院五司以4比1票驳回纳吉的司法检讨申请,维持后者挪用SRC国际公司4200万令吉案的定罪和判刑决定。

根据《马来西亚前锋报》报导,诺雅娜说,自联邦法院驳回司法检讨申请后,父亲在被带回加影监狱前,跟她说:“诺雅娜,我想这将会是我第一次独自度过开斋节。”

她说,身为儿女,看到父亲可能即将在狱里一人度过开斋节,令她感到难过。

 

“我们被迫面对一个现实,就是父亲今年很可能会在监狱中度过开斋节。”

她说,若父亲面对的是公平的裁决,她会认命,但父亲却是因为不公正而被判入狱。 

阅读更多

解放军对“台独”“瓮中捉鳖”布局完成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郭媛丹 晨阳  2023-04-11

原标题:演习结束!军事专家:解放军对“台独”“瓮中捉鳖”布局完成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8日至10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圆满完成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各项任务,全面检验了实战条件下部队多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战区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坚决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10日表示,这次为期三天的演习对台岛造成紧逼态势,达到了“断三线”和“削两念”的目的。

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参加台海演习

山东舰航母编队亮相受关注

10日,东部战区继续组织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最让外界关注的是,官方最新公布的画面中出现了国产航母山东舰,这也是山东舰首次参加台海演习。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家10日表示,山东舰航母编队打破了“台独”势力向东逃窜的企图和乞讨外援的梦想,解放军已完成对“台独”势力“瓮中捉鳖”的布局。… 阅读更多

俄乌战场,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来源: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4-11

资料图

最近的俄乌战场,炮火连天,杀戮不断,几乎没有一件好事。但4月11日,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很多俄罗斯和乌克兰家庭,应该现在都是喜极而泣。

这又是一次集体交换战俘行动,乌克兰释放了106名俄罗斯战俘,俄罗斯释放100名乌克兰战俘。

为什么数量不太对等?

估计有些原因,或许有些人不愿意回去,或许有些人最终没能等到回去,只是具体我也不知道。

在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当下,这应该是俄乌两军罕见的直接沟通,也是在冷血残酷现实面前难得的一点善意吧。

据乌克兰军方披露的数据,俄罗斯释放的100名乌克兰战俘中,还有约20名女战俘。看图片和视频,她们总体精神状态还不错,披着乌克兰国旗,手里捧着菊花,兴奋地拥抱谈论着,不少人激动地流下泪水。

为什么拿的是菊花?

我也不知道,或许是他们的风俗吧。

有太多让人唏嘘的故事。

其中一位获释的乌克兰女战俘,名叫瓦莱里娅·卡尔皮连科(Valeriia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