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知事:总理记者会极简版,全是金句!

来源:汉风网     |2021-03-12

据新华社消息,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李克强总理一共回答了中外媒体的11个问题,涉及经济发展、就业医疗、公共卫生、高新产业、中美关系、两岸关系等方面,金句连连、振奋人心:

——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

——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阅读更多

俄媒:中俄有必要合作应对“颜色革命”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1-03-12 09:39:45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7日记者会上指出,中俄将打造战略互信的典范,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重大利益,联手反对“颜色革命”,打击各种虚假信息,维护各自主权和政权安全。引发俄媒关注。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0日发表题为《中国向俄罗斯提议共同应对“颜色革命”》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称“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并表示两国将赋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的时代内涵。

将于11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7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王毅在记者会上为分析人士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内容。

王毅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双方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中俄关系的里程碑,更是新起点。这到底有何含义?从王毅的话来看,两国将打造战略互信的典范,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重大利益,联手反对“颜色革命”,打击各种虚假信息,维护各自主权和政权安全。… 阅读更多

朝鲜战争停战后,仍然有军队在战斗,直到1963年最后1人被俘

来源:汉风网       2021-03-11

作者:迪尔
1963年,一条从韩国发出的新闻轰动了全世界——朝鲜战争最后一个战俘在韩国全罗南北道的智异山区被抓获。这是当时的爆炸性新闻。这就是被称为“朝鲜战争最后的战俘”和“最后的游击队员”的郑顺德被韩国军警俘虏。除了郑顺德之外,和她一起的李洪熙被韩国军警当场击毙,李洪熙也被称为“朝鲜战争最后一个战死者”。值得一提的是,郑顺德和李洪熙都是人民军南部游击军中的女兵。
一、挣扎在覆灭边缘的南部军余部
自1952年1月韩军“名将”白善烨发动的冬季大讨伐后,曾经在韩国南部广泛活动的人民军南部游击军(简称南部军)变得一蹶不振,活跃人员仅剩3000余人。1953年停战前夕,李承晚政府又对残存的游击队员实施大赦,宣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回家或是遣返回北方,截止至7月17日,有1388名游击队员走出深山放下武器。
清剿南部军的韩国军队
停战协议正式生效一周后,大名鼎鼎的南部军领导人李铉相被解除职务,不久韩国军警发现了其被从背后射来的子弹所击杀的遗体。1954年3月19日,与北方保持直接联系的全罗南道游击队领导人朴永保在一次战斗中被击毙,这下南部军真正成了毫无希望的孤军。截止至1956年底,据估计在南方活动的南部军成员仅剩43人。… 阅读更多

28.6万人响应自愿申报 林冠英:愿为纳税人作证

 

(吉隆坡11日讯)财政部前部长林冠英指出,自愿申报特别计划共吸引28万6428名纳税人参与,涉及的税收、额外税收及罚款总额为78亿7700万令吉,因此税收局若违反书面承诺并采取行动,他愿上庭为参与计划的纳税人作证。

林冠英也是民主行动党秘书长。他发文告说,财政部必须向纳税人保证,不会任意和以高压手段冻结人们的银行账户,遵守内陆税收局指政策不会U转的承诺。

“除非参与计划的纳税人涉及贩毒、卖淫或非法赌博和贪污腐败等的非法或犯罪活动,否则税收局没有理由调查他们2018年和之前的收入。”… 阅读更多

郑丁贤·挥别“阿拉”争议,大家好好活下去

郑丁贤.挥别“阿拉”争议,大家好好活下去

高庭针对“阿拉”称呼的判决,让人对法官诺碧阿里芬(Nor Bee Ariffin)肃然起敬,也让我以身为大马人而骄傲。

诺碧法官裁决,基督徒有权利基于宗教和教育的需要,使用“阿拉”一词。

我不是基督徒,当然也不是穆斯林;有没有使用“阿拉”字眼,其实和个人没有什么关连,相信很多读者也是如此。即使是基督教朋友,当中多数也没有困扰,因为西马的基督教群体(除了源自东马的教会),一般也不会用“阿拉”来代表上帝。

但是,东马的基督徒,特别是原住民土著,从400年前起,就使用“阿拉”来称谓上帝。换句话说,“阿拉”字眼不是专属于一个宗教。伊斯兰的上苍称为“阿拉”,基督教的上帝,也是“阿拉”。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它牵涉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三大宗教的共同起源,这3大宗教都属于亚布拉罕诸教(Abrahamic religions),发源地相近,教义相通。

而3大宗教的发源地都在西亚沙漠地带,语言繁多,但接近而相通。

在不同地方,上帝可以是耶和华(Jehovah),也可以是阿拉(Allah),或是雅威(Yahweh)。

阅读更多

莱士:政策遇障碍 “18岁投票无法7月生效”

 

(吉隆坡11日讯)国会上议院主席丹斯里莱士雅丁透露,投票年龄降至18岁的政策,无法如期在今年7月生效。

他是在马新社时事节目《议论空间》受访时,针对国会于2019年通过将投票年龄降至18岁修宪法案,究竟何时才能落实,作出回应。

莱士雅丁说,在国家真正准备好允许年轻人注册为选民之前,要落实年满18岁大马公民可投票的政策遇上各种障碍。

他表示,这是政治问题,虽然(国会)批准了,但18岁未来选民的名单花了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向国民注册局和(全国)选区索取,也直接影响到选委会在这方面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指本季实行不实际

“在看到真实情况后,18岁投票年龄要在本季实行,是不实际的。”

莱士雅丁没有透露投票年龄降至18岁的政策何时才能生效,以及来届大选是否能让18岁选民首次投票。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3-11
阅读更多

【观点】思考喜来登行动后的宪政议题


 

去年的喜来登事件虽然已落幕将近一年,但是跳槽文化也逐渐形成目前的新常态。(档案照:透视大马)

去年的喜来登事件虽然已落幕将近一年,但是跳槽文化也逐渐形成目前的新常态。跳槽不是近期突然冒出来的行为,在308大选后就开始逐渐诞生。

为何有跳槽的举动?总离不开执行党通过资源与职位去拉拢反对党人士支持执政党,或是通过国会议员本身遗漏呈报的税务或是法律案子“说服”转政营。往往会出现的问题在于,通过选举支持的民意代表突然地更换支持的政党,是否背叛民意基础?当民意代表有违民意,选民是否有管道监督人民代议士;难道只能等到4年一次的全国大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投票?马来西亚选民的投票行为主要还是以 “选党”为首要,主要是党或是联盟人士过半甚至更多才有机会掌握立法机关也变相与得到行政权。

过去国州议员在立法单位针对不同议案进行投票与辩论,主要是以政党方针为主轴,在重大课题上例如:财政预算案等都是采用执政党议员一致性投票,确保不跑票也能让案子能够顺利过关。但是,这就会出现问题。

阅读更多

每月存500将成百万富翁?财长被轰不懂人间疾苦

(民都鲁11日讯)行动党民都鲁支部宣传秘书周长佑抨击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的“从20岁开始,每月存款500令吉,有朝一日将成为百万富翁”言论,根本不解民间苦。

我国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于日前一项活动中鼓励年轻人存款,更举例道,假设从20岁开始养成存款习惯,每个月存下500令吉,假设年回酬达6%,等待60岁时就能存到百万收入,成为百万富翁也不足为奇。

周长佑于文告上质问财长,在变化多端的冠病下,加上我国政经乱象等因素,年轻人可以保住饭碗已是幸免,还谈何缺乏逻辑思维的“百万富翁”论﹖

他说,财长的言论凸显当今政府离国人的困境非常遥远。他续说,一些百姓连三餐温饱都成问题,当中还未包括孕育子女的家庭费用,以上基本开销既无法避免,更不能免除。

“冠病的冲击已迫使诸多国人提出原作养老的公积金,甚至尝试申请提出第一户口的资金,靠着未来钱来养活自己和现实生活。然而,财长倡议若每月积蓄500令吉的言论不但没有反映出国人当下生活的艰辛,反而还在伤口上撒盐。”

阅读更多

末哈山料取代扎希 领国阵征战下届大选


消息人士透露,莫哈末哈山并不是亲国盟,不太可能与国盟合作,也不会将国阵卖给国盟。(档案照:透视大马)

前首相纳吉被判罪名成立而巫统主席阿末扎希目前则面对多项法庭控状,下届全国大选带领国阵参与大选活动的人选会是谁?若如评论员所言,国阵重点人物将是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

坊间传国阵已制定B计划的传言甚多,当中提到让莫哈末哈山代替巫统主席阿末扎希。

消息人士对《自由今日大马》说:“国大党和马华党员建议,将莫哈末哈山作为B计划的一部分,毕竟有些人对法庭控状仍存有担忧。”

消息人士说,尽管现在我国仍处于紧急状态,但人们担心阿末扎希随时可能受到法庭案的困扰。

他说,莫哈末哈山并不是亲国盟,不太可能与国盟合作,也不会将国阵卖给国盟。

消息人士透露,马华和国大党都希望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在第15届大选使用国阵的标志,第二则是公平分配双方席位。

“莫哈末哈山可能是取代阿末扎希成为下一个最佳人选。他很有魅力,受到非马来人的喜爱。”

阅读更多

巫伊要推翻非穆斯林用”阿拉”判决?砂副首长指要求非常可笑

(古晋11日讯)砂拉越副首席部长兼砂州人民党主席丹斯里詹姆士玛欣(James Masing)批评巫统和伊党,促请政府针对高庭允许非穆斯林使用“阿拉”字眼的裁决,提出上诉一事。

根据《Malay Mail》报导,詹姆士玛欣表示此要求非常可笑,特别当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元宗教和种族的国家,竟还有政党提出这要求。

“我希望,我们能让法庭和宗教人士来决定宗教课题,而不是政治人物。”

他提醒,巫伊两党的要求,是等同于要求审查联邦宪法第11条文,即赋予人民宗教自由。

另外,砂拉越新达雅党(PBDS Baru)主席波比(Bobby William)认为,马来西亚基督徒使用“阿拉”字眼一事,本不应成为大问题。

“与其专注在使用这字眼的课题,马来西亚更应该注重其他重大课题,例如经济。”

他说,“阿拉”是属于阿拉伯语,意指神,其用法本来就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宗教。

高庭昨日宣判,政府在1986年禁止基督教徒在刊物中使用“阿拉”字眼的决定,是违反宪法的。

阅读更多

祖地被侵占开发种植 原住民入禀起诉丹政府

沙季毕德拉说,原住民土地权益是受到联邦宪法第8条款所保障。(摄影:Hasnoor Hussain)

吉兰丹话望生Pos Blau地区的克拉伊村(Kampung Kelaik)及卡比尔村(Kampung Cabil)的原住民政府入禀法庭申请禁令,希望停止州政府从2015年侵占其祖传地的行径。

13名来自两个村庄的村民委托律师,在昨日已经如禀哥打峇鲁高庭,而代表律师沙季毕德拉就说,这些原住民的祖地被用作矿业、伐木、种植榴莲和油棕等。

“他们慢慢地侵占这些土地,直到大部分的土地都被这些人士所占有。”

“他们获得了吉兰丹州土地及矿业局主任和州政府的准证。”

根据当地居民辛苦画出的地区,目前涉嫌被侵占的土地大约是70至100英亩。

他们将吉兰丹州土地及矿业局主任、森林局、原住民发展局、丹州政府和所所有涉及侵占土地的业者都列为答辩人。

他们希望法庭能够宣布当地原住民为两个村子边的祖地拥有人。

阅读更多

独家 | 教育部表现好不好?华社马来社会看法一致

《星洲网》2021-03-11 10:36:43

(八打灵再也11日讯)教育方面,华社及马来社会看法一致,皆不满意教育部在居家学习计划的安排、不支持全面恢复回校上课,以及担心学生会有感染冠病的风险。

Made with Flourish

综合两家报馆的民调结果,超过一半的人(52%)不满意教育部在居家学习的安排,其中《阳光日报》的读者占了9167人,《星洲》读者为3507人。

满意者有48%,《星洲》读者占2932人,《阳光日报》读者则是8765人。

在是否支持全面停止网课,恢复回校进行面对面教学的问题,56.8%表示不支持(《阳光日报》读者占9075人,《星洲》读者4777人);43.2%则支持回校上课(《阳光日报》读者8857人,《星洲》读者1662人)。

Made with Flourish

Made with Flourish

63.1%也担心全面恢复回校上课后,学生将有感染冠病病毒的风险,37%则坚信学生必须适应新常态学习,唯有回校才能确保学习进度顺利。

完整民调结果,可点击 https://www.sinchew.com.my/pnfirstyear/survey.html

阅读更多

独家 | 星洲及阳光日报读者票选最佳部长·双冠军是他!

《星洲网》2021-03-11 09:46:46

(八打灵再也11日讯)国盟政府执政一周年,负责国家冠病疫苗接种计划的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同时拿了两个冠军,以1万1125票高票获《星洲日报》及马来报章《阳光日报》(Sinar Harian)读者投选为表现最令人满意的内阁部长。

随着冠病疫苗已于2月底抵马,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已开始分阶段顺利展开。凯里近期也积极接受和配合各组织举办的冠病疫苗讲座,同时在社交媒体上解答网民对疫苗的疑问,也承诺调查重要人物(VIP)插队接种疫苗事件,表现受到国人认可。

至于一年来不时通过电视直播汇报疫情进展及宣布政府抗疫措施,提醒国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马来社会称之为“阿爸”(Abah)的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则排在第五位,总票数为6367票。

在慕尤丁之前,排名第二至第四的部长分别是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祖基菲里(7722票)、国防部高级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7261票)和财政部长拿督东姑赛夫鲁(6728票)。… 阅读更多

牛弹琴:世界最让人心碎的损失!

来源:来源: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2021-03-11

(一)

 

一觉醒来,有朋友传来几张照片,来自阿富汗的照片。

 

中国人熟悉的巴米扬大佛,昨晚以3D光影技术复活了。当地人欣喜地提着马灯观看,还有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想起来,整整20年前,也是这个乍暖还寒的3月,这两尊屹立千年的大佛,被塔利班的炮火永久地摧毁了。

 

阿富汗最著名的文物,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就这样毁于宗教的偏执和狂热。

 

我总觉得,除了人的损失外,这是过去20年,世界最让人心碎的损失。

 

图片

 

对中国人来说,尤其是。

 

佛教,在印度本土最早是没有佛像的,信徒们以菩提树、脚印、莲座等形象,来表现佛陀的诞生、出家、觉悟、传道等。

 

只有到了阿富汗,尤其是巴米扬地区,才在其他宗教影响下出现了佛像,继而传到中国。

 

当时读珀西·塞克斯的《阿富汗史》,其中就说,正是在犍陀罗地区(即古阿富汗),“(印度佛教)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不再是宣扬一种‘今生之后,一无所物’的托钵僧团,而是成为一种永远寓于信徒们心中并倾听他们祷告的神灵。”… 阅读更多

先炸叙利亚,再搞俄罗斯,美国的屠刀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1-03-11    来源: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瞌睡乔,痴呆乔,是特朗普竞选时对拜登的称呼。

因为特朗普曾经士气如虹,拜登等同于小透明,所以国内对他也不重视,基本沿用了特朗普对他的称谓。

瞌睡乔,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可是拜登上任后,两天签署超过三十份法案,感觉憋足了劲要大干一场,国内舆论却因为固有印象,对这个老同志过于轻视,缺乏警惕。
壹、拜登的老道手段 
阴险的老白男拜登,比咋咋呼呼的特朗普更难对付。
拜登作为几十年的参议员,八年美国副总统,如今成为最年老的当选总统,经验老道,老奸巨猾是他的特质。
在拜登上任前,国内不少人曾经对拜登充满期待,认为他会扭转特朗普时期恶劣的对华关系。另一部分人则坚持拜登更难对付,要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拜登的老道此时就体现出来,他对“对华政策”没有清晰的表态,这样幻想派可以继续寻求安慰,“斗争派”在拜登没惹事的情况下,动员力也会减弱,大众会觉得这帮人唯恐天下不乱。… 阅读更多

德媒:因为中国,杜伊斯堡改变命运变成“希望的港口”

德国电视一台3月10日报道,原题:希望的港口  杜伊斯堡港是“新丝绸之路”在欧洲的终点。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去年对于这个欧洲最大的内陆港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城市的其他行业也将从(对华贸易)中受益。

尽管欧洲仍处于疫情中,但杜伊斯堡港却没有出现危机迹象。港口经理埃里希·斯塔克表示,去年港口经历了一次“特别繁荣”,“我们的运输量几乎翻了一番,每周运行60列中欧班列”。

这一切源于杜伊斯堡加入著名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货物通过货轮和中欧班列运到这里,再分发到整个欧洲。在疫情时期,欧洲人越来越多从中国购买医疗和电子产品,且全球集装箱船运价格急剧上涨,这令铁路运输更具竞争力。对于鲁尔区正因结构变化挣扎的杜伊斯堡来说,与中国的紧密联系及蓬勃发展的港口生意,意味着希望。这里原是德国重要的炼钢中心,目前城市仍处于转型期,失业率很高。该市超过1/10工作岗位都是由港口提供的。

阅读更多

谁弄丢了尊严?/陈俊安

重温2019年10月在雪兰莪举行的“马来人尊严大会”,感到有点那个。

马来人尊严大会,提了什么议案?在文化上,强调.及应重视学习爪夷文、首相、州务大臣、州首长和政府部门所有职位应由谁谁担任、在教育上又应以谁谁优先,包括奖学金申请、教育基金贷款等、对多源流学校也说了不客气的话、在经济上,要如何强化谁谁的能力等等等。

哇,若这些都落实,尊严,肯定找回来了吧?

于是,只相隔了4个月,一场“喜来登行动”,导致了希盟政府倒台!

倡导多元的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党成了在野党。华基政党马华、民政也完全被边缘。

于是,土著团结党、巫统、伊斯兰党,三个纯粹马来人政党联合执政了,已可落实他们要的“找回尊严大计划”。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三个马来人尊严政党,非但没有大团结,努力去实践文化、宗教、教育、经济上的改革,却还是你攻击我、我攻击你,我给你最后通牒,你宣布跟我“断交”。

第三方伊党,却是在坐山观虎斗,游走在巫、土之间。… 阅读更多

后沙:忍无可忍!俄罗斯出手收拾“推特”

来源:汉风网    |2021-03-11

美国互联网巨头拥有的网络霸权,令越来越多的国家忧心忡忡,连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两大狗腿都在试图反抗,法国则已推出“数字服务税”法案准备一步步将网络信息管理权收到自己手中。

美国的盟友虽然一边抱怨,一边采取行动,但推特、脸书、谷歌等巨头仍然是一脸傲慢,甚至反过来向对方政府施压。脸书前不久就封杀了澳大利亚媒体信息,据说已经“和解”,但澳大利亚缺乏约束能力和决心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而一直在旁“观战”的俄罗斯终于出手收拾美国网络巨头–推特。

今天,俄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传媒监督局宣布:从3月10日起,俄罗斯全部移动设备和50%固定设备上降低推特运行速度。如果推特再不执行俄罗斯法律要求,该局将封禁推特平台。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早些时候表示:有必要监管互联网巨头的行为。西方社交网络平台超出了法律框架,无视俄罗斯法律,这是不可接受的。“一方面美国公司念叨着言论自由,且不容别人怀疑;另一方面,却突然剥夺了美国总统的网络账号。”… 阅读更多

第15届大选投给谁? 近三成华裔选民仍在观望

 

(八打灵再也10日讯)第15届全国大选中将支持哪个政党?不少华裔选民仍在观望。

根据《星洲日报》与马来报章《阳光日报》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在2万4370名参与民调的读者中,接近30%的华裔选民现阶段还未决定,或不确定下届大选要把票投给哪一个政党。

至于《阳光日报》的读者,也有16.3%做出相同的选择,依然保持观望态度。

针对来届大选倾向于支持哪个政党的问题,4776人选择了还未决定,成为第二个最多人投票的选择,其中《星洲日报》读者占了1863人(占《星洲日报》参与民调总人数的28.9%),而《阳光日报》则有2913人(占《阳光日报》参与民调总人数的16.3%)。

《星洲日报》与《阳光日报》是配合国盟执政一周年的表现,联手进行民调,共获得2万4370名读者参与,其中马来人及土著占1万3032人(54.02%)、华裔7783人(32.26%)、印裔1434人(5.94%)、砂拉越及沙巴土著1778人(7.37%)、以及其他种族96人(0.4%)。

阅读更多

中美高官将首次会晤 美国说法极具迷惑性

撰写:    来源:多维新闻    2021-03-11 10:55:03

2021年2月6日负责中国外交事务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左)与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通话,虽然双方声明“共识”不足,但打破了中美相对停滞的状态。(左:AFP 右:Getty)

2021年2月6日负责中国外交事务的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左)与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通话,虽然双方声明“共识”不足,但打破了中美相对停滞的状态。(左:AFP 右:Getty)

中美高官将举行拜登(Joe Biden)上台后的首次会晤的消息近来一直在舆论场发酵,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3月10日并未确认有会晤一事,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3月9日也指目前没有任何确定的有关详情。但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国务院率先公布了中美高官将会晤的确切消息。

美国国务院称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出访日本和韩国后,会于18日于阿拉斯加与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及外长王毅会谈,是总统拜登上台以来,两国高级官员的首度碰面。普萨基当地时间3月10日进一步确认了布林肯将于3月18日在阿拉斯加会见杨洁篪与王毅等中国高级官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