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知足吧!别做“常任”梦了

印度这段心情相当郁闷,除了在边境同时与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发生激烈摩擦,国内疫情也在一天天加重。

在政治上,国大党趁机施压人民党政府,在人民院(议会)各种煽风点火,冷嘲热讽,要将莫迪架在火上烤。不过,话说回来,1962年,人民同盟(人民党前身)也没少折腾尼赫鲁,彼此彼此。

不过,昨天印度总算迎来一个好消息,暂时压住了国大党一些喷子议员。

17日,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四个非常任理事国(2021-2022),印度与墨西哥、挪威、爱尔兰一同当选,印度获得184票支持、挪威130票、爱尔兰128票。本来还有一席,因为肯尼亚与吉布提竞争时,两国都没能得到三分之二以上支持票,只能进入下一轮。

这次竞选五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共有七国,还有一个是加拿大,按区域划分,它的对手是爱尔兰和挪威,结果加拿大第一轮就被淘汰。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随后发表声明称:这是最重大的外交挫败。但他把锅甩给了前任哈珀,加拿大花了750万美元竞选,挪威和爱尔兰各花了200万美元左右,加拿大还派出天后席琳.迪翁拉票,结果还是惨败。

阅读更多

李光满:为什么必须坚决打掉印度的地缘政治野心?

我们希望印度不要再执迷不悟,中印两国的合作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印度都有重大意义和重大利益,化干戈为玉帛是印度必须要走的路,也是中印两大文明的最佳选择,否则,印度将断送未来。必须坚决打掉印度的地缘政治野心,否则印度时还会不时野心膨胀,还会不时在中印边境对中国进行骚扰、捣乱、破坏、侵略,现在印度正在逼中国出手,其实中国也需要一场现代战争立威,以打击印度、越南、日本等国蠢蠢欲动的地缘野心,以镇慑美国的反华图谋。

李光满:为什么必须坚决打掉印度的地缘政治野心?

2017年6月因印军侵入中国洞廊地区爆发中印边境军事对峙、印军撤军之后,中印两国关系一直在缓和。2018年4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两国领导人在中国武汉会晤,2019年10月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中印两国领导人在印度金奈会晤,显示中印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得到改善,未来令人期待。

可是自2020年5月以来,印度突然像疯了一样在三个方向用兵,一个是重兵集结于印巴克什米尔交界地区,并与巴基斯坦爆发军事冲突,一个是对尼泊尔实施军事入侵,尼泊尔坚决反击,三是先后在中国的班公湖、典角、加勒万河谷三个地区越线侵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中印军事冲突升级,两国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增派部队。5月29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班公湖畔爆发营级规模群体肢体冲突。6月6日,中印在拉达克地区实控线中方一侧举行军长级会谈,双方就解决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同意根据双边各项既定协议解决对峙僵局。

阅读更多

为什么美国要对俄罗斯赶尽杀绝(下)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你不了解盎格鲁撒克逊的文明。也不了解美国的政治秩序。

大航海时代开始,这个世界上先后兴起了几个全球性霸权,先是葡萄牙,然后是西班牙,接着是荷兰,然后就是英美的安格鲁撒克逊时代的400年海洋霸权

英国的海洋霸权是怎么开始的,首先是国营海盗,英国女王直接给海盗发营业执照,让他们去抢掠荷兰、西班牙的远洋船队,这是国家给与保护和承认的海盗行为。

然后接下来,是屠杀印地安人,抢走他们的土地;

接下来是黑奴贸易,将黑奴运送至美洲干活;

接着是抢夺全球殖民地,如印度成为英国女王之明珠,成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提供市场,毫无原则的倾销饿死了近千万印度人;

接下来是贩毒,将鸦片源源输入中国,不吸毒就开军舰过来逼你吸;

然后是一战二战,美国通过军火赚得盆满钵满,霸主易位,美国接过英国的海权大旗;

称霸后的美国,以科技和军事搭建新秩序,在中东埋下以色列,在东亚设置军事基地,埋下钓鱼岛争端的影子,保持北约对俄罗斯的进攻态势………

阅读更多

【独家】23:0!加勒万河谷:解放军教科书式围点打援战例详解

【王若愚原创作品】

6月15日夜间,中印两军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的激烈对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印两国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方面,中国在拼命降温,从未主动公布任何有关冲突的详细信息,并通过外长会谈,指出责任完全在印方,要求双方尽量恢复秩序。据了解,中方不公布任何信息,恰恰是因为双方伤亡数字差距悬殊,避免让印度方面更加受到刺激!

另一方面,印度方面却连篇累牍报道冲突,甚至编造出各种“情节”,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士兵不会“枉死”,并将于6月19日召开跨党派会议,协商对中的策略态度。

与此同时,两军一边在进行着高层会谈,保持高度克制,努力恢复秩序;一边大规模调兵遣将,为可能发生的严重冲突做好准备。

印军此次死亡惨重,举行隆重“国葬”。

虽然我国官方没有公布任何有关冲突的信息,但综合印度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对冲突发生的来龙去脉作一个复盘:

事件要从5月份开始说起。印军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解放军迅速进行反制。

阅读更多

印方称陆军上校遭中方士兵铁棍攻击,外交部回应

2020-06-18 19:54:55       来源:观察者网

据外交部网站6月18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当日例行记者会,并就中印关系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总台央视记者:据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双方就中印边界西段局势交换了意见,请问中方有何评论?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是否会继续升级?

赵立坚:针对近期中印边界西段的事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已经详细阐明中方严正立场。中方已多次申明,事件发生的起因是印方一线部队公然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的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蓄意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事件发生以后,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进行了沟通协调,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两国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目前,中印边境地区的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可控的。相信双方能在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精神的指导下,妥善处理当前事态,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阅读更多

“在西雅图,永远有一尊雕像不会倒下。”

文章来源: 风闻社区 于 

“……到目前,位于西雅图的列宁雕像仍然没有被触碰。”

“为什么他们(抗议民众)不去触碰呢?”

“在西雅图,永远有一尊雕像不会倒下。”

“……因为人们认为这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英雄,贴近心灵……跨越肤色、信仰、种族、宗教和国籍,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朋友。列宁同志万岁!”

这几天,国外网友在关注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相关抗议活动时,特别留意到在西雅图似乎有一尊雕像毫发未损,那就是位于该市弗里蒙特区商业街的列宁雕像。

国内网友纷纷跟风好奇: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此期间,国内的社交网络上流传着一些有关于这尊列宁雕像或真或假的信息,反谣言中心在这给观友们集中做个辟谣。

首先,认为抗议“气突苏”的网友一定会好奇,列宁的雕像是怎么漂洋过海到了美国的。

简单概括一下,这尊列宁雕像高16英尺,重7吨,由保加利亚籍雕塑家埃米尔·文科夫于1981-1988年建造完成。此后被运往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在次年爆发的天鹅绒革命中,这尊列宁雕像被当地民众拆除,屈身在一处废弃物场地中。… 阅读更多

脸书帖文被指煽动·茜蒂卡欣到MCMC录供

《星洲网》2020-06-18 10:59:28

(吉隆坡18日讯)人权律师兼社运分子茜蒂卡欣因发表“关闭宗教学校论”而被指煽动,遭警方开档调查,她今早10时到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总部录取口供,协助调查。

茜蒂卡欣在脸书贴文:“你要禁酒只是为了要配合你?那也一起禁止宗教学校,因为它对我们许多无辜的孩子造成破坏”,造成警方在全国各地接获113宗投报,并在5月22日展开调查行动。

警方指出,她的贴文故意羞辱并有意图破坏和谐。警方目前援引刑事法典第505(b)条文(故意羞辱及意图破坏和谐)、198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第233条文(不当使用互联网设备及服务)进行调查。

行动党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也因被指在脸书发表含有煽动成分的贴文,与茜蒂卡欣同样被警方传召。

警方3月11日,已经针对杨巧双在脸书帐号发表的“质疑新政府在童婚持什么样立场”的贴文展开调查。

2300KSC2020-06-1815924487024283388602.jpg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6-18

阅读更多

公正党发“演进表”· 向党员汇报“真相”

《星洲网》2020-06-18 14:25:05
马哈迪及沙菲益于6月9日到公正党总部与安华、末沙布及林冠英开会,马哈迪建议让他当首相6个月。

(八打灵再也18日讯)基于“首相人选”课题引发盟友公开施压,公正党领袖已就“马安配”课题向党员汇报有关希盟++会议的来龙去脉,把事情梳理成演进表,让党员一目了然,了解事件真相,以稳住军心。

公正党领袖整理的演进表如下:

5月30日:希盟在会议作出决定,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是希盟的首相人选。

6月1日:第二天,希盟派了诚信党主席莫哈末沙布、行动党组织秘书陆兆福和公正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赛夫丁会见敦马哈迪,向敦马说明希盟的决定。敦马没有拒绝,说他保持开放态度,还说他会跟他的人和沙巴民兴党主席拿督斯里沙菲益谈。这是敦马的第一个立场。

6月9日:五党联席会议。希盟(包括行动党和诚信党)全力捍卫希盟决定,即安华首相,敦马和沙菲益则坚持敦马首相。敦马说需要6个月,希望大家给他一个机会显示给世界看,他是一个守承诺的人,他会交棒给安华。

阅读更多

邓章钦发文提醒党员·“忠于战友 超越追逐权力”

《星洲网》2020-06-18 14:27:58

4943KCK2020-06-1815924608058803391266.jpg

(吉隆坡18日讯)希盟++首相人选课题持续发酵,行动党中委拿督邓章钦以三语贴文,疾呼党内同志“忠于原则与战友,超越权力追逐”。

也是雪州行政议员的邓章钦今日在推特上以三语贴文,提醒党员要忠于原则与战友,并指这个原则超越权力追逐。

作者 : 许俊杰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6-18
阅读更多

甘地:圣雄光环下的奴性和反智!

作者:后沙        2020-06-18 06:15:03        豪仕杂谈

美国“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西方社会抗议浪潮,出现了一波“推倒雕像”运动,这些目标包括殖民主义者、奴隶制维护者、奴隶贩卖者、种族主义者。

被称为印度“圣雄”的甘地,也难逃一劫,据BBC等多家媒体消息,英国一些反种族主义者近日发出倡议,要求移除莱切斯特城的一尊甘地雕像,理由是甘地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圣雄”,而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和性侵犯。

至于这些帽子是否恰当?以及甘地私人生活(如裸女陪夜考验意志)本文不作讨论,总之,甘地光环黯淡了许多,历史评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早在2018年,非洲大学生就在加纳大学移除了甘地雕像,据称这座雕像是由于印度资助该大学所修建的,但非洲人对他印象不佳。

一般来说,甘地形象如果不说是光辉的话,至少也是正面的,为什么关于甘地的评价现在反差这么大?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还原甘地,将“圣雄”光环暂时放在一边。… 阅读更多

为什么美国要对俄罗斯赶尽杀绝(中)

戈尔巴乔夫轻信美国,将俄罗斯推进苦难深渊,和历史上所有的民族败类一样,他们用心险恶?想这样做吗?是故意的吗?

汪精卫也曾有理想,有追求,投降日本,为什么?

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霸权和侵略者。

对自己的民族没有信心!这就是最大的原因。张东荪,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忧心如焚,在解放前,他就说过:中国想要发展就不能和美国交恶。在他看来,美国有着最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无论哪个国家和美国开展必然失败。

中国敢到朝鲜去打美国,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于是,他准备「救国」,通过渠道,书生气十足的他甚至幼稚和可笑到企图冒险向美国方面表示,中国无意与美国为敌,美国千万不能把战火烧到中国。他与同美国有联系的王志奇联络,让其将自己的意思转告美国,试图充当中国和美国的「调人」。并且非常诚恳的通过人转告美国:请给中国机会。然后,将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具体日期通过香港传递给了司徒雷登。

最终,导致我志愿军38军、39军等仓猝应战,无数忠诚战士冻饿而死。

阅读更多

德媒文章:全球最大经济体为何会如此脆弱?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6-18 07:33:10

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6月12日发表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驻华盛顿特区项目协调员克努特·潘克宁题为《美国的幻想》的文章称,美国正在大流行和经济危机中步履蹒跚。为什么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会如此脆弱?文章对此进行解析,摘编如下:

2020年初,美国经济蓬勃发展,股市几乎每天都创新高。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将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作为他秋季赢得连任的基石。然而,仅仅过了10周,这一页就翻过去了。

美国正面临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而不是增长和历史上较低的失业率。2020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下跌5%,6月初,有2100万美国人正式登记失业,1600万美国人失去了健康保险。但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没有做好应对像新冠大流行这样的外部冲击呢?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看到,虽然在危机之前美国经济表现良好,但是美国社会和在职人员的情况则不然。民主党竞选人杨安泽说,美国已经变得脆弱。他看到了造成这种情况的结构性原因:“不幸的是,美国已经有许多痼疾:巨大的金融不确定性、政府职能失调、对体制的不信任,两极化的媒体格局以及医疗体系不足。”… 阅读更多

非洲54国联名请愿联合国:彻查美国!

来源:观察者网 时间:2020-06-18

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揭开了美国系统性种族歧视与暴力执法的烂疮,也点燃了世界反歧视与压迫的示威之火。

据权威非盈利机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消息,56个非洲国家中的54个已联手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一份决议草案,请求联合国介入调查美国及其他国家对非裔族群的系统性种族歧视、警察暴力执法等问题。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是联合国人权方面的最高机构。理事会成员国已收到此草案,据美联社报道,理事会将在今日(17日)召开紧急辩论。

联合国日内瓦万国宫 (图源:人权理事会脸书主页)

美联社已获取该决议草案内容,草案不仅“点名”美国,还重点提及警察暴力执法问题,要求联合国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系统性种族歧视”与“可能侵犯国际人权法的行为,以及执法机构对非洲人与美国及世界非洲后裔的暴力行为,尤其是暴力致死的情况”。

草案称,调查必须抱着“将作恶者绳之以法的目的”,调查委员会应当“审查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对于示威抗议的态度,特别是有没有示威者、旁观者与记者被伤害的行为。”

阅读更多

牛弹琴: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6-18 07:39:53

(一)

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你知道现在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哪个吗?

美国?
欧盟?
日本?

对不起,都不是。

答案是:东盟。

就在我们南边的东盟。

这是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一次!

新华社日前引述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

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7万亿元,增长4.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61万亿元,下降4.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9%。

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下降9.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1.1%。

中日贸易总值为8463.6亿元,下降0.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7.3%。

数据中,有着太多微妙的信号。

1,因为疫情,很多国家封城封国,工厂停工通产,全球贸易遭遇断崖式下降,中欧、中美、中日贸易额都有所下降,这也在情理之中。

2,但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中国和东盟贸易还在增长,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由此,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排名,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阅读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印要求立即释放外交官 巴铁:上演七七事变?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6-18 07:40:20

近期,印度同多个邻国爆发了领土争端,这就使得南亚地区头号强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不利境地。可是,即便形势已经非常紧张,印度依旧没有停止蚕食邻国的领土。据媒体报道称,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紧张局势在6月份骤然升级,印度甚至越境进入尼泊尔非法修建公路。对此,尼泊尔议会通过一项修正案批准尼泊尔的新地图,并将争议土地划为主权领土,而印度自然不甘示弱,并增派部队欲强行占领更多的土地,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然而,令印度军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尼泊尔却超乎强硬,并在武装冲突中打伤五名印度士兵,并至少有一名士兵被殴打致死。印度媒体认为,尼泊尔如此强硬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巴基斯坦的挑唆,因为巴基斯坦希望利用尼泊尔牵制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行动。为此,印度军队不断加强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部署,并将坦克、装甲车和火炮等重型武器部署到了前线阵地。此外,印度空军还在前线机场集结了大量的苏-30重型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机。连日来,印巴双方交火不断,双方互有人员伤亡。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6月15日却有两名印度驻巴基斯坦的外交官离奇失踪,所以印度军队要进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进行搜查,并与巴基斯坦军队爆发激烈交火。… 阅读更多

【中印冲突】中方死伤人数成谜 官媒暗示重要信息

撰写:   2020-06-17 14:37:00    多维新闻

中印边界暴力冲突造成伤亡,印度称,冲突中有20名印度军人死亡,17人受伤,一些军人被中方俘虏。中国尚未公布伤亡情况,并指责印方人员进入中国领土和挑起冲突。

6月15日,在拉达克地区的加勒万谷(Galwan valley )中印双方发生冲突。此前数周,这一边境地区的局势持续紧张。(Getty)
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印军向边境运输主战坦克。(微博视频截图)
解放军集结兵力在中印边境。(中国央视截图)
网传视频显示,印军巡逻车遭解放军武警部队拦截。(微博视频截图)
2020年6月3日,有航空照片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在阿里昆莎机场部署至少有22架军机。(微博@洋务先驱张之洞)
解放军新型巡逻艇频繁亮相班公湖。(微博@撒手锏_)
中印边境对峙,解放军将印军打伤。(微博视频截图)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军方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暴发的冲突中,有43人伤亡。不过,印度网站随后辟谣称,该消息纯粹是“误传”。

美国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称,美国情报机构认为35名中国军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高级军官。

今次双方发生的暴力事件是中印两国之间45年来最为严重的冲突。

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6月17日称,近来印度在边境地区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并不顾两国对边界问题认识上的分歧,强行把道路等部分设施建到实控线中方一侧,中国军人出面制止,导致两军一再发生肢体冲突。

报道指出,印方傲慢自大、有恃无恐是两国边境地区持续紧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新德里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奉行越来越强硬的路线,很大原因是出于两个误判。一是他们认为中国受到美国不断加大的战略压力,不愿意与印度交恶,因而缺少在边界问题上回击印方挑衅的意志。二是印度民间一些人误认为印度的军力比中国强,这种对两国力量的严重误读影响了印度舆论的清醒,也给印度对华政策增加了压力。

阅读更多

敦马要求维持土团职位 临时庭令申请被驳回

《南洋网》2020年6月18日

(吉隆坡18日讯)高庭今日驳回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申请的临时庭令;这项申请是马哈迪与5 人要求维持在土团党内的职位,直到主要诉讼审讯结束。

法官拿汀罗哈妮驳回临时庭令申请后,定今年7 月9 日聆审马哈迪等人早前入禀的主要诉讼。

此案起诉人分别为马哈迪、土团党署理主席拿督慕克力、青年团长赛沙迪、最高理事马智礼博士、古邦巴素区部主席阿米鲁丁及“马派”总秘书马祖基;他们指遭冻结党籍是土团党名誉主席丹斯里慕尤丁、总秘书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执行秘书苏海米及玛丝雅蒂联手促成。

起诉方6 人认为这属非法夺权,因此要求法庭宣判,他们仍是该党合法党员及仍有职权。

另外,法庭也定在同一天聆听慕尤丁及社团注册局(ROS )要求撤销此项诉讼的申请。两造是认为有关诉讼是琐碎,滥用法庭的程序。… 阅读更多

公青团秘书:希盟已无价值 公正党应退出

《东方网》发布于 2020年06月17日 23时09分 • 最后更新 11小时前
阅读更多

张庆禄·马哈迪与安华的胆小鬼游戏:谁会先转弯?

 

马哈迪与安华的合作,卡在“首相人选”谈判。

据说,马哈迪要任相1年,才交棒给安华,可是公正党“见过鬼当然怕黑”,不愿再给马哈迪一次机会。不谈政治立场,仅论道理。马哈迪要安华让路,不合情理,说不过去。

回看这两年的事态发展。土团党只是个小党,但希盟在2018年赢得大选后,马哈迪仍按照共识,出任第七任首相。他上任后,不愿遵守协议交棒安华,动作频频,壮大土团党,分裂公正党,最终间接断送希盟江山。

即使到了希盟政权崩溃前夕,马哈迪依然拒绝让安华入阁当副揆,如此行径,显示他由始至终都无意让安华接棒。马哈迪不遵守承诺,搞砸希盟前景,不但不悔改,还要别人顾全大局,再相信他一次。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好吧,即使忽略这段过去,只谈政治规则,也该由安华成为在野党的首相候选人。希盟是最大在野政治联盟,掌握91个国会议席,远超过马哈迪能掌控与拉拢的国会议员,因此希盟主席安华理应成为在野党首相人选。

马哈迪的支持者说,没有马哈迪,安华凑不足人数,不能任相,所以要让路给马哈迪。这种谬论,听多了耳朵会发炎。若这种谬论成立,民兴党主席沙菲益也应该是在野党首相人选,因为没有他的支持,无法撼动国盟政权。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安华的支持,马哈迪更加不可能推翻慕尤丁,所以要让路的是马哈迪。

阅读更多

郭清江·没有人是不能被取代的……

 

各界引颈等待希盟++(诚信党、行动党、公正党、民兴党以及马哈迪派系的土团党)就首相人选作出最终决定,直到截稿时,谈判似乎陷入僵局;最新发展是,行动党全国组织秘书陆兆福公开促请公正党,尤其是安华不要再拖延,尽早表态是否支持“马安配”。

公正党原本该于6月16日公布该党的立场。

同样的,国盟与国阵的合作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变数太多。

有消息指首相慕尤丁正策划在今年10月举行闪电大选,以洗脱”后门政府”的污名。

我们都知道慕尤丁只以简单多数议席组织政府,脆弱得不堪一击,所以只能以各种职位换取支持,没完没了的政治委任。实际上以这种手段巩固国盟政权是难以为继的,除了引起部分人民不满,也难以满足所有的人。

单单是一个巫统,就已让老慕穷于应付。巫统并不是真心诚意在支持老慕,该党的最终目标是自己当回老大。没有敦马的土团党,被巫统吞并或击垮只是迟早的问题。其中一位巫统最高理事莫哈末卜艾已放话促土团党解散加入巫统,不要梦想可以竞选50个国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