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达因的银行帝国

《当今大马》2014年2月21日 中午1点37分

焦点

达因在2001年第二次从内阁卸任部长职后,就一直保持低调,外界以为他将会就此享受退休生活。其实达因的商业触角开始伸向全球,并投入他最喜爱的银行业。《当今财经》本系列第三篇文章将关注达因的全球银行帝国。

达因在卸任部长三年后,即2004年就因为新加坡政府投资臂膀淡马锡控股收购安联金融集团的股权而再次受到关注。安联金融集团当时独资拥有马来西亚安联银行(Alliance Bank Malaysia),而这也不是达因唯一与淡马锡控股有关的交易。

达因当时事后接受《远东经济评论》访问时,谈到他与淡马锡公司的合作。他说,“既然我认识淡马锡控股,他们表示要在马来西亚寻找机会,就要求我洽询”。

达因的全球商业帝国在2007年进一步浮现。达因不仅踏出马来西亚,进入了全球经济领域,同时也涉及新加坡和汶莱政府投资的咨询工作。

2007年5月17日,ICB金融集团控股公司(ICB… 阅读更多

达因成为企业教父之路

《当今大马》2014年2月20日 傍晚6点20分

焦点

1938年4月29日,吉打亚罗士打德卡(Derga)一个政府文员的家庭迎来第13个孩子,并为这名幼儿取名达因。从各方面来说,父母的栽培塑造了达因的人生。

在那个年代,马来家庭大多把孩子送到马来语学校,担心一旦送孩子到英语学校将会影响其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不过,达因父母却有别于一般的马来家庭,把所有孩子都送到英语学校上学。

根据达因网上的生平记录,他父母这个决定是因为“不要他们的孩子只是成为更好的农夫和渔夫”。值得一提的是,达因直到今天还是英文媒介语教育的拥护者。

达因就读于Seberang Perak马来学院,然后在1949年至1953年进入苏丹阿都哈密学院(Sultan Abdul Hamid College)。他在1955年于槟城的圣芳济学校通过剑桥文凭考试,然后返回苏丹阿都哈密学院任教。

根据达因的网站,他原本可能会从此永执教鞭,不过因为当时一个沟通失误,导致他不知道自己被录取进入英国布林斯福(Brinsford)师训学院。… 阅读更多

达因呼风唤雨的年代

《当今大马》2014年2月19日 上午10点43分

焦点

坊间最近有耳语指,前财政部长达因即将重返商界再展拳脚。在许多人的眼里,达因(Daim Zainuddin)鲜少在媒体曝光,也没有政治野心,但往往能在幕后呼风唤雨,挥动着极具影响力的权棒。

《当今财经》透过达因昔日与前首相马哈迪的密切关系,以及他所涉足的企业领域,一窥他在巅峰时期的影响力。

1994年1月初,吉隆坡证券交易所(KLSE)指数在2天内暴跌近30%,让数十亿令吉瞬间蒸发,也导致无数的投资者因此烧伤。

在当时的一片愁云惨雾中,报馆甚至遣派摄影记者到医院的急救部守候,预期会有投资人将自杀。

什么原因导致股市狂泻?有者相信,那是因为英文报章《星报》在同年1月11日刊登了《马新社》专访达因的文章,题为“达因:现在就放手,别说我们没有警告你。”

达因当时还是政府的经济顾问,他说股市的上涨已达到危险水平,而他本身已经卖了几个蓝筹股。观察家认为,达因此番言论形同告诉投资者抛售离场。… 阅读更多

毛泽东的群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案例

刘歆立 

[摘要]毛泽东以成功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而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群众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的重要新生地,也是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案例:毛泽东的群众思想既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群众观的中国式发展;既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靠谁的问题;毛泽东的群众思想既是解决党群关系的中国经验,又是这种经验马克思主义式的理论升华;既是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理论桥梁,也是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桥梁。

 

毛泽东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而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他提出的群众观点、群众方法、群众路线等群众思想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路线还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之一),也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以其思想上的原创性、作用上的奠基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生地,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将毛泽东的群众思想放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视野中,深入思考他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互关系可能会看得更清晰一些。… 阅读更多

江涌:“五个现代化”助推中国梦

2014-02-20 10:09:05   来源:海疆在线

核心提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拟定、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三次)确立的,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与宏伟蓝图。半个世纪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基础上,正式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笔者认为,建设与实现“五个现代化”,无疑是一项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五个现代化”将有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五个现代化”相辅相成。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统筹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将有力促进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实现;工业现代化——工业化依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是民富国强的关键。近年来,世界银行以及一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以中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为由头,不断鼓噪中国工业化的任务已经完成,这样,可以转移国家工作重心,着手搞这个化那个化。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误导论调。… 阅读更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有强大生命力

张砥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党90多年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自觉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革命就成功,发展就顺利;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问题、指导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做事情,马克思主义才会始终富有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始终葆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论是对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首要的学习任务,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此番总书记再次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无疑更鲜明,更具现实指导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把看家本领打牢打实,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将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阅读更多

美欧情报机构策动虚拟革命

阿曼多B希内斯 

21世纪充满了理想的或优雅的春天,以及丝绸或天鹅绒革命。这方面的政治记载数不胜数:东欧国家、一些阿拉伯国家和亚洲都发生了西方媒体所说的群众自发的无法控制的要求实现民主和资本主义自由的暴动。如果人们被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翻译、特派记者和代言人精心编造的神话故事牵着鼻子走,那么就会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克制的和无菌的,几乎没有暗潮涌动的社会冲突,没有超越既定秩序的界限。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革命的春天就会被媒体遗忘,被政变所压制,通过跨国企业利益指引下的选举而实现制度化,或者将最初的激情化为充满假民主神话和符号的美丽的历史篇章。

在所有这些骚乱中都普遍有年轻人的参与,这些年轻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几乎都是亲西方的。此外,这些骚乱活动还常常带有绝对自发性的特征,是通过社交网站突然发起的。火苗在一夜之间被点燃,革命的呼声响遍大街小巷,欧洲和美国轻率的同情超出想象。他们的行事风格引发幻想和冲动,反复传达的信息和惯用的口号却从未质疑资本主义制度。… 阅读更多

俄智库:俄国家安全第一威胁是“颜色革命”

李抒音 

1月15日,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在俄联邦武装力量文化中心举行年度军事科学大会。俄军事科学院是俄罗斯安全会议和总参谋部十分倚重的智库,其研究成果历来成为国家制订军事政策的重要依据。今年,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大将的主旨报告重点阐述了俄罗斯面临的三类威胁及应对措施。

第一类威胁与信息破坏行动有关,也就是西方发动的“颜色革命”。西方一些国家企图通过挑动俄国内反对力量之间进行斗争,从而在俄罗斯内部制造一种由西方控制的混乱局面,破坏国家安全与稳定。这一点不仅已经在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得以实现,目前还在乌克兰上演。这类威胁尽管不具有军事性质,但敌人却能藉此达成政治和战略目的,其效果甚至要大大超过军事行动。

实际上,俄高层已注意到这种威胁,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修订《国防法》,颁布新的《总参谋部条例》,制订俄罗斯历史上首个“大国防计划”,即《2016年前俄联邦国防计划》。上述措施赋予了总参谋部统一协调包括强力部门在内的执行权力机关和军事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力,使其担负保卫国家在政治、经济、信息、社会等各领域安全的重任。加列耶夫还提出,要真正提升总参谋部的地位,就要提升国防部长的地位,使其平时和战时均享有最高副统帅的权力。不过,加列耶夫认为,最有效也最可靠的措施是树立并强化全体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加强军队和民众之间的团结。… 阅读更多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4-02-19 09:50:15   来源:红色文化网

核心提示:亚当斯密并不了解的是自由贸易只适合海洋国家,而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即使自由贸易了对中国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而当时法国的重农学派则持与亚当斯密完全不同的看法,法国的重农学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是因为中国最重视农业,重农学派的思想主要都是来自对中国的研究与总结,重农学派是法国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派别,甚至在巴黎所谓社会显贵名流的社交场合中,都以称道农业改革和穿着带有农家色彩的装束为时尚。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很多关于中国的介绍,亚当斯密指出“中国比欧洲任何国家富裕得多”,“但是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五百年前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

但亚当斯密又认为“一国所获的财富,应该达到它的土壤、气候和相对于他国而言的位置所允许获得的限度,才没有了再进步的可能”,“中国若易以其他法制,那末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阅读更多

加影补选变“反涨价公投” 69%选民倾向支持民联

《当今大马》2014年2月20日  傍晚5点51分

即时新闻

加影补选俨然成为百物涨价的公投战,马大民主与选举研究中心(Umcedel)的最新民调发现,69%的加影选民认为,物价上涨议题将影响他们在补选中支持民联。

该中心总监礼端万(Redzuan Othman)今日公布这份民调说,加影各族选民对涨价课题的不满指数都偏高。

他指出,62%的马来选民、76%的华裔选民和74%的印裔选民,在受访时认同,物价上涨课题将驱使他们倾向支持民联。

“74%的华裔选民说‘是’,他们视这场补选为一个抗议事件。”

马大民主与选举研究中心是于2月14日和15日,前往加影州选取所有16个投票区,访问576名选民,完成这个民调。受访选民的种族比例与加影的选民种族比例一致。… 阅读更多

总部大厅摆椅子静坐请愿 九党员进谏马华暂搁入阁

《当今大马》 2014年2月29日 中午12点42分

下午4点更新

距离马华特大仅剩3天,9名党员今天在马华总部前发起静坐请愿,誓言留宿直到特大当天,抗议特大的“三合一”提案。

这批来自“马华基层良知行动委员会”的党员是于今早11点聚集在马华总部前,开始这场“因爱您(马华)”为名的静坐行动,但出席者只有9人。

他们高举印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秘密投票,谨慎表决”、“捍卫党格,诚信为本”和“理性静坐,保持纪律,被赶被骂,保持笑脸”字眼的牌子。

“中蚊症也没关系”

参与者较后在总部大厅摆放椅子静坐,以便向最高领导层及中央代表进谏暂搁入阁。

询及若总部在夜间关闭,静坐其中一名发起人董嘉欣表示,他们将移步在大厦外过夜,“就算被蚊子叮中蚊症,为了党也没关系!”

反对马华仓促入阁

马华基层良知行动委员会也发表声明,认为此时并非入阁的最佳时机,并促请党员响应他们的行动,向党反映在华裔支持率未明确回升前,不应仓促入阁。

他们表示,马华曾于2011年及2012年党代表大会中两度通过不入阁议决,华社已用选票清楚表达马华应否在第13届大选后入阁的意愿。因此,民意是马华入阁与否的基础,在未确定华裔支持率回升前,应暂搁入阁。… 阅读更多

赞同制造补选让安华当大臣·逾半加影选民称未浪费公帑

《当今大马》2014年2月20日 傍晚5点34分

即时新闻

尽管国阵不断通过媒体炮轰加影行动劳民伤财,但马大民主与选举研究中心(Umcedel)的最新民调却显示,逾半受访的加影选民赞同公正党制造加影补选来让该党实权领袖安华担任雪州大臣。

马大民主与选举研究中心今日公布民调结果,其中一个问题是询问加影选民,“(公正党制造)补选让安华担任大臣是否合理?”,并且获得59%受访选民的认同。

此外,56%的受访选民也认为有关补选是合理的,而53%的受访选民也不认为,补选浪费公帑。

此外,42%的受访选民也相信,这场补选可以化解雪州公正党的内部政治危机,并有50%选民认为,补选可以拯救民联雪州政府。

马大民主与选举研究中心是于2月14日和15日,前往加影州选取所有16个投票区,访问576名选民,完成这个民调。受访选民的种族比例与加影的选民种族比例一致。… 阅读更多

“我不是神,我也会犯错”·冠英申诉中文报空间萎缩

《当今大马》2014年2月20日 下午2点41分

专访

作为首名出任槟州首长的行动党领袖,林冠英的施政方向或个人言行,经常被摆在放大镜底下审视。

从最近水上乌巴、马赛地官车到蕹菜快闪等风波,林冠英一再受到媒体与评论人的批判。他与主流媒体的对峙尤其尖锐,他公然斥责采访记者,与媒体高层打笔战,更无畏与媒体机构对簿公堂。

久而久之,一些在野党支持者开始担忧,林冠英因为居于高位而无法接受批判。

不但如此,在早前“水上乌巴”党政不分的争议中,论者也敦促林冠英勿像台湾前总统陈水扁般炒作民粹,而敌对阵营更封他为“神”,暗里字字诛心。

人会犯错神不会犯错

林冠英于周一(17日)接受《KiniTV》专访时,郑重回应冲着他而来的各种负面评论。他斥责敌对阵营称他为“神”,是一种人身攻击。

“这是一种人身攻击,因为他们不能对付行动党,就先对付一些领袖,冀分化火箭的力量。当然,我们要强调,没有一个领袖是神,不要把领袖神化。”

他指出,他是一个会犯错的人,犯错了就道歉,但神是不会犯错的,并拒绝马华“神化”政治议题的手段。… 阅读更多

面对穆斯林联盟抨击 非政府组织联盟愿对话

《光华日报》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上午十时五十四分

■ 叶瑞生、陈丽燕、杰拉德及安琪拉对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所受到的种种威胁,一一作出回应。

(吉隆坡19日讯)虽然面对马来西亚穆斯林联盟(ISMA)的强烈抨击,惟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COMANGO)仍然愿意伸出橄榄枝,邀请该组织进行对话,以消除该组织对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的误解。

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发言人陈丽燕今日抨击上述组织呼吁其支持对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采取严厉对付行动的举止,无论如何,为了让后者对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更了解,他们愿意进行对话。

除了马来西亚穆斯林联盟之外,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也对全国伊斯兰裁决理事会(Fatwa)有微言,该理事会曾发表要求政府对付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

无违伊斯兰教义

全国伊斯兰裁决理事会指责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向联合国世界组织所呈交的环球定期审议报告的内容,有违伊斯兰的教义,无论如何,陈氏称,该组织是获得联合国认同的组织,所提出的报告也是依据国际的人权标准,并无违法伊斯兰教义。… 阅读更多

黃妙鸞‧如果我是加影選民

《星洲日报》 2014-02-20 08:58

如果我是加影選民,我會對馬華總會長廖中萊與前首相馬哈迪一唱一和的“安華是1987年茅草行動幕後主使”言論感到反感。

因為,有誰不知道,當年的首相馬哈迪,才是茅草行動的幕後主使?曾經的一國之首,怎麼敢做卻不敢當了呢?還多虧馬華總會長廖中萊,對突如其來的加影補選亂了陣腳、沒了方向不說,找不到議題之際,隨手亂抓,硬要安華吃死貓,這樣的程度叫人不禁唏噓。

本來安華此次出戰加影補選,引起刻意製造補選的議論,可是隨著東馬砂拉越首席部長泰益瑪目也為了當砂州元首而辭去首長職位製造補選,讓公正黨扳回了一局。國陣、民聯半斤八兩,倒也不好五十步笑百步了。

如果我是加影選民,我會對廖中萊打出的華教牌感到厭倦。他搬出了董教總,指安華“按華”、打壓華教。令人不解的是,當年在巫統的安華“按華”及打壓華教時,馬華公會在做甚麼?何以當時的馬華公會對權大勢大的安華之所做所為唯唯諾諾、不敢吭一聲?如今安華在野了,要攻打加影州議席了,馬華公會才來當英雄指其不是?這又是甚麼英雄?

阅读更多

王义桅:中美关系的三重担当

2014-02-17 09:00:13   来源:海外网

核心提示:新型大国关系的特征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一点适用于中美在两国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全球治理领域等各个层次问题上的沟通。毕竟,中美关系是超越双边范畴,最具地区与全球意义的双边关系。

“美国欢迎一个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崛起,绝无遏制中国的意图,致力于寻求与中国建立一种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在中美建交35年之际,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北京,向中方传达了这一信息。

不少中国人对此将信将疑。的确,假定美国有遏制中国意图者,总是能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军工复合体以及美国“绝不做老二”的心态找到根源,使得中美对抗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反之,假定美国真有此意者,也总能从美国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国度积极看待美国,认清中美良性竞争的本质,相信中美合作乃大势所趋。

综合两方面认识,对美国的表态和愿望,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就是避免中美关系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如美国方面领会到中国的良苦用心,决心同中国一道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我们乐观其成。克里的表态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式回应。… 阅读更多

把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强加于我们说成是不正确的

邢贲思 

“马工程”是我们党实施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工程。自2004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该工程为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12月5日下午,我们来到“马工程”首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求是》杂志原总编辑邢贲思同志家中,就“马工程”相关问题进行专访。

记 者:老领导,感谢您多年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前几天与您通电话时,您谈到工程咨询委员会10年共召开了102次会议,您参加了90多次,是参加最多的委员之一。请您从意识形态工作的角度谈谈工程的意义。

邢贲思:这个工程是十六大以后启动的,经过10多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它是我们党在宣传思想领域的一项基本工程,用中央领导同志的话来讲是一项标志性工程。

我们党有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在革命年代就强调“笔杆子”的重要性,两个杆子嘛,一个是“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把“笔杆子”提到与“枪杆子”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后来的几代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来要“两手抓”,一手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习近平同志最近一系列的指示当中,很重要一部分是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 阅读更多

张维为:“埃及之春”为何成“埃及之冬”

2014-02-20 07:52:12

2011年3月埃及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穆巴拉克总统黯然下台。三个月后,我和美籍日裔学者、《历史的终结》作者福山先生在上海就中国模式有过一场辩论。他提到了中国也可能爆发类似的革命,我说不会。我当时说:“至于中东最近出现的动乱体现出的,好像是人们要自由,而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个地方的经济出现了大问题。我去过开罗4次,20年前它跟上海的差距大概是5年,现在比上海落后40年,一半的年轻人失业,能不造反吗?我的结论是:西方千万不要太高兴,这会给美国的利益带来很多问题。现在叫‘中东之春’,我看不久就要变成‘中东之冬’。”三年过去了,我当时的预测是准确的:“埃及之春”已变成“埃及之冬”,“阿拉伯之春”也变成了“阿拉伯之冬”。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4次访问了埃及。如果要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访问埃及的印象,这个词就是“爆炸”,特别是开罗,给人感觉是嘈杂(世界上分贝最高的城市)、拥挤(到处车挨车人挤人)、脏乱(城市一半的地方似乎从来没人打扫过)。近十年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并政治化,整个社会就像铺满了干柴,只等着一点火星便会燃烧爆炸。突尼斯的动乱成了这颗火星,引发了这场革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