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妙鸞‧如果我是加影選民

《星洲日报》 2014-02-20 08:58

如果我是加影選民,我會對馬華總會長廖中萊與前首相馬哈迪一唱一和的“安華是1987年茅草行動幕後主使”言論感到反感。

因為,有誰不知道,當年的首相馬哈迪,才是茅草行動的幕後主使?曾經的一國之首,怎麼敢做卻不敢當了呢?還多虧馬華總會長廖中萊,對突如其來的加影補選亂了陣腳、沒了方向不說,找不到議題之際,隨手亂抓,硬要安華吃死貓,這樣的程度叫人不禁唏噓。

本來安華此次出戰加影補選,引起刻意製造補選的議論,可是隨著東馬砂拉越首席部長泰益瑪目也為了當砂州元首而辭去首長職位製造補選,讓公正黨扳回了一局。國陣、民聯半斤八兩,倒也不好五十步笑百步了。

如果我是加影選民,我會對廖中萊打出的華教牌感到厭倦。他搬出了董教總,指安華“按華”、打壓華教。令人不解的是,當年在巫統的安華“按華”及打壓華教時,馬華公會在做甚麼?何以當時的馬華公會對權大勢大的安華之所做所為唯唯諾諾、不敢吭一聲?如今安華在野了,要攻打加影州議席了,馬華公會才來當英雄指其不是?這又是甚麼英雄?

我在想,這一次的加影補選,國陣與馬華應該很害怕安華這號人物。可能是安華的從政資歷,又或者是國陣與馬華根本就提不出具體的競選綱領與方向。看來事實也是如此。此時此刻談經濟的話,國陣政府肯定自打嘴巴。談教育的話,馬華更是成為箭靶。處理了50多年的華教問題,連最根本的華小師資荒及承認獨中統考文憑都沒有做好,難道還真的要厚著臉皮在董總盤居的加影打華教牌嗎?

如果我是加影選民的話,在沒有更好的議題及人選之下,我會從更大的方向及視野看這場補選。我會反問,加影補選究竟能夠為人們在505大選時所憧憬的兩線制帶來怎樣的生機?假如我給安華最後一次機會,把他送入雪蘭莪州議會,是不是也在給兩線制機會呢?這樣深一層想去,我想如果我是加影選民,我會選擇去年505大選時所持的理想,給自己和這個國家一個機會。

如果我是加影選民,我肯定不接受為了選舉勝算,繼續擺弄族群情緒及選票的政黨。諸如把一個曾經從巫統跳槽公正黨的獨立人士放進加影補選,企圖攪亂馬來選票取向,再放個馬華候選人爭奪華裔選票,在加影這個混合選區擺弄族群選票,看似高招,實際上只是在深化種族政治。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民主政治,也是時候我們對種族政治說不了。

(星洲日報/妙語雙關‧作者:黃妙鸞‧私立大學講師)

國陣翻舊賬不智

《光明日报》2014-02-18 19:23

安華上陣加影補選,一如所料地引來一陣口誅筆伐。輿論普遍撻伐安華以公謀私,透過補選解決黨爭,但不滿歸不滿,相信很多加影選民還是會含淚投票給安華。

面對民聯“未來首相”的參選,國陣卯盡全力,力數安華的不是,當年拉拔安華上位又將他拉下台的前首相敦馬哈迪看到安華蠢蠢欲動,忍不住又痛批他一番。

馬哈迪說,安華應該為當年的茅草行動負起責任,又說同性戀不適合當領袖,接著還說,若加影選民要一個親美國的政府,就投票給安華。

馬哈迪曾經權傾一時,但這十多年來,馬哈迪已經變成一個過氣的政治人物,也是個思想落伍的老人。

當年的安華,確實是企圖消滅華教的其中一人,但若根據馬哈迪的邏輯,不只是安華應該為茅草行動負責,當年的馬華民政部長也一樣有責任,因為這些人跟安華一樣沒有說”我辭職,因為我不同意。”

馬哈迪還老愛拿安華的性向大作文章,這在一二十年前可能還有票房,但踏入21世紀的現在,不少同性戀名人都選擇出柜,安華是不是同性戀,他下班後上了誰的床,很多人只會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不會認真到當作投票的準繩。

當年,馬哈迪在任期間,因為不時痛批西方國家,為伊斯蘭教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發聲而贏得第三世界國家的掌聲,馬哈迪也一直引以為傲。因此,在馬哈迪看來,親美就是大問題,甚至只差沒說出“賣國賊”三個字。

親美有錯嗎?加影選民搞不清楚,把票投給安華就是投給美國人嗎?投票給親美候選人就是不愛國了嗎?愛國不是愛某個政黨或某個領袖,馬哈迪始終不明白,加影選民把票投給安華,其實才是愛國的表現,因為他們相信只有透過政黨輪替才能讓每一個人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

要讓選民瞭解不能把票投給安華,就不要再提那些咸豐年間的事。308與505兩場大選的結果早已說明,安華的性向與親美,對選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馬華重提安華當年消滅華教的舉動,也無疑是自掘墳墓,自已證明自己的無能。國陣這樣的選法,可以預知,加影補選注定勝算有限。

(光明日報‧潑墨‧文:周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