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中国这次干得漂亮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5月30日

(一)

在中亚,中国这次干得漂亮。

这还真不是自夸,而是与会多国嘉宾共同的感觉。

因为这是一个斗争非常激烈,而且相当敏感的领域,人权!

我们也不用回避,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权都是西方指手画脚的抓手,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比较被动,有一种挨骂难还手的尴尬。

但这两年,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很多人发现,中国越来越敢说能说还会说了,而且说到了国外——5月29日,2024·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就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

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论坛。在现场,除了中国的专家学者外,还有中亚五国的官员、专家、教授、记者,以及不少“朝气蓬勃的青年朋友”。

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锋,很感慨地用八个字来形容: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要知道,不少专家学者,还都是专程从邻国赶来的!

对于人权,大家确实有话说。

这是国际人权领域一个积极的让人欣喜的变化。阅读更多

退出或留在俄罗斯,一些西方企业变“纠结”

来源:中华网      2024-05-30

俄乌冲突发生至今,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重重制裁仍在延续,但冲突之初的“外商大撤离”现象似乎有所改变,不少西方企业对于在俄罗斯的进退走留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纠结”。英国《金融时报》28日援引一位在俄工作的企业高管的话表示,“市场情绪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金融时报》还援引乌克兰基辅经济学院的调查数据称,2022年后,撤离俄罗斯市场或减少在俄罗斯经营规模的海外公司约1600家,继续在俄开展经营活动的超过2100家。

报道说,许多在2022年宣称撤离俄罗斯的西方企业纷纷“食言”,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西方品牌,如美国美容化妆品牌雅芳、英国快消品巨头利洁时等。这些西方企业固然在退出俄市场过程中遇到一些审批程序障碍,但俄消费市场的反弹确实淡化了其撤离意愿。

首先在“退出”方面,西方企业面临着高昂成本。2023年,为遏制西方企业撤离的势头,并缓解由此产生的经济风险,俄罗斯针对已经或计划退出俄市场的西方企业出台了“退出税”。据《金融时报》报道,根据俄罗斯政府的规定,来自“不友好国家”的企业撤离,其资产甩卖必须打5折,且应缴纳最低15%的“退出税”,这让许多西方企业犹豫不决。例如,雅芳就表示,公司此前的确曾寻求出售在俄资产,但现在公司认为也不一定非要出售。此外,还有包括联合利华、雀巢等在内的2000多家企业已表示将继续在俄市场经营。… 阅读更多

拉法空袭造成大量伤亡,白宫挺以引发各方不满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黄培昭 王逸  2024-05-30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以色列在加沙拉法的军事行动没有越过拜登总统设置的‘红线’。”美国高官28日的这一表态引发多方质疑。法新社称,即使以色列的坦克已经开进拉法市中心,其近日对拉法的空袭导致火灾,烧焦尸体的照片引发全球激愤,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28日在记者会上仍坚称,美方没有看到“成千上万的”以色列军队进入拉法,因此不认为以方行为越过了拜登所说的“红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当场质问柯比:“他(指拜登)还要看到多少烧焦的尸体,才能改变政策?”法新社评论称,拜登对以色列的“红线”越来越模糊。英国天空新闻网认为,从大多数衡量标准来看,以色列的行动已经越过了“红线”;但按照拜登本人的标准,以色列没有。《纽约时报》引述专家评论称,美国的“红线”本身就是模糊的,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是避免被束缚。“拜登的红线在哪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引述多位同情巴勒斯坦的组织负责人的话,对美国的以色列政策提出批评。29日,以军坦克继续深入拉法展开行动。加沙卫生部门同日表示,过去24小时,加沙至少有75人死亡。

阅读更多

埃及开枪了!这是以色列走向深渊的开始!

来源:网易   作者:一个坏土豆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刚刚的最新消息,昨天也就是5月27号,在拉法口岸,埃及士兵向以军开枪了,导致双方发生枪战。

根据外媒的报道,都说此次交火事件是由埃及士兵先向以色列的一辆军车开火,然后以色列士兵进行了还击。

我看很多人说,埃及要雄起了。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埃及很怂,非常怂。

如果说伊朗的战略腚力很强,那么埃及的战略腚力更是强到无穷,强到无法撼动的那一种。

我认为这一次,更多的是部分埃及士兵基于义愤而出现的偶然事件,是一次独走。

但这种反对以色列的情绪正在不断酝酿,快速加深,以后这样的偶然事件会越来越多,局面将越来越不可控。

美国和以色列将越来越危险!火药桶随时会爆炸!

巴以冲突之后,埃及被架到火上烤,他是除以色列之外唯一和加沙接壤的国家。

近百万加沙难民绝望的拥挤在拉法口岸,他们饥肠辘辘没有水和食物,在死亡线上挣扎。… 阅读更多

马克龙访德,默克尔将重出江湖?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5-29

周日,马克龙抵达柏林。这是法国总统近25年来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据法新社报道,马克龙此访为期三天,他先在柏林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进行会谈,随后前往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发表演讲,再访问德国西部的明斯特,最后回到柏林,在梅泽贝格宫与朔尔茨进行会谈。

虽然法德领导人来往频繁,但自戴高乐时代以来,法国总统对德进行国事访问总共也就6次,最近一次是2000年希拉克,当时德国总理是施罗德。

2001年,法德共同反对美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被美国指责为“老欧洲”。

所以,马克龙对德国事访问的一举一动,美国瞪着眼睛在看,竖起耳朵在听,它生怕法德又会变成“老欧洲”。

在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为马克龙夫妇举行的国宴上,久未在大型场合露面的默克尔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她穿着一身松石绿裙装出席晚宴。

69岁的默大妈好像胖了一圈,看起来状态不错。

德国媒体称默克尔的出现,喻意着法德将“继续团结”。… 阅读更多

黄循财时代,新加坡还能继续“稳”下去吗?

来源:风闻    2024-05-29

新加坡,一个国土面积仅及北京1/22的地图“小红点”,如今却成了世界上最“稳”的国家之一。

1965年,新加坡“被迫”从马来西亚独立。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在记者会上,哭着宣布独立。“眼前困难重重,生存机会非常渺茫。”然而,过去几十年,得益于全球化浪潮,新加坡从一个“被迫独立”的小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GDP约为5013亿美元(约为36184亿人民币),人均GDP达到84714美元(约61.1万元人民币),在亚洲48个国家中仅次于卡塔尔。

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前任总理李显龙的努力。李显龙执政的20年间,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从不足千亿,到突破5千亿大关,足足增长了4倍多。在全球国家中的排名,新加坡也从42位上升到3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指出,李显龙执政的20年间,新加坡平稳度过了‘非典’、禽流感、国际金融风暴和新冠疫情等一场又一场危机,经济持续保持增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阅读更多

新加坡前外长:美国只顾着对华制裁,可能重蹈清朝覆辙

2024-05-2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完全不了解中国,试图打压中国是错误的。”当地时间5月23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出席了新加坡大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UOBAM)的年中投资展望会。他在会上表示,尽管美国试图让东南亚国家“选边站”,但绝大多数东盟国家并不希望与中国为敌,中国是东盟的利益所在。

杨荣文在讲话中指出,美国对中国知之甚少,“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分散的,为了赢得选票,他们会经历一个情绪化的阶段。他们现在正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为了煽动公众情绪而将中国妖魔化。有人在幕后进行操纵,但这些宣传并不是基于现实。”

杨荣文表示,美国不了解中国的本质,认定中国想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因此美国试图遏制和打压中国,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认为,这不仅是美国对中国目标的错误理解,也无法取得成功,美国可能在对华制裁和打压的过程中变得“精疲力竭”,甚至重蹈中国清朝的覆辙。

“美国采取的最新举措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我想说,19世纪的中国清朝也是这样的。当时的结果是它坚持闭关锁国,其地位在几十年里一落千丈。这是拒绝接触世界的危险之处。”杨荣文说,“如果你说不,躲在高墙后面,征收100%关税,你会变得非常虚弱。但这是美国正在经历的阶段。”… 阅读更多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

2024-05-2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首尔5月27日电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全文如下: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日本国首相岸田文雄、大韩民国总统尹锡悦于2024年5月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二、今年是三国合作启动25周年。我们一致认为,自2008年以来举行的八次三国领导人会议和2011年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处)的成立为三国合作机制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重申致力于落实第八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三国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造福三国和三国人民,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合作平台,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三、我们重申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以法治和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此背景下,我们一致认为,各国应遵守基于国际法和国家间协议的承诺。

四、我们一致认为,第九次三国领导人会议对振兴三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赞赏韩国作为主席国,同中国和日本密切协作,为推动三国合作步入正轨所作的努力。… 阅读更多

世卫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国台办、外交部回应

2024-05-27     来源:观察者网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27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作出不将涉台提案列入大会议程的决定。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作出不将涉台提案列入大会议程的决定,再次表明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不可撼动,也再次证明民进党当局企图在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通过两岸协商的情况下,借助外部势力支持参与世卫大会,此路不通、必然碰壁。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始终把广大台胞的健康福祉放在心上,将持续以安排中国台湾医疗技术专家参加世卫组织技术活动、及时通过有关渠道向台湾地区通报世卫组织所通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式,切实保障台湾同胞的健康权利。

另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就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

5月27日,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做出决定,明确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列入大会议程。这是世卫大会连续第8年拒绝所谓涉台提案。中方在世卫大会涉台问题上的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百余国通过专门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等方式明确支持中方立场。这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容任何挑战。

阅读更多

菲外交部称“严重关切”中国海警新规,中国国际法专家回应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2024-05-28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菲律宾外交部5月26日公开声称对中国海警局近日出台《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表示“严重关切”,称该法规“侵犯了菲律宾主权”,也“违反了国际法”。对此,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程序规定出台背景与中国反制菲律宾海上挑衅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出于完善海洋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中国保持着战略定力,不会放任菲律宾不断侵权挑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但也不会随之起舞。

5月15日中国海警局正式发布《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菲律宾媒体称中方在当下节点出台该法规,是针对菲方在中国南海地区开展的行动。菲媒还“精挑细选”出该法规第二、第十四章等章节的相关规定,声称该法规“给予中国海警扣押外国船只的权利”“并将允许中国海警对涉嫌违法跨越中国边境的外国人采取拘留审查措施”。将这部法规定义为“首次有专门法规明确海警行政拘留的执法程序”。而此番菲律宾外交部“亲自下场”,针对中国海警新法规发表声明,则是菲方此轮炒作行为的一次升级。

阅读更多

【环时深度】美国几十年制裁下的伊朗之殇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朱照维 王晓雄 陈子帅   2024-05-28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朱照维 王晓雄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5月22日,伊朗政府在首都德黑兰为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直升机事故遇难人员举行集体葬礼。伊朗军方的初步调查报告显示,在此次事件中,尚未发现任何谋杀或袭击的证据。伊朗前外长扎里夫则表示,此次事故与美国对伊朗航空工业的制裁相关,华盛顿对事故负有责任。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危机发生后,华盛顿一直对德黑兰实施经济制裁。《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通过自己在伊朗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当地民众的采访,详述美国制裁下的伊朗之殇,探索伊朗经济为何没有因此崩溃。

德黑兰民众走在街上,墙上是反美壁画。(视觉中国)

最常见的烤肉饭,价格翻了一番

伊朗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及第三大石油储量国。上世纪70年代初,该国成了世界上第九个最富的国家。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内纵横的立交桥、城北富人区鳞次栉比的华丽别墅,还有错落其中环境优美的公园,都彰显着伊朗“曾经富过”。

阅读更多

时隔若干年的两个重启之会

来源:凤凰网     海上客     2024年05月27日 

这是区域合作之会重启,也是世界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润滑之会。

文 | 海上客

一个是时隔四年半重启——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5月26日、27日在韩国首尔召开。

另一个是时隔二十四年,法国总统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于当地时间5月26日抵达德国,此访,为期三天。

怎么看这——一个发生在东亚,一个发生在西欧的重启之会?

总感觉,这是区域合作之会重启,也是世界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润滑之会。当然,除了经济以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互信、地缘政治之稳中向好能否达成……

1

上一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还是2019年的事。此后,一直暂停着。这一停就是四年半。难道一直停下去?

显然不能够!

其实,去年中日韩三国外长会重启以后,就预示着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重新启动!

5月24日,游客在韩国首尔市中心的光化门广场参观,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于5月26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图:新华社

5月24日,游客在韩国首尔市中心的光化门广场参观,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于5月26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阅读更多

中美防长有望本周“香会”见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冯亚仁 郭媛丹  2024-05-27

环视频/制作 徐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美国五角大楼24日宣布,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预计将于本周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以下简称“香会”)期间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两国防长会晤是中美两军近一段时期以来互动交流的延续,表明两个大国军队各层级已恢复保持常态化沟通。

今年“香会”将于5月31日至6月2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主办方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防务及安全机构的550多名代表预计参会。英国《金融时报》称,美中两国防长进行近两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将是美中两军重启沟通的最新一步。美联社称,自从4月奥斯汀与董军视频通话以来,两人的会面就被外界广泛期待。

今年以来,中美两军互动频繁。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2024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议举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应约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视频通话。中美防长上次举行面对面会晤是在2022年11月22日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今年4月16日,董军应约同奥斯汀视频通话,这是中美元首去年11月旧金山会晤后两国防长首次沟通对话。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美两军军事沟通全面恢复。军事专家张军社26日谈及中美防长有望会晤时对《环球时报》表示,两军关系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一个晴雨表。在中美关系总体发展趋稳的时候,双方军事交流互动也相应增多,因此中美防长在“香会”期间举行会晤的概率很高。

阅读更多

涉及核武触碰“反击条款”!俄战略预警雷达遭袭引多方焦虑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柳玉鹏 陈山   2024-05-27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陈山】就在俄军罕见举行战术核武器演习的敏感时期,用于防范北约洲际导弹袭击的俄军“沃罗涅日-DM”雷达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受损。这一消息立即在俄罗斯和西方都引起了高度关注。俄罗斯和美国媒体都不无焦虑地警告称,对俄战略预警雷达的袭击“将让俄罗斯有了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多方确认雷达站受损

美国彭博社25日称,乌克兰情报人士透露,乌克兰近日对“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一个战术军事目标”发动了无人机袭击。该消息人士透露,位于俄罗斯南部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沃罗涅日-DM”远程战略预警雷达于23日被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发射的无人机命中。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25日也报道称,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战略超视距雷达“沃罗涅日-DM”在无人机袭击后失去了功能。“位于阿尔马维尔雷达站的天线被摧毁后,俄罗斯失去了一个完整的雷达系统。”报道称,“沃罗涅日-DM”雷达于5月23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目前俄罗斯共有10座具有不同工作频率范围的超视距“沃罗涅日”系列雷达,建立这样一个超级雷达系统可能需要2-2.5年的时间。

阅读更多

普京提“俄乌和谈”,美欧揣摩!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肖新新 柳玉鹏    2024-05-27

原标题:普京提“俄乌和谈”,美欧揣摩!佩斯科夫:俄愿意对话,“不希望永久战争”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 柳玉鹏】“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提到与乌克兰和平谈判,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当地时间25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把有关普京提到俄乌和谈的分析报道放到网站头条。普京前一天表示,俄罗斯愿意继续与乌克兰谈判,但重返谈判的前提是“不能脱离当前的战场现实”。普京的话立即引起西方的极大关注,但美欧对此反应并不相同。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普京可以想打多久就打多久,但他也做好了停火的准备,以此来冻结战争”。美国则一方面声称并不认为普京有兴趣与乌和谈,另一方面又宣布向乌提供2.75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对此,俄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表示:“华盛顿不希望欧洲和平,它在尽一切努力延长冲突。”

俄“不希望永久的战争”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5日报道,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谈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愿意与乌克兰恢复和平谈判,以结束敌对状态。他称:“我们看到,应重返谈判的话题被再度提起。那就重返谈判好了,但不是因为一方想这样就这样,前提是不能脱离当前的战场现实,并以此前(冲突初期)(俄乌)达成的一致为基础。”不过他称,由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执政的“合法性已经结束”,俄在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时必须与合法政权打交道。他还强调,下个月即将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的目的就是企图重申泽连斯基执政的合法性,但“这些公关举措没有法律依据”。

阅读更多

刚刚,惊天一舔!阿根廷创造了新的奇迹!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2024-05-24

土豆说:

米莱对西班牙的羞辱,其实是他的惊天一舔!

米莱说美国你不让我舔?那我就去舔你爹!我非要舔到你不可!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我们上次说了,米莱当选总统后,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各种倒行逆施,导致经济崩溃民怨鼎沸,走投无路后,阿根廷又想起了中国,想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让外长跑到中国来借钱。

对此,我们的答复堪称经典,中方说:

我们尊重阿根廷人民的选择,祝愿阿根廷改革取得成功。我们相信阿根廷人民能够开辟出一条符合其国情的成功发展之路。

其实大白话说就是:

让你别作死,你偏要作死。

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度自绝人。

既然拦不住你,那就尽情的作吧,我们不介意和全球一起看你的这场精彩猴把戏。

阿根廷说那钱啥时候借我?

我们说你这么牛逼,还需要我给你借钱吗?我看你借点钱我花还差不多。

米莱上任后,那真的是大戏一场接一场,全世界看得是山呼海啸的掌声,直呼过瘾。… 阅读更多

台湾艺人就应当站在阳光下说话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5-26

“台独金孙”赖清德在发表所谓“5·20”讲话之后,引起轩然大波。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震慑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势力!

5月22日,央视新闻官微发文: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也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国家!“台独”死路一条,祖国统一势不可挡!

随后,侯佩岑、张韶涵、杨丞琳、欧阳娜娜、苏有朋、吴奇隆、陈志朋、张信哲、陈乔恩、刘谦、文琪、明道等台湾艺人转发该微博,并配文。

……

名单很长,这里无法一一截图展现。

在大陆网友一片点赞声中,岛内绿营对这些表达爱国之情的台湾艺人极尽辱骂之能事,还威胁要取消这些明星的“健保”。

还有一些1450涌入各网络平台评论区装神弄鬼,演“无道间”,企图把水搞浑,让此事变成粉黑之间的无聊争吵。

还有人在阴阳怪气地说我们“逼着”对岸艺人表态。笑话,在国家大义,民族大义面前,中国人坚持中国人的底线,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 阅读更多

解放军编队逼近22海里,台军竖起导弹,美国纠集29国威胁中国

来源:凤凰网    作者:陈莺迁    2024年05月26日

5月24日,东部战区“联合利剑-2024A”演习进入第二天,解放军的行动开始更进一步,变得更加强硬。24日一早,东部战区便发布了一段“解放台湾”模拟打击视频,视频中的一开始,我们便听到了熟悉的冲锋号。随后,视频中还出现了陆军火箭炮、海军驱逐舰和空军战斗机的联合作战画面,这不仅是实力的展示,也是对于台独势力的强硬表态。在视频中,解放军更是模拟了对台北、台南和花莲这三座城市的攻击画面,这其中传递出的信号就更加明显了,也说明解放军对岛内军事部署情况的充分掌握。

台北、台南和花莲,分别对应了“台独支柱”“台独大本营”和“台独输血管”,一旦实战开启,解放军将第一时间打击“台独”的反击能力,寻求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

此外,在24日的演习中,解放军对台岛的逼近态势也在升级。根据官方发布的现场视频,东部战区海军054A益阳舰率领的编队已经直接来到了距离号称台岛北部门户的彭佳屿只有22海里的地方。

阅读更多

朝鲜国防省:针对美韩无人机对朝空中侦察等,将采取攻势应对

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05月26日 

总台记者5月26日消息,朝鲜国防省表示,针对美韩无人机对朝空中侦察、韩国发放反朝宣传单等反朝行为,朝方已经发出警告,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安全,可以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朝方将对上述挑衅行为采取攻势应对。

朝鲜国防省副相金刚日25日发表题为《要以强大自卫力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谈话。谈话称,近期美国和韩国空军利用各种空中侦察手段公然加强对朝鲜的敌对性空中侦察活动,严重侵害朝鲜的主权和安全。韩国在朝韩边境地区利用气球散布反朝宣传单、韩国海军和海警各种军舰以机动巡逻等种种借口频繁地侵犯朝鲜海上边界线。频繁的海上边界线侵犯行为将会招致危险的后果。对此朝方已警告过,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可能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

谈话称,朝鲜最高军事领导层24日向军队下达指示,针对敌人上述侵犯朝鲜主权的挑衅行为,要采取攻势性回应措施。朝鲜的主权和安全利益受到侵害时,朝鲜军队将立即采取行动。(总台记者… 阅读更多

美军斥巨资在加沙地带建成的浮动码头被风浪破坏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    2024-05-26

原标题:尴尬!外媒:美军斥巨资在加沙地带建成的浮动码头被风浪破坏,救援军舰也意外搁浅

25日,美军耗资3.2亿美元、历时数月在加沙地带建成的浮动码头被风浪冲毁,一部分结构随海浪漂走,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海岸搁浅。更尴尬的是,一艘前往救援的美军船只因意外困在了此处,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围观。

视频:环球时报“三缺二”视频组

当地居民拍摄的美军救援船只和浮动码头搁浅现场图

今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以“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为名,宣布在加沙建造一处临时浮动码头,项目预算约为3.2亿美元,1000名美军参与建设,于5月17日投入使用。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25日报道,在短短几天后,浮动码头因风浪出现损坏,风浪导致3名美军士兵受伤,码头其中一部分脱离主体,漂流至阿什杜德海岸后搁浅。

为了拖回这部分结构,美军派出2艘登陆艇赶往当地,可其中1艘船号为“LCM 8558”也在实施救援时发生搁浅,与浮动码头结构一同困在了当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