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迎来最特殊一天,战场突然安静了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血雨腥风的中东,突然安静下来了。

倒不是和平来了,而是以色列迎来最特殊最神圣的一天——赎罪日。

犹太人的日历,与全世界都不大一样,赎罪日这一天,从10日11日的日落算起,一直持续到12日的日落。

以色列,这一天全国都会停顿下来。没有报纸,也没有电视,公共交通也全部终止。所有学校、商店、餐馆、娱乐场所和机关企事业等等,都24小时统统关闭。犹太人也不吃不喝不工作,整个国家沉浸在一片肃穆之中。

我们不信教的朋友可能无法理解,但对犹太人来说,这是老规矩。这一天犹太人还会步行到犹太会堂,进行祈祷,忏悔自己的过失。

自然,在最庄严的这一天,以色列军队肯定也会收敛许多,至少不会那么烈度的狂轰滥炸。

在赎罪日到来之际,以色列国防军在社交媒体上就宣布:再过一会儿,犹太人最神圣的斋戒就要开始了。出于对斋戒者的尊重,除非我们的敌人袭击我们的平民,或在此期间发生任何重大行动发展,否则我们不会发布任何内容。… 阅读更多

够恶心,日本“反核”NGO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12

10月11日,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决定将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日本原子弹氢弹受害者组织联合会”(日本核弹协-Nihon Hidankyo)

颁奖方的理由是为了表彰他们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所做的努力,以及通过证人证词表明绝不能再使用核武器。

如果这只是西方“白左”们的自嗨也就罢了,毕竟,“白左”一直占据着道德高地,活在自己乌托邦式的幻想里–无核世界。

但作为西方“价值观”的金字招牌-诺贝尔和平奖,把奖颁给由日本资助的一家“反核”NGO组织,那就意味着它们在否定二战战后秩序。

其它诺贝尔奖项都是在瑞典颁发,唯有和平奖是在挪威颁发,据说是根据1895年诺贝尔遗嘱执行的,原因至今不明。

不过,和平奖早就背离了它当初的宗旨:“为促进国家间的友善,消除或减少战争,举行或提倡和平作出最大努力或最大贡献的人。”

它已变成了西方手中的政治工具。

没想到它居然能堕落到如此地步,公然为战争发起者、二战战败国翻案。… 阅读更多

比萝莉岛事件还惊悚,吹牛老爹这件事不简单

2024-10-1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泥腿看客

美国的事,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这就是一些殖人心中的灯塔,但却是一个未进化到文明世界的国度。

吹牛老爹被逮捕了,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

  这件事足以称得上年内一起震惊全球的大事件,比萝莉岛事件还惊人,这么大的事件,如今在我们国内网媒中,却并没有多少人关注。

1

吹牛老爹叫Diddy,音译“迪迪”,是美国有名的说唱歌手,曾经获得过三次格莱美奖,甚至还上了《时代》周刊的百人榜单,一度被认为是美国说唱界的教父。

迪迪是黑人,但却是进入美国精英阶层的黑人,其父是美国黑帮头子。迪迪在大学时就很有钱,他曾在大学里组织豪华的派对,邀请美国各界名流,其人脉很广,在美国手眼通天,堪比爱泼斯坦。

  迪迪的派对成美国有名的派对,此后迪迪成为说唱名歌手后,他组织的派对玩法玩多。谁如果得到迪迪的邀请,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成为迪迪的圈子的密友。

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没有地位,不是精英想加入迪迪的圈子,很难。… 阅读更多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多国强调对华关系重要性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杨一 陈子帅   2024-10-11

【环球时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杨一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中国、东盟承诺升级自贸区。”据日本共同社、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马来西亚《星报》10日报道,当天上午,第2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新闻稿显示,东盟—中国自贸区升级谈判在历经两年后接近尾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此次会议。李强指出,过去一年,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新步伐,实实在在惠及了双方人民。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总需求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市场成为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资源。

李强表示,中国和东盟作为有14亿多和6亿多人口的两大市场,市场资源是我们最突出的优势。我们的市场正在全面升级、不断扩容、扩大开放,加强市场对接是进一步合作的重要方向。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这为双方共同建设超大规模市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是我们共同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中国愿同东盟在共建共享市场方面更多下功夫、想办法,为双方带来更强劲更长久的发展动力,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繁荣提供更坚实支撑。

阅读更多

美国律师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美国实施的“中国行动计划”,案件普遍缺乏证据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白云怡 王雯雯    2024-10-11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王雯雯】10月8日,国家安全部发文阐述了美国实施的“中国行动计划”的恶劣影响,以在美中国籍科研人员谭鸿锦案为例,揭露了美当局不择手段炮制“中国间谍案”、破坏中美科研合作的恶劣行为。自2018年美国司法部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美国针对华裔科学家的调查和起诉一直备受争议。今年7月,首位因该计划被起诉的华裔教授陶丰终于在长达5年的法律斗争后洗清全部罪名,这也是“中国行动计划”下最后一个结案的案件。然而,这一结局并未抚平该计划带来的创伤,其背后留下的阴影和余波仍在持续。虽然该计划于2022年正式终止,但针对美国华裔的带有歧视性的调查与指控依然存在。

曾代理数十名华裔学者相关案件的美国华盛顿律师彼得·泽登伯格日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中国行动计划”下的大多数案件因证据不足而撤销,但这些学者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泽登伯格对记者说,虽然“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终止,但针对美国华裔有关知识产权或商业窃密的调查如今仍是美国司法部的优先事项,“无论这些调查是否被称为‘中国行动计划’”。

阅读更多

人菜瘾大:用海军吓唬中国,结果军舰沉了还得求中国打捞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11

向来给一种人畜无害印象的新西兰,自从去年10月组成联合政府后(工党败选,国家党+行动党+优先党执政),就开始各种折腾。

明明是只鸡,它却觉得自己是只鹰。

新西兰不仅想要加入美英澳三国同盟(AUKUS),还要将军力投射到亚太地区。

9月26日,新西兰海军派出最强舰-2.4万吨级的“奥特亚罗瓦”号补给舰与日本“涟”号驱逐舰、澳大利亚“悉尼”号驱逐舰共同“无害”穿越台海,被我军一路“护送”出海峡。

不到10天,新西兰海军就上了热搜,但原因并不是它到台海装X,而是它一艘军舰开着开着就沉到海底了。

此事引发的笑话是一个接着一个,搞笑剧集都不敢这么编。

先说第一个笑话。

10月5日晚6点46分,新西兰海军“马纳瓦努伊号”海上支援舰(HMNZS Manawanui)在萨摩亚乌波卢岛南部海岸附近触礁搁浅。

当晚就有一些在萨摩亚游玩的游客跑到海边去围观这一盛况。

10月6日早上6点40分,该船严重倾斜,船上可见起火烟雾。… 阅读更多

俄方公布视频:乌军开会时遭1.5吨温压弹打击,约90人死亡

2024-10-11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连政

10月10日,一段俄军近期使用温压弹打击哈尔科夫库皮扬斯克市建筑的视频被公开。俄媒称,该次袭击一次性造成正在开会的乌克兰军官及相关人员在内,共约90人死亡。

俄媒公布的乌军临时驻扎点遭袭视频。俄罗斯报

《俄罗斯报》10日援引视频信息源称,俄情报部门近期获悉,当地的乌军指挥系统已搬迁到库皮扬斯克一所学校内临时驻扎,并且正在筹划一场秘密会议,俄军根据情报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报道称,在乌军开会当天,“乌军指挥部代表及哈尔科夫州征兵办高级官员等,都聚集到学校内”,俄空天军则迅速使用ODAB-1500航空炸弹对校区实施了精准打击,“其爆炸产生的气溶胶云直接阻止了乌军人员逃离,整个行动最终造成乌军、征兵办人员等在内约90人死亡”。

库皮扬斯克第一学校2021年资料图。谷歌地图

俄媒公布的25秒视频画面显示,一栋位于连排高层建筑后方,拥有明显侧翼的两层建筑发生巨大爆炸,现场随即生成了爆炸云。不过,俄媒未明确空袭的发生时间。… 阅读更多

地球村的两大高手杠上了

2024-10-1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虚声

如今的地球村,有两大高手正在过招。

这里不是指俄罗斯和乌克兰,也不是以色列和伊朗,而是印度和韩国。

为什么说印度和韩国是高手?因为两者都是钻石级杠精,油管五常级别的高手。论抬杠,水平直追中国的网络喷子。

韩国人抬杠高到什么水平?可以充分论证韩国有着举世无匹的辉煌历史,泡菜是绝世美味,爱豆懂得很多人间真理。

印度人抬杠高到什么水平?可以充分论证印度未来会引领地球村大神们去恒河洗澡,男性也穿纱丽,把咖喱吃出香菜的味道,并相信牛粪也是神圣的。

如果韩国人和印度人杠起来,会有啥结果?

从9月份开始,三星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附近投资的工厂遭遇罢工。报道显示,该工厂拥有约1800名员工,是三星在印度的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罢工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为啥没有谈妥呢?因为印度人提出的条件,让韩国人家觉得泡菜都不香了。

印度人的主要要求:… 阅读更多

以色列已作出关键决定

2024-10-10     来源: 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加沙和黎巴嫩血流满地,但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以色列怎样报复伊朗。

毕竟,这是两个中东强国间的直接较量,关系战争与和平,关系千万人的生死命运。

按照以色列媒体的披露。

1,10月8日晚,以色列安全内阁举行了长达数小时的会议,就如何报复伊朗作出了关键决定。

2,10月9日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拜登直接通电话,打了半个小时,不排除以色列通报了部分内容。

3,伊朗军队则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伊朗警告,以色列的任何行动,都将遭遇更猛烈的报复,伊朗军方更宣称,已制定至少10种应对方案。

现在,已经不是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何时打,打哪儿。

毕竟,10月1日,伊朗200枚导弹袭击以色列,报复以色列在德黑兰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以及对真主党的打击。

这是以色列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睚眦必报的以色列,岂能咽下这口恶气?

当然,以色列报复后,伊朗会否再报复……

事实上,本来按照行程,10月8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将前往美国,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会面。但在内塔尼亚胡的要求下,加兰特推迟了访美。

阅读更多

可怜的马克龙,被内塔尼亚胡狠狠摩擦了

2024-10-0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虚声

马克龙估计做梦也没想到,内塔尼亚胡会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10月5日夜,以军再次袭击了黎巴嫩贝鲁特南部达耶区,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

当然了,以军对黎巴嫩的袭击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这次有所不同,因为炸的是法国道达尔能源设施。

相当于内塔尼亚胡给了马克龙狠狠一巴掌。按道理说,以色列和法国也算是同一个阵营。以色列想获得欧洲的支持,就绕不开法国。但内塔尼亚胡一点也不给马克龙面子。

当然凡事都有导火索。

内塔尼亚胡不给马克龙面子的起因,是10月5日那天,马克龙公开呼吁西方国家停止给以色列提供武器。这让内塔尼亚胡对马克龙很不爽,决定教他做人。

马克龙之所以说出那句让内塔尼亚胡不爽的话,是因为他认为内塔尼亚胡不给自己面子。之前马克龙曾经试图在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推动一个21天停火方案,类似于离婚冷静期,让以色列和真主党冷静一下。

马克龙认为自己的方案很合理,便信心满满地去尝试。就在他认为自己的方案会取得成功时,结果热脸贴到了冷屁股。内塔尼亚胡直接浇了一盆冷水,拒绝了马克龙的方案。不仅如此,以色列还直接下狠手,斩杀了很多真主党高层。这是一点也不给马克龙面子。… 阅读更多

谁在帮以色列掩盖真相?不被对手利用有多难!

作者:尹国明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4-10-05

1.jpg

一、伊朗导弹打击以色列之后,以色列第一时间不是反击,而是打起了舆论战

伊朗导弹打击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应该如何评价?最近网络上为这事又吵翻了天。很显然,这是关于伊朗的舆论战的延续,争议焦点从伊朗行动之前的“敢不敢打”变成了伊朗行动之后的“是不是真打”。

2.jpg

伊朗实施打击行动之后,以色列第一时间不是发动反击,而是先打起了舆论战,基调是伊朗这次行动失败了,并没什么效果。为封锁信息,以色列禁止公民上传有关伊朗此次袭击的图片和视频。英国记者都忍不住对以色列的封口令吐糟,“以色列的叙述完全依赖于宣传,这一点有多明显。”

3.jpg

美国政客的表态也与以色列的宣传口径保持一致,配合以色列掩盖损失的真实情况。

因为世界的话语权主要控制在美西方和犹太资本手里,他们可以根据需要翻云覆雨,这就给评估伊朗这次行动的效果,造成了困难。

伊朗和以色列对此次导弹袭击的说法,差距很大。伊朗公布的消息是90%的导弹击中了目标,而以方的说法是伊朗发射的大部分导弹被以色列和美国领导的防御联盟拦截。伊朗方面称此次行动打掉了以色列两个中队的F-35战斗机,而以色列对此坚决否认,说损失微乎其微。… 阅读更多

关键时刻,伊朗为何上映《长津湖》?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09

10月7日,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的日子,中东局势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据意大利《共和报》10月8日报道,以军扬言将在黎巴嫩发起军事行动,要求当地民众远离海岸,撤退到阿瓦利河以北。

这意味着,如果黎巴嫩不让出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又一场大屠杀即将开始……

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等反以武装也在时不时地用导弹问候以色列。

而刚刚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导弹袭击的伊朗,它的角色更显得犹为重要。

就在伊朗和以色列剑拔弩张之际,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级电影《长津湖》出现在了伊朗影院。

缺衣少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那股保家卫国的浩然正气,那种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深深震撼着伊朗观众的心。

那么,《长津湖》为何会在此时此刻来到伊朗?

很多伊朗年轻人都喜欢好莱坞电影(可通过网络观看),2008年开始,美国派人到伊朗搞“电影外交”,在德黑兰举行导演、编剧、表演、制片、影片营销和发行等研讨会。… 阅读更多

10月8日,以色列宣布一个重大胜利

来源:搜狐网    2024-10-09     作者牛弹琴

战火还在继续。10月8日,以色列宣布一个重大胜利。

在当天一则视频讲话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我们已经消灭了数千名恐怖分子,包括纳斯鲁拉本人、纳斯鲁拉的继任者以及纳斯鲁拉继任者的继任者……”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毕竟,自1992年以来,纳斯鲁拉一直是真主党的最高领导人。他逃过了以色列的一次次暗杀,哪怕是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以色列都对他无可奈何。

但最近,在内塔尼亚胡的命令下,他干净利落被以军解决了,而且,几乎整个真主党高层,都被以军一锅端。

内塔尼亚胡还暗示,除纳斯鲁拉外,纳斯鲁拉的堂表兄弟、他最可能的继任者萨菲丁,也已经被以军干掉了。

但这百分百确定吗?

毕竟,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以色列也多次暗示他已被打死,但按照卡塔尔官员的说法,辛瓦尔还活着,就在加沙。

以色列军方就相当审慎,称还在对袭击萨菲丁的结果进行评估。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则含糊表示,萨菲丁“可能”已被消灭。… 阅读更多

死了200多人,美政府却封锁灾区、阻止救援,把资金全给了以乌

2024-10-09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闻韬

美国东南部遭受飓风海伦袭击,美国东南部6州已经造成巨大破坏,死亡人数已高达227 人,失踪人数更是不知有多少。

飓风海伦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26日登陆,一路向北,冲毁房屋、摧毁道路、淹没城市和乡村,导致数百万人的电力和手机服务中断。

美媒CNN发布飓风海伦侵袭前后对比照片,称北卡罗来纳州西部的一些地方“从地图上被抹去”。

据美媒报道称,海伦飓风是自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以来袭击美国本土的最致命飓风,死亡的美国人约一半来自北卡罗来纳州。

北卡罗来纳州灾情如此之严重,按说美国政府该全力组织抢险救灾,特别是先去救人吧?

可魔幻的是,美国政府不仅自己不组织救援,甚至还动用政府力量阻止美国人自己救援。

最离谱的,是美国政府居然把北卡罗来纳州封锁了。

更悲摧的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美国的公司给员工下令必须坚持工作,不得前去安全区域避难,否则将会被开除。于是,很多人就是这么死去的。… 阅读更多

重返政坛?菲前总统杜特尔特登记参选达沃市市长,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樊帆 周扬     2024-10-09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帆 环球时报记者 周扬】据菲律宾《马尼拉标准报》和菲律宾ABS-CBN网站8日报道,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7日在达沃市选举委员会完成了2025年中期选举达沃市市长一职的竞选登记,这一举动引发外界对其“退休”两年多后重返政坛的广泛关注,有菲媒甚至一度传出杜特尔特要竞选参议员的消息。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重出江湖

菲律宾将于明年5月迎来新一届的中期选举,参选者须在10月1日至8日提交申请。已79岁的杜特尔特在达沃市提交竞选文件后对记者表示:“我想为你们服务。”美联社报道称,在2016年赢得总统大选之前,杜特尔特曾在达沃市担任市长二十余年,达沃市可谓杜特尔特家族的大本营。2016年杜特尔特当选总统后,其女儿莎拉任达沃市市长,直到2022年她当选副总统。

菲律宾《马尼拉标准报》8日上午援引菲律宾DZRH电台消息称,由于在参议员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表现不俗,杜特尔特撤回了自己竞选市长的申请,转而向选举委员会提交参议员竞选申请。不过,《马尼拉标准报》随后又称,截至8日下午5时,杜特尔特尚未出现在选举委员会办公室更改申请,他明年仍将争夺达沃市市长职位。

阅读更多

形势严峻!巴基斯坦突发针对中国公民恐怖袭击,2名中国人遇难,10多辆汽车被炸毁!

来源:腾讯网    2024-10-08  发布于湖南军事领域创作者

图片

又有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遇难!当地时间10月6日晚11时许,一辆满载中国工程师的巴士刚刚驶离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府、也是巴基斯坦南部最大城市卡拉奇的真纳国际机场,就遭到了路边炸弹的袭击。袭击的同时,还引爆了一辆油罐车,袭击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据称有十多辆车都被炸毁。

图片

很快,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发布消息,称有两名中国公民在袭击事件中遇难,另有一人受伤,还有多名巴基斯坦公民在袭击事件中伤亡。据总领事馆查证核实,在此次袭击中遇难的中国公民,都来自于卡拉奇的一家中资企业卡西姆港发电有限公司。

图片

当地时间10月7日凌晨0时许,盘踞在俾路支省的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组织”(BLA)发言人Jeeyand Baloch通过其官方发声渠道,认领了此次恐怖袭击。据BLA称,此次恐怖袭击,是俾解组织下属军事单位“马吉德旅”(Majeed Brigade)的一名叫沙阿·法赫德·阿夫塔布(Shah… 阅读更多

着什么急?乌克兰还没亡国,他们就涌进入来了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08

持续两年多的俄乌军事冲突还在持续,为了补充兵源,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采取了更严厉的征兵政策,包括“连坐式征兵”。

一、社区连坐:若社区内未达到征兵人数目标,整个社区会受到处罚或失去政府福利。

二、家庭连坐:若家庭适龄成员拒绝服役或入伍逃离,该家庭其他成员将面临不同形式的惩罚。

三、企业连坐:乌克兰企业要服役。否则,企业将面临罚款或经营限制。

照样这个“拉壮丁”的力度拉下去,乌克兰不知还能剩下多少男人?

男人打光了,别人的机会也就来了。

据《以色列时报》10月6日报道,在今年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10月2日-4日)前夕,有约3.5万名哈西德派犹太教徒前往乌克兰西南部文尼察州小城乌曼(Uman),举行一年一度朝圣集会。

之前消息是说1.4万人,后来说是2.5万人,现在看来有近4万人。

乌曼是一座小城,以乌曼河得名,战前人口约为8.6万,普遍信仰东正教,距离首基辅约200多公里。… 阅读更多

10月7日,一切都杀红眼了

2024-10-08     来源: 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10月7日,改变中东历史的一天,又是血腥杀戮的一天。

在世界各地,人们在纪念一年前的惨剧;在中东,杀戮在继续,一切真杀红了眼。

这一天,在打了整整一年的加沙,以色列继续对哈马斯目标发动猛烈空袭,至少11人死亡。

不少平民,据说还被埋在废墟下。

这是当今世界最凄惨的一幕。

一年的时间,加沙弹丸之地,42000多人被打死。200多万人的加沙,一片废墟,人间地狱。

想一想,平均每五十个人就要死一个,这是怎样的惨剧!

加沙在哭泣,黎巴嫩在呻吟。

10月7日的黎巴嫩,剧烈的爆炸,照亮了贝鲁特的天空,以色列最新的空袭,又是20多人死亡,其中还包括10名黎巴嫩消防员。

昔日的“中东小巴黎”,现在成了悲惨之地。

就在我们中国人国庆长假前后几天,在遥远的黎巴嫩,已经有近2000人被打死,100多万黎巴嫩人,现在无家可归。

以色列越杀越生猛,但以色列成功了吗?

还真未必。

哈马斯遭受了重挫,但哈马斯依然在还击。… 阅读更多

美炮制所谓“中国经济间谍案”:超百名科研人员职业生涯被毁

2024-10-08      来源: 观察者网

导读:据公开统计,“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美87个科研机构的华裔科学家受到波及,其中246人被定性有问题,103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被毁。

微信公众号“国家安全部”10月8日消息,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为配合美政府全面对华遏制政策,开启了“中国行动计划”,不择手段炮制所谓“中国间谍案”,要求美国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此后,美司法部门通过“钓鱼执法”、抓把柄、揪辫子等恶劣手段肆无忌惮地抓捕华裔专家学者,无差别开展盘查、滋扰,不断炒作“中国间谍威胁”,制造寒蝉效应。其中,谭鸿锦案就是一起美当局歪曲事实、污蔑陷害、不当指控,不断施压强迫认罪的典型案例。

正常离职引发无妄之灾

谭鸿锦,在美中国籍科研人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2017年6月,谭鸿锦加入美国石油巨头Phillips 66公司,从事储能技术研究。出于照顾父母等考虑,谭鸿锦萌生回国发展的想法。2018年12月12日,谭鸿锦向Phillips… 阅读更多

美国记者白宫门口自焚!而它们却都在装死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07

今年2月,年仅25岁的美国空军现役军人亚伦.布什内尔为抗议以色列军队在巴勒斯坦实施的种族灭绝暴行,他在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门前自焚而死。

许多美国民众自发来到纽约时报广场,献上鲜花和蜡烛为布什内尔守夜。因为他是为人类正义而死的。

很多美国网友说:美国政府不配拥有亚伦.布什内尔这样有正义感的军人。

布什内尔的义举感召了很多美国人,但美国统治阶层并不为所动,继续动用各种力量支持以军在加沙地带的暴行,战火甚至烧到了黎巴嫩境内。

现在又有一名美国人站了出来,这次是一名记者。

10月5日下午5点45分,在白宫之外的拉斐特公园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名男子先是将液体(可能是汽油)倒在了自己左边的衣服上,然后用打火机点燃,左臂起火后,他大叫道:“我们传播了假讯息。”、“自由巴勒斯坦”……

当四名警察闪电般地冲上来时,他再次厉声高喊:“我是一名记者,我感到羞愧。”

很快,在警察和围观者的帮助下,他身上的火苗被迅速扑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