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0月17日

马克龙很郁闷,他又被挨批了,还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能将马克龙骂到这种程度的国家不多,但以色列绝对算一个。

事情的起因,是马克龙最近又谈到黎巴嫩问题。他直言不讳说: “内塔尼亚胡先生不应忘记,以色列是通过联合国的决议创建的……因此,现在不是忽视联合国决议的时候。”

马克龙说错了吗?

似乎也不错。

因为正是1947年11月29日的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由此成立。

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 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宣读独立宣言。他宣告:以色列国成立了!在场的人纵情欢呼,全国各地的犹太人通过广播收听了独立仪式,无数人失声痛哭。

没有联合国,能有以色列吗?

所以,现在以色列居然攻击联合国维和部队,禁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入境,完全是忘恩负义,让人匪夷所思。… 阅读更多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欧盟持续施压使得塞尔维亚转向金砖国家

2024-10-17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俄罗斯塔斯社10月16日报道,随着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临近,塞尔维亚表现出加入金砖国家的兴趣。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表示,欧盟一直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不断对塞尔维亚的入欧申请提出条件,这使得塞尔维亚转向金砖国家。

佩斯科夫表示,金砖国家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之上,是一个比欧盟更受欢迎、更注重成员国的组织,“塞尔维亚一直受到胁迫,他们(欧盟)总是为合作进程提出条件并要求采取某些行动……我们相信塞尔维亚将作出最符合其人民利益的决定。”

佩斯科夫强调,金砖国家不会向任何国家强加任何条件,而是会回应每一个成员国的关切和利益,“没有人会说‘非此即彼’,这就是为什么金砖国家对许多国家有吸引力。”

塞尔维亚在2009年正式申请加入欧盟,2012年成为候选国,但多年来入盟谈判进展缓慢。

俄媒“今日俄罗斯”称,欧盟在谈判中不断提出新要求,包括将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升级为事实上承认科索沃“独立”,并且未能保护科索沃地区塞族人的权利。同时,欧盟还将塞尔维亚入盟与切断其和俄罗斯的关系并对俄实施制裁联系在一起。… 阅读更多

“贸易战略的一大转变”!孟媒:孟加拉国决定优先考虑加入RCEP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白元     2024-10-17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元】孟加拉国《商业标准报》16日报道称,孟加拉国已决定,优先考虑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而非与印度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报道称,目前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已批准启动加入RCEP的程序,并将在本周内通过外交部提出申请。

据孟加拉国《金融快报》报道,孟加拉国商务部最近向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提出申请,请求启动关于加入RCEP的谈判,该部14日收到了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的批准决定。孟加拉国商务部秘书塞利姆·乌丁向《金融快报》透露,该部已决定在未来一周内推出更为详细的行动计划。

乌丁说,一旦加入RCEP,孟加拉国将获得巨大的贸易便利。不过,《商业标准报》也指出,孟加拉国需要与RCEP 15个成员国逐一谈判,这一过程大概需要2到3年。

“这是孟加拉国贸易战略的一大转变。”《商业标准报》称,孟加拉国商务部官员表示,该国选择中止与印度谈判CEPA,这一事项将待孟加拉国选出新政府后再由他们决定。孟加拉国经济学家阿卜杜尔·拉扎克分析称,CEPA本来就是由政治驱动的,下一届政府可能会通过政治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阅读更多

马来西亚部长:我们需要中国技术来发展稀土产业,但面临美国抵制风险

2024-10-1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杨蓉】

“拥有近500亿美元稀土储备的马来西亚的开发计划正处于十字路口”,据香港《南华早报》10月15日报道,马来西亚天然资源与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Nik Nazmi bin Nik Ahmad)表示,马来西亚需要中国技术发展国内稀土产业供应链,但也因此面临美国抵制的风险。

报道指出,稀土对于推动绿色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智能手机等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由稀土元素合金所组成的“超级磁铁”。马来西亚去年宣布,该国有高达1620万吨稀土储量尚未开发,矿藏分布在马来西亚半岛面积最大的彭亨州、霹雳州两州,以及北部的吉打州、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

然而,据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科技战”给马来西亚带来了难题。“(对我们而言)有一些障碍。”聂纳兹米说,“这(稀土行业)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开采、加工、交易都很简单,每个人都会互相交流。在这里,情况略有不同。我们对此很敏感,这构成了一些挑战。”… 阅读更多

新加坡民调显示:比起美国,新加坡人更愿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伙伴

来源:观察者网        2024-10-15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0月15日援引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指出,相比于美国,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认为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更强,大多数受访者也更愿意将中国视作战略合作伙伴。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人对中国的态度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加坡在过去几十年里与中国构建了密切的经济、文化和外交关系,并从中受益匪浅。

新加坡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入境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为145万人次,在外国游客中名列第一 Vnexpress

“新加坡人对华态度并不令人惊讶”

这项调查由市场研究机构Verian在去年下半年进行,共有居住在新加坡国内的1539名新加坡人和819名海外新加坡人接受了采访,调查结果于10月11日公布。

该机构研究人员称,这项调查是首个此类系统性调查,揭示了新加坡人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在的这个城市国家的,调查旨在鼓励新加坡人更深入地思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问题,以及新加坡人如何团结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阅读更多

央视热播《上甘岭》!有人却想在朝鲜半岛复活“僵尸”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16

近段时间,朝韩边境频发紧急情况,朝鲜半岛上空似乎又出现了战争阴云。

据韩联社消息称,朝鲜15日在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北炸毁了连接朝韩的京义线、东海线部分区段道路。

随后,韩军进行射击作为回应,射击方向朝向南方。

此事导火索是韩方使用无人机到平壤散发传单。

据央视新闻报道,14日,金与正指责韩国军方在朝鲜散播传单,并称韩国的主人美国应为此负责。

这还是央视润色后的新闻稿,在朝中社的报道中,金与正直接称大韩民国为“狗ZZ”。

据新华社今天最新消息: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发表谈话说,“韩国军方是做出侵犯朝鲜首都上空的敌对侵权挑衅行为的肇事者,我们已掌握真凭实据”。

从金与正多次讲话中也不难看出,引发朝鲜怒火的真正原因是,用无人机散发传单行为是韩国军方所为。

这已超出了韩国民间组织向朝鲜飘送气球的“宣传战”范围,如果潜入平壤的无人机投放的是炸弹呢?

韩国军事冒险行为,如果没有美国的默许,是不可能发生的。… 阅读更多

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发生了

来源: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2024-10-16 

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发生了。好歹都是有头有脸的国家,以前还同气连枝,现在却彻底撕破脸,而且还骂上街了。

加拿大率先出招。

10月14日,加拿大宣布,驱逐6名印度外交官。其中一人,还是印度驻加拿大高级专员,相当于印度的大使。

加拿大翻脸,还是锡克教领袖尼贾尔被杀事件。去年6月18日,45岁的尼贾尔,在温哥华一所锡克教寺庙外,被埋伏的枪手开枪打死。

加拿大指控,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这就是印度特工干的。

去年,加拿大和印度已经相互驱逐了一批外交官。

但现在,加拿大加码,再驱逐6名印度外交官,包括印度大使。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印度犯了大错,“我们绝不会容忍外国政府参与在加拿大领土上威胁和杀害加拿大公民——这是对加拿大主权和国际法的不能接受的侵犯。”

加拿大外长梅拉妮·乔利就透露,驱逐印度外交官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加拿大警方已经收集了充分、明确和具体的证据,确定这6人都卷入了尼贾尔遇刺案。

阅读更多

印度为这个邻国“操碎了心”

来源;环球杂志    2024年10月15日

印度官方支持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ICWA)近日宣布,将邀请包括缅甸钦邦、若开邦和克钦邦等地区的民族地方武装(以下简称民地武)以及“民族团结政府”在内的多个组织,于11月中旬赴新德里参加主题为“宪政与联邦制”的研讨会,旨在推动缅甸各民族派别的对话与交流。

印方这一举措反映出,印对缅外交政策从与现政府的“单一接触”,向与不同政治派别的“多元接触”转变。综合分析,这是源于印度在边境安全、经济利益以及安全战略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2022年2月12日,人们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参加联邦节庆祝活动

2022年2月12日,人们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参加联邦节庆祝活动

1

确保印缅边境地区稳定

印度东北部与缅甸西北部接壤,边界线长达1643公里。由于历史、民族以及武装冲突等多种原因,印缅边境地区长期处于动荡状态,近年来愈演愈烈。印度政府在印缅边境投入力量主要基于以下目的:

一为打击本国民族分离组织。印度东北地区处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之间,历史上是多个民族迁徙的“蓄水池”。印度独立后,这些民族也开启了分离运动浪潮,先后出现过110多个民族分离组织,目前还有30多个依然活跃,并呈现跨国化新特征,特别是与缅甸接壤的那加兰、曼尼普尔、米佐拉姆3个邦的民族分离组织活动频繁,它们获取军火和经济支撑、宣示独立诉求,一旦遭到打击又逃往邻国休整和积蓄力量,其中,“那加兰民族社会主义委员会”“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等组织就活跃在缅印接壤的偏远山区。… 阅读更多

乌克兰被犹太人“偷家”了?

来源;华山穹剑     

2024年10月,以色列迎来了最神圣的一天——赎罪日(Rosh Hashanah)。对于很多不了解犹太文化的人来说,赎罪日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日,但对于犹太人而言,这一天的重要程度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而这一天,有超过35000名以色列犹太人来到乌克兰的乌曼,庆祝他们的“犹太新年”。

而以色列为了表示“友好”,派出了大量警察来到乌克兰,帮助因俄乌冲突缺少青壮年的乌克兰维持乌曼秩序。

其实犹太人在乌克兰的定期聚集并非新鲜事,毕竟犹太人哈西德派每年都会利用犹太教新年到乌曼朝圣,至今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

每年去的人数都不一样,多的时候能有四五万人,少的时候也有个一两万人。

对于乌克兰来说,城市发展受到俄乌冲突的严重影响,这些以色列“游客”的涌入,可以在短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似乎并非坏事。

不过鉴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定居活动就常遭国际批评,这些以色列犹太人既自卑又自负,既狂妄又焦虑,生活方式与当地人格格不入,无论在哪都是个巨大的难题。… 阅读更多

以色列在黎停火条件曝光:真主党须撤走并缴械

来源;环球网     2024年10月15日

此前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地面作战中曾遭受不少伤亡

此前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地面作战中曾遭受不少伤亡

以色列媒体13日援引匿名消息报道,披露了以色列方面在黎巴嫩停火的相关要求。

据以色列媒体援引匿名消息报道称,以色列方面在黎巴嫩停火的相关要求包括:

第一,执行联合国第1701号决议,将黎巴嫩真主党驱逐出黎以临时边界地区,并解除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

第二,通过国际监督,防止黎巴嫩真主党重新武装,重点区域是叙利亚-黎巴嫩边境。

第三,以色列保持在黎巴嫩境内采取行动的能力,包括有限的地面行动。

支持停火斡旋 亦可与以色列“战场见分晓”本月8日, 黎巴嫩真主党副总书记纳伊姆·卡西姆曾表示,真主党支持黎巴嫩国民议会议长纳比·贝里为推动停火所作的努力,如果相关事宜成形且通过外交途径可以实现,那么黎巴嫩真主党“可以讨论停火细节”。但如果以色列继续战事,那就“战场见分晓”。他说,真主党武装的军事实力并未受损,已阻滞以军入侵黎巴嫩南部的地面行动。… 阅读更多

前哨|箭在弦上!神秘无人机点燃半岛大战?

朝鲜国防省发言人10月13日表示,朝方判断韩军方参与了近期无人机入侵事件,朝方警告若再发现入侵无人机,即被视为韩国发射的无人机,同时被视为是对朝鲜的宣战,朝鲜将按己方判断采取行动。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已指示朝韩边境的部队进入射击准备态势。闯入朝鲜的无人机是何种型号?此事件系韩国官方所为?半岛局势是否面临失控?

文|凤凰网军事特约作者 沉梦箔

图为朝中社发布闯入朝鲜的无人机画面。

图为朝中社发布闯入朝鲜的无人机画面。

考虑到朝鲜国家通讯社朝中社发布涉嫌侵入朝鲜领空的无人机相关图像的分辨率较低,疑似为通过夜视设备进行跟踪拍摄,因此只能通过画面中无人机模糊外形,以及怀疑被投下的传单作为参照物推测无人机的翼展及其他尺寸。

对朝中社图片进行放大后可以发现,画面中出现无人机很可能采用了类似X-47B的翼身融合飞翼布局,但同时也不能排除采用传统后掠翼布局的可能性。如果参考朝中社发布落地传单的尺寸以及在无人机后方出现的疑似空投传单画面中二者的相对尺寸,我们可以推测无人机应属于中小型无人机,翼展大约在3~5米范围内。

阅读更多

特朗普孤注一掷:这次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来源;华山穹剑    

 

10月7号,马斯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已经为特朗普参加竞选倾其所有,如果特朗普输了,我也就完蛋了,已经做好去坐牢的准备了。

为什么马斯克会这么说,因为在同一天,马斯克放出了重磅消息,他说:

现在很多人支持哈里斯,尤其是富豪和名流,真实的原因是他们担心萝莉岛名单曝光而使自己声名狼藉。

今年1月的时候,我详细讲过萝莉岛事件,萝莉岛是美国权贵的交际平台,几乎所有的权贵都在爱泼斯坦的组织下,在萝莉岛上上过萝莉

只有特朗普是个例外,虽然他和爱泼斯坦也是哥们,但从来没干过这事。 特朗普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和马斯克一样,是钢铁直男,有几个特点:

第一、他只喜欢单P,不喜欢群P,对多人运动一点兴趣都没有;

第二、他不搞未成年人,不喜欢萝莉,16岁以下的坚决不碰;

第三、他只搞异性,对同性还有LGBT毫无兴趣 ,不仅没兴趣,还非常厌恶,多次说要让美国的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 阅读更多

欧尔班骂她虚伪,有哪句话是骂错的!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14

10月8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开幕。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开幕致辞中主要谈到了欧洲汽车工业前景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

议题重点是欧洲经济,但到了第二天,风向大转,意识形态(价值观)笼罩了整个会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先发难,她指责某个欧盟成员国(匈牙利)不去寻找替代能源,继续与不可靠的俄罗斯进行交易……

她还当着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面给他扣了“亲俄”、“亲中”帽子,连匈牙利允许中国警察在该国境内巡逻(中匈警务合作)都拿出来说,“这不是在捍卫欧洲的主权,而是为外国干涉打开后门”。

在非法移民和LGBT问题上,冯德莱恩继续穷追猛打,似乎匈牙利成了破坏欧盟“价值观”的罪魁祸首。

对于上述言论,欧尔班当场进行回击。

自7月1日以来,匈牙利成了欧盟轮值主席国,欧尔班并不是只代表匈牙利,而是代表着那些同样对冯德莱恩感到不满的成员国。… 阅读更多

最新曝光的美网络武器设置了“嫁祸”功能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2024-10-14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特约记者袁宏】继4月15日和7月8日之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等部门14日再度发布“伏特台风”调查报告,持续揭露美国政府机构实施的网络间谍和虚假信息行动,最新曝光的美网络武器设置了“嫁祸”功能。此次报告首次以中英法德日文多种语言发布。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14日发布《伏特台风III——揭密美国政府机构实施的网络间谍和虚假信息行动》(以下简称“伏特台风”调查报告),进一步公开美国联邦政府、情报机构和“五眼联盟”国家针对中国和德国等其他国家及全球互联网用户联合实施网络间谍窃听窃密活动。

2023年5月,美国披露“具有中国政府支持背景”的“伏特台风”黑客在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内部潜藏长达5年之久。今年4月15日和7月8日《伏特台风——美国情报机构针对美国国会和纳税人的合谋欺诈行动》和《伏特台风II——揭密美国政府机构针对美国国会和纳税人的虚假信息行动》专题报告先后对外发布,证明所谓“伏特台风”黑客组织纯属美栽赃陷害,同时全面揭露美国政府机构为继续把持所谓“无证监视权”对全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实施无差别监听,并为背后相关利益集团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假借虚构子虚乌有的中国网络攻击威胁,合谋欺诈美国国会议员和纳税人的“纸牌屋”式闹剧。

阅读更多

真主党发动无人机袭击,造成以军4死58伤

2024-10-14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林琛力

据《以色列时报》、美联社等媒体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4日表示,当地时间13日晚间,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北部宾亚米纳的一个军事基地发动无人机袭击,造成4名以军士兵死亡,58名士兵受伤,其中7人重伤,14人受中度伤。

当地时间14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表示,本次无人机袭击未能在以色列境内拉响任何警报,正在调查事件的相关情况,“我们将调查无人机为何能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闯入营地并发动袭击,从中吸取教训并改进”。

以军表示,除了无人机之外,真主党13日晚还向以色列领土发射了超115枚火箭弹,这使得海法地区以及整个加利利地区的警报不时响起。

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黎巴嫩真主党对以军军事基地发动无人机袭击,造成4死58伤。 X网站视频截图

黎巴嫩真主党当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袭击是对以军此前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报复。声明显示,真主党向各个目标分别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弹,目的是占用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同时出动多架无人机,成功穿透以色列防空雷达而不被发现,对宾亚米纳地区的以军戈兰尼旅训练营地进行袭击。… 阅读更多

大战在即,犹太人涌向乌克兰!

2024-10-1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文子韬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

10月9日,俄罗斯空天军趁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军政府及征兵机构领导层开会时向目标大楼发射了一枚重达一吨半的重型炸弹,直接炸死约90名乌军军官。

  战争是残酷的。

一枚重型炸弹就直接把乌克兰该地的战线指挥官,以及当地的征兵机构高级官员全部送上了天。

无人征兵,又无可征之兵。距离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恐怕不远了。

另一则消息是,约3.5万名犹太人前往乌克兰西南部文尼察州小城的乌曼(Uman),进行一年一度的朝圣集会。

犹太人载歌载舞,宛然一副在自家后院一样轻松自在。

  一个地方,一旦被犹太人视为圣地,结果恐怕就很不妙。

比如巴勒斯坦,在成了犹太人口中的“应许之地”之后,开始屠杀巴勒斯坦人,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土地。然后,大模大样的建国。

自去年哈马斯起义,打响反抗以色列侵略第一枪以来,表面上以军所向无敌,其实,以色列防御的不败金身早已破防。

尤其是10月1日,被伊朗200枚高音速导弹洗地之后,以色列防无可防,只能拿脸硬抗。… 阅读更多

飓风摇摆美国,救灾哪有党争重要?

2024-10-1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北方朔风

今年全球气候都不太正常,自然灾害对高发,就在最近,美国就遇到了少见的飓风二连击,先是“海伦妮”横扫六个州,然后是“米尔顿”强势登陆佛罗里达。

毫不意外,面对这两个飓风,美国的表现都很拙劣,面对“海伦妮”的表现可以说是完全失措,目前统计出来已经造成了二百多人的死亡,实际死亡人数只会更多,至于交通网络和电力,恐怕恢复的时间要以月乃至年去计算了。而面对“米尔顿”,总算是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也就是好一点。

  因为现在是美国大选的关键阶段,所以这两场飓风在美国的舆论场中也从自然灾害变成了某种极度混沌的东西,产生很多怪象,让全球群众大开眼界。

  救灾哪有党争重要

其实除了某些对美国有迷之幻想的人,美国的救灾水平不靠谱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的,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之中,美国救灾的迟缓低效混乱人尽皆知,至今仍然是美国互联网上最常见的meme,至于美军荷枪实弹冲进灾区什么的名场面,更是经典永流传了。… 阅读更多

来了,又来了!美国在飓风中救出一只狗和一只猫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0-13

2024年9月27日凌晨,飓风“海伦”(Hurrican Helene)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地区,至少造成200多人死亡,100万多人断电,数百万人受灾。

佛罗里达、佐治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莱纳、田纳西和弗吉尼亚六个州都面临着大量居民房屋被毁、道路被冲毁、电力和通讯供应中断、灾民得不到足够食物和及时医治等重大灾情。

新的飓风“米尔顿 ”又在佛罗里达州西海岸登陆,从周四凌晨到目前,佛罗里达州有近300万居民断电。据NBC报道,已有数十人遇难……

虽然风灾惨状在tiktok上刷屏,但美国政府仍然不作为,它们还在忙着算计飓风对选举的影响 ,比如担心灾民因丢失证件而无法投票。

北卡州政府官方迅速推出了专题页面,帮灾民查询与选举有关的帮助信息。而对灾民安置、电力恢复、山区道路抢修等问题则不闻不问。

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忙着互相攻讦,当然,拜登和哈里斯还有支持以色列、支持乌克兰等大事要忙。… 阅读更多

墨西哥新总统称效仿中国造车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墨西哥媒体《至上报》报道,当地时间周五(11日),刚上任的墨西哥新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在当天一早于国家宫举行的会议上宣布,墨西哥计划自主设计并本土制造第一款小型廉价电动汽车“Olinia”,这将是辛鲍姆政府任期内要完成的100项承诺之一。

辛鲍姆表示,与昂贵的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相比,墨西哥自己设计和组装的电动汽车成本低廉,墨西哥人都能够负担得起。据报道,特斯拉最便宜的产品都需要3万美元。

她强调,印度和中国都有成本较低的电动汽车制造案例,“我们想要一种紧凑型小型电动汽车,类似于中国或印度开发的一些电动汽车,但要由我们自己开发制造。”

辛鲍姆解释称,此举是为了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加强本国的汽车供应链。“这样一来,这辆电动汽车的所有部件都将在本国生产。我们将尽可能减少进口,从而建立生产链,创造就业机会和其他可能性。我们已经有了一辆原型车。”她透露,“Olinia”的原型车将很快公开亮相。

阅读更多

“国际投资者感到失望”, 这唱得是哪一出戏啊?

2024-10-1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陈曾明

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据报道,国际投资者感到失望,因为中国昨天没有公布新的刺激措施,中方对这些投资者有什么回应?怎样才能增强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呢?

  01.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此次会议会前做了预报,会上国家发改委班子成员悉数亮相,足见中国方面对会议的重视、准备的充分,安排的精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将围绕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系统全面,具体而务实,含金量极高,对推动中国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意义重大,作用巨大,对国际社会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