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办峰会,澳不来?“怀疑”因中国

来源:华山穹剑    

 

据悉,今年即将在华盛顿举办的北约峰会还没有开幕,就面临“人选风波”。

此前外媒曝俄乌冲突的关键人物泽连斯基没有被美国受邀出席这次峰会,让乌克兰方面非常不满。

因为泽连斯基至今仍然在领导政府和俄军战斗,且前段时间举办了瑞士和平峰会;乌克兰通讯社认为他的缺席会“让西方和乌克兰站在一起的决心受到怀疑”,这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但经过一番争论最终泽连斯基也没有再度获得邀请,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在峰会召开前夕,澳媒又披露了一个大新闻: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将缺席北约领导人峰会,派遣国防部长马尔斯为代表参加。

这一行为让西方颇感不理解的原因是:澳大利亚不仅是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还是美国在AUKUS等圈子中的核心盟友。

北约邀请澳大利亚领导人出席,凸显这组织有向亚太地区转进的计划。

且2022年和2023年阿尔巴尼斯都没有缺席北约峰会,为什么今年就偏偏不来了?

阅读更多

该国公开展示中国武器,向北约释放2个信号!

来源:华山穹剑     

最近塞尔维亚国防部公开展示了其部队装备的一系列主力武器,并且首次公开展示了从中国购买的红旗17AE近程防空系统和防空-3中远程防空系统

这次塞尔维亚展示了一系列重型装备,除了中国武器之外还有很多塞尔维亚的国产武器,比如M-84AS主战坦克、BVP M-80AB步兵战车、NORA B-52 M21车载自行火炮、“飞马座”无人机等。

这次武器展示其实就是在给北约两个公开的政治信号,第一个信号是塞尔维亚有足够的实力自保,你们欧美国家玩阴招也就罢了,但如果想要强行动武,我的剑也未尝不利。

而第二个政治信号则是塞尔维亚坚定站在中国和俄罗斯的一边。虽然北约逼迫塞尔维亚给乌克兰出口武器了,但这并不代表塞尔维亚的屈服。

塞尔维亚这个国家其实挺不容易的,作为巴尔干地区的国家,塞尔维亚地处内陆,周围一个出海口,一个友好邻国都没有。

如果塞尔维亚的国家领导人愿意屈服,愿意投降北约,那么他们肯定能得到一个非常优渥的生活和退休条件。… 阅读更多

美欧围剿下,中国电动车”绕道”了

2024-07-06     来源: 观察者网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据港媒《南华早报》5日报道,欧美逆全球化难阻中国车企加速出海,深耕东盟市场、抢占南美市场之余,非洲这一新兴市场,正成为一众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新的热望所在。

比亚迪、吉利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等中国电动车领先品牌,争先恐后进入摩洛哥、南非、卢旺达等非洲国家抢先布局。与此同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等地,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组装装配线也在加速引入。

报道称,尽管面临当地基础设施欠缺和能源不稳定等挑战,但随着非洲多国政府出台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和本土化研发生产,日益受到非洲市场青睐的中国电动汽车将在帮助非洲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行驶在马路上的中国造电动公交车。新华社

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208页的文件,决定自5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长4个月的临时反补贴税。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3家被抽样调查的中国车企将分别被征收17.4%、19.9%和37.6%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的车企税率为37.6%。这一措施若得到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还将进而转为长达5年的正式征税。… 阅读更多

匈牙利突然取消,德国“震惊”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07月07日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未经预告”的访俄之旅,着实戳中了不少欧洲政客的痛点。在德国总理朔尔茨发出严厉谴责后,匈牙利突然取消了德国外长贝尔伯克7月8日的访匈计划,令德国政府感到“惊讶”。

而另一边,刚从枪伤中恢复过来的斯洛伐克总理菲科,毫不掩饰地对欧尔班访俄表露出“钦佩”之情。

7月5日,欧尔班和普京在克宫会面。俄卫星通讯社

7月5日,欧尔班和普京在克宫会面。俄卫星通讯社

据彭博社和法新社7月6日报道,根据德国一名外交部官员5日的说法,贝尔伯克原定于下周一(8日)在布达佩斯会见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但匈牙利政府突然在5日晚上取消会谈。

这名官员还称,针对欧尔班“自行决定”访问俄罗斯的行程,德匈两国外长进行一次“严肃和坦诚”的讨论是有必要的。

匈牙利外交部和政府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路透社称,匈牙利作出这个决定正值欧盟国家,特别是德国对欧尔班访俄会见普京表示不满。

朔尔茨5日早些时候对记者表示,欧尔班没有提前通知他有关访俄计划。… 阅读更多

英国新首相斯塔默称不会继续执行“卢旺达计划”

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07月07日

当地时间6日,英国新任首相斯塔默召开新内阁的首次会议。在会后的记者会上,斯塔默表示,经济增长将成为本届政府的“头号任务”。他同时称,不会继续执行前政府为处理非法移民问题而推出的“卢旺达计划”。

近年来,非法移民搭乘船只从法国经英吉利海峡偷渡至英国的现象愈发严重。2022年4月,英国与卢旺达达成协议,计划将抵达英国的非法移民遣送至卢旺达,并向卢方提供相应资金。该计划一直饱受争议。… 阅读更多

她 ……如今是英国副首相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7-07

原标题;她,14岁陪酒,16岁怀孕,17岁混社会……如今是英国副首相

这标题是不是挺俗套的?一股营销味。

但英国现在发生的事情,好像也找不到合适的标题,只能用转折一点的,励志一点的。

基尔.斯塔默在成为英国首相后公布了工党新内阁主要成员名单:

虽然还不知道这届内阁寿命有多长,但名单引起了不少争议,包括一些反对保守党的英国网友也认为有问题。

今年5月,大卫·拉米(当时是影子外长)和约翰·希利(影子国防大臣)都跑到了乌克兰基辅,承诺工党一旦执政,将会对乌克兰进行“铁铸”般支持。

他们现在一个管外交,一个管国防,恐怕很难改变既有的政策,而大多数民众是希望工党新内阁在乌克兰问题上能有所改变。

被议论最多的是副首相安吉拉·雷纳,由于她的“传奇人生”,甚至在微博也上了热搜榜,标题是#英国新任副首相16岁时曾怀孕辍学#

有一些人在猛吹英国体制优越性,说她如果在中国就早就放弃了。中国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不良少女,只要不自暴自弃,总能找到生计。… 阅读更多

整个西方,快被他气死了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整个西方,快被他气死了。

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罗斯一轮又一轮制裁,只有大棒挥舞,没有橄榄枝;他倒好,周五破天荒去了莫斯科,而且还和普京微笑握手。

在西方眼里,普京现在是大魔头,不仅不能见面,连电话都不能打。

但他不仅见了,还笑容满面,亲切友好交谈。要知道,就在几天前,他虽然也去了基辅,也见了泽连斯基,那可是冷冰冰地交流,连个笑脸都没有。

更要知道,西方领导人现在去基辅,那都是要和泽连斯基热情拥抱的。但只有他,拥抱的没有,握手都很勉强。

他就是特立独行的欧尔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为什么去基辅,去莫斯科

说来,似乎很简单。

因为匈牙利现在是欧盟轮值主席国,用欧尔班自己的话说,他要斡旋和平,他要创建直接沟通的渠道,以最短的路径开启对话,因为“你不可能坐在布鲁塞尔的扶手椅上,就能实现和平,我们不能坐等战争奇迹般地结束”。

所以,毅然决然去了基辅,接着又去了莫斯科,这是他的“和平使命”!… 阅读更多

美国要作大死了,这次要祸害全世界

来源:知乎网    作者:坏土豆    2024-07-05

土豆说:

美国又要作大死了,这次,他是要坑害全世界。

要搞清楚危害,先来解读一段历史。

我们都认为,1929年出现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对,从1929年到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中间还经历了10年。

这10年中其实有无数的机会来挽回,但是美国通过一道法令最终将世界推向了深渊。

而今天,美国就要重蹈覆辙,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了!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一年不到,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从363 点暴跌到220点,各工厂的开工率只有80%,失业率暴增。

美国的国会议员们慌了,怎么办?

1929年12月,犹他州的共和党人,参议员斯姆特一拍脑袋,认为美国的经济之所以下滑,就是因为关税太低了,导致全球、尤其欧洲的商品大量涌入美国,抢走了美国工商业的市场。

斯姆特说要让美国再度繁荣,就必须要加关税,要疯狂的加。

阅读更多

来自“投名状”的回报:英国工党大胜!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7-06

据新华社7月5日消息,在4日举行的英国议会下院选举中,英国工党赢得过半数席位,将成为执政党,由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出任英国首相。

工党在下议院650个议席中赢得了410席,保守党仅获得119席,远低于议会解散时的346席。

保守党领袖、英国首相苏纳克随后承认败选,并向英国国王提交了辞呈。

他在辞职讲话中表示自己非常抱歉,并对败选结果负责。

保守党可谓是输到脱裤,颜面全无,唯一的体面就是由印度裔承担惨败责任。

62岁的斯塔默到白金汉宫觐见了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获得国王批准后正式成为英国首相(照片是他以前被授勋的场面)

单纯地从选举角度看,工党赢了。

但对英国人来说,则没有赢家。因为困扰老百姓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从英国八年换了六任首相的节奏来说,斯塔默能在唐宁街10号呆多久也是个问号。

卡梅伦,2010-2016;特蕾莎.梅,2016-2019;约翰逊,2019-2022;特拉斯,45天;苏纳克,2022-2024;斯塔默?… 阅读更多

美俄梦魇:批准里海通道,中国重回汉唐

来源:华山穹剑    

上合组织峰会在哈萨克斯坦召开,我们顺便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托卡耶夫送上大礼,签署法律,正式批准和中国发展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协议。

之前我们到欧洲的陆路运输通道主要是通过俄罗斯,一方面依赖单一路线的风险大,但另外一方面老毛子对中亚看的紧,不想让我们染指。

但俄乌战争开打,改变一切,欧洲自己就不想通过俄罗斯运输物资。道理也很简单,欧洲集体杯葛制裁俄罗斯,谁也不想自己的物资供应线被敌人卡脖子。

所以跨里海这条”中间走廊”,就是绕过俄罗斯,从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然后通过土耳其或黑海到达欧洲。(图中的西2通道,中吉乌是西3通道)

时间20到22天,比从俄罗斯走时间略少。

毫无疑问,这条线路会让中国中亚影响力变大,俄罗斯影响力变小。

而且对欧洲也有好处,他们也希望把他们的影响力渗透到中亚,把欧洲车,奢侈品,农产品等卖到中亚,所以中国中亚的合作,其实是让欧洲搭便车。

阅读更多

1打29国,南海爆发电子战,美军失去GPS信号后撤退

来源:华山穹剑     

6月30日,南部战区的官微突然发布了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帖子。内容是“碧海深处硝烟浓,晚安”。

网友们纷纷留言,发生什么事了?结果没有任何回复。

第二天从媒体获悉,菲律宾北部突然失去了一切电子信号,卫星电话、GPS导航、电话、电视全部失灵。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十二个小时,然后这些信号又神奇般的回复了。

随机就有菲律宾网友发帖,在菲律宾北部的南海地区,东大和以白头鹰为首的29个国家的军舰爆发了激烈无比的电子战,最终联军不敌撤退。

为什么菲律宾北部会有29个国家的飞机和军舰呢?

原来之前菲律宾被中国用消防斧狠狠教训了一顿,被中国以德斧人之后,觉得心里很憋屈,美国觉得自己作为菲律宾的老大也很没面子。

自己的小弟被欺负,自己还是要有所表示的,至少要摆出姿态来撑撑腰,不然还怎么做老大?还怎么叫小弟冲锋陷阵?

所以美军就纠集了整整29个国家在南海组成了一支联军,搞联合军演。

意图就是威慑中国,看到我这个阵势了没有,你要是识相,就给我乖乖的,不然我们29个国家可不是吃素的。… 阅读更多

“中国煽动世界大战”?其心可诛!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7-05

自2022年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以及北约集团不断地在制造舆论,企图拖中国下水,至少让中国“分摊”战事久拖不决的责任。

6月,所谓的“瑞士和平峰会”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于是,它们埋怨中国不参加,埋怨中国不为和平出力,一个劲地想将聚光灯打在中国身上。

据彭博社7月3日报道,芬兰总统斯图布宣称,如果北京愿意,一通电话就可结束俄乌冲突。

如果他们真的是这么认为,那么,又何必花几千万美元去瑞士开什么“和平峰会”?

难道近百个国家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电话管用?这让网上那些哭着喊着“拥抱文明”的乌粉情何以堪?

说白了,芬兰总统如此离谱的讲话,只是在配合“拖中国下水”的舆论罢了。

然而,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7月2日,美国“亚洲协会”在纽约举办了一场活动,讨论主题为“台海关系与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参会者主要是美国一些前政客和反华“智库”代表。

一位名叫何塞·维加的美国网友上传了一段现场视频。… 阅读更多

一觉醒来,英国大变天了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07月05日

一觉醒来,英国果然大变天了。

英国工党又创造了历史,看出口民调,在英国议会总共650个席位中,工党一举拿下了410个,掌握了绝大多数,这与1997年布莱尔带领工党赢得418个席位的历史最佳成绩,相差无几。

英国保守党,原来的执政党,则陷入了惊人的崩溃。绝对是历史性的惨败!

按照出口民调,现在几大政党的席位如下:

工党:410个席位。

保守党:131个席位。

自由民主党:61个席位。

英国改革党:13个席位。

苏格兰民族党:10个席位。

其他:25个席位。

英国出口民调,一般都比较准。

由此,英国政坛彻底变天,连续执政14年的保守党,彻底沦为在野党。

我看到,有保守党政要已经哀叹:这是一个毁灭性的夜晚。

英国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翻脸不认人,选举后不存在什么过渡时间。

也就是说,大选结果一出,落败的英国首相苏纳克,必须立马卷铺盖走人;工党领袖斯塔默,马上入住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新首相。… 阅读更多

20年反转,中美俄三国角色变迁

来源:华山穹剑    

一、美国低劣的要挟

前不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任内第二次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加大对俄罗斯的支持”,劝中国不要和俄罗斯走太近。

几天后,普京访华,中方高规格接待,并发表了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全方位合作的“联合声明”,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对此,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的棺材板估计要摁不住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恨不得跳起来抽布林肯嘴巴子。

1997年布热津斯基曾写过一本《大棋局》,对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做了分析,也为美国接下来20年经略全球提供了建议。

当时的美国足够强,布热津斯基的认知却很冷静。

他认为美国的霸权是不能持久的,美国只有以仲裁者的身份介入亚欧大陆事务,才能获得长久的利益。就像他的前辈马歇尔、基辛格一样,他是平衡论支持者。

想想看,1997年的美国何其强大?唯一的对手苏联被搞到四分五裂,残余俄罗斯正想方设法讨美国欢心,刚刚兴起的日本又被摁下头跪舔,欧洲没有一合之将,中国人还在打螺丝,放眼望去,谁与争锋?

阅读更多

特朗普重回白宫,世界将会怎样?

来源:知乎网     作者:坏土豆    2024-07-03

特朗普如果回来,世界将会怎样?

答案是美国彻底走向疯狂,欧洲将碎成渣渣,俄乌战争并不会马上停止,中东局势更加紧张,美国霸权失去支点,加速陨落。

今天我们聊聊这个问题。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首先,特朗普是全球右翼的扛把子,我们从这里说起。

我已经写了两篇欧洲右翼,很多人对左翼右翼还是分不清楚,告诉你个最简单的方法。

左翼,代表就是环保小公主,是白左,就是吃饱了撑的。

右翼,代表就是德国小胡子,还有美国红脖子,就是吃不起饭了饿的。

左翼吃饱饭了,就想做圣母婊和道德婊,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就要环保,要动保,就要支持移民,要全球化自由贸易,要谁弱谁有理,要搞LGBT,高呼共同价值观和普世价值观。

一旦全球化他们搞不赢了,经济衰退了,吃不饱饭了,就要右转,那也顾不上做圣母了。

这个时候就要民粹,要驱赶移民,要极端民族主义要弱肉强食,要关闭国门加关税抵制自由贸易,要退群,也就是退出各个国际组织,要政府不干预经济;

阅读更多

重获自由的阿桑奇 还会跟美国对着干吗?

新闻来源: 酷玩实验室     于2024-07-03

2019年4月11日,英国伦敦一幢红墙白瓦的公寓楼前,挤满了警察、安保人群,外围有媒体、示威者,还有一些路过的围观群众。

一个满头银发的男人,被六七个壮汉从公寓里跌跌撞撞地拖出来,他手里攥着《国家安全史》,尽管行动受限,嘴里却一直喊着:

“Resist! We must resist!”

抵抗,我们必须抵抗!

他自认无罪,但过去7年,他一直被“困”在这幢楼的某个房间内,透过厚厚的窗帘,看一眼外面的世界。

同样在这个封闭的房子里,他挥一挥衣袖,就能搅动一个国家的大选。

他被许多权力中心的“大人物”视为眼中钉,又被无数个普通人视为孤胆英雄。

他是朱利安·保罗·阿桑奇,维基解密(WikiLeaks)的创办者。

从2019年被抓之后,阿桑奇被关押在伦敦安全级别最高的贝尔马什监狱长达5年,直到前两天——

6月24日,阿桑奇与美国司法部达成认罪协议,他承认违反间谍法,换取美国司法部终止诉讼。… 阅读更多

她要打击中国起重机,美国港口怒了!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7-04

拜登政府准备对中国制造的龙门起重机加征关税,这事正闹得美国各个港口人心惶惶。

如果这项政策被执行,那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港口起重机关税将直接从0到25%,而因此产生的额外成本1.3亿美元,将由美国各港口经营者承担。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企业可以不卖,但美国港口不能不买。

否则,随着原有起重机的老化淘汰,美国港口将面临瘫痪风险。

美国业界不得不写联名信,反对这项政策,他们将怒火倾泻到在了白宫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就是戴琪(凯瑟琳.戴)身上。

据彭博社7月1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南卡罗来纳州、德克萨斯州和弗吉尼亚州等多地港口上周联名致函戴琪,明确表示中国起重机不可替代,并要求取消或推迟关税实施。

他们警告说这一关税计划将导致美国港口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北美港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加州私营码头运营商长滩集装箱码头公司(LBCT)总裁布赖恩·纳夫克(Bryan… 阅读更多

“五角大楼就是摆脱不了华为,和国会摊牌”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07月04日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美国想要极力斩断全球最大电信服务提供商华为的一切经贸联系之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雇主之一,五角大楼却面临着难题——到目前为止,美国国防部难以摆脱对华为的依赖。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7月3日报道,尽管2019年的美国《国防授权法》禁止国防部与任何使用华为设备的公司签订合同,但正如该法案通过后的五年多来所做的那样,五角大楼正引发一场与国会之间的新一轮“摊牌”,寻求豁免其根据该法案第889条承担的义务,即禁止政府机构与使用华为组件的实体签署合同。

美国国防部官员甚至警告说,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危机国家安全”,其理由是,华为占据全球电信设备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在美国国防部开展业务的国家系统中可谓是“根深蒂固”,因此不可能找到替代选项,而这项业务限制可能会影响五角大楼采购大量医疗用品、药品、服装以及军方所依赖的其他类型后勤支援的能力。… 阅读更多

“东大”出手,美国宇航员有救了!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7-03

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正引起全球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而美国NASA传来的消息则越来越令人感到沮丧。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28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在工程师团队完成对推进器技术的一系列地面测试前,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返航时间将继续推迟,目前还不能给出确定返航日期。

这意味着,巴里·威尔莫尔和苏妮塔·威廉姆斯这两名宇航员还要在太空呆着,而且是无所事事。

6月13日、6月24日、7月2日,美国宇航员的太空行走计划全部失败,因为宇航服漏水。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波音“星际飞船”很可能将无法执行将他们送回地球的任务。

“星际飞船”的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导致了这一困境。

如果以飞船原定6月14日脱离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的时间来算,他们已经在太空滞留了两个星期。

国际空间站加上他们两人共有9人,其余7人分别为俄罗斯、美国、白俄罗斯的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尼古拉·丘布、特雷西·戴森、亚历山大·格列比翁金,马修·多米尼克、迈克尔·巴拉特、珍妮特·埃普斯)… 阅读更多

他们到底在怕中国什么?

来源:华山穹剑    

 

欧洲还是怕了,忙不迭出了昏招: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额外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加征部分——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已经是10%。

因此,一旦加征确认,意味着大部分中国车企在欧盟市场的关税税率将升至27.4%至31%之间,而作为“出海顶流”的上汽集团则面临着高达48.1%的最终关税税率。

成本增加近50%,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无法接受。它带来的影响既猛烈,又持久,更恶劣。

所以,欧盟加税一旦正式实施,目前因“物绝对美,价相对廉”而广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将失去市场竞争力,骤然萎缩的市场需求也将传导至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是新一轮贸易战的前夜,中国车企也遭遇了“华为时刻”。

一、欧洲为什么怕了?

实话实说,这次加税,欧盟酝酿已久——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触动了欧盟的奶酪。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