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被卖了还不知道!

2021-12-16     华山穹剑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德国媒体援引北约人士称,在2021年上半年开始,德国方面一直在使用北约内部机制,以阻止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乌克兰是付过钱的,并不是要北约白给武器,而是花钱买武器;其次,德国阻止的一批武器,全部来自美国,也就是说,德国是在阻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从这两点来看,德国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不想让乌克兰从北约获得武器。这番操作是在默克尔仍未卸任时做出来的,当时默克尔离开已经成为定局,在离开之前还一直在暗中使绊子,说明对此事非常上心,要利用自己职业生涯最后的时间来阻止。

默克尔之所以这么做,跟俄罗斯有着直接关系。默克尔担心乌克兰获得更多的武器之后会挑起战争,一旦跟俄罗斯爆发了战争,德国就非常尴尬了,德国近年来跟俄罗斯的合作非常深入,尤其是在能源方面。“北溪-2号”项目一直被美国盯着,如果爆发战争,德国作为北约的一员只能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这个项目也就彻底黄了。

阅读更多

原创 | 围绕立陶宛的大国博弈

作者:花猫哥哥     2021-12-14

最近,因为台湾问题,东欧波罗的海的一个小国立陶宛成为了国内舆论的热点话题,今天就给大家捋一捋围绕立陶宛的大国博弈。

1  为啥是立陶宛?

自从欧盟成立,推动经济一体化以来,欧盟内部就一直存在不和协的声音,原因无他,主要就是在欧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财富分配非常失衡。

德国就是欧盟的最大受益国——一方面,德国享受着东欧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德国商品在欧盟内部横行无阻,成为欧盟成员国最大的贸易国。

欧盟这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其实与中国有点类似。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所以资金、人才都向长三角、珠三角聚集,同样西部落后地区工业完全无法与东部发达地区竞争,所以西部地区又成为了东部制造业的产品倾销地。

中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转移支付!

通过赋税手段从东部发达地区抽取一定的财富,然后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

靠着这套行之有效的转移支付体制,中国虽然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但是东西部地区人民并没有因此产生巨大的裂痕。… 阅读更多

美国式经济制裁,特别适合中国拿来对付立陶宛!

来源:久久      
背信弃义的立陶宛,成了最近的反华急先锋,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立陶宛这个国家,在欧美文化中具备重大文化意义。

1990年3月,作为苏联领土的一部分,立陶宛第一个宣布***立,随后立陶宛立刻成为了美苏势力争锋的第一线。

苏联没有出硬手进行压制,而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谈了快一年,但无果

美国察觉到,苏联好像有点虚弱。

1991年2月11日,在美国的授意下,冰岛第一个率先承认立陶宛***立,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因担心破坏和欧美的关系,未能对此做出强硬反应。

随后多米诺骨牌开启。

丹麦、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接连承认立陶宛***立,苏联对此好像束手无策。

彻底看清苏联虚实的美国,进行了最后雷霆一击。

9月2日,美国宣布承认立陶宛***立,并宣布“如果苏联对立陶宛使用武力,美国将作出回应”。

随后,苏联四分五裂,大量国家纷纷***立,而美国全部承认。阅读更多

布林肯提前结束东南亚之行

2021-12-1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12月15日,因一名随行人员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前结束对东南亚的访问,“谨慎考虑后”决定取消泰国之行回国。当时,布林肯刚结束与马来西亚总理的会谈,原计划当天前往并抵达泰国。

布林肯当晚表示,他对此深感遗憾,将重新安排访泰时间并已邀请泰国总理访美。

布林肯13日开始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访问,这是他就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东南亚。此前,多家外媒分析称,布林肯此行目的在于加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组建“抗中同盟”

美驻泰使馆转发美国务院声明:布林肯将提前结束访问回国

15日,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发表声明称,一名随布林肯出访的人员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这名人员已遵守马来西亚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并未参加布林肯在马来西亚的活动。

声明还说,布林肯及其他随行人员新冠病毒检测均为阴性。

美国《纽约时报》15日报道称,这名阳性人员是随布林肯出访的记者团中的记者,因隐私原因,具体身份将不对外透露。13日,该记者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检测结果呈阴性;14日晚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后,检测结果变为阳性。阅读更多

南苏丹暴发“不明疾病”已致89人死亡,排除霍乱可能

2021-12-16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4日,一名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表示,正在调查南苏丹琼莱州凡加克镇(Fangak)的一种“未知疾病”,当地已有至少89人死于这一疾病。该地区最近遭受了严重的洪水袭击。当地卫生部门采样化验结果显示这场疫情并非霍乱。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卫组织已派出一支工作组前往当地采集样本。受洪水断路影响,这个工作组只能乘坐直升机前往当地。南苏丹目前正遭遇近6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洪水不仅阻断了交通,也加剧了当地疟疾疫情暴发和食品短缺危机。南苏丹自独立以来冲突不断,民生艰难,该国几乎全部人口的口粮都依赖于国际粮食援助。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许多灾民被困在由洪水包围的地带,因此他们被通过水源传播的致命疾病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 阅读更多

这样的好事,会越来越多!

作者:牛弹琴    2021-12-15

(一)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件好事。而且可以预见,这样的好事会越来越多!

这两年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的本土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科研建设中来。

清北自不必说。作为象牙塔顶端的两所高校,向来是企业和社会人士捐赠的首选目标。其他知名学府、乃至普通高校近几年接收的捐赠,无论是次数还是金额上,都有明显增长。

比如,有两所定位为新型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今年就颇为瞩目。

一所在福建福州,一所在浙江宁波,两所大学的筹建捐资,分别来自于玻璃大王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和知名半导体上市公司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

比如,今年8月22日,武汉大学知名校友企业泰康保险,在25周年司庆之际,宣布捐款10亿元,提升我国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解决相关领域“卡脖子”难题。

还有,上海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81级计算机系校友、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宣布个人出资1亿元,为母校捐建一座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中心,旨在赋能基础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 阅读更多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撰写:2021-12-15

朝鲜12月中旬迎来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掌权10周年。当年年仅27岁的金正恩在父亲金正日病逝后,于2011年12月17日被拥立成为最高领导人,此后他修正父亲强调的“先军体制”、实施以党领政,盼将朝鲜打造成正常社会国家,其中追求发展核武、经济并进路线,先后进行4次核试验,并与韩国总统文在寅、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会谈。

据悉,12月17日金正日病逝后,金正恩于12月30日首先被拥戴为朝鲜军方的最高领导人,慢慢在国内政坛取得一席之地,甚至成为国内唯一至尊,维系“一人领导体制”,《韩联社》针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分析金正恩10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与演变。

▼▼▼点击了解金正恩上台4大范畴改变 同父亲金正日有何不同?下文有更详尽解说▼▼▼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朝鲜改头换面写历史新页(01制图)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朝鲜改头换面写历史新页(01制图)
金正恩(美联社)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朝鲜改头换面写历史新页(01制图)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朝鲜改头换面写历史新页(01制图)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朝鲜改头换面写历史新页(01制图)
金正恩上台10周年 朝鲜改头换面写历史新页(01制图)
+18

*政治:

金正恩在虎视眈眈下被拥戴为最高领导人,其中过去40多年来素有“朝鲜权力第2把交椅”之称的姑丈张成泽更是金正日临终前的托孤大臣,面对各种内外隐忧,首先金正恩将父亲金正日在世时强调的“先军政治”从宪法移除,追求政治体制安稳、国家正常化,同时恢复劳动党过去机能,以党领政、治国,确立其统治正统性。

阅读更多

美国情报部门想让阿桑奇死!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王雯雯    2021-12-14

【环球时报记者  王雯雯】编者的话:“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案件进展,充分暴露出美国在新闻和言论自由问题上的双重标准。12月10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将阿桑奇引渡美国,他的家人称会提出上诉,并爆料他10月份曾在监狱中中风。出生在澳大利亚的阿桑奇2007年初开始运营“维基解密”网站。2010年,该网站公布大量美国政府有关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揭露了美国犯下的罪行和劣迹,这也让阿桑奇过去10年“寸步难行”。阿桑奇先是躲进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当2019年厄瓜多尔不再向其提供庇护后,又被关在英国的一座监狱里。如今,最新的裁定又让他的命运成为未知数。北京时间14日凌晨3时,《环球时报》记者王雯雯在她的英文访谈栏目《洞见》(Insight Talk)中视频采访了阿桑奇的弟弟——电影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希普顿,目前他身在美国,为释放阿桑奇开展抗议和游说活动。希普顿刚完成一部家人为争取阿桑奇获得自由而四处奔走的纪录片,在他看来,如果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美国政府要给别人讲什么是新闻自由,就应该先释放阿桑奇。而澳大利亚政府也不应该对美国唯命是从。… 阅读更多

这是普京的伤心往事,让他不堪回首的往事!

作者:牛弹琴    2021-12-14

资料图

这是普京的伤心往事,让他不堪回首的往事,听来也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有些朋友可能已经知道了,在即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俄罗斯,最近的历史》(Russia, Latest History)中,普京接受采访,回忆了当时苏联解体后,他不得不开私家车,挣外快养家的的生活。

他说,“我的意思是,开车赚外快,做私人司机。说实话,谈起这些并不令人愉快,但不幸的是,事情确实如此。”

唉,英雄也曾落寞,普京也开过出租车。

1,说起来,这肯定不是正规的出租车,更准确地说,普京开的是黑车。

2,一名前克格勃要员,都不得不以这种方式,维持家庭的开支,可想而知,当时其他俄罗斯人的困境。

3,这确实是普京乃至一个民族的伤心往事,普京也是点到为止,不愿意多谈。

但其实,真可以理解,普京毕竟也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他也要养家,当时的大背景,苏联突然解体,随后,卢布贬值,物价飞涨,战争在继续,俄罗斯人茫茫然不知道,前途是什么。… 阅读更多

30多场龙卷风后,CNN:美国一座小城镇“消失”

2021-12-13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12月10日夜间至11日,美国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龙卷风灾害,阿肯色州、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等6个州一夜之间遭遇30多次龙卷风袭击。美媒称,灾难已造成至少90人死亡,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肯塔基州死亡人数超过80人。

在承受巨大人员伤亡的同时,一些城镇更是几乎被风暴“夷为平地”。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日报道,肯塔基州梅菲尔德市(Mayfield)的建筑几乎都被龙卷风摧毁,居民们哀叹这座城镇“已经消失”,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样子。

梅菲尔德位于美国肯塔基州格雷夫斯县,共有大约1万名居民,但在10日晚间的龙卷风灾害中,这座小城镇直接遭受了风暴的袭击。报道称,小镇曾经引以为豪的广场已不复存在,市政厅也已倒塌,只剩下遍地的废墟和瓦砾。

 

CNN报道截图

梅菲尔德消费品工厂是这座小镇的“经济命脉”与中心,同时也是镇上受灾最严重的区域。肯塔基州众议员詹姆斯·科默(James… 阅读更多

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选择中国,不后悔

2021-12-14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鞠峰】

最近,美澳英加等国相继在中国没有邀请的情况下宣布不派遣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大搞“政治作秀”。距开幕还有50多天,这场体育盛会遭遇一小撮国家制造的“逆风”,但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前副主席理查德·庞德(Dick Pound)表示,选择中国,不后悔。

路透社报道截图

据路透社12月13日报道,庞德在接受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radio)采访时表示,“从奥运会的角度来看,(如果)要一个可以组织和举办出色奥运会的东道国,中国绝对没有错。”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有组织的国家。”庞德说。

庞德称,不后悔选择中国(北京)作为2022冬奥会的举办地。他表示,在选择举办地时,是依据”该国作为体育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组织符合世界期待的国际赛事的能力。”

今年已79岁高龄的庞德是加拿大游泳冠军、律师、竞技体育道德的倡导者。自1978年起,庞德就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职,两度出任副主席。他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首任主席,并长期担任此职直到本世纪初辞职。长期以来,庞德坚决主张对运动员进行严格的药物检测,并提出了对许多作弊和腐败官员的指控。… 阅读更多

俄媒:台湾问题,北京开发出新工具箱

来源:环球时报       2021-12-13

新加坡亚洲新闻网12月11日报道,原题: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战争,美中能否避免台湾对峙? 吉米喜欢使用仿真枪进行模拟战斗。他说通过生存游戏学到很多武器知识,比他在台湾军队四个月强制训练期间学到的还要多。吉米当然不承认自己是“草莓兵”。但在朋友中他更像是个例外。吉米说很多(台湾年轻)人不愿服兵役,“想方设法避免”。他还看到有人在体检时佯装哮喘发作,“如果发生战争,我们就得靠自己。美国来帮助的几率极低”。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在美中之间的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加剧。中方已警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的危险性。

那美国是否会“保卫台湾”?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邦尼·格拉瑟说,几十年来,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保持了和平,使美总统在危机中具有灵活性。澳英美之间达成的奥库斯协议可能增加挑衅几率。北京一家非政府智库的负责人王辉耀说:“中国当然不怕这个,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利。”… 阅读更多

个人声望快速下跌!英首相因“防疫违规”深陷危机

来源:环球时报      2021-12-13

【环球时报记者 纪双城 甄翔】就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来袭、英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趋紧之际,英国首相约翰逊因被爆出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嫌疑而深陷争议,甚至有议员称约翰逊应该辞职或者被赶下台。与此同时,民调显示,保守党和约翰逊的支持率双双下降。分析人士认为,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约翰逊政府目前正面临一场政治危机,保守党内的气氛与前首相特雷莎·梅下台前很像,未来一周将是决定约翰逊在保守党内地位的关键一周。

约翰逊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约翰逊被爆参与竞猜活动

英国《卫报》11日梳理了近一周以来围绕约翰逊的涉疫情丑闻。去年年底,由于疫情形势紧张,英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中专门提醒,圣诞季期间工作单位不得举办纯联谊性质的聚会。但是,本月初,媒体披露去年12月18日唐宁街10号举办过一场圣诞联欢会,据说现场有吃有喝,还做游戏并互换圣诞礼物等。对此,约翰逊本人上周曾公开道歉,同时信誓旦旦宣称唐宁街10号并未发生任何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形,被曝光的事件当事人、首相新闻秘书斯特拉顿当晚也致歉并“含泪辞职”。… 阅读更多

打美国的狗,是一种艺术

来源:风闻    2021-12-12

乌克兰有个顿巴斯号军舰,是一艘指挥舰。
 
但是顿巴斯地区属于事实上武装独立的东乌克兰地区,而且顿巴斯还是打响武装反抗乌克兰暴政第一枪的首义之地。
 
这艘船就好比是我国的台湾省,搞了一艘指挥舰,还特意叫做“延安号”,不仅如此,这个“延安号”还来我琼州海峡挑衅。
 
乌克兰派顿巴斯号去刻赤海峡挑衅,3亿美元预算到了,怎么也得表表忠心,搞了这么大的动作,就招来了俄军的反制。
 
俄军的军事演习搞了一个封锁,亚速海大部分地区都是演习的区域,整体禁航。飞机军舰把亚速海围得水泄不通。
 
肌肉要秀,要疯狂的秀,要秀到当美国的狗都不可为。
 
乌克兰派了顿巴斯挑衅,这是第一步点火。
 
俄罗斯封锁刻赤海峡,封锁亚速海军演,这是第二步拱火。
 
牌就推了回去。
 
直接和美国人推牌,这件事危险,从前有个赫鲁晓夫,要和美国人玩互相威慑,你推一个土耳其的军事基地,我推一个古巴的核武器。
 
结果肯尼迪推回来一个世界大战,赫鲁晓夫接不接,都把自己放在了火上。不接,气势全输,全世界都知道,赫鲁晓夫是个怂包。… 阅读更多

立陶宛外长辞职!挑衅中国,却连化肥都干不过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      2021-12-12

这段时间一直上蹿下跳的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昨天居然宣布辞职了。据立陶宛DELFI.lt等媒体报道,兰茨贝尔吉斯已向内阁提交了正式辞呈,同时,立陶宛交通部长也提出辞职。

12月7日,这孙子还在请求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做出“强烈反应”,理由是立陶宛货物无法在中国港口通关。

12月9日,立陶宛副外长埃德梅纳斯又向欧盟哭诉,中国正在要求跨国公司与立陶宛断绝关系(商品不得使用来自立陶宛的零配件和服务),否则将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回应:”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有关具体情况。”同时他强调,立陶宛违反了两国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兰茨贝尔吉斯于2020年12月担任立陶宛外交部长,在这一年当中,他是勾连台湾当局的最主要人物,给立陶宛制造了一堆外交烂摊子。

现在这孙子想拍屁股走人,下周立陶宛内阁将决定是否接受他的辞呈。… 阅读更多

菲律宾已经开始变天!

2021-12-11       华山穹剑

新一届联大全会审议“海洋和海洋法”议题上,菲律宾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发言中就南海问题发表错误言论,遭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驳斥。菲律宾之所以要炒作南海话题,就是因为找到了美澳等国家撑腰,试图逼迫中国接受南海仲裁的结果。从菲律宾方面此举就能看出,菲律宾大选才拉开序幕,就已经开始变天了。

杜特尔特出任菲律宾总统以来,中菲关系出现了明显缓和,美菲关系则渐行渐远。如今,杜特尔特的任期即将结束,菲律宾内部的亲美派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向美国表忠心,在联大上炒作南海问题就是他们的手段,借此表明自己愿意为美国冲锋陷阵。

菲律宾理论上仍是美国的盟友,既然是美国的盟友,那就具备一个共同点——一到大选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向美国展示自己的忠心。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无不是这样,只要是对大选有想法的人,总有一部分会选择抱美国的大腿,因为他们知道,美国有能力干预选举。

阅读更多

美国为何害怕普京出席北京冬奥会

原标题:美国为何害怕普京出席北京冬奥会,想起2008年奥运会果断出击的那一幕

作者:佚名    来源:每日热文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2-11

中俄美已经摊牌!

中国拒绝邀请拜登出席冬奥会,普京却被邀请。

中俄国防部长刚刚公开举行视频会谈,签署多项军事合作协议。有人就猜测那些没有公开的军事合作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公开的很重要,没有公开的、秘密的就是更重要的。军事合作从来都是秘密的。

那么普京来中国只是出席冬奥会?

如果这么简单,中国为什么不邀请拜登?

美国抵制冬奥会,全世界都在关注台海和乌克兰,嗅到了火药味。

中美元首前些时候视频会谈,拜登对中国元首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回过头就把刚说的话用脚踩了。美国要以台湾关系法跟台湾建立官方和军事关系,邀请台湾参加美国举办的民主峰会,8名美国议员和10多位国会官员窜访台湾,喊出“台湾共和国”。美日等5国34艘军舰就在菲律宾海军演,声称保卫菲律宾,其实大家都知道是针对台湾的。美国声称,如果大陆统一台湾,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阅读更多

港媒:用道德批中国前,德国先瞧瞧自己!

来源:环球时报       2021-12-11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0日文章,原题:德国站在道德高地批评中国前,应先看看自己的人权纪录  德国新任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最近提到“对话与强硬”的对华方针。德国《图片报》以近乎讽刺的标题为她“喝彩”。不过,若贝尔伯克说到做到,通过道德指责和提出所谓不言自明的真理对北京来横的,这倒是澄清一些事情的绝佳机会。

贝尔伯克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那些要求新闻自由的人,应首先好好看看德国奇特、片面的对华报道。我的许多同事都指出,疫情暴发时,东方主义在德媒中占了上风——即把病毒看成东方的事,从而阻碍了西方国家对疫情的早期有效应对。这促使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库宾写下充满情绪的文章,对他曾最喜欢的《法兰克福汇报》的(对华)敌意报道表示怜悯。该报如今热衷于所谓孔子学院中国间谍故事这类不靠谱的报道。库宾指出一个并非不重要的细节,即该报驻外记者只有少数人懂中文。

我在青岛隔离期间遇到德国电视二台记者乌尔夫·罗勒,他沮丧地对我承认了同样的事情:懂得这里的语言或文字的德国记者太少了,包括他本人。不幸的是,鲜有记者有这种自知。… 阅读更多

耶鲁上百位教授要求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撰写:2021-12-10

美国司法部为打压中国搞出来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已然让美国科学界怨声载道。指其极具侵略性,美国耶鲁大学上百位教授谴责并要求终止该计划。

12月9日,美国耶鲁大学学生报纸《耶鲁每日新闻》称,耶鲁大学已有100多名教授联名发表公开信,谴责并要求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联名信指出,“中国行动计划”极具侵略性和歧视性,不成比例地针对华人学者,所谓“清除美国大学校园间谍”的努力是对科学探究和学术自由的威胁。《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行动计划”大多数案件的指控都被驳回或基本上没有生效。

另据美国之音(VOA)12月8日报道,继2020年推出短片提醒美国官员“不要被中国政府诱骗成为间谍”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今年将再推出一部纪录片,展示美国企业“正面临来自中国政府和实体的商业间谍威胁”。FBI是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执行中的重要打手,其特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针对华人的各种恶劣、荒谬行径不断遭媒体曝光。

阅读更多

印军灵魂人物坠机身亡!谁最开心?

作者:后沙   2021-12-10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全球各大新闻平台被一条印度军机坠毁消息刷屏。本来,印军坠机这类事件早已见怪不怪,但这次在事故中身亡的却是印度军队灵魂人物–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尔。

 印度国内媒体和网民一片悲鸣,同时,各种阴谋论也层出不穷,像脑回路与众不同的印度学者拉马·切拉尼第一时间就在推特发文,将拉瓦特的死与去年台军“参谋总长”沈一鸣坠机身亡进行刻意联系,宣称两起事件“有着诡异的相似之处”,各种暗示。还有的说中国人正在开心而热烈地谈论此事。

然而,对拉瓦特丧生而最为开心的不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巴基斯坦人,而是拉瓦特的印度同行们,因为他们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今天,失事直升机黑匣子已经找到,事故原因正在分析当中,外界认为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米-17V5直升机出现机械故障,直升机失去控制;

二、驾驶员操作失误,直升机失去控制;

三、有人事先在机上做了手脚引发事故;…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