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之后日韩加码,美军插手,加速发展自身实力非常紧迫……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琼林先生   2023-01-14

日本与韩国突然明目张胆的辱华,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之前我们就聊到过,日韩必然是收到了来自美国的指令,而故意针对中国,就是引发争端的火药星子。

比如韩国,在被暂停签证以及被香港暂停韩国产品进口之后,韩国表示将加速部署萨德,甚至扬言称在两个月后完成。

  关于萨德我们在以前的文章里讲过,这东西是2008年开始在美国服役的。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的借口,是为了应对朝鲜的导弹与核武器。可我们都懂,这玩意儿装在韩国,就等于在我们家门口装了一个监视器一样。所以此刻韩国重申且加速部署萨德,是文在寅之后韩国重新站队的标志。

当然,这也是面对反制之后,韩国的一种威慑手段。韩总统尹锡悦甚至在1月11日说道:韩国未来很可能部署核武器,凭借我们的科学与技术,很快就能拥有。

不过尹锡悦这就有点没脑子了,看来是贵人多忘事,韩国敢搞核武器,第一个灭了他们的不是朝鲜,可能会是美国。朴正熙时代,韩国曾偷偷搞过核试验,也就是890项目,结果美国强行介入销毁了韩国的所有计划与资料并警告了他们。说到底,让你一个小弟成为有核国家,那我这个大哥还怎么当下去?… 阅读更多

纠集50国打俄!美国启动新年首次国际大会

2023-01-12   来源: 华山穹剑

原标题:纠集50国打俄!美国启动新年首次国际大会,全力支持~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据悉,随着乌克兰国防部发布“春季作战计划”后,西方国家也宣布新一轮援助方案。按照乌方所说这次的反攻范围直接扩大到克里米亚到顿巴斯地区,还兼顾打击俄军后方(包括国内防线),预计会在战场上和俄方发生“攻守转换”,装备支持就变得非常重要。目前已有多国在讨论对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包括美国的M1步兵战车、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法国AMX系列坦克等。值得关注的是在各方施压下,德国也已经表态考虑提供“豹2”系列主战坦克。

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整套“毒刺”导弹

但这些“特定型号”的军备远远不够,外媒认为乌克兰如果想在如此宽阔的战线上全面反击俄军的话,他们必须要有一整套源源不断的装备支持、运输、维修和训练操作体系,才能和俄方持续抗衡。而在俄军的打击和乌克兰国内经济的困顿下,乌方“国产力量”已经陷入低谷,也就意味着这些装备只能由国外来提供。消息提到从去年后半年开始,西方各国流入乌克兰的武器数量就已经大减,基本上都是靠美国“独家支持”,美方占了乌克兰所有军援的85%以上(《华盛顿邮报》12月29日数据)。… 阅读更多

有点搞笑了,苏纳克认为英国还是1902年的英国……

来源:风闻     作者:杭子牙   2023-01-13

正在英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日与英国首相苏纳克在伦敦签署了一项防务协议。按照协议,日本和英国将互相允许在对方国家部署军队。

此外,协议还允许两国军队实施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军事演习及部署。

这是日本与欧洲国家签订的首项此类“军事互惠准入”协议,也是英国100多年来签署的首项此类协议。

该协议的目标对象和效忠对象是谁,不言而喻。

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这项协议对两国都非常重要,并将强化英国对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承诺,并且强调了两国在加强经济安全和加快防务合作方面的共同努力。”这句话明显是说给美国听的。

但是,英国政府还是生怕人们不知道这个协议的意义及所指向的目标对象,又进一步声称,这个协议是“自1902年以来英国和日本之间最重要的防务协议”。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清楚1902年英日协议的时代背景:当年,为对付沙皇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英日两国曾签署条约,形成所谓“英日同盟”,以遏制沙俄,巩固各自的霸权利益。… 阅读更多

重大突破,俄军攻破一块比骨头还硬的钢板!

2023-01-12    来源: 华山穹剑

这是俄军攻打巴赫姆特6个月以来,最大的战果。

俄军终于攻破苏勒达尔盐矿了。

苏勒达尔盐矿是一块比骨头还硬的钢板。自俄军打入苏勒达尔市区以来,俄乌两军在这里已经对峙了3个多月,俄军却连苏勒达尔盐矿的入口都摸不到。

苏勒达尔盐矿是一座易守难攻的超级堡垒。在巴赫姆特战役中,苏勒达尔盐矿一直都是俄乌两军争夺的超级中心。

这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盐矿。在苏联时期,它供应了苏联40%的盐,还对外出口22个国家。即便开采到今天,苏勒达尔盐矿依然是一座难以估量的巨额宝藏。据估算,苏勒达尔盐矿加上顿巴斯地下埋藏的300亿吨煤矿,总商业价值超过11.9万亿美元。

苏勒达尔盐矿因矿藏量巨大,开采时间极为悠久,距今已有141年。在这141年里,苏勒达尔盐矿形成了长达200公里,深达150-200米的地下隧道。在一般人眼里,矿井隧道普遍是肮脏,黑暗,恐怖,阴森的。可苏勒达尔盐矿不同,队长给大家看一张图:… 阅读更多

张文宏的强大,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来源:知乎    坏土豆 作品    发布于 2023-01-04

(备注:这里只转载文章的后面部分。编者:zx)

 

而且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今天下午开始,搜古今中外的名人,从希特勒到拜登,从普京到秦始皇,全球5000年历史,怎么也有几百亿人吧,全部被张医生完败。

没有一个人热度能超过他!

妥妥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真的,你去找,你找到算我输…….

这个结果,可以让特朗普哭泣,让拜登沉默,你要说为啥西方媒体推崇张文宏?

因为他的影响力可以秒杀全球所有人!

我们就以正常人的语速,30秒钟说一句话,说1880万句话被引用,需要15.6万个小时!

平均到3年,每天需要说19个小时的话,而且基本上是不带重复的!

而且,张文宏可不仅仅是聊病毒,是从历史、人文、科技到文学、经济,无一不精,无一不谈!

张文宏谈文化,说中国人别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的,什么五千年文明啦,这都是瞎扯!

张文宏谈经济,说如果再不放开,经济就要崩溃了,如果发生经济危机,死的都是穷人。… 阅读更多

拜登任内首访美墨边境,难民却被提前“清扫”

2023-01-11     来源: 华山穹剑

原标题:拜登任内首访美墨边境,难民却被提前“清扫”,没看见就是不存在

美国总统拜登

据悉,随着2024年大选越来越近,拜登政府不得不面对他们最大的麻烦之一:南部边境难民问题。此前有美媒爆料称除了管控不力外,民主党有意将外来移民变成他们的“永久性票仓”所以不加限制和驱逐,造成美国南部边境难民泛滥。但目前相关法案还没有通过意味着这部分人无法给拜登投票,边境问题又变成了一个大累赘,如果在大选前还无法解决的话民主党基本上在南部的几个州就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迫使拜登不得不亲力而为。

美墨边境的小镇上

8日拜登前往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视察,这是他首次来到这片被美媒称为是“肮脏之地”的区域。去年8月《迈阿密时报》和德克萨斯当地媒体记录称,埃尔帕索等十几个城镇已经被难民“占领”,这里生活着大量无家可归者、移民蛇头、等待进入美国大城市的难民和走私犯罪者;很多当地的居民早已搬离到其他城市生活,大街小巷一片衰败,几乎“难以辨认是美国城市”。所以不少人期待拜登看到这种场景会如何评价自己的难民政策,得克萨斯州州长阿伯特也认为的他们的土地现在面临“沉重的灾难”。… 阅读更多

中方敦促英方停止“殖民梦呓”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叶蓝      2023-01-12

原标题:黎智英律师竟乞求英国首相,中方敦促英方停止“殖民梦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叶蓝】反中乱港分子黎智英犯案累累,依然不知悔改,身陷牢狱继续挑起事端。继早前企图聘请英国律师为其辩护,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一锤定音后,穷途末路的他又开始向英国摇尾乞怜。

想和英国首相谈论黎智英

黎智英与6名公司高层,连同旗下3家公司,被控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等共4罪。据香港头条日报网11日报道,黎智英的所谓国际律师团队于当地时间10日去信英国政府,声称黎智英一案令人深感忧虑及具象征性,请求安排与首相苏纳克紧急会面,商讨确保黎智英能获释的可能办法。英国外交部印太事务国务大臣卓雅敏与黎智英的律师团队会面,称英方向黎提供支持已有一段时间,还“要求”港府停止“针对包括黎智英在内的民主派”,扬言“英方将继续支持人权自由及法治”。… 阅读更多

巴西下令逮捕骚乱“幕后黑手”托雷斯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邵世均     2023-01-12

原标题:巴西下令逮捕骚乱“幕后黑手”托雷斯,其在博索纳罗任内任司法部长

【环球时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邵世均】巴西司法当局开始对国会骚乱事件中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据路透社11日报道,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德莫赖斯周二下令拘捕刚被解职的首都巴西利亚公共安全负责人安德森·托雷斯,指控他是煽动示威者冲击巴西国家权力机构的幕后黑手。

托雷斯在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任内担任司法部长,后接任巴西利亚公共安全负责人。托雷斯因安全部队未能阻止抗议者冲入巴西国家权力机构而受到批评,随后被免职。本月早些时候,托雷斯与家人前往美国。1月8日,托雷斯告诉当地媒体,他正与家人在美国奥兰多度假,博索纳罗当时也在同一城市。托雷斯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他将回国向警方自首。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在一个度假社区住所外向支持者致意。(视觉中国)

巴西检察官10日要求联邦审计法院冻结博索纳罗的资产。同一天,一名与博索纳罗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透露称,博索纳罗周二已经从美国奥兰多附近的医院出院。… 阅读更多

秦刚上任外交部长后,已和四国外长打了电话

来源:腾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1-11

原标题:秦刚上任外交部长后,已和四国外长打了电话,有这些意味深长的细节

资料图

中国新外交部长秦刚,现在已经出发去了非洲。很有意思的是,他去非洲前,打了4个电话,对象是4个国家的外长。

可能也不止4个电话,但看外交部网站,有公开报道的电话,就4个。

第一个在1月1日,对象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其他三个都在1月9日,分别是

第二个,1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第三个,1月9日,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

第四个,1月9日,韩国外长朴振通。

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通稿很简短,信息量很大。完全个人观点,五个很意味深长的细节吧。

细节一,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布林肯。

这或许也很正常,看新闻,当时秦刚应该还在美国,身份非常特殊,外交部通稿中的表述,是“外交部长秦刚大使”。

先当驻美大使,后当中国外长,以前也有先例。但同时既是外长,还是驻美大使,这种身份,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新中国外交历史上前所未有。… 阅读更多

秦刚首次出访非洲五国,被孟加拉国半路“截胡

来源:腾讯网   2023-01-10

原标题:秦刚首次出访非洲五国,被孟加拉国半路“截胡”,印度这次没招了

新任外交部长秦刚才上任,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外交活动。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为了进一步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非友好合作。秦刚外长将在1月9日至16日,应邀访问加蓬、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埃及五国,并将前往非盟总部与阿盟总部访问。

秦刚此次出访非洲,是他担任中国外长后首次出访。中国外长每年首访,都会选择非洲,已经成了一种惯例和特色,从1991年开始,这一优良传统始终没有改变,体现了中非一如既往,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这种选择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一贯战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对非政策始终没有改变。

在“真实亲诚”理念的指引下,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多项合作。在去年,中方率先支持非洲联盟加入G20,受到非方欢迎。近些年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免除了部分非洲国家的债务,非洲国家能够感受到,中国是真心实意想要帮助非洲发展进步。… 阅读更多

岸田文雄参拜神宫差点被炸

来源:腾讯网   2023-01-09

原标题:安倍事件再次上演,岸田文雄参拜神宫差点被炸,1100名安保没发现

近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打算前往伊势神宫参拜,但就在其到达的前十几分钟,现场突然传来了爆炸声,警方证实系有人远程操控所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事件刚过去不久,现在又发生了类似事件,给本就动荡的日本政坛,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岸田文雄出访多名安保随行

安倍事件重现,岸田文雄险些被炸

据环球网报道,按照惯例,每年新年过后,日本首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伊势神宫参拜,考虑到安倍遇刺刚刚过去不久,日本警方特意加强了安保工作,派出了1100名警力执行此次任务,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在岸田文雄到伊势神宫不久之前,现场突然发生了多起爆炸事件,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后,警方在搜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爆炸残骸以及无线电装置,推断此次袭击是通过远程操控实施的。重点是,在这之前,警方已经对这片区域进行了详细的排查,但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由此推断,爆炸装置可能是在警方搜查以后放置的,或者就是在搜查过程中出现了疏忽,但不管怎样,… 阅读更多

埃尔多安“临时加价”变更入约条件

2023-01-10   来源: 华山穹剑

原标题:埃尔多安“临时加价”变更入约条件,瑞典首相:无法接受这种要求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据悉,瑞典和芬兰两个国家宣布加入北约后,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阻力。在去年下半年提交申请书后,土耳其、匈牙利两国迟迟拒绝批准,将瑞芬拦在门外。消息提到埃尔多安此前已经对两国开出了条件,其中要求瑞典对其放弃武器禁运、将库尔德拉入“黑名单”、引渡33名“恐怖组织相关人物”等。对此瑞典最难满足的还是最后一条,因为他们之前将这些埃尔多安的反对派视为“座上宾”,现在要将其当作罪犯交还给土耳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年土耳其政变的大街上

消息提到,瑞典方面对最后一条非常犹豫,在半年时间里采取消极态度,只是将一名据称是库尔德工人党相关组织的成员引渡至伊斯坦布尔。这引发了埃尔多安的不满,上个月土耳其方面宣布,将要求瑞典批准引渡的人员名单从33人扩大到42人,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些的话,土耳其将会“谨慎考虑其作为盟友的可靠性”。这毫无疑问是一次“临时加价”的行为,有报道甚至认为目的就是警告瑞典拖得越久越麻烦,不要试图用拖延将这件事掩盖过去。… 阅读更多

《查理周刊》为何总在挑拨宗教和种族矛盾?

2023-01-10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3日,法国讽刺杂志《查理周刊》刊登了数十幅嘲讽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漫画。这是该杂志于去年12月发起的一项投稿活动,目的在于向伊朗“头巾事件”的抗议示威者表示支持。

《查理周刊》将这次漫画比赛描述为,“通过嘲笑这位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宗教领袖,将其送回历史的垃圾箱,来支持那些为自由而战的伊朗人”。其挑选出的作品包括哈梅内伊被裸体女性用石头砸或挂在头发上等情景,另有一些漫画则出现了更为粗俗露骨的色情画面。

《查理周刊》于去年12月发布的作品征集推文

法国主流社会对伊斯兰文明持续发难

表面上看,这可以看作是《查理周刊》对那场悲剧的悼念。但实际上,这是法国多年来对伊斯兰文明持续发难的一个部分而已——相信大家没有忘记,《查理周刊》8年前曾因刊登取笑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遭遇恐怖袭击,造成12死11伤。如果说当下与过去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密集。… 阅读更多

新加坡卫生部长:目前不必调整对华防疫措施

来源:环球网   作者:李诗睿    2023-01-10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李诗睿】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9日表示,新加坡目前不必调整对华防疫措施。报道称,王乙康还说“当新加坡经历另一波疫潮,其他国家和地区又会如何对待新加坡的旅客?”

1月9日,王乙康在新加坡国会就如何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发展发表部长声明。图源:《联合早报》视频截图

报道介绍,王乙康9日在国会就新加坡如何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发展发表部长声明。他表示,去年最后四个星期,有约200名从中国入境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占新加坡输入病例不到5%;七个重症输入病例中,仅一人从中国入境。自开年以来,新加坡还没有出现从中国入境的新冠重症患者,也未检测到毒性更强的新变种毒株,因此目前不必调整防疫措施。

报道称,王乙康认为,这是因为自疫情暴发以来,往返新加坡-中国两国的人数一直较少;而且新加坡要求所有入境人员必须完成新冠疫苗接种,未完成接种者须出示阴性检测证明。王乙康还说,新加坡的边境防疫措施不像东盟多数国家那样完全开放,也不像日本、加拿大和一些欧盟国家那样,要求所有从中国入境人员做入境前检测;而是跟西班牙一样处于中间,既不是最严格的,也不是最宽松的。

阅读更多

疫情放开之后,法国给中国扣帽子最起劲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虚声     2023-01-10

在中国对疫情进行全面管控的时代,很多国家(尤其是美日)念叨着要中国放开。

中国放开之后,美日等国又转过头对中国进行这样那样的限制。拜登和岸田又表达对中国疫情的担忧。实际上中国大陆是地球村最后一个放开管控的区域,其它地方早就躺平了。而且中国现阶段流行的BA.5.2、BF.7毒株,基本都被视为乙类病毒。

正常情况下,美、日、印等国不应该拿中国放开管控做文章,因为它们早已躺平。话说回来,它们对中国指指点点,也不过是从政治层面恶心一下中国而已。鉴于美日对中国的一贯套路,它们的政客这么做也能理解。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中国跳得最高的是法国。

法国政府于1月4日,对中国旅客加强边检卫生措施:

一、所有年满六周岁的人员在从中国飞往法国领土的飞机上,必须佩戴口罩。

——这条可以理解,毕竟现在中国人自己出门也佩戴口罩。

二、年满11周岁的乘客,必须在乘机时出示48小时内核酸或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出示的结果必须是法文或者是英文书就的纸质或电子证明,标明检测日期和结果不接受自检。… 阅读更多

中方一句「盡在掌握」,一切盡在不言中

来源:风闻    作者:何溢诚     2023-01-09

日前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布新聞稿表示,勃克級飛彈驅逐艦「鍾雲號」在符合國際法的情況下,於當地時間5日例行穿越台灣海峽,並強調通過台灣海峽的行動,展現美國對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的承諾,美國海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與執行任務。

看來美軍第稍七艦隊,依慣例在鼓吹所謂「航行自由」的同時,順便給民進黨政府釋放一下支持的信號,且軍艦在海面行動的時候,還有兩架偵察機在空中提供情報,面對美軍如此猖獗的行徑,中國卻未氣急敗壞回應,僅走個流程過場,輕描淡寫的警告一下美國,指出美國軍艦的行蹤,都在解放軍的掌握之中,除此之外,就沒有多餘的動作。

中國之所以表現的如此淡定,一句「盡在掌握」,一切盡在不言中,因為解放軍海上力量崛起後,底氣就越來越足,之前美國海軍就透露過,說基本上任何一艘美國軍艦進入中國周邊海域,後面都會跟上一艘解放軍軍艦,天上還有解放軍的戰機盯著,這充分反映出解放軍對周邊海域的掌控力度。現在,美國航母戰鬥群進入中國周邊海域,都得小心翼翼地,並且在兜了一圈之後,迅速撤回菲律賓海,美國航母戰鬥群尚且是如此,這一艘小小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又怎麼會被中國放在眼裡,美國之所以總拿軍艦穿航台海來炒作,也是因為美國是真的對大陸沒招了,已經黔驢技窮,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了。… 阅读更多

俄罗斯果然报复了,称乌军遭遇最惨烈损失

来源:腾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1-09

资料图

俄罗斯果然报复了,请注意三点。

1,时间点。俄罗斯的单方面停火,在1月8日零时结束;结束之后,俄军发动了猛烈的导弹袭击。

2,地点。都是在顿涅茨克。这里也是俄乌冲突现在最激烈的区域,重大伤亡都在这里,激烈战斗还在进行中。

3,死亡数据。俄国防部明确,这是一次报复袭击,而且这一票很大。新年第一天,乌军称袭击打死400俄士兵(俄承认89死);但俄军认为,这次报复袭击,至少打死600乌军。

如果都属实,那2023年一开始,俄乌双方都创造了新的战场纪录:

1月1日,俄军蒙受了开战以来最惨烈的人员损失;

1月8日,乌军遭遇了开战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袭击。

很俄罗斯式的报复,俄军死伤很惨重,但乌军死伤更惨烈。

大家都知道,俄军新年第一天的重大挫败,按照俄国防部的说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规使用手机。当时大批俄士兵在大楼里庆祝新年,乌军捕捉到了密集的手机信号后,使用美国援助的海马斯火箭弹,发动攻击得手。… 阅读更多

破解百年大乱局,每个美国人都要感谢中国!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戎评说策     2023-01-09

美国时间周二,发生了“众议院议长”难产的民主闹剧。

戎评在第二天凌晨率先发文将这场闹剧定义为“百年未有之乱局”。

  最近几天,认为是“小闹剧”的人才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从“百年乱局”的角度来探讨“众议长难产”的问题。

因为美国共和党20名反麦卡锡的极右翼议员非常强硬,因此许多专家认为美国这场闹剧甚至将刷新美国两百多年来所有的众议长选举历史。

我却认为不会!

因为美国历史上数次“众议院乱局”,放眼当时的世界,都没有一个中国这样的‘对手’给它如此大的压迫感。

果然,美国这场百年乱局最终持续15轮结束,没有刷新南北战争前的纪录。

美国的众议院终于能开门议事了,每个美国人,都该感谢中国!

一,“中国议题”成美国议会救世主

根据美国众议院的制度,每一届众议院,选举众议长是第一事项。

选出了众议长,那435位议员才可以宣誓履职,然后推动各项立法议程在众议院讨论与通过。… 阅读更多

哥伦比亚总统突访委内瑞拉,举行约3小时闭门会谈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邵世均    2023-01-09

【环球时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邵世均】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于当地时间7日突访邻国委内瑞拉,与委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举行了约3个小时的闭门会谈。法新社8日报道称,这是自2022年8月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领导人举行的第三次会晤。

哥伦比亚总统突访委内瑞拉(视觉中国)

此次会晤是在两国重新开放边界一周后举行的。佩特罗办公室在声明中称,两国元首围绕边界管理、加强双边贸易关系等议题达成多项协议。作为担保国,委政府还将支持哥政府实现与反政府武装双边停火和全面和平的目标。此外,两国技术团队将在本月27日前举行会议,对双边贸易问题进行审查。

马杜罗在会谈后发布推文表示,双方会谈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两国有一条明确的合作道路,将继续在不同领域为两国带来积极成果。

法新社此前报道称,美国政府一直拒绝承认马杜罗在2018年总统选举中赢得连任,对其实施制裁并施压多个拉美国家支持自封“临时总统”的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胡安·瓜伊多。马杜罗政府曾多次谴责哥上届政府协助美国干涉委内政,并于2019年2月宣布与哥断交。

阅读更多

164年来最“难产”议长诞生

来源:搜狐网    2023-01-07

原标题:164年来最“难产”议长诞生,美国新任第三号人物麦卡锡是谁?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 黄佳琦

经过4天15轮投票,凯文·麦卡锡终于赢得众议院议长。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麦卡锡在当地时间6日深夜11时50分举行的美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第15轮投票中获得216票,当选众议院议长。会议持续到7日凌晨,随后第118届国会所有议员宣誓就职。

麦卡锡带领国会议员宣誓就职(图片来源:美联社)

这场经历15轮投票的众议院议长选举是美国政坛百年未有之大奇观,成为自1859年以来拖延时间最长的议长选举。

为当议长全面妥协

在第15轮投票中,麦卡锡获得216票赢得议长,民主党众议院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获得212票,6名共和党议员投了弃权票。

众议院共有435个席位,但去年11月一名民主党人当选众议院议员后病故,填补其空缺的选举尚未举行,因此参与议长投票的实际上有434名众议员,当选众议院议长需获得超过半数的218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