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越南方面是什么反应?

来源:搜狐网    2023-06-04 

越南自古以来跟中国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在宋朝以前,越南曾长期是中原王朝直接统辖的领土,这在他们的历史上称为“北属时期”。后来由于中原大乱,越南开始自立成国,不过仍属于中原的藩属国。

到了近代,西方殖民者崛起,入主中原的大清自己都饱受侵略,根本无暇去顾及越南,所以在1885年的《中法新约》签订后,中国放弃了宗主权,越南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不过中、越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就此停止,两国为了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等中国先成功后,又开始大力援助越南。

其实新中国对外第一战并非抗美援朝,而是抗法援越,1950年8月,中国从野战军中抽调的329名解放军军官,在韦国清的率领下到达越共的总部越南广渊,这个时间比首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还要早个多月。

后来解放军对越南军队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培训,并且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这些都是越军能越打越强的基础。… 阅读更多

弃用“冲绳”改回“琉球”,只有两条路:从日本独立,或回归中国

华山穹剑    2023-04-25 

今年我国的外交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先是成功调解了伊朗和沙特的多年仇恨,成了世界调解员。现在又走出了更绝妙的一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与琉球官员举行闭门会晤,并表示其知事(相当于县长)将单独访华。

中国大使会见冲绳副知事

双方在举行闭门会议的时候表示,决定不再使用冲绳这个称呼,将冲绳还原为历史名称琉球,冲绳知事玉城丹尼还希望对中方进行访问。没多久,中方两架轰炸机飞越了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的空域,向日本发出了最为明确的信号。

两架中国H-6轰炸机18日从东海经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飞至太平洋,搭载疑为鹰击-12反舰导弹的物体

琉球,从来都不是日本的领土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海和菲律宾海之间,包括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奄美诸岛、土噶喇列岛、大隅诸岛等岛屿,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是日本和韩国的海上生命线,近代之前长期属于中国的藩属和势力范围,双方友好往来保持了500多年。

琉球的归属可以沿时间线解读:

阅读更多

土耳其这个新举动,又震惊了全世界

来源: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6-06

西方漫画,政治不正确,但看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国中土耳其,果然很神奇。反正,土耳其最近的一个新举动,又震惊了全世界。

因为新财政部长希姆谢克突然宣布:土耳其将遵循国际惯例,回归“理性”经济政策。

其他国家这样说,可以没任何悬念。但关键,这是土耳其呵!

要知道,之前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曾因为土耳其陷入了苦苦思索:到底是土耳其错了,还是他们学的西方经济学,确实是出问题了。

为什么?

因为土耳其的通胀率很高,去年一度超过了85%,24年来最高;即使现在,也仍在40%以上。

我们说,通胀猛于虎。百姓自然怨声载道,怎么办?

全世界几乎通行的做法,一看到通胀加剧,央行马上会加息,收紧市场流通性,赶紧让通胀降下来。

西方国家是这样做的,东方国家也是这样做的,当年中国通胀一度飙升,也大致采取的这种做法。

但土耳其就是土耳其,就是不加息。

不仅不加息,反而要降息,而且大刀阔斧,去年8月以来,已经连续5次降息。阅读更多

美国为何偷偷换防长发言标题?

来源:风闻    作者:侠客岛    2023-06-06

在刚刚闭幕的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两场演讲引发广泛关注。一场来自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他先是大谈美国的“印太战略”,强调“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对美“核心利益”的重要性,又称美国正加紧实施所谓“太平洋威慑倡议”,升级与亚太盟友的多边军事合作,同时还不忘对南海、台海局势指手画脚。

另一场来自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围绕“中国的新安全倡议”议题,李尚福阐释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呼吁强化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开放、包容、透明、平等的地区安全合作架构。

美方谈“威慑”,中方谈“合作”——两场演讲,传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安全观:前者是沉浸在霸权迷思中,奉行霸道霸凌、丛林法则、对抗冲突、阵营对抗;后者则是从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互信协商、开放包容。

孰是孰非?高下立见。

会场之外的世界,并不太平。从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大陆战火难消,到个别国家在亚太地区拉帮结伙、试图复制阵营对抗的把戏,再到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复杂严峻的安全挑战启示人们:应当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从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到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国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阅读更多

访华后,马斯克为何风生水起?

华山穹剑    2023-06-05

6月 1日,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一行的“极速访华之旅”,落下帷幕。

从5月30日抵达北京,到6月1日离开上海,人们将马斯克的中国之旅精准到分钟、小时来计算。

在这44个小时里,马斯克先后被3位国家部委领导接见、深夜前往上海超级工厂鼓舞员工、被上海市委书记接见,马不停蹄。

当然,这一场访华,给马斯克带来的好处,是极大的。

简单说一个例子吧——

马斯克访华期间,特斯拉股价大涨,市值一夜激增1800亿元,马斯克重回世界首富之位。

这恰恰是他来华之后、风生水起的有力证明。

在此,不得不说的一格事儿就是,5月30日,马斯克来华访问,受到了外交部长秦刚的亲自接见。

对于普通的工商界人士来说,这堪称是“殊荣”了,当然,这也恰恰说明,在中国人看来,马斯克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

 访华后,马斯克为何风生水起?

 

看看秦刚外长和马斯克聊了些啥——

秦外长谈到:

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把准方向盘,沿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方向前进;… 阅读更多

泰国大选,军方“郑重承诺”:我保证不政变……

乌鸦校尉 · 2023-06-04 · 来源:乌有之乡  

大家好,我是乌鸦。

前些日子,泰国大选落下帷幕,此前呼声颇高的前总理他信的小女儿贝东丹·西那瓦没能当选,泰国远进党党魁皮塔以微弱优势胜选。

不过这次泰国大选,比结果更有意思的是,是两个“表态”

其一正是曾代表农村贫民利益同“保皇党”争利的前民选总理他信,在大选结果出炉后,特别强调,他本人和所在的西那瓦家族“尊重并热爱君主制”。

而更有趣的则是在大选投票前,泰国陆军总司令纳隆攀特意表示:泰国军方保证不会发动政变

这听起来实在是离大谱,就像有人跟你“保证”今晚绝对不会来砸你家玻璃一样,合着“保证不政变”还成了泰国军方的大慈大悲。

但如果对泰国军方这些年的情况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个“保证”还真就是大发善心了。

之前乌鸦跟各位介绍过泰国的政治格局,从上来说,泰国实在不能算一个稳定的国家,王室、军方、家族、农民之间的角力频繁而激烈。其中军方势力很多时候直接占据政府(总理)权力,过去的37任总理中,有15任是由军政府担任的,占到了总数的40%。而这些军政府的总理则大多数都是靠推翻了民选总理后上台的。… 阅读更多

中东最近这个戏剧性变化,让美国都看不懂了

来源:搜狐网    2023-06-05、

资料图

中东是一个产生奇迹的地方,但中东最近这个戏剧性的变化,感觉让美国都看不懂了。

怎么戏剧性?

伊朗和沙特是仇敌吧?在中国斡旋下,最近突然和解了。伊朗和阿联酋关系不好吧?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伊朗最近扣押了一艘从阿联酋驶出的油轮,阿联酋还很生气。

气美国不主持公道,气美国没有作为,以至于阿联酋日前一怒之下,退出了美国领导的有关中东海上安全的多国联合机制——“联合海上力量”(CMF)。

反正《纽约时报》的说法就是:阿联酋的做法,可能就是向美国发出信息,即该国对美国保护其在波斯湾的盟友免受伊朗威胁的程度感到不满,必须注意自己的利益。

以前是美国一言不合就退群,现在是阿联酋主动退群与美国说Byebye。

真是这样吗?

感觉最新的进展,让美国媒体都有点懵,更让在中东的美国第五舰队吐出一口老血。

伊朗海军司令沙赫拉姆·伊拉尼日前明确表态,伊朗、沙特以及其他三个海湾国家——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计划组建一个海军联盟,该联盟还将包括伊拉克、印度和巴基斯坦。阅读更多

印度挣钱印度花,怎么就把自己的货币信誉给卖了?

来源:知乎    作者:乐兮     2023-05-10

印度挣钱印度花,怎么就把自己的货币信誉给卖了?

 

“天下苦美元久矣”,在当今全球集体去美元化浪潮之下,但凡有野心的国家,都会想将自己国家的货币,往全球市场推一推,即使不能推向全球化,也至少要成为区域主流货币,印度一直都想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推动与俄罗斯贸易中采用卢比结算,也是印度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结果没成想半年过去,俄罗斯直接宣布暂停采用卢比交易,主要是因为自己手中的卢比已经花不出去了。

半年前信誓旦旦要推动卢比全球化,为什么就陷入夭折?

都知道印度”心比天高,命却比纸薄”,印度从建国之初就开始,”要么成为世界一流大国,要么就消失在世界上”,去年俄乌开打之际,西方发了疯地制裁俄罗斯,同时也拼命拉拢各国制裁俄罗斯,而印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坚持自己独立主权而不被西方裹挟的国家。

正是冲着印度这份独立自主的好印象,也为了拉拢印度不投向西方阵营,俄罗斯不仅愿意打折卖给印度石油,还同意在双方的贸易中,采用印度卢比结算,这不在欧洲苦于能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印度采购了往年数倍的俄罗斯石油,至于印度多采购的石油,最后在经过“民主”添加剂的加工后,转手就高价出口给了欧洲各国,让印度在去年通过倒买倒卖俄罗斯石油,最终是赚的盆满钵满。… 阅读更多

印度铁路发生本世纪伤亡最严重事故,高铁梦受重创!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程是颉 任重 丁雅栀   2023-06-05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颉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印度官方4日宣布,由于存在重复统计,2日晚在该国东部奥里萨邦发生的3列火车相撞事故已造成至少275人死亡,比之前统计的288人略有下降,官方同天宣布火车脱轨是由于电子信号系统错误造成的。法新社称,这是近30年来在印度发生的最严重列车事故。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此次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分别向印度总统穆尔穆、总理莫迪致慰问电。莫迪3日原本的行程是为一列连接孟买和果阿邦的半高速列车开通揭幕,后改为赶往事故现场视察。“莫迪的高铁梦被泼了一盆冷水”,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其实莫迪执政后非常重视铁路建设,铁路安全相比前些年有明显改善,但此次事故显示该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欠的历史账太多”。

3日,工作人员在3列火车相撞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法新社)

莫迪3日赴事故现场附近的医院看望伤者。(法新社)

阅读更多

莫迪一脸凝重去了现场,但现场这两幕,激怒了很多印度人

来源: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6-04

实事求是地说,印度总理莫迪的反应速度还是挺快的。火车脱轨相撞惨剧发生后不到24小时,一脸凝重的莫迪,就出现在了事故的现场。

这次三列火车脱轨相撞的事故,已造成近300人死亡,是印度20多年来最惨烈的一次火车事故。

在现场,莫迪双手合十,眼中含泪。还有图片显示,他在现场查看图纸,表情相当严峻。

但就在这个现场,也发生了很不和谐的两幕,激怒了很多印度人。

第一幕,现场的欢呼。

当莫迪到达现场时,不知一些印度人是怎么想的,居然齐声高喊“莫迪、莫迪”的口号。

在国外社交媒体上,一些印度人就愤怒地说:这太无耻了,这不是选举拉票现场;就在这个地方,近300人刚刚死亡,他们却这样欢呼。

请注意,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印度人说的。

确实我也搞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幕?

不是为救出生命欢呼,而是为莫迪出现欢呼。

或许,这从一个侧面,也显示了莫迪在印度的声望吧。但这样的场景,更加剧了印度国内的撕裂和不满,毕竟,这真不是一个值得欢呼的现场。… 阅读更多

乌要召开世界峰会,中国收邀请

来源:易网新闻    2023-06-03

原标题:乌要召开世界峰会,中国收邀请,不到24小时,俄对华送出“礼物”

俄乌冲突持续之际,乌克兰要召开一个没有俄罗斯的“世界峰会”,以寻求外界对乌方“和平计划”的支持,中国已收到邀请,另一边,不到24小时俄对华送出“礼物”。

当下,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15个多月的时间,但依旧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近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还遭遇了无人机袭击。此外,美西方对乌的军援动作也未停止,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白宫还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物资,包括防空系统、“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和反装甲系统所需的弹药。同时,白宫强调,债务上限问题不会影响对乌援助。在此背景下,乌方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貌似更有了“底气”。近来,乌方还有意要召开一场“世界峰会”,为自己拉来更多的支持。

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美媒消息称,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日前宣布,乌克兰及其盟国正计划召开一个没有俄罗斯参与的世界峰会,以争取外界对基辅当局“和平计划”的支持。乌克兰准备与“所有国家”进行对话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包括中国和巴西的代表。美媒称,近几个月来,基辅当局一直在努力同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进行协调。此外,叶尔马克认为,与俄罗斯的直接谈判目前尚无可能。… 阅读更多

东亚版的乌克兰,浮出水面!

华山穹剑     2023-06-03 

从G7会议可以看出来,美国想拉着西方大国一起对付中国,但并不顺利,德法意都不愿和我国硬掰。

这形势和俄乌战前很像,美国急着动手,但欧洲不想跟,美帝只好改变节奏,更快的引爆了战争。

美国这操作要想成功,有个问题必须先搞定,就是得找到泽连斯基这样的政客。

这就尴尬了。

东亚人民都是看三国演义长大的,政治智商普遍较高,很难找到小泽这种人,别看平时喊的凶,真到动手的时候,一个闪的比一个快。

美帝忙活了半天,也没在东亚折腾出多大风浪。

不过,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东亚版的乌克兰慢慢浮出了水面。

1

日本不对劲

日本股市最近涨了,涨得气势如虹,打破了33年来的历史记录。

本来股市涨涨跌跌也正常,但日本涨到这个高度,确实是1990年后就没见过,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么个涨法,难道是说日本已经走出了“失去的30年”?

问题是日本经济并不好,4月份的外贸又逆差了,达到30多亿美元,更糟的是,这是日本连续第21个月的逆差。… 阅读更多

蒙古觉得中俄配不上它了,要引狼入室?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    2023-06-03

众所周知,在中俄之间夹着一个蒙古国,而蒙古邻国也只有中俄。

蒙古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它只能与中俄紧密合作才有出路,才能发展。

中苏关系恶化时,蒙古是很痛苦的。

现在中俄保持着高水平合作关系,对蒙古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蒙古好像并不认命,它想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第三邻国”–美国以及美国盟友。

5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日本G7峰会后前往蒙古访问,双方主要议题是矿产和农业资源合作。

还提到了北约事务,蒙古怎么跟北约能扯上关系?

大家可能想不到,早在2012年蒙古就成为北约“合作伙伴国”了。

同年11月22日,蒙古成为欧安组织第57个正式成员国,公然打出了“脱亚入欧”的旗号。

有如此渊缘,马克龙跟蒙古谈论北约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马克龙离开后,美国人就立刻跟上了。

5月30日,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兰伯特访问蒙古,还带来了韩国外交部东北亚司司长崔勇俊,美韩与蒙古外交部官员举行了会谈。… 阅读更多

英国面包限价,印度首相就这点能耐?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    2023-05-31

通货膨胀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的严重危机,它涉及到民生、政治、经济、外交、工业、农业等领域。

如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是目前西方国家主政者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机智的英国政府似乎为解决危机指出了一条明路。

5月29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媒体报道,英国首相苏纳克将要求超市对面包和牛奶等基本商品实行价格管制,因为英国食品食品涨价幅度高得令人担忧。

然而,苏纳克这一计划立刻激怒了多家大型超市,因为他们的经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如果政府强制限价,那么超市将不得不停止销售面包和牛奶。英国财政大臣亨特表示,政府正在与食品生产商、农民和超市讨论相关措施。

如果英国政府推行了这项政策,那么除了面包和牛奶之外,鸡蛋、土豆、奶酪也将被限价。

英国4月份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9.1%,食品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燃料。

说点一些英美粉不爱听的信息,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可过得不大景气。… 阅读更多

南非的求生欲,真强

作者:虚声 · 2023-06-03 · 来源:乌有之乡

随着金砖峰会日期(8月22号)接近,南非的话题度越来越高。普京是否亲自出席南非峰会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众所周知,因为西方对俄罗斯的极限制裁,ICC(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了“逮捕令”。ICC有一百多个成员国(中美俄都不是成员国),南非也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普京去南非,可能面临“被逮捕”的风险。这就让南非很为难。

最近有消息报道,南非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正考虑多种解决之道,其中就包括将峰会举办地点换成中国。

  这个消息很突兀,但仔细想想,也有一定的逻辑基础,至少它体现了南非满满的求生欲。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如火如荼,很多国家都抓住了机会,迎来大发展;但是南非不仅没有发展,还从当年的准发达国家,退化为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其中的酸楚只有自己才知道。在很多吃瓜者眼中,南非的很多举动堪称一个笑话。

这届金砖峰会,如果南非处理得当,会给自己加分;如果处理不好,南非的国际地位会继续下滑,成为吃瓜界的笑柄。… 阅读更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问沙特,寻求修复美沙关系

2023-06-03    作者:陈思佳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据美国国务院网站6月2日消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在当地时间6月6日至8日访问沙特阿拉伯,讨论美国与沙特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战略合作、经济和安全合作等一系列双边问题。这是在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之后,布林肯首次访问沙特。

声明称,布林肯将于7日出席美国-海湾合作委员会部长级会议,讨论有关中东安全、区域一体化等合作事宜。6月8日,他还将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共同主持会议,讨论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问题。

英国路透社分析称,布林肯访问沙特的目的,可能是“抗衡”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已在上个月访问沙特,连续的高层访问表明,华盛顿希望修复与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的关系。但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此行不太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美国国务院声明截图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2日对媒体表示,布林肯将重点推进美国与沙特的关系,“我们专注于未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所有事情上赞同沙特,或是他们在所有事情上赞同我们。我们之间当然存在意见分歧。”… 阅读更多

“神舟十六”圆满成功!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    2023-06-01

原标题:“神舟十六”圆满成功!中国登月时间表也定了,美国又在画大饼、

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6名航天员将共同工作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各地网友又纷纷发来贺电。不过,就跟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航一样,有些人把牙都酸掉了。

中国两批航天员聚首“天宫”,国外媒体格外关注的是桂海潮这位80后,因为他与同行的景海鹏、朱杨柱以及之前的航天员们身份都不一样。… 阅读更多

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可怕的事件”,一切才刚刚开始

2023-05-31  来源: 华山穷剑    作者:牛弹琴

2022年11月31号,ChatGPT发布当天,脑科学家、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刘嘉教授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新的物种,“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改变了我的信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未来学家们对人工智能(AI),还主要是一种想象。但在过去半年中人类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震撼。

投身人工智能领域已经6年时间的猎豹移动、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在2月13日晚上问了ChatGPT一个问题,猜猜为什么自己养的狗叫“三万”。根据傅盛给出的几个条件——傅盛特别喜欢狗、狗被前主人遗弃、狗在宠物医院做过手术,ChatGPT给出了准确的回答,起名由来是治疗费用花了3万。傅盛兴奋地给朋友们打电话,“这东西有推理能力”。

被触动的,不仅仅是学界和业界。5月22日晚,歌手孙燕姿更新动态《我的AI》,回应引发热议的“顶流歌手AI孙燕姿”事件。文中她认为,AI“赫然耸现并将威胁到成千上万个由人类创造的工作”,包括唱歌,并认为“人类无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 阅读更多

拜登摔了一个大跟头

来源:搜狐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6-02

拜登摔了一个大跟头。

这可能是拜登最尴尬的三秒钟了。众目睽睽之下,光天化日之下,在美国空军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西装革履的拜登,在6月1日这天,结结实实狠狠地摔了一个大跟头。

看视频,科罗拉多的天气很好,绝对风和日丽,拜登当天也很精神,他和一位军官毕业生握手后,准备走出自己的座位。

人们还在欢呼,但意外发生了。拜登突然一个前倾,整个身子都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不是趔趄,而是整个身子都摔下来了。

摔倒后,拜登右手撑了撑地,试图想自己站起来,但还是不行。一名空军军官和两名特勤局特工赶紧冲上去,将他搀扶了起来。

为什么摔倒?

拜登起身后,指了指旁边一个黑色沙袋。

白宫联络室主任拉波特随后发推解释说:“他(拜登)很好。他握手的时候,讲台上有一个沙袋。”

这种黑色沙袋,应该是支撑拜登演讲用的提词器的。

或许,拜登没看到这种沙袋,所以一个踉跄,就摔倒在地上;或许,他被沙袋绊了一跤,没把握住平衡,就摔了个大跟头。

阅读更多

美在对华公报“强硬表态”,却被欧盟删除掉

华山穹剑     2023-05-31、

据悉,经历了漫长的“交涉期”后,欧盟对俄罗斯第十一轮增补制裁方案仍然没有出台,各个成员国尚未达成一致。在这件事中“中国”成为一个关键词,各方的分歧是在于欧盟扬言要“将帮助俄罗斯的国家实体列入清单”,其中涉及到了对中国和土耳其制裁;德国等一些国家对此坚决反对,要求不能在制裁时“特意区分某个国家”。最终制裁案在一片吵嚷声中也未能通过,各国都难以采取统一的态度。

消息提到,30日至31日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将在瑞典吕勒奥举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部长戴琦、国务卿布林肯等官员都会出席。这次的会议上有一个公开话题,即美国想让欧洲国家讨论“如何应对中国”。为此一份24页的公报草案已经初步列出,在草案中美国拟增补让欧洲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体”、“反竞争手段”、“有害的非市场政策”等词语,这些词语对中国相当有恶意。

但后续事情发展有些意外,在29日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称:这些准备新加的措辞后来又被欧方官员删除了,美国对此大为不满。从已经曝光的议程中可以看到,欧盟准备在欧中关系领域用一些“复杂且重要”、“竞争对手”、“减少依赖”等中性词语,他们不打算对华强硬,至少不想体现在语言方面。对此有消息人士表示:各国政府在欧中关系上缺乏共识,因此很难加入美国制定的“反华协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