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韦诺】
缘起
5月8日,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成立的香港发展研究基金,建议中央政府参考澳门“横琴模式”,以深圳、珠海等地为首选,拨地予香港建立新社区,由香港特区管辖,实行香港法律,兴建公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以应对香港土地、住屋长期不足的问题,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协同发展。
横琴与澳门
其实,郑耀棠早于两年前就建议过港府向惠州、珠海和中山等地租地,兴建类似沙田的港式新市镇,并研究让香港拥有该土地行政管理权或高度自治权,实行香港法律和税制等,成为香港“第十九区”。
建议在香港回响很少,却在内地舆论场上引起激烈讨论。基本上,撇除少数围绕在技术或成效上的讨论,大多数留言都反映出对香港的不满及反感,认为香港那么“不乖”,为何还要拨地给香港,质疑是否会闹的孩子有糖吃。早前内地向香港捐赠口罩和竭力维持对港的物资供应,亦曾引起内地民众的不满,表示不明白在内地资源紧拙之际,中央为何还要对香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