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总统粉碎“亲印派”阴谋

战略网

印度正积极调整在印度洋的布局,换句话说,就是学习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做法,整理一下后院。印度2018年1月27日与扼守印度洋重要航道的塞舌尔签署了一个租约:塞舌尔将阿索普申岛租借给印度。印方将在这个岛上修建飞机场和港口。但塞舌尔禁止印度在战时使用该岛,以保证本国不会卷入战争。

随后,印度又对马尔代夫下手。由于对马尔代夫“亲华”的亚明总统不满,某些势力支持马尔代夫“亲印派”搞事。坚持“印度第一”的马尔代夫前总统纳希德已经呼吁印度出兵。而印度媒体也鼓噪“莫迪政府想看到亲华总统亚明下台”。印媒还声称“印度的空降部队和军舰已经处于待命状态,激活军事干涉的流程,只要接到通知就开展部署。”《印度快报》趁机要求莫迪政府“像世界主要大国那样,在自己的地盘承担责任。”

似乎是在北方受到了足够的压力,印度的反应很谨慎,只是强调“希望看到繁荣稳定和平的马尔代夫”,并警告国民不要去马代旅行。尽管马代有大约20%的居民是印度裔,但印度在马代眼里的形象并不光彩。考虑到民心所向,考虑到师出无名,更考虑到东亚大国的实力,印度似乎不会选择出兵。… 阅读更多

法媒称美国核武库是中国25倍所以是谁威胁了谁?

来源:参考消息 时间:2018-02-08

美国国防部2日发布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希望政府加大更新核武器投入,研发新型核武器,提高核威慑力。该报告对中俄提出批评,称中国“打算获得新的核能力,从而在西太平洋上挑战美国的利益”。

▲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封面图(美国国防部官网)

这份报告遭到了北京的强烈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5日表示,中国始终支持“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中国国防部也表示美国此报告是“妄加揣测”。

针对美国的这份报告,法国《世界报》2月7日刊发文章称,事实上,中国的核武库远远落后于美国核威慑水平。

文章称,尽管中国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位,然而,中国在核武器方面依然落后于美国。文章引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近6800枚核弹头,大约是中国的25倍甚至更多,这也是由于中国在冷战期间没有参加核军备竞赛。

文章还称,根据美国独立智库忧思科学家联盟1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拥有的可裂变物质可以再制造380枚至880枚核弹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则是5000枚。另外,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只拥有75枚至100枚洲际导弹。而且这些导弹大多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反观美国,能携带3枚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就达到了400枚。

阅读更多

“谁是拉美的伙伴”不言自明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曹元龙 时间:2018-02-08

u=720880959,2506265938&fm=27&gp=0.jpg

北京时间2月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上任一年之后的首次“拉美秀”落幕。自蒂勒森1日抵达墨西哥城,到7日晚离开金斯顿,旋风般地访问了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和牙买加,但他此行最大的“亮点”却不是对这五国的访问成果,而是他在得州小城奥斯汀的“行前秀”。2月1日,蒂勒森在其家乡母校发表公开演讲,对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的合作指手画脚,妄称中国是拉美的“掠夺者”,而美国是拉美“最持久有力”的伙伴,“警告”拉美国家不要过度依赖与中国的经贸联系。

蒂勒森此番演讲可谓是“中国威胁论”老调重弹。谁是拉美真正的伙伴?美国说了不算,拉美人心里有杆秤。数据不会说谎,据盖洛普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中国在拉美的被接受度不断上升,美国则在下降。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的是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巨大魅力,反映出的是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涉拉政策“伤透”了拉美的心。

阅读更多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开幕式致贺辞

2018-02-07 19:30:5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2月7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分别向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开幕式致贺辞。

习近平在贺辞中指出,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世代毗邻而居,友谊源远流长。地方是中俄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决定2018年至2019年举办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相信这项重大活动将激发两国地方合作热情,挖掘双方合作潜力,带动更多地方、企业、民众加入中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事业,为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习近平强调,中俄两国都处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发展蓝图高度契合,地方合作大有可为。相信两国政府和各地方将密切合作、精心组织,将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打造成中俄关系的新亮点,共同开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

普京在贺辞中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快速向前发展,双方合作范围持续拓展,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地方合作是俄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中地方合作交流年这项规模宏大的活动是对双方互办国家主题年传统的延续,旨在加强俄各联邦主体和中国各地方的联系和互利合作。双方将在地方合作交流年框架内举办上百项活动,包括投资推介会,贸易、工业和农业展览会,研讨会,艺术节,团组互访等。两国地方代表还将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东方经济论坛、俄中博览会框架内积极交流接触。相信俄中地方合作交流年有助于双方落实各领域富有前景的倡议,充分开发地方合作的巨大潜能。… 阅读更多

谁在折腾马尔代夫?我外交部多次提醒暂勿前往

来源:后沙微信公众号 2018/02/07 10:43:53 作者:后沙月光

导读: 请大家重视外交部提醒,不要贸然前往马尔代夫,就算你在春节期间有马尔代夫旅行计划,请换个地方吧,听外交部的没错。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提醒,请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局势,近期暂勿前往马尔代夫。如近期有赴马行程,建议取消。

从2月2日开始,外交部就反复提醒中国公民慎赴马尔代夫。如果执意要去旅游或商务活动,协助费用将由当事人自理。

请大家重视外交部提醒,不要贸然前往马尔代夫,就算你在春节期间有马尔代夫旅行计划,请换个地方吧,听外交部的没错。

如果执意前往,万一面临危险,再向中国驻外使馆求助,那么请自己承担相关费用,希望“巨婴”越少越好,外交部不会无缘无故三番三次发出警告。

再说马尔代夫国内,两个月前这个国家还是相当平稳的,而且充满着希望。2017年12月7日,马尔代夫总统亚明刚刚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马自由贸易协定》。

阅读更多

中国护照“含金量”提升的背后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波 黄建峰 时间:2018-02-06

下载.jpg

根据外交部领事司日前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公民持中国护照可免签前往65个国家和地区,将来可以更便捷地去往越来越多的国家。最新的亨氏护照签证受限指数排名显示,2017年中国护照全球排行第75位,与前年相比跃升10位,中国护照“含金量”不断上升。

中国护照“含金量”的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的提升是分不开的。随着“钱袋子”日益鼓起来,到境外旅游购物的中国人数量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达到1.29亿人次。中国游客给所到国带去大量旅游收入,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出针对性的便利化措施,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推进,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理念与方案越来越多。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仅彰显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努力,也使世界各国更加欢迎和接纳中国民众。

阅读更多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故事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汪建新 时间:2018-02-05

u=1771961151,2073635275&fm=27&gp=0.jpg

核心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的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视野更加开阔,面向整个世界,成为抒发外交理想、表达外交立场、宣示外交政策的特殊文本。

20世纪30年代以后,毛泽东把中国古典诗词推向了世界。毛泽东在吟咏唱和之间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明中国立场,不仅让外国人了解了他的诗人才华和情感世界,而且向国际社会宣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精神,塑造了新中国反对霸权、维护和平的大国形象。

冲破封锁 主动发声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与传闻充斥着诬蔑和谎言。1936年7月,埃德加 斯诺冲破重重封锁,在陕北苏区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考察采访。毛泽东与斯诺进行了数十次彻夜长谈,破例对斯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把《七律·长征》抄赠给斯诺。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一章写道:“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红星照耀中国》一问世便风靡全球,毛泽东通过谈话和诗作,向世界讲述了中国革命故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大门。

阅读更多

再不打就要丢掉半个叙利亚,叙军在阿勒颇打击土军侦察队,翻脸了

鹰眼防务观察    06-02-18  

在“橄榄枝行动”发起之前,叙利亚政府就发起强烈抗议,但在行动发起后,除了巴沙尔强烈谴责土耳其军队的“野蛮入侵”外,叙军并没有任何军事行动,一方面,土耳其军队打击的库尔德武装是叙利亚民主军的主力,另一方面,也是相比强大的土军,叙军实力并不占优势。

但现在,土耳其军队除了仍在阿夫林地区激战之外,还在不断扩展自己的占领区,其兵峰已经抵达要地阿勒颇,在阿勒颇,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一直在跟叙军激战,土耳其军队一旦主力抵达这里,叙军很可能要被被击退:土耳其希望在叙利亚北部占领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在叙行动的军事出发点。

近日,据媒体报道,进入阿勒颇南部的一支土耳其侦察队遭到了叙军攻击,驻扎在这里的叙军除了共和国卫队第三十师之外,还包括配合作战的什叶派民兵武装,据称叙军还出动战机发起了空袭。

土耳其军队已经在阿勒颇北部部署了部分兵力,原本部署在边境附近的美制“霍克”防空导弹也前移到了这里,除了防备叙军可能的空袭之外,还具备一定的反导能力,尽管土军在跟美国支持的叙军作战,但作为北约盟友,加之土耳其跟美国和欧盟国家更为紧密的政治经济关系,实际上土军跟美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低,直到现在,部署在阿夫林地区的美军特种兵也没有撤离,倒是这里的300名俄军早早在土军监视下离开。… 阅读更多

中国为何不怕强大的美国?答案令人振奋!

 2018-02-05 07:47

导读: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这点无可否认。美国拥有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因此美海军的海上作战能力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能与之匹敌。

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也是延伸到多个国家,典型的在日本就有美海军的第七舰队,而且基本上每个舰队都会有一艘航母的存在。

这样的战略部署无疑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据统计,美军每年的军费支出是全球最高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军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和威力我们也可想而知。可是西方很多国家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丝毫不惧怕军事实力领先10到20年的美国。

美国着名军事专家曾这样看待近年来中国军力的发展,他认为大力发展经济促使中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进行军备扩充,较为显着地是中国近几年来对海军和空军的投入逐年陡增。

中国海军目前除了052D驱逐舰之外,还有一艘即将下水的国产航母,而且第二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中,还拥有三款核动力潜艇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空军力量。… 阅读更多

马尔代夫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印媒这时偏把中国扯进来

2018-02-06 09:29:50         来源:观察者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2月5日报道,马尔代夫总统亚明(Abdulla Yameen Abdul Gayoom)已正式宣布,从5日开始全国实行为期15天的紧急状态。

点击查看大图

CNN报道截图

总统办公室的一份声明表示:“在此期间,虽然一些权力会受到限制,但是一般的活动、服务和商业不会受到影响”。

“所有马尔代夫人和外国游客的安全将得到保障。”

在宣布紧急状态后,马尔代夫前总统,曾于执政30年(1978-2008执政)的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Maumoon Abdul Gayoom)也于5日在家中被逮捕。他今年81岁,是亚明同父异母的哥哥,此前他已经与反对派结盟。

他在5日被逮捕前发推特表示他的家已经被包围:

推特截图

他在该推特后艾特的@USAmbKeshap,正是美国驻斯里兰卡及马尔代夫大使的官方账号:

据路透社6日凌晨消息,紧急状态宣布后,马尔代夫安全部队闯进最高法院。法院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我刚刚和首席大法官说过话,他告诉我最高法院的大门(正)被军方攻击。没人可以进出。紧急状态意味着最高法院的活动被暂停,司法没有人负责。”… 阅读更多

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来源:国防部发布 时间:2018-02-06

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此前中国进行过3次试验

2010年1月11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而在2010年1月7日,美国宣布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系统,有专家推测中国导弹试验很可能和美国向台湾军售有关。但中国外交部称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2014年7月23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深度解读: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示意图

来源:中新网 发布于2013年1月28日

导读:记者27日晚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那么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是一个什么概念?它的技术难点在哪?又由哪些构成要素?本网整理以下资料,供网友参考。

阅读更多

一位美军四星上将的“脏话”演讲,却道出了中美矛盾的根本!

2018-01-31 20:00     来源:网络

在美国某著名军校的毕业典礼上,一名70多岁的美国老兵,褪去了士官的锋芒锐气。老头子高高瘦瘦的,就像一张黄皮纸,颤颤巍巍地走上主席台。在他面前站着的,乃是美军未来最出色的青年军官。老头子往那一站,军校全体学员立即敬礼。老头子慢慢地摘下印有四颗星的军帽,象征着他曾经的赫赫战功,露出一颗小秃头来,深深的眼窝子,射出两道锐利的光。那是典型的军人的眼睛,坚毅有神,还带着一股子倔强。

老头子一副谁都瞧不起的样子,轻蔑中又带点爱抚,用粗重的德州口音说:“Howdy,kidos.”(都好吗?小兔崽子们)

说完,老头子从兜里掏出一美元,“Allright,kids,what is this damn piece of paper.”(好吧,小兔崽子们,这张该死的纸是什么?)

“This is a fuck one hundred dollar bill.”(这是他“妈”的100美元)

“Do you… 阅读更多

美国“克里姆林宫报告”背后的政治经济算计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嫣 时间:2018-02-05

20180130213048_6912387498697c1bbcc48d994061a1b1_1_mwpm_05501609.jpg

美国财政部1月29日发布“克里姆林宫报告”,拉出一份至少涉及210人的名单,暗示美国可能会制裁这些“与俄总统普京关系亲密的人”。

分析人士指出,这份报告看似打击面广,但实则直指普京;看似意在制裁,但实则图谋干扰俄罗斯大选;看似神神秘秘,但对影响俄罗斯政治并无太大效用。不过,报告对俄罗斯经济的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仓促交差的“小作业”

这份所谓的“克里姆林宫报告”由美国财政部出台,据称是依据“与俄罗斯政权的亲密程度和净财富”而确定。报告分作公开和保密两部分,公开部分包括一份210人名单,保密部分内容不详。

因为部分内容保密,报告因而显得“神秘”;因为名单中包括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外长拉夫罗夫、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等政府和总统办公厅高官,以及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商界巨头和几乎所有重要国企负责人,报告因而显得“重要”。

但实际上,这份报告不外乎是一份美国财政部的“交差作业”。

阅读更多

解读丨美国要降低核武使用门槛,意味着什么?

来源:汉唐归来111的博客    (2018-02-05 07:34:13)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2日发布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希望加大更新核武器投入,研发新型核武器,提高核威慑力,同时放宽核武使用限制,并降低核武使用门槛。

报告作出多项重大调整

报告提出要在近期改进部分潜射弹道导弹,使其可以搭载低当量核武器,远期将发展一种可携带核弹头的舰载巡航导弹。同时,报告还称将在未来逐渐更换陆基、海基、空基核弹头和设施。

美国防部在报告中希望每年为更新核武器拨款加倍。报告称,美国保持现有核力量需要花费每年国防预算的3%左右,“我们需要在未来10年内每年增加3%至4%来替换现在已经老化的系统”。

报告还暗示,美国将扩大核武器使用条件,不排除在未受到核打击时率先使用核武器。不过报告中并未明确具体何种条件符合美军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标准。

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武库,但特朗普上台之后频频表示美国要建立更加强大的核武库,如今又要降低核武使用条件。这份报告出台之后引发各界关切,其中俄罗斯方面称,这份报告充满对抗论调和反俄倾向,使俄方深感失望。俄方还认为,美方动用核武器降低门槛,有可能导致地区安全局势恶化。而对于这份报告中的涉华内容,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表示,报告妄加揣测中国发展意图,渲染中国核力量威胁,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阅读更多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拉美煽动政变,委内瑞拉谴责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8-02-04

新华社图

蒂勒森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演讲时做出上述表态。随后,他将访问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和牙买加这五个拉美国家。委内瑞拉局势是他此访重要议题之一。

有听众向蒂勒森提问:是否需要让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下台?美国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名国务卿回答:“我们提倡的是让他们回归宪法(找答案)。”不过蒂勒森暗示,委内瑞拉国内力量或可采取行动。“在委内瑞拉以及其他拉美国家的历史中,时常是军方来处理这种情况……他们将策划一场和平(权力)交接。”

但他同时说,不清楚委内瑞拉是否存在军方政变的可能性。依照蒂勒森的说法,马杜罗主动下台是“最好选择”。

委内瑞拉外交部2日发表公报,谴责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日前发表的有关委内瑞拉的言论,认为蒂勒森的言论是对委内瑞拉和平、稳定和民主的威胁。委内瑞拉外交部的公报指出,蒂勒森的言论是在委内瑞拉“煽动军事政变”,美国政府再次显露了其企图侵略委内瑞拉的用心。

阅读更多

张志坤:埃尔多安的未来是辉煌还是幻灭?

来源:草野思想库 2018/02/02 11:36:56 张志坤

导读: 埃尔多安向叙利亚土耳其武装开战,无异于在灶坑里放鞭炮,把中东这个马蜂窝捅得火花四溅,更加热闹异常了。

张志坤:埃尔多安的未来是辉煌还是幻灭?

土耳其现总统埃尔多安是当今世界一个相当强势的总统,这差不多举世公认,或者谨慎一点说,至少也是一个极力要做战略强人的总统。立足于中东这一活跃的战略舞台,埃尔多安总统的表演可谓异彩纷呈,每每都能拔得头筹。虽然中等大国土耳其的实力是否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很难确定,但埃尔多安的勇气却毋庸置疑,具体表现就是他所发起的战略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最新大举动是出兵叙利亚,直接对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发动军事进攻,开始了一场跨国讨伐战。

众所周知,叙利亚库尔德人武装是由美国扶持的一支叙利亚反政府力量,这支武装力量借反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独裁”统治而雄起,其终极诉求是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库尔德人国家。对于库尔德人的建国大业,目前不知道美国究竟持怎样的战略立场。美国之所以扶持它,直接而重要的目的,是借助库尔德人的手来打击巴沙尔政权,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阅读更多

美酝酿电信国有化应对中国 欲占据“信息领域制高点”

来源:参考消息 时间:2018-02-02

u=2951195579,4089553755&fm=27&gp=0.jpg

【英国《泰晤土报》网站1月30日报道】题:美国希望通过电信国有化来挫败中国

特朗普总统的国家安全团队认为中国正在一场崭新的技术军备竞赛中获胜,提议美国采纳其对手的基本战略之一:将关键基础设施国有化。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起草的内部备忘录提醒说,美国正渐渐落后。它说:“当前的算法战役正慢慢变得对中国有利。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中国已经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战略储备。”

文件主张彻底反思美国的政策,由联邦政府建立并拥有一个全新的“5G”系统来创建“独一无二、从一开始就受到保护的信息交通高速公路”。使用权将出租给私营的电信公司,这些公司现在是自行建设基础设施。备忘录说,它可以通过抵制中国的硬件来改善网络安全状况。

这份由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率先获得的文件说:“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海滩上抵御攻击的铁丝网,或者是阻止土匪来犯的城墙,可以说,我们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安全网络在信息领域打造一道防御边界。”它认为这与20世纪50年代建立全国高速公路系统类似。

阅读更多

断刀读书:这才是中国强大的秘密,无数人看完感动落泪

来源:汉唐归来111的博客    (2018-02-02 20:36:58)

中国复兴强大的秘密到底是啥?

有人说,核武!东风-41可直击美国任何角落,一次10枚核弹,“36次,就可摧毁美国60%以上人口”!

有人说,航母!辽宁舰正常的远洋训练,某些国家和地区就各种颤抖,接下来,航母02、航母03,谁敢“今夜就开战”?

有人说,歼20!中国首款隐身战机,一举打破美国技术垄断,早已正式服役,空中再次相遇,再不用撞机护空域!

但是,让世界瞩目、让美国胆寒的最大秘密,不是这些导弹、航母,而是,下面这些…


南美洲,玻利维亚

今年50岁的熊富兴,家住陕西安康白河县,去年他随国内一建筑企业到玻利维亚务工。

2017年12月,熊富兴在工地上被重物砸成重伤,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

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加之身边无家人照顾,临近春节,家人请求转运回国,在家附近的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接到求助后,离熊富兴老家最近的三级甲等医院——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派出神经外科医生鲁军体辗转五个国家,远赴玻利维亚免费护送他回国。阅读更多

为何越来越多的英、美年轻一代成为了“毛左”?

时间:2018-02-02 10:27     来源: 察网     作者:  钱昌明

诚如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马克思主义协会会长费欧娜·拉莉所说,“年轻人对资本主义失去信心”;“说共产主义失败,既不准确,也不公平,因为共产主义实际上根本没有机会发展”;“我们是生活水平不如我们父辈的第一代人,我已经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且一毕业就背上了4万英镑的债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大多数人民群众只能听从资本的摆布,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因此英美的年轻一代成为“毛左”,也是势所必然。

为何越来越多的英、美年轻一代成为了“毛左”?

日前,从1月29日《参考消息》第8版,读到一条新闻:《更多年轻人认同社会主义:调查显示英、美“00后”变红》(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出于此)。

据英国康雷斯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18至24岁的英国年轻人认为世界面临的严重危险是大公司(垄断资本),只有9%的年轻人认为严重的危险是共产主义。报道称:

【“在英国反对党工党变得左倾,吸引了大量年轻选民,对保守党构成现实的选举威胁的时候,保守党评论人士开始津津乐道‘00后’都是‘毛左’,为自己无法在‘00后’这代人当中赢得稳定多数找借口”。言下之意是,青年一代全被“邪恶的”毛泽东思想“感染”了!】

阅读更多

欧洲与俄罗斯,相爱相杀的背后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张晓东 于洋等 时间:2018-02-02

编者按:这两天,捷克总统泽曼与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分别在各自国家的大选中成功连任,他们将“欧洲连续诞生两位亲俄领导人”送上全球媒体报道的醒目位置。“亲俄”,这在欧洲当下的话语体系中绝对是政治人物相当警惕的标签,不能说它必然带来质疑,但被各界重点“围观”是少不了的。毕竟,从当下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来看,“亲俄”实属异类。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何以发展至此?要知道,他们也有过“甜蜜岁月”,领导人之间也曾“称兄道弟”,然而如今,“如何相处”却成为他们之间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欧洲大国与俄罗斯的那些岁月

“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一直可以用‘相互猜忌’来形容,但与欧洲,最初的情形并非如今天这样。”英国广播公司(BBC)曾评论说,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改革派将俄视为欧洲的一部分,认为俄能从融入欧洲中获益,这股劲吹的融欧暖风也影响到后来执政之初的普京。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