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还是“分裂”,欧洲面临新难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刘军   时间:2015-05-29

u=3586973182,1114598625&fm=21&gp=0.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以来,从非洲向欧洲偷渡的非法移民有增无减,1600多人在偷渡途中命丧地中海。与难民船一起倾覆的是欧盟的声誉,难民问题使欧盟背上“冷漠”恶名。

面 对愈演愈烈的非法难民潮,日前,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份计划,要在欧盟成员国内部按“配额”接纳地中海难民。但这一计划遭到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一方面,非 法难民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成千上万的难民生命危在旦夕;而另一方面,许多欧盟成员国坚决反对“配额”,为是否应该接纳、接纳多少非法难民和接纳条件讨价还 价。“分配”还是“分裂”,已成为摆在欧盟成员国面前的一个问题。

欧委会主席容克呼吁欧盟在难民问题上加强团结,并提出了应急方案,如“加快遣返系统”,“确保符合人道标准和有尊严地对待遣返难民,但可使用适度的强制措施”。欧盟“外长”莫盖里尼甚至提议“炸毁利比亚蛇头偷渡船”,以切断非法难民偷渡途径。

阅读更多

关于美国的战争特性及其影响

来源:《东北亚论坛》(长春)2014年第1期    作者:徐步   时间:2015-05-29

u=1263160085,1200964818&fm=21&gp=0.jpg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失败(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 北亚是当今世界冷战残留最严重的地区,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地缘战略共同作用。美国是对东北亚和平、安全与稳定最具影响力的域外大国,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对美国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认识美国的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及军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只 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国际舞台上每一次重要亮相,每一次影响提升,都与大的战争有密切关系。曾4次担任英国首相的格莱斯顿说,面对战争,“一个政治 家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屠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美国人并肩作战的一位英国军官写道,“美国人就是解析家,他们对待战争如同对待任何其他大买卖,将它分解 至种种基本成分,撇去表面的东西,界定各类任务和职能,将每个人当做要在某种复杂的工业流程中起一份特定作用的人那般予以训练。美国的基本训练体制有如一

阅读更多

是的,有些大马人把敏感性放错地方了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5月27日 上午 10点30分

直言不讳:里巴兰区(Libaran)前国会议员阿克巴汗(Akbar Khan Abdulrahman)是一名巴基斯坦后裔,他近日对沙巴和砂拉越首席法官理查德(Richard Malanjun)针对沙巴州境内的巴基斯坦籍外国人所作的评论表达了厌恶和反感。 

然而,这位法官所评论的内容,也有其合理之处。那些非沙巴公民应该持有合法文件。理查德的声明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所以,阿克巴不应该过于敏感。他毕竟并没有被纳入该组别当中。据阿克巴本身所指,他是在沙巴土生土长,因此他绝对是纯正的沙巴公民。事实上,他应该对理查德法官的主张表示欢迎,因为这将减少当局和人民的许多烦恼。

当谈论到任何牵扯他们祖先的问题时,这些相关人士都会马上变得特别敏感。在阿克巴的案件中,他应该视这些巴基斯坦籍人为外国人,而此事件与种族无关。他应将自己视为是大马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公民。这是他所应该坚守的立场。… 阅读更多

中东为啥被边缘化?都是新自由主义惹的祸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田文林   时间:2015-05-28

loadImage.jpg

动荡的中东

当 前,在世界其他地区聚焦于“和平与发展”时,中东仍处在“动荡与革命”之中。肇始于2011年的中东剧变,犹如打开“潘多拉魔盒”:利比亚四分五裂,叙利 亚内战僵持,也门冲突升温,埃及教俗矛盾激化,“伊斯兰国”到处肆虐。中东“和平绿洲”的面积越来越小,经济形势也日趋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 年伊拉克经济增长率为1.3%,黎巴嫩2.5%,阿尔及利亚2.6%,约旦3.8%,埃及4%,沙特从3%降至1.5%。20年前,世界银行负责中东事务 的专家就曾感叹:“今天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比高速火车还快,遗憾的是,中东不在这列火车上,事实上,中东甚至还没有走到车站。”这一论断至今仍不过时。

中东日趋被边缘化

是 什么原因导致中东日趋被边缘化?目前学界基本共识还是有的,即中东国家由于未能实现工业化,因而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全球产业链中位居下游。当前中东国家的

阅读更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只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何萍  时间:2015-05-28

1115432224_1432773576970_title0h.jpg

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果,它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去、现在的链条上创造出 来的,并具有明显的未来指向,代表了中国21世纪发展的新文化、新理念。我们只有立足于这一高度,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容,并通过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设文明的中国。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地研究中国现状和中国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开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党 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这一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认识,就必须继承这一传统,联系中国问题和 中国历史,从中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新文化、新理念。概括地说,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尤其是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阅读更多

再谈马六甲困局 海军不振则四海皆困局

来源:环球网   作者:王鹏   时间:2015-05-27

中国破除美军威胁的根本在海权

王鹏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

中国属于传统陆权强国,因而在向南洋、西洋的拓展中,也应着力在大陆海岸线上寻找合适的港口(包括运河),并通过陆路将其与本土大后方联系起来,从而作为前进基地,为外拓舰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这一点在“有事”时尤为重要。

近 日,在媒体和朋友圈,两个热词正在刷屏,一是克拉运河,二是马六甲困局。热捧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辟谣者亦有之。甚至有的媒体同行不辞劳苦,硬是把“克拉 骗局”的十年忽悠史给“扒”了出来。假定这些朋友们的观点都是正确的,那么笔者不禁要进一步追问:究竟是什么缘故,导致这样一个“蹩脚的谎言”、“低级的 骗局”能够盛行十年?而且查证中国知网(CNKI),以“克拉运河”及“马六甲困局”为主题可以找到近相关的百篇期刊论文,那是什么导致聪明的学者和媒体 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正如世间必须首先有狼而后“狼来了”的谎言才有可能成功一样,在事件本身真假的背后,显然一定还存在着某种机制或者要素,为

阅读更多

美国对俄罗斯的NGO暗战

来源:环球2015.3   作者:刘怡然 曹妍   时间:2015-05-27

新闻链接:本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不受欢迎组织法》,该法案经过半年的讨论与议会审议后最终出台。根据《不受欢迎组织法》,威胁俄宪法制度基本原则、国防能力或国家安全的外国或国际非政府组织,可以被认定为“不受欢迎的组织”。本文原载《环球》杂志2015年第3期,读了此文,或可知普京为何对某些西方NGO感到不满。

【阅读提示】戈 尔巴乔夫时期,西方情报机构利用各种非政府组织,在苏联成功组建了主要由知识分子构成的“第五纵队”。一时间,“改革斗士”的言论充斥报端,反苏反共成为 社会思潮。当时,很多苏联民众对所发生的一切盲目欢迎,全然不知其实质,也没有意识到严重后果,这正是非政府组织想要达到的目的和多年经营的结果。

2013424163539304.jpg

俄罗斯总统普京

二十世纪下半叶,非政府组织(NGO)在苏联的政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西方实施“和平演变”的工具,“代理”其政治利益的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阅读更多

陈平:一个字概括美国经济新常态

陈平陈平    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家   发表时间:2015-05-28 07:11:03

复苏还是僵滞,这是一个问题。

美国经济究竟复苏了吗?金融危机最凶猛的浪潮过去后,全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或许都在寻求答案。

主张美国经济已复苏的声音,在中国一度颇为流行,却不时遭遇尴尬:2012年美国四季度GDP环比萎缩0.1%;2014年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负增长1%(有极寒天气的影响);至于消费、制造业等具体项目,出现负增长的次数就更多了。

笃信美国经济复苏者难免惴惴不安,但大可不必如此自扰。只要对美国的“新常态”有充分认识,就不会对美国经济的短期涨落大惊小怪。

2013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新常态”来自美国的原意

国内流行的说法“新常态”(new normal)并非中国原创,而是美国投资银行家PIMCO前高管Mohamed A. El-Erian在2010年一次讲演中的发明,后被西方主流媒体广泛采用。… 阅读更多

高岩: 从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到核条件下确保摧毁——中国对抗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最有效战略选择

高岩 · 2015-05-27 · 来源:乌有之乡

只要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缺少对美国霸权力量有完全平衡和抵销能力的强大核力量,中国的国家安全始终是危险的

高岩:从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到核条件下确保摧毁——中国对抗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最有效战略选择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下面这篇文章是在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时完成;曾经被参考消息部分转载,但很快就石沉大海;正如历史上许多最优秀的战略思想都不可能被同时代接受,而只是被后人扼腕痛息一样;一个时代最可怕的其实不是它的迷惘、而是它迷茫于各种红尘万丈的利欲而失去了最优秀的战略思维,一个时代虐待了它的思想和先知,很快就会由后面时代的苦难和血泪付出代价!

中国人数千年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苦难,其实都在上一个时代中智慧、良知和道德的缺失、虐待先知和先贤的过程中被注定。看看这几十年人们怎样对待最伟大的毛泽东和这个共和国的无数先烈,怎样一步步毁掉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我们就会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的困境——短视、贪婪、平庸、麻木、普遍性的腐败、不去为真理而斗争——这一切都会有报应的!但无数有良知的中国人仍然默默地埋头苦干、或试图力挽狂澜;… 阅读更多

张楚楚:基地vs伊斯兰国——美国选边站?

张楚楚张楚楚    剑桥大学国关博士生,研究中东政治   发表时间:2015-05-27 07:47:10

从上月“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攻陷也门港口穆卡拉,到日前“伊斯兰国”(IS)制造巴基斯坦、沙特与也门恐袭,恐怖主义两大阵营呈现“齐头并进”之势。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全球“反恐”部署的重大失败,也给未来中东与国际安全形势增添隐忧。

2014年2月,“基地”总部正式宣布撇清与本·拉登副手扎卡维所建分支“伊拉克伊斯兰国”(ISI,IS前身)的关系。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IS异军突起,恐怖主义“老牌”与“新秀”围绕“恐怖世界”大佬地位,上演了明争暗斗的戏码。

暗斗方面,IS一面凭借“优厚”的待遇与社交媒体宣传,从穆斯林世界乃至西方争取年轻一代“圣战士”,一面向其“旧主”广挖墙脚,使原“基地”直系下属或旁系伙伴印尼“伊斯兰团”、阿尔及利亚“哈里发军”、埃及的耶路撒冷支持者、利比亚“安萨尔旅”及尼日利亚“博科圣地”等纷纷易帜。…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南海图未穷,匕未现

席亚洲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5-05-24 10:57:37

本周,南海上空出现了来自关岛的阴影,美国凭借着自己统治世界媒体的优势,只用几个CNN记者在P-8A巡逻机上的一段录像,就把南海争端“捅”到了国际媒体上。接着,又传出关岛起飞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在南海上空遭到中国电子干扰的消息。而中国方面也有罕见动作,国防部赶在日本统合幕僚监部例行哭诉之前,抢先在我军官方网站上公布轰-6K轰炸机首次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看起来东海、南海似乎态势严重,但笔者认为,现在中国周边的海洋主权斗争,还处在“图未穷,匕未现”的阶段,而且这幅长得不像话的地图或许永远也拉不到尽头……

另外,本周在中东,“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战场发起攻势,一边,他们刚刚攻下了巴尔米拉古城;另一边占领了伊拉克重镇拉马迪,号称歼灭伊军第八旅。似乎IS的攻势锐不可当,叙利亚和伊拉克同时告急。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阅读更多

高岩:中美大国周期性危机的原因、风险和机遇

高岩 · 2015-05-25 · 来源:乌有之乡

长期与美国的暧昧关系以及特定的中国国内政治选择,已经使中国内部产生了危险的美国利益代言人和第五纵队,而这一切给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甚至要比美国从外部对中国施加的军事压力更危险

高岩:中美大国周期性危机的原因、风险和机遇——与美国的外部冲突和紧张是清除中国国内美国第五纵队和特洛伊木马的机遇

多年来中美两国和两军间周期性地发生危险的安全和国家利益冲突,最新的冲突出现在美国对中国在南海领土利益的挑战。建立在实证、自由、开放、科学思维、技术理性诸多基础之上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显地驱动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持续发生战略对抗和冲突;关键在于美国战略所维护的美国国家利益和相应的安全战略,明显地世界上其它具有自己独立利益的国家发生零和冲突。中国因此无论作出任何与美国努力维护和平和创建共同利益的努力,只要中国未被美国治下的世界秩序所吞并,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就是历史的必然。… 阅读更多

“关键国家”:美国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战略选择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作者:张帆   时间:2015-05-24

【摘要】近年来,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面临多方挑战;为维持和巩固现存世界秩序,除加强传统盟国关系和妥善处 理大国关系外,美国将“关键国家”这一传统地缘战略概念运用于其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努力,并按一定的标准确定所谓的“关键国家”;加强与“关键国家”的合 作逐渐成为美国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重要战略路径,而就如何加强与“关键国家”的合作而言,美国的战略思路也日渐明晰。

27_141211165603_5.jpg

美国霸权

现 存世界秩序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美国主导之下。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是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重要特征,也是美国霸权的重要基础。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面临挑战, 为维持和巩固此种世界秩序,美国除着力应对大国关系和维持传统盟友关系外,积极寻求新兴力量支持其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努力。在此进程中,美国学术界和政策 界重新运用“关键国家”这一战略概念。在其政策分析和实践中,美国政策界按一定标准,将那些具有一定潜力帮助美国维持其世界秩序的国家列为“关键国家”,

阅读更多

中国将如何和平崛起?

——兼评《中美关系进入寒冬期了吗?》 说明:读本文之前最好先看看附文1

lqszglz1216     · 2015-05-25     · 来源:乌有之乡

【纪念抗战征文】中国将如何和平崛起?

——兼评《中美关系进入寒冬期了吗?》(见附文1)

说明:读本文之前最好先看看附文1

这篇文章可谓是化神奇为腐朽之作。美国的全方位攻击是中国能够单方面拉回到正途上来的吗?美国攻击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中国的妥协能够满足美国的战略要求吗?与虎谋皮真的可行吗?请看“在中美这样一种不对称关系中,两国看待同一纷争的视角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双方通过机制化的渠道来加强沟通与协调,来尽量阻止在核心领域的对抗性议题的出现。在协调与沟通的过程,双方必须采取相互尊重的态度,通过包容性的话语来缓和双方在争议议题的对立立场。但是很遗憾地是,尽管中美之间业已建立各种层次的协调机制,但是这些机制并未为阻止双方纷争进一步扩大化而积极行动起来。尽管美国国务卿克里及时出访中国进行沟通,但美国强力施压的态度以及独断的言辞使得这些沟通缺乏诚意与时效。而这些机制与沟通的失效又会通过舆论的炒作而进一步放大,从而为进一步的沟通与协调制造更大的束缚,迫使双方都不愿意迈出缓和关系的第一步。… 阅读更多

沈陈:骚乱以后——南非民主转型的反思

沈陈沈陈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博士生,访学南非

2015年4月,南非排外骚乱达到最高潮,大量祖鲁族青年走到街头,企图用暴力手段赶走来自其他非洲国家的移民。不久,这股骚乱风潮被南非政府强力控制下去。日前,笔者来到南非的经济中心、骚乱的事发地点之一约翰内斯堡(以下简称“约堡”)进行调研。在约堡中心商业区,笔者发现不少店铺至今空无一物,只剩下破碎的玻璃;中心区的街道上仍能看到持枪巡逻的军警,部分大型商场也配有荷枪实弹的保安。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排外的对象——来自津巴布韦、尼日利亚、马拉维等国家的移民依然活跃在约堡的大街小巷,只是他们普遍不愿与南非本地黑人交流;反过来,南非本地黑人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同民主政治是维护社会平稳的有效方式。南非领导人曼德拉在1964年接受瑞佛尼亚(Rivonia) 审判时,曾这样陈述自己的革命理想:“我怀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生存,并去实现它。”1994年,南非进行了第一次不分种族的选举,也颁布了一部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曼德拉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似乎已经实现。然而二十年来,南非距离“和睦相处的社会”相去甚远,不仅种族隔阂、暴力犯罪等负面消息充斥媒体,近期爆发的排外骚乱更是震惊世界,这使人不禁产生一个疑惑:南非既然已经实行不分种族的大选,为什么始终没有换来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南海图未穷,匕未现

席亚洲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5-05-24 10:57:37

本周,南海上空出现了来自关岛的阴影,美国凭借着自己统治世界媒体的优势,只用几个CNN记者在P-8A巡逻机上的一段录像,就把南海争端“捅”到了国际媒体上。接着,又传出关岛起飞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在南海上空遭到中国电子干扰的消息。而中国方面也有罕见动作,国防部赶在日本统合幕僚监部例行哭诉之前,抢先在我军官方网站上公布轰-6K轰炸机首次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看起来东海、南海似乎态势严重,但笔者认为,现在中国周边的海洋主权斗争,还处在“图未穷,匕未现”的阶段,而且这幅长得不像话的地图或许永远也拉不到尽头……

另外,本周在中东,“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战场发起攻势,一边,他们刚刚攻下了巴尔米拉古城;另一边占领了伊拉克重镇拉马迪,号称歼灭伊军第八旅。似乎IS的攻势锐不可当,叙利亚和伊拉克同时告急。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阅读更多

非政府组织与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

来源:文教资料2007.1   作者:潘英明 徐红林    时间:2015-05-25

新闻链接: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新法案, 该法例允许当局检控外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或者在国家安全层面上被认定为“不受欢迎”的外国公司。据报道,为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个人可能面临罚款或最高 六年监禁。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Interfax)指,这个规定是适用于那些被认为是对“俄罗斯的宪制秩序基础、国防力量与安全”构成威胁的组织。

本文原载《文教资料》2007年1月号上旬刊,对西方非政府组织与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原文如下:

101150881.jpg

颜色革命

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大量政府间国际组织应运而生。这些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全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会事务的纷繁复杂, 特别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些民间团体要求人们自愿组织起来保卫和捍卫一些易受损害的权益,

阅读更多

李克强访问哥伦比亚 哥政府军和游击队停火24小时

发表时间:2015-05-23 23:10:56  来源: 观察者网

为迎接来访的中国总理,武装冲突持续多年的哥伦比亚政府和游击队双方都同意,在李克强访哥期间停火24小时。李克强总理在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会谈时表示,中方坚定支持哥伦比亚国内的和平进程。

据媒体此前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1日抵达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总理此访除将在经贸等方面与哥伦比亚达成协议外,还将与哥伦比亚总统共同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莫言等中国作家和哥伦比亚著名文学家将参与。哥伦比亚媒体认为,李克强此访将“竖起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合作的新里程碑”。

当地时间5月21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波哥大总统府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会谈。

2600米海拔:李克强不歇脚奔波8小时

“克强节奏”走过了亚欧大陆、跨过了大西洋,如今又飞越亚马孙河,登上了海拔2600米的苏马帕斯高原。当地时间5月21日14时,李克强总理经过6小时飞行抵达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后,一刻不停忙了8小时,直到当晚22时才回到酒店。…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一周图说:中国这家“世界工厂”到底有多大?

观察者网观察者网     中国关怀,全球视野

发表时间:2015-05-22 17:45:30

最近,一张外媒制作的“中国制造占世界比重图”风靡网络,不少人叹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名副其实。有网友发现图中都是2011年以前的数据,并好奇如今的情况如何。小编搜集到最新数据,制作新版比重图以作对比。

正值《中国制造2050》发布,中国制造要向全球产业链前端进发。想象一下:全球近60%的水泥、近80%的空调、50%的猪肉都来自中国。而作为“全球供应商”的中国,提供的绝不仅仅是廉价产品,中国制造还将用自主研发的太阳能电池、更高附加值的智能手机以及全球领先的高铁、核电装备征服世界。

(翻页看外媒制作的2011年数据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GuanChaZheWang/2015_05_23_320617_2.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邱荔阅读更多

关哲:中国一季度GDP增长只有5%?看花旗在表演什么?

关哲关哲    政经资讯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5-05-22 18:23:12

5月20日,美国花旗银行发布报告,再次质疑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GDP数据“远远高估”。这是继上个月该银行抛出“6%论”之后的第二次,而这一次更加耸人听闻,该报告断言中国第一季度GDP的增长率可能只有5%。

不愧是华尔街出身的老牌金融机构,连续两次先声夺人,力度和时机都相当讲究,而且用意颇深。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花旗质疑过美国的统计数据么?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刻舟求剑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的GDP统计和发布,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在统计上,需要遵循严格的统计流程与标准,在发布上,需要以国家主权信用做背书。花旗公然挑战中国官方数据的真实性,其根据,要么是说中国的统计方法不够科学或违反流程,要么就是说中国政府完全没有信用。

光天化日之下,这两大指控都非同小可,除非拿出真凭实据或给出充足理由,否则就涉嫌诽谤和名誉损害。

从报告中看,花旗的理由主要是,若综合“克强指数”、工业产出和名义GDP的变化,中国政府公布的7%,肯定是过高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