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惟诚·安华与相位的距离

在经历过长达一个余月的争论之后,希盟主席理事会在上周一(6日)终于就首相人选做出最后的决定,除了重新推举公正党主席安华为希盟首相人选,还将前首相马哈迪排除在这轮的谈判之外,而且这个政党联盟在会议结束后所发出的文告中,极为罕有地没有提起马哈迪,反之只出现民兴党主席沙菲益,令人感觉希盟++的合作模式已经宣告破局,而这也难免让希盟各党的领袖、基层和支持者的心情五味陈杂,一些既欣慰又忧虑,另一些则失望又担忧。

这批领袖、基层和支持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当中对此感到欣慰的是,希盟终于回归原有的初衷,并且认真检视“喜来登行动”和过去执政时的各种经验和教训,重新调整与马哈迪重新合作的策略;而那些对此感到失望的是,希盟送走了一位闪电大选时或许可以协助希盟攻入马来垦殖区、国会复会时或许能争取更多议员支持保住希盟议长阿里夫和副议长倪可敏,甚至有机会在短时间内促成再度变天的资深领袖。

尽管两者的感受在此刻是对立的,但更有趣的是,他们对目前希盟最新促成的“新局面”,却是拥有相近的忧虑:在排除马哈迪因素之后,安华本身是否拥有足够的魅力和资本来抵御来势汹汹的国盟?这种忧虑源自于指称安华手上所掌握的议员支持率不够的论述,这点安华自己也曾经很大方地承认,而实情也确实如此,反对马哈迪者清楚,若排除了马派土团的6席、民兴党的9席,安华实际仅掌握92席,且公正党所有议员的忠诚,也是希盟三党中最深不可测的。

当然,这其实也并不意味着马哈迪能够单打独斗,因为没公正党的配合其具体仅掌握最多68席,这五分之一的差距看起来没有什么,但这意味着马哈迪派系在招揽议员时所面对的变数和挑战会更严峻。另外,在马哈迪支持下参选珍尼州席补选的前土团党领袖再努哈山,其差强人意的得票率也让希盟原有的马哈迪支持者感到担忧。因为清楚知道安华和马哈迪都无法凑足人数,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要促成两者合作,甚至不惜一度对安华撂下狠话。

他们并不想看到两位领袖的任何一位拉队离开,因为希盟此刻一席都不能少。所以,我想我同样可以理解行动党和诚信党早前何以在此议题上表现得如此浮躁,甚至变得有点不可理喻:急嘛。有鉴于此,当他们发现安华面对盟党的软硬兼施毫无反应,冷静下来后才发现不能再继续纠缠,以免伤了和气,因为只有保证了公正党在希盟的存在与配合,他们才能够实现提振和稳住希盟的短期目标,至于夺权的事,希盟主席理事会的决议是,让安华去跟沙菲益谈。

然而,这不意味着支持马哈迪任相的希盟领袖,对“新局面”不再抱持着其他想法,也并不代表希盟的相位议题就此划上句点,因为排除马哈迪元素后,他们其实并不相信安华能够凭一己之力夺权,但这话又不能明说,所以他们只能让沙菲益扛上游说安华的任务,而沙菲益在周四(9日)突然从原有的开放态度变调,改口揶揄希盟(安华)优柔寡断,也意味着沙菲益已欣然接受这项任务,并准备以类似盟友陆兆福的方式,通过开展舆论压力的方式促成两造合作。

换而言之,因为对安华打选战和拉拢议员的能力没有信心,所以马哈迪支持者显然并未死心,而且希盟相位议题最关键的人物是马哈迪和安华,但希盟周一的文告中竟然只字不提前者,这已是不大寻常的,再者,马哈迪在周五(10日)发文告表明只支持沙菲益,这一系列动作让我有理由相信,这种推举安华的决议是经过刻意安排的,面对着希盟所充斥的各种复杂情绪,行动党和诚信党显然只是转向在安华背后发力,而这当然也意味着,安华的形势实质上并没有任何改变。

或许,我说得再直接一些。就是,安华与相位的距离,就目前的形势所见,其实还是相当遥远的。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何安华最终在态度上选择了放弃夺权,反之仅推出影子内阁,并将全部精力放在明天即将展开的议长攻防战,因为他知道目前他跟马哈迪一样,并没有任何政治上的优势,但相对来讲,他还是比马哈迪年轻,有年龄优势,耗得起。当然,政治是变化莫测的,特别是议长争夺战即将拉开帷幕,其进展可能将决定安华与其相位的距离,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作者 : 刘惟诚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