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媒:中国能使尼泊尔毛派两党统一吗?

2014-01-07 09:48:50

尼泊尔《共和国报》1月6日刊登题为《中国能使尼泊尔毛派两党统一吗?》(作者布尔纳•贝斯奈特)的文章,称中国一直想撮合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和尼泊尔共产党(CPN)(联合马列)统一,因为这样对中国有利。

以下为尼媒文章:

尽管联合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及从中分离出去的尼泊尔共产党(CPN)(联合马列)(联合马列一般不被视作毛派——观察者网注)分歧悬殊,但来自两党的领导人都希望中国从中撮合。 两个政党均对可能的统一表示乐观。去年12月中国外联部(应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观察者网注)副部长艾平在尼泊尔访问3天,表示两党为了宪法草案的制定及统一,应携手合作。

中国如今越来越自信。这个北方邻国对尼泊尔政治进行解读,似乎认为加德满都有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毛派政党,将有利于其安全方面的关切。

尼中关系问题专家称,北京将毛派势力视为抑制尼境内反华活动的一个盟友。这个新兴经济大国想要增加在这个喜马拉雅国家的影响力,以抗衡印度和美国的存在。为此北京希望尼毛派政党壮大,这样对中国有利。两党消息人士透露,这个北方邻国认定,毛派政党弱,就等于中国在尼泊尔的影响力弱。因此,中国在积极启动统一进程。

艾平在加德满都时,大部分时间与毛派领导人在一起。艾平本人是UCPN主席普拉昌达的老朋友。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毛派领导人说:“这次艾平不仅提议统一,还敦促领导人推动党的统一。”去年6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尼时,也曾撮合两派。

艾平与CPN领导人会面时,暗示北京希望看到尼泊尔稳定,并敦促他们继续和平政治道路,使尼摆脱政治僵局。但南亚一名专家表示,毛派政党合并一时不可能小政,两党在下次大选前联合的可能可被排除。

据称,尼泊尔毛派政党一直与中共领导人接触,请求帮助。中共一位领导人表示,两党领导人均请求中国协助统一。但这对中国并非易事。这是尼泊尔的内部事务。

635246847908840747.jpg

尼媒:中国能使尼泊尔毛派两党统一吗?

尼共毛主义和尼共联合马列简介

尼泊尔共产党,于1949年4月26日在印度加尔各答成立,其宗旨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在尼泊尔实现社会主义。尼泊尔共产党早已分裂成多个政党,互不隶属。2008年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和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交替执政。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简称尼共(联)或尼共(联合马列)。作为尼共(联)成立之前的组成成分之一的尼共(马列)在1978年建党初期处于地下状态,80年代发展成为半地下状态的最大的全国性政党,党员人数为16000多人,主要在下层人民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

1991年尼共(马)和尼共(马列)合并组成尼共(联),1993年12月尼共(阿玛蒂亚)又并入该党,从而使得该党人数从37000人增至40000人。1999年尼共(联)大选失败后,力量仍然不减。目前尼共(联)有积极党员8万人,一般党员30万人,仍在全国60%的县、市议会中占多数,掌握着全国多数地方各级政府。该党在全国75个县都有自己严密的基层组织,并且拥有妇女、青年等各种群众组织。尼共(联)主要在农村、城市各阶层特别是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而其中知识分子则占到全体党员的1/3。

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即尼联共(毛主义),原名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1994年从尼共(团结中心)分离出来后成立。强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义为指导思想。1996年2月,在尼中西部边远山区发动人民战争,走上武装夺权道路。2001年底,被尼、美政府宣布为恐怖组织。2001年和2003年曾同政府两次举行和谈。2005年11月,同“七党联盟”联手反对国王。2006年4月反国王获胜后,同政府举行多次和谈。11月,同政府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停止武装斗争。2007年1月,加入临时议会,回归政治主流。2008年4月制宪会议选举后,成为尼第一大党。2009年1月,与尼共(团结中心-火炬)合并,改为现名。主席普什帕•卡玛尔•达哈尔•普拉昌达(Puspa Kamal Dahal ‘Prachanda’)。

纽约时报:印度前毛派议员狱中胜选 “犯罪”记录成政治资本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日发表文章:《在印度,犯罪记录也是政治资本》,报道称一名曾参与毛派革命行动的“罪犯”在狱中参加了地方选举,以高票当选。《纽约时报》对印度选举的“民粹化”倾向表达了担心。

635174470570702449maopai.jpg 卡米什瓦尔•拜萨尔胜选后向支持者致意

以下为《纽约时报》报道全文,作者ELLEN BARRY(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毛派游击队领袖当选地方议员

印度达尔滕刚——达尔滕刚位于印度东北部,是一个贫穷的低种姓选区。当卡米什瓦尔•拜萨尔(Kameshwar Baitha)决定要竞选当地的议会席位时,他根本不准备粉饰自己的犯罪记录。

他按照要求,一项一项列明了对他的各项重罪指控,虽然他表示这都是捏造的。因为之前他担任过当地毛派游击队的领袖,他被控以17项谋杀,22项谋杀未遂,6项以危险武器伤害,5项盗窃,2项敲诈,等等。最重要的是情况是,决定参选时,他本人还在监狱服刑。

卡米什瓦尔•拜萨尔在印度达尔滕刚。尽管被以谋杀罪起诉,他被选中参与议会竞选。

他的儿子巴本•库马尔(Babban Kumar)希望自己能够追随父亲的足迹进入政界,他说,这并没有影响选民投票给他。考虑到这个选区的人们总是希望选出罗宾汉(Robin Hood)似的人物担任领袖,犯罪记录看似倒可能是有帮助的经历。

库马尔说,“你必须要去对抗些什么,不然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进入政坛呢?如果你没进过监狱,那就成不了大政治家。”

城市中产阶级不满“罪犯”当选

今年,新的能量震动了印度政坛,不断扩大的城市中产阶级要求,将数以百计的有过不光彩历史的政治人物逐出体制。

在德里,受到网上请愿的推动,很多民众参加到一场反贪腐集会中,手举扫帚,象征着即将发生的政治去污行动。印度最高法院顺应民意,于今年7月裁定,有过犯罪记录的政治人物,不能仅凭对之前定谳的犯罪记录提出上诉,就继续担任政府职务;否则即违反法律。根据这项裁定,被最高法院以下各级法院判决两年刑期以上刑罚的政治人物,不再有担任公职的资格。这项变动可能会从根基上动摇一些强大的政治势力。而就在本月,执政联盟的领袖接班人拉合尔•甘地(Rahul Gandhi)对此表示了支持。

“另一个印度”呼唤“劫富济贫”的“英雄”

但是这些努力将会遇到来自另一个印度,即老旧印度的最强烈挑战,而那个印度背后有着大量来自低种姓选民的支持。在拜萨尔代表的部族选区,绝大多数的民选官员都存在犯罪记录,多数跟贪腐相关,但也有不少涉及暴力犯罪。选民一般不接受这些指控,认为都是捏造的,是精英阶层在试图打压穷人的代言人。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支持,拜萨尔才能够在政府宾馆讨论这个话题。他舒服地坐在铺满红色天鹅绒的休息区,吊扇在他头顶缓慢旋转着。他请求客人们设想,如果每个有着犯罪记录的人都无法从政,结果会是怎样。

他说,“整个议会就空了。这将会变成一个笑话。”

这项新政将要迎来一次艰巨挑战。拉鲁•帕拉萨德(Lalu Prasad)常年担任达尔滕刚邻邦比哈尔邦(neighboring state of Bihar)的领导人,他因为腐败罪名被判刑,此后在本月被剥夺资格,不得参加今后的选举。对于他的调查审判前后长达17年,进程像蜗牛一样缓慢,而帕拉萨德则对检察官嗤之以鼻。

帕拉萨德是一个出身于低种姓的牧牛人,现在的他则是一位民粹主义作秀大师,他把开庭的日子都变成了政治表演时间。一次开庭时,他坐在黄包车后座前来,四周围满了仰慕的支持者,还有一次他骑着一头小象离开监狱。

但随着关于他的判决被公布,舞步似乎要终止了。但是上个礼拜,虽然人还端坐在兰契的波尔撒•孟达监狱(Birsa Munda )里,他似乎能够完全掌控自己那个依然强大的政治王国。大量助手和支持者在监狱的铁门外聚集,拿着椰子和信件。狱卒让探访者按时进出,好像他们不是狱卒,而是在运营一家接待中心。兰契主要的英文日报《电讯报》(The Telegraph)报道说,他甚至招来一名裁缝进入他的囚室。

后来,一位当地的反贪腐活动人士提出了抗议,指责说这些探视严重违反了监狱规定。根据报纸报道,帕拉萨德因此决定“低调行事”,只在下午三点钟之后接待客人。他的访客都说,这些指控是捏造的。其中一位访客库马尔•拉克什曼(Kumar Lakshman)说,“德里那些人不愿让穷人翻身,而帕拉萨德正在帮助穷人翻身。”

“任何一个真心要当选的候选人都不得不违反法律”

从全国范围来看,面对犯罪指控的印度官员的数目高的惊人。民主改革协会(Association for Democratic Reforms)是一家设于新德里的研究机构。根据他们的数据,2008年以降,在全国和地方性选举中,30%的胜选者都面对犯罪指控。其背后的原因很多。随着印度民主制度的发展,候选人倚重于外力来影响选民,帮助自己当选。他们一开始依靠的是肌肉发达的恶棍,之后是“金主”。腐败因此非常流行。

同时,竞选经费上限很低,所以,基本上任何一个真心想要当选的候选人都不得不违反法律。同时,报假案的惩罚微不足道。还有,印度独立运动是建立在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的基础之上,所以违反法律根植于这里的政治文化当中。

尼尔贾•乔杜里(Neerja Chowdhury)是一位新闻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她认为,“目前尚不清楚现状是否会改变。”主要政党可能会避开那些有着犯罪记录的候选人,担心如果这些人失去资格,就会浪费一个席位。但是政党也必须考虑帕拉萨德和贾根默罕•雷迪(Jaganmohan Reddy)等人背后涌动的民意支持。雷迪是另一位面对贪腐指控的地区领袖。杜乔里谈及雷迪时说,“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矛盾,人们对他非常同情,各种迹象显示,他的人气越来越高。”乔杜里说,贪腐“是城市中产阶级关心的问题,那些正在向上攀升的人不关心这个。”

拜萨尔:从游击队领袖到“民主游戏”高手

拜萨尔今年60岁,他之前是一名革命者。类似的力量推动了他在政治上的看似不可能的崛起。他穿着雪白长袍和长裤接待了访客,不显山露水地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包咀嚼烟草。

635174471289551711_e6_af_9b_e6_b4_be2.jpg 印度军队围剿拜萨尔游击队资料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拜萨尔所在的地区出现了农民暴动,毛派武装分子跟当地高种姓地主的私人武装爆发了冲突。政府认定,拜萨尔是一名爆炸物专家,是许多袭击的背后主使。但是他本人否认这一点,声称从未拿起武器,在他的组织于1986年被政府取缔之后,他说自己仅仅担任思想领袖的角色而已。

2005年,当时拜萨尔正被羁押,等待庭审,那时他决定踏入政坛。因为时间充裕,他重新阅读了毛泽东和列宁的著作,思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影响,开始反思毛派分子是否过分乐观,认为自己的武装反抗真的能够将新德里的政府赶下台。

他说,“那段时光对我来说非常艰难,我改变了自己的意识形态。”

拜萨尔说,他在恰尔肯德邦(Jharkhand)的知名度非常高,甚至在不离开监狱,没有开展竞选活动的情况下,就轻易地赢得了席位。但是,他面临的犯罪指控还是有些麻烦;根据民主改革协会的数据,在2008年之后所有的4807名候选人中,他的犯罪记录次数是最多的。

人们涌进恰尔肯德邦的首府,声称这些指控是假的,是拜萨尔的政治对手捏造的。另一些支持者承认,这些指控有着真实的成分,但是认为它们并没有影响拜萨尔的形象。山托士•库马尔•杜贝(Santosh Kumar Dube)是兰契市政府的一位官员,他说,他认为拜萨尔在还是毛派分子的时候,“曾经进行武装斗争,甚至参与了一些屠杀”。但是杜贝也说,“所有这些对他的指控,都是他在为穷人斗争期间犯下的。人们不会因此害怕他。”

从拜萨尔的角度,他承认对于印度政坛的变化感到担忧,他也承认他有可能将失去参加竞选的资格。他说,对于政治领袖的犯罪定谳采取严厉的审核,相当于把新的武器交给政治对手,同时这也是在怀疑选民的判断能力。他认为,选民完全清楚他们究竟选出了什么人来担任公职。

他说,“我很担心,我的政治生涯会因为这些犯罪指控而结束。”但是他很快整理好自己的思绪。

他说,“我完全有信心这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对于整个司法体系有信心。”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 责任编辑:堵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