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模式面临“富不过三”困境

•梁辉•

日前,《纽约时报》网站刊发了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一篇题为“当财富消失的时候”的文章,大意为“西方正接近富庶时代的尾声”。这位经济学家的“盛世危言”,令笔者想到了中国一句广为人知的古话——“富不过三代”,即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败业,历史上很多大家族的兴衰多经历了这一过程,古今中外,例子俯拾皆是。由家上升到国,这句中国古话有着相通的适用性。

自2008年美国华尔街危机以来,整个西方经济陷入持续衰退,再加上西方国家在“阿拉伯变革”中的所作所为,以及美国两党恶斗致政府关门等等一系列事件,西方内部的忧患意识愈加强烈。而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美国主导的西方所呈现的面孔,前所未有地变得不确定起来。近日,新华社一篇“去美国化”的评论引发西方(美国)震动,西方心理之敏感,就可窥见一斑。

这些事实片段,尽管零星,但似乎都指向西方硬实力与软实力(心理层面)的双重下滑,暂且不论这种下滑是暂时性的,还是历史周期性的,但当前这种双重下滑,尤其是心理优势的动摇,连最倔强的西方人自己都难以粉饰。

近代以来,经历过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以及殖民扩张与世界大战后,西方在全世界建立了全面优势地位。西方文化、西方生活方式、西方技术、西方制度等主导了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百多年来,全世界都在或多或少地学习、模仿、借鉴西方,甚至连西方人的面孔与体格都主导了“人类美”的标准与定义。这种优势是全领域、全方位、几乎无死角的。

对于这种全面优势的建立,西方给出的标准解释是:“民主自由的制度与价值观”。言下之意,西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实行了西方民主制度与价值观,这是“西方成功学”的全部密码。在西方的强势渲染与推动下,追随西方民主的国家趋之若鹜,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更是呈全面开花之势。当时,甚至有西方理论家喊出了“历史终结论”,认为冷战之后,西方民主制度就是人类社会空前绝后的“历史终极版”。这种观点,先不说武断与否,光从逻辑上就讲不通。犹如当年的“地球中心说”一样,受限于当时人们的眼界与学识,禁不起历史与时间的考验。

这样说,不是反西方,只是为了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西方。“西方成功学”或者说“西方模式”的密码,西方人自己其实只讲了半句,还有半句被藏着捏着了,我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那就是现代西方国家的“富二代”身份。也就是说,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国富民强、兵强马壮,不仅是因为制度上的某些开明与优势、自由与创新,还有它们在上两个世纪里的知识、财富与制度等方面的“原始积累”。比如,通过工业革命,它们获得了技术上的优势;通过殖民扩张,它们获得了资源与市场上的优势;通过战后全球各项机制的设计,它们占据了全球机制金字塔的塔尖地位。尤其是西方主导的全球规则制订,令它们几乎可以一劳永逸地过上“土豪生活”。

离开了这些前提与基础,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会不会黯然失色,成为一件“好看不中用”的外套?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以及埃及等,似乎就背上了这样一件“光鲜的外套”,且陷入了“落雨背稻草”的窘境。

这里,不是为了贬低西方,而只是简单探讨了一下“西方模式”的另一面,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它们的“富二代”家底。当然,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与“富二代”家底之间的关系,究竟谁是因谁是果,这可能是一个“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两者是互为因果、互为前提的。用一句直白点的话说,西方那套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尤其是对于国际社会里的“屌丝”乃至“土豪”。

认清这一点,做到知彼而不盲目崇彼,知己而不自虐自弃,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清醒地看待当前自己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毕竟,这个年代的国际社会,除了拼自己,还得拼爹拼祖拼人脉。至于西方会不会陷入“富不过三”的困境,主要取决于西方自己的选择,我们也不应低估西方人的智慧,历史最终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92期,摘自2013年10月25日-31日《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