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多数不愿吃苦 大马捕鱼业开始老化

随著时代的变迁,就业机会选择越来越多的社会,出海捕鱼这行业开始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行业一眼望去平均年龄都是四五十岁,几乎不见年轻人。

槟城峇都茅YS鱼行负责人王文峰告诉《东方日报》记者,即使有年轻人加入,也都是外劳。“本地年轻人多数不愿吃苦,有谁会愿意在海上待两三天,不仅要能抵抗晕船,还要日晒雨淋。”

 

对于船员的薪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感到非常好奇。其实船员并没有固定的收入,主要依据捕捉的渔获量计算,一个月最少都会有1500令吉的收入,最高则可有3000至4000令吉。

虽然薪水不算偏低,但鱼行要聘请本地籍船员,还是难事。因此,近期开始有许多鱼行渐渐从B型执照渔船(只能聘请本地员工)转去可聘请外劳的A型执照渔船。

本地渔行的船员多数是外劳,近年来马币兑换率不断下滑,渔行发给外劳的薪金也不断上涨,导致一些业者吃不消。
本地渔行的船员多数是外劳,近年来马币兑换率不断下滑,渔行发给外劳的薪金也不断上涨,导致一些业者吃不消。

走入峇都茅码头,到处可见船员在修网。其中一名船员告诉记者,修网工作往往都是船员没出海时所进行的工作,发现到哪里损坏就修补哪里,一般捕鱼网两年会进行一次大型修补,一次修补需耗10天。

他坦言,出海捕鱼已开始走入夕阳,不仅是吸引不到年轻人的加入,海上的鱼获量也开始减少及政府的各种限制,渐渐成为吃力不讨好的行业。

他指,过去其渔船可捕获的鱼量高达1万公斤,如今数量却跌至5、6000公斤。

船员在空闲时就会进行修补渔网工作,一般渔网将每两年一次进行大型修补,一次修补需耗时10天。
船员在空闲时就会进行修补渔网工作,一般渔网将每两年一次进行大型修补,一次修补需耗时10天。

政府限制多

他也说,政府时不时也会限制鱼出口,避免本地人吃昂贵的鱼。若政府没有限制鱼出口,鱼的售价将会飙涨,本地人或吃贵鱼。但他认为,该政策对渔民不利,因为他们每月捕鱼数量不一,有时多有时少,若遇到鱼数量少时又被政府限制出口,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

另外,一名船员指政府近年来限制他们大型渔船的捕鱼范围,必须在8海里外,这是此行业面对的最大挑战。

该名船员笑言,槟城的海域能有多大?一再被限制,他们捕鱼范围就变得更小,这也是他们近年面对最大的挑战。

目前峇都茅码头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停放渔船空间不足,他希望政府可为他们解决此问题。

渔民的收入需依赖所捕获的渔量所决定,因此,许多年轻人对此行业不感兴趣。
渔民的收入需依赖所捕获的渔量所决定,因此,许多年轻人对此行业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