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新挑战也接踵而来,例如春风吹又生、遍及多州的“洋垃圾”非法处理厂问题,还有柔州巴西古当金金河连锁污染事件,所带出的工业污染河流警讯。
环保组织人士在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皆认为,平心而论虽然希盟在环保课题上的努力有待加强,但总的来说已较前朝国阵做得更好,至少展现出致力解决问题的诚意。
反对莱纳斯厂造成辐射污染的组织,“拯救大马委员会”(SMSL)主席陈文德评论,希盟政府的表现“不能说仁至义尽,但尽了最大努力”。
他希望,政府能坚守早前设下的两项条件,即指示莱纳斯将辐射废料运出国,以及确保今后进口原料不含辐射废料,不会轻易转弯。
“政府说清楚了,只要将提炼稀土的这第一个步骤在国外进行,确保运入我国的原料不含辐射,我们亦认同这项做法。不过莱纳斯方面是否能做到这点,肯定是个疑问。”
他遗憾,莱纳斯方面迄今仍未对如何解决现有的废料,采取积极的行动,这点需要政府给予关注。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监督,但只要莱纳斯一天仍有人庇护,它都不会轻易关闭,我们只能不断提醒政府,要积极解决问题。只要政府的立场不转弯,我相信莱纳斯总有一天会撑不下去!”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雪州瓜冷区环保行动协会秘书潘丽婷则认为,在处理“洋垃圾”泛滥问题上,虽然她对希盟中央政府与雪州政府,依旧有不满,但若与前朝国阵相较,她形容“真的好太多”。
“起码希盟政府还会给予回应,换作在国阵时期,我们的投报全都石沉大海了。”
不过,她话锋一转,接着将矛头转向希盟政府:“洋垃圾问题,虽然是自国阵时期,就打开的一道门,但今日的希盟,为何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环境局、地方政府等都是官方机构,为何如今执政的希盟,没有办法整顿那些不做事、未尽责的官员呢?”
她抨击,正是上述怠惰官员的存在,才导致雪州直落昂和仁嘉隆等地区,沦为“洋垃圾”非法工厂的重灾区,而雪州政府需为此负责。
即使雪州政府较后已严厉打击上述非法处理厂,但潘丽婷直言,只要源头未解决,洋垃圾的问题都会持续下去,不过是从雪州搬到其他州属而已。
“我们根本不应该鼓励废塑料再循环这行业,因为其中的处理过程肯定会涉及‘热熔’,这就会产生有害烟雾,造成空气污染。”
“虽然官方规定要安装空气过滤机器,但缺乏严格的监督与执法,如何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我非常希望,政府能展现决心,拒收所有洋垃圾。”

另一方面,“大马环境之友”(SAM)秘书米娜在受询时,仍对希盟政府在环保课题的表现,抱着乐观态度,不过在执行力方面要加一把劲。
“我们看到有些好的转变,例如在减少使用塑料袋及制成品上,政府分阶段在各州征收‘塑料袋费用’,减少人们使用塑料袋,也号召餐饮商家不再提供塑料吸管。这都对减少塑料污染有帮助。”
她觉得,想要长远解决塑料泛滥问题,还需回归教育层面,教导民众使用其他“可分解材质”的代替品,又或者循环使用的食盒等,才能更进一步解决问题。
谈到保育森林方面,她建议政府需要在每州成立一个“取代伐木”基金。透过这笔基金,让州政府进行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而非到森林进行无止尽的伐木。
“此外,金金河污染事件的教训也告诉我们,政府监督工业非法倾倒污染物的行动,不能有一刻松懈,而且还需督促每个河岸社区的居民,都加入监督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