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宋哲日前与美国驻港总领事克利福德•哈特(中文名夏千福)会面时,当面“警告”他不要干涉香港内政。中国政府就香港政改对美方严词相向已非首次,外界认为,这是香港回归以来北京发出的“最强硬信号”。香港媒体给出的原因是,上任才一个月的美国驻港总领事“到香港基层探求民意的密集程度,比特首梁振英还要多”,甚至在履新伊始就公开鼓动民主派参加2017年特首选举。
夏千福是有名的“中国通”,在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担任过要职,被称为“身跨军政两界的特殊人物”。“他的任命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落实重返亚太的战略。”香港学者冯国林道出美国国务院的用意。他说,此次“训话”凸显中国政府主动出击的策略,敲山震虎,同时向港人更明确传达中央立场。
中美较量,从水底浮出水面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9日说,27日,宋哲会见夏千福时,强调政制发展问题是香港内部事务,外国政府和官员不应干涉,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无视《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插手和干预香港事务;希望美驻港机构和人员尊重“一国两制”,遵守《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和《中美领事条约》,不以任何借口从事与身份不符的活动,不做任何有损香港繁荣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的事。
香港《文汇报》认为,宋哲的讲话虽然才两百多字,但立场与态度已非常清晰:警告美领馆勿在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上干涉香港内政;警告美国驻港各机构,不要在香港从事颠覆或支持颠覆中国政府之事。澳门《新华澳报》分析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五十五条规定,在不妨碍领事特权与豁免之情形下,外交人员均负有尊重接受国法律规章之义务;此等人员并负有不干涉该国内政之义务。也就是说,领馆官员在履行职务时,必须避免一切直接干涉接受国内政的议论和行动,例如不参加亦不支持反对接受国政府的组织、集会、示威等。
香港《新报》8月29日社评说,这番话由外交部大员向新任领事说出,是史无前例的,也是极不平凡的。香港《晴报》也发表社论称,这是回归16年来,北京在香港问题上,对美发出的最强硬信号,并将香港问题与中美大局直接挂钩。文章说,中方罕有的做法,乃是“先礼后兵,丑话说在前”。一旦美方外交人员“从事与身份不符的活动”,最坏的情况,是按国际法驱逐相关人员出境。外交部高调对夏千福“训话”,显然北京已经掌握美驻港人员某些干预香港事务的证据,只是秘而不宣,美国如果做得太过分,结局是逼北京出手,届时不仅香港受牵连,中美关系都受到伤害。种种迹象显示,中美在香港问题上的较量,从水底浮出水面。
“美国长期以来的香港政策并未改变,支持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的自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发言人斯考特•罗宾森8月28日赶忙打圆场。一名接近中央的消息人士8月29日表示,中方态度如此严厉,是因为后者履新一个月里频繁接触香港各政党领导人,甚至提出民主派也可以参加4年后的香港特首普选,这让北京极为不快。香港亚太国际关系学会研究员冯国林说,此次中方强音措辞凸显中央主动出击的策略,有意给履新不足一月但行事高调的夏千福“下马威”,为日后可能的争议打预防针,同时也可以遏制美方近期的高调作风,向港人和各党派更明确表达中央立场。
“美国之音”,8月29日引述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的话说,美国一向希望占据民主、自由等道德高地,以此挑动北京神经,可说是“无本生意”。
中方不会容忍有人搞乱香港
“这是近几个月来美国驻港代表第三次遭到类似警告。”香港《南华早报》8月29日报道说,5月和7月中央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接连表示,外国政府或官员不应对香港政治制度发展肆意妄评。
路透社认为,对中央而言,香港不但是国际都会,亦因香港对外高度开放,历来都是中外政治势力交汇较劲的棋盘,故中央一直高度提防外国乘虚而入。
在香港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刘先生8月29日表示,香港回归后,中央一直担心有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香港媒体称,“维基解密”披露美国驻港总领事馆上千份秘密电文,显示该领馆对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干预全面而深入,并在幕后扮演操控角色。例如,就香港政制发展问题向特区政府提出过带有干涉性的意见,左右反对派政党的选举策略和部署,挑选反对派精神领袖人选,操控反对派政客反中乱港的前台表演等。
香港《经济日报》称,中方注意到美方在“斯诺登事件”后,在港动作更为积极。在最触动中方神经的“占领中环”一事,也有美方踪影。中方很珍惜香港,不会容忍有人搞乱香港,中方甚至已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有人会用金融手段破坏香港。
冯国林认为,中央“忌惮”夏千福,与他特殊的军政背景有很大关系。他说,与历任总领事不同的是,夏千福作为美国海军总参谋长的外交政策顾问身份,令人更合理相信他是奥巴马“重返‘亚太”的马前卒,借干预香港事务以制衡中国。
澳门《新华澳报》称,夏千福是情报分析人员出身,比较注意观察分析、梳理归纳。比如,他在台湾工作期间,就对当时台湾发生的一系列夺权及政治斗争,尤其是李登辉在民进党支持及协助下进行“修宪”,以“推动民主化”为名,行“去中国化”的“台独”为实而进行观点提炼,总结出“宁静革命”概念。因此,在香港特区即将进行特首普选之际,美国国务院将他调来港澳任职,要他运用台湾“宁静革命”经验,推广到香港特首普选中去的意图十分明显。
香港成美制衡中国的棋子
台北“中央社”称,香港主权移交以来,美国不时评论香港民主问题,且与香港泛民主派关系颇佳。夏千福的前任杨苏棣来港后,与北京方面关系恶劣。香港《大公报》分析称,杨苏棣在港3年,掀起了美国官方访港的高潮,包括希拉里在内的5名部长级官员、7名副部长级官员来访,如此频率的访问,背后意涵已无需赘言。香港正日益成为美国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夏千福的立场明显较前任更高调,这说明美国对香港事务很关注。香港社会近年矛盾激化和美国重返亚太有关。
香港《经济日报》8月29日认为,中央担忧因外国势力干扰,中国不能向国际社会交出“一国两制”成功推行的成绩表。此外,中央更忧外国会借干预港事,作为介入中国内政、掣肘中国发展的杠杆点。对港人而言,香港政改方案须获中央认可,香港需要更主动了解中央的忧虑与关切。此说易行难,唯亦只有如此,才可拉近中央与港人距离,共谋政改共识。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9月4日《国防时报》)
链接:“倒梁”广告再露香港反对派幼稚
•单仁平•
香港反对派召集300名市民联署,3日在香港两家报纸和台湾绿营报纸《自由时报》刊登广告,要求撤换特首梁振英。广告称,当前的香港令人“绝望”,不断“被融合、被赤化”,还称内地赴港个人游旅客“肆虐香港”等。广告呼吁台湾“引以为鉴”。
香港媒体还注意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3日在北京会见香港纪律部队交流团,一些媒体将之视为中央坚决支持维护香港稳定的信号。
“倒梁”广告的出现再次显示,反对派在香港社会搞出点动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断遭遇它们是香港的宿命。但是香港早已回归祖国这一事实大如天,香港《基本法》大如天,欲让时间倒流的言行纵然能制造一时热闹,但它们都是一口气能吹出一堆的气泡。
据报道,那300个联署很多用了假名或者匿名。但即使联署的人更多些,而且用的都是真名,也没什么用。中央在任命香港特首问题上接受这种压力的可能性是零。
香港政治制度决定了政治
反对派的必然存在。对于反对派中的某些人口无遮拦,滥用羞辱内地人的言辞,内地人开始挺气愤,现在逐渐觉得很可笑。舆论称这些人中的部分人为“港独”,内地人尤其感到“高看”他们了:这怎么可能?台湾都“独立”不了,如果有香港反对派生出这个念头,他们是不是“疯了”?
香港反对派对抗特区政府,矛头同时指向内地和中央。他们总以为中国的体制不适应他们的玩法,他们虽然力量小,却可以占据对整个国家的优势。他们自我感觉很好,觉得这个13亿人口大国必须看他们那很小一部分人的脸色。
很难理解少数香港反对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优势。我们怀疑是他们从港英时代被驯化的奴性又异化成了他们对内地的盛气凌人。但他们显然非常幼稚,连撒切尔政府都挡不住中国主权在香港的恢复,他们这些人怎能挡得住?
香港不是“独立政治实体”,今后也不可能是。香港特首普选将是在中国特别行政区里的选举,不是“国家大选”。如果香港反对派不肯接受这个大的现实,那么国家将有足够的力量确保这一现实不受他们的损害。
一些反对派人士挑动香港民众与内地的对立情绪,是对香港前途的高度不负责任。他们应当设想一下,如果内地人都不再去香港旅游,都不再在香港的商店里购物,那么香港经济将会发生什么?也许同样经常碰到中国游客的巴黎市民能告诉他们,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是中国内地人损失大,还是香港人损失大。
一些香港反对派的傲慢实为小家子气的不知天高地厚。这会害了他们,使他们瞎折腾。他们应当搞清楚自己是谁。他们应了解一下大多数内地人对他们这种傲慢的看法,这样的“兼听”对他们修正自我认识有好处。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77期,摘自2013年9月5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