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网》2025年5月26日
东南亚领导人周一签署题为“东盟2045:我们共同未来”的《吉隆坡宣言》,为未来20年区域发展与合作奠定基础。
该宣言在第46届东盟峰会通过,标志着东盟致力于构建具韧性、创新、活力和以人为本的区域共同体的重要里程碑。
新的愿景将取代2015年通过的《东盟2025》:携手前行的文件。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形容,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项宣言由决心所驱动并因信任而得以实现,随着新的宣言签署,代表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东盟将共同延续其传统。
他形容,本届东盟峰会签署的《吉隆坡宣言》,是本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他说,东盟的未来必须建立在永续和包容的基础,区域一体化也应真正以民为本,并指要缩小发展差距、提高生活水平,并投入资源以培育全体公民的精神和潜能。
他周一(26日)在第46届东盟峰会《吉隆坡宣言》的签署仪式致开幕词时说,该宣言中描绘的共同蓝图,是一个建立在现实基础、由坚定信念驱动,并通过信任得以实现的愿景。
“当我们翻开新篇章之际,我们重申我们对子民、区域及未来世代的承诺,让我们带着明确的愿景、坚定的目标与团结的意志一同前行,打造我们应献给未来世代的东盟。”
安华也提到东盟在人工智能、数码创新及绿能经济的发展,可确保其未来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其凝聚力。
惟他也提醒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不公平的现象,倘若没有获得有效控制。
他强调,东盟的未来必须奠基于持续及包容性,努力缩短发展所制造出来的鸿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投资予发展人民的潜能方面。
此外,安华也引用东盟1967年创始宣言中的语录,指东盟的创始先贤承诺以友谊与合作,让彼此紧密相连,通过共同努力与付出,为本区域的子民及后代带来和平、自由与繁荣。
“今天,我们再次重申这个庄严的承诺,这不是对过去的致敬,而是对未来的一项活生生的契约。”
安华说,常言道,预测未来的良策是创造未来,因此,东盟多年来始终通过一致努力、共同治理和战略远见,朝这个目标前进。
他也感谢所有成就《东盟2045愿景》的各方,并指这是通过坚持、务实和区域信任的“无声力量”所实现的成果。
签署《吉隆坡宣言》的东盟领袖,分别为汶莱苏丹博尔基亚、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寮国总理宋赛西潘敦、越南总理范明政、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泰国首相佩通坦、缅甸外交部常务秘书昂觉莫,以及观察员身分的东帝汶总理沙纳纳。
根据《吉隆坡宣言》,东盟成员国重申加强区域团结、促进包容与永续发展,以及加强机构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现有和未来大趋势的集体决心。
该文件还将东盟设想为印度-太平洋地区增长的中心,并着重强调区域团结、共同身份认同,以及人民平等享有经济机会。
“我们强调有必要增强东盟的韧性,促进以集体、高效和创新的方式应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挑战,以及未来冲击,这将有助于确保东盟和人民的未来。”
《吉隆坡宣言》作出的关键决定包括正式通过东盟2045年共同体愿景(ACV 2045),以及其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和互联互通四大支柱的战略蓝图。
东盟领导人一致同意,由《吉隆坡宣言》和ACV 2045,以及及其战略蓝图构成东盟2045议程。
他们还重申致力于加强东盟的机构能力和效率,包括推动改革以增强东盟秘书处的能力。
各国领导人还同意将在第47届东盟峰会上通过2026-2030年东盟互联互通倡议(IAI)第五期工作计划。
他们还指示东盟各国部长和东盟相关机构在东盟秘书长和东盟秘书处的支持下,展开沟通活动并定期监督执行进展。
秘书长将每年向东盟峰会提呈报告,并将对东盟2045议程进行中期检讨,确保持续应对区域和全球的发展。
“东盟2045:我们共同未来”的《吉隆坡宣言》将以此前达成的多项里程碑式协议为基础,包括“东盟2025:携手前行”的《吉隆坡宣言》(2015年);《河内宣言》(2020年);《金边互联互通议程》(2022年);2023年拉布安巴焦领导人声明,以及关于制定战略蓝图的永珍宣言(2024年)。
该宣言强调,东盟将继续致力于维护《东盟宪章》、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