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美• 对“高盛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帮某些国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发现机会和引领投资。所以,不要迷信国际金融机构的分析报告,它们不是世界经济预测宝典,而只是控制市场和投机的工具。稳定市场信心,才能推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我们千万不能被国际投机者蒙蔽了视听,影响了对事实的判断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报告“看空”中国,称2050年中国将止步于“中等国家”,难超美国。今年以来,包括标普、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与2010年“浑水”公司做空中国在美上市企业股票不同的是,此轮做空有多家投行巨头参与,直接做空对象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优质企业。其手段和目的都不新鲜,规模却越来越大,呈现出数度反扑的态势,令人警惕。 不要迷信“高盛们”的报告 包括高盛、摩根、美银美林等国际投行巨头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并每年发布宏观经济预测。但它们并不是非营利性的,它们所有的报告都是为投资决策和市场操作服务的。这种纯盈利性的目的,必然会有正反两面影响。正面来说,它可能比任何追求理论进步的学术分析更通俗、更实用和更直接;反面来说,它本身的偏向非常明显,有鼓动性和引导性。它不仅分析形势,它还要制造舆论和影响预测。 以高盛为例,其从2001年提出“金砖国家”概念,并预测新兴市场将引领世界增长版图。早在2003年高盛对金砖四国经济增长预测报告中,已经预测中国将在2039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后又更改至2028年。高盛推动了对新兴市场的追捧,并依此从对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投资中获利无数。 今年5月20日,高盛发布公告,出售其在中国工商银行所剩持股,共套现11亿美元。至此高盛已经清空所持有的全部工行股份,在不计算汇率变化和分红影响的情况下,高盛2006年投入的26亿美元,累计获利已达72.6亿美元。 对“高盛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帮某些国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发现机会和引领投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先购入后推涨,到某一高点再抛售以获利,推涨和做空往往依靠的都是公开预测、报告和顺势作为。所以,不要迷信国际金融机构的分析报告,它们不是世界经济预测宝典,而只是控制市场和投机的工具。 警惕金融巨鳄们的猎杀祸心 从20世纪末开始,投行走向国际化,成为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的全球游猎者。投行一方面在“唱衰”中国,另一方面国际热钱又大量流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来,通过经常项目即正常的贸易往来,伪装成货物进出口流入我国的热钱不在少数,导致广东、福建等省的外贸进出口超常规增长。显然,“唱衰”的下一步应当还是投机和套利。 投行们之前对中国概念的“重视”和今天的“唱衰”前后看似矛盾,却也是老套路。先追捧中国等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后,再在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释放做空信号,人为营造金融动荡,再赚一笔,并寻找更低的进场价位,这是国际金融资本掠夺财富的惯用手段。前段时间唱空黄金的手法,就能证明他们一直是贪婪的、无孔不入的。 比较恶劣的是像“浑水”这样的私人调查公司,它们更有“咬住不放,不择手段”的风格。事实上,“浑水”、“香橼”这类匿名机构从来没有针对报告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而且也从没对外公布其公司的地址和股东信息,甚至也没有任何报告撰写作者的信息。从手法上看,当“浑水”等匿名调查机构公开发布质疑报告,一般在一至两个星期前,已经有合作的做空基金入场持有看空期权了。 金融资本的游猎者已经渗透入全球市场,其威胁不可小觑。亚洲金融危机时索罗斯的做空,使得东南亚国家几乎全部沦陷。而且危害很大的做空往往从银行概念股开始,搅乱金融市场,动摇信心,最后危及经济整体面。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至今都未能完全复原。所以,对金融巨鳄们的猎杀祸心要高度警惕。 稳定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增长 目前以投行为首的一些外资机构“唱衰”中国的依据主要有三点:经济增速放缓、地方债务、银行坏账。全球最大空头基金公司尼克斯联合基金总裁吉姆•查诺斯则预言,中国金融危机势必发生,只是或早或晚的区别。这些依据和预测都是老生常谈。断言一个国家或早或晚会发生金融危机,这好比在说一个人迟早会生病一样,几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国家的制度都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中。关键是要对其积极面和消极面综合评判,而不是一味夸大负面因素。比如,即便算上所有地方隐性债务,中国负债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由于严格的产品和业务管制,银行的坏账率在全球也属于很低的。 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主动释放压力,调整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产业改造和结构升级。不容否认,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变得越加严峻和复杂,中国已经并且仍在调适其经济政策的方方面面。这时的放慢脚步,是为了走得更远更稳。 从历史数据来看,看空某一个国家往往是与资本大量外流相关的。4月以来,人民币非但没有因为所谓的“资本外流”而出现贬值、外流,反而升值,这恰恰说明,海外资本对于中国市场抱有乐观态度。稳定市场信心,才能推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千万不能被国际投机者蒙蔽了视听,影响了对事实的判断。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4期,摘自2013年6月14日《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