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爽被“背后插刀”,它要打断乌克兰与中国军工合作?

来源:后沙 2018/08/21 10:45:34 作者:后沙


导读:
中乌没有根本利益冲突,而且中国能帮二毛缓和跟大毛的关系,跟中国合作才是一条光明大道。

8月16日,美国参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前顾问威廉·特里普利特,指责乌克兰正在帮助中国解决喷气发动机的生产问题。

特里普利特称:“乌克兰人一边收美国纳税人的钱,一边对美国海军背后插刀。”

同时,美国国际战略和评估中心(International Strategy and AssessmentCenter)声称必须对基辅施压,阻止供应,切断它与中国的技术联系。

如此荒谬,霸道的干涉行为,美国居然能说得振振有辞。

乌克兰与中国合作,一,它没有受联合国制裁,二,中国也没有受联合国制裁。

中乌航空发动机合作,合法合理,共赢互惠,谁也无权横加干涉。

用“背后插刀”来形容乌克兰,美国把自己当什么了?监护人?宗主国?

这么多年美国给乌克兰送“民主自由”,送“经济援助”,送“橙色革命”,乌克兰人民得到了什么?

国土分裂,民生困顿,社会动荡,经济不振,“民主”到靠卖家底混日子,8月18日,乌克兰政府准备停止向居民集中供应热水,今年冬天又打算怎么过?

不是乌克兰对不起美国,而是美国欠下乌克兰一笔血债。现在反咬一口,指责乌克兰插美国一刀,那岂不正是美国的报应?

中乌合作

这项合作,只是中乌技术领域合作一部份,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Motor Sich)2016年为中国12架JL-10教练机供应了20台发动机。该合同价值3.8亿美元,总数是供应250台航空发动机。

中国计划使用JL-10教练机训练飞行员提高在航母上起降能力。

3.8亿美元对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来说很宝贵,如果没有发动机销售收入,结局只有企业破产,数千名工程师,专家失业。

乌克兰在野党领袖、最高拉达议员利亚什科今天回应美国指责,如果美国不满这项交易,那么华盛顿应该购买这些发动机。

问题是美国既不买,又不让它卖,更不允许它与中国合作。要知道,美国和它的盟友们对中国实施数十年的高尖精军工技术封闭。

把这类技术,装备统称为“敏感技术”,用封锁来保持美国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的优势地位。

乌克兰成为了这道封锁线一个大口子,雄厚的苏联军工底子,是乌克兰最后的老本,它也急于在国际市场找到有实力又不违规的买家。像去年平壤导弹疑云,就让它压力很大。

中国是最理想,最可靠,最有实力的买家,也是最有诚意的合作伙伴。只要乌克兰不傻,它就能顶住美国的压力,继续与中国开展这类合作。

中乌军工合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开始,如从“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引进的UGT-25000燃气轮机,不过,当年都不转让技术。

2006年左右,乌克兰政局动荡,财政窘迫,一些军工企业无法维持生计,这才同意全部技术转让。

合作领域逐渐扩大为航空母舰,大型舰艇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坦克发动机,空对空导弹,山地直升机,反隐身雷达,航空发动机等。

随着中国军工发展走上快车道,以及中国军费投入年年增加,美国对乌克兰态度随之改变,从睁一眼闭一眼到暗示警告,现在是公开威胁了。

中乌合作,西方原以为在2014年“橙色革命”之后会走向中断,但事实恰恰相反。

两国企业由单项目变为全方位合作,2016年马达西奇航空发动机项目落户重庆,美国就急了,后来出了一些波折,但大方向没有被影响。

这次美国国会出来威胁,如果因为政治力量打断向中国提供发动机,那么,对我军战斗国影响并不大,而且可以向俄罗斯购买。但乌克兰企业怎么办?美国又管不了俄罗斯,那凭什么搅黄它们的生意?

体制问题

乌克兰军工实力,全世界都羡慕,在苏联时代,莫斯科将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物质资源都往乌克兰集中,它即是农业粮仓,又是工业心脏。

苏联解体,大毛二毛还是手足兄弟,俄军大量武器装备依赖乌克兰的国防工业,乌克兰70%的军工产品都卖给了俄罗斯。而乌克兰每年75%的天然气和80%的石油来自俄罗斯,所以大毛二毛谁也离不开谁。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一切都变了,二毛掐大毛军工,大毛掐二毛能源。没了二毛,大毛连重型直升机发动机就没有了,二毛也不好受,廉价充足的能源断了。背后挑事的还是那只黑手,冲在反俄第一线是“民主逗士”们。

乌克兰是一个“军工帝国”

1991年独立时,军工企业是3594家,职工300万人,条件得天独厚,到了2011年,军工企业剩700家,职工50万人,透出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拿了一些补贴后,核武器也挥刀自宫了。

就算这样,乌克兰军工仍然非常强大,可见苏联军工有多可怕,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它的主要买家。

为什么三哥不是主要客户呢?三哥被俄罗斯给套死了,而且三哥喜欢整件的,连维修都要别人负责。中国是不可能走三哥这条路的。

一般来说,军工大国是不会卖底子的,像中国要是找洛克希德.马丁合作,高新技术门都没有。

乌克兰却没办法拒绝,根子还是体制问题。

苏联军工如此强大,是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特别是军工这一块,投入大,效益慢,甚至没有经济利益,但国家安全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所以军工的投入和人员的保障只能由国家来负责。

乌克兰“民主”后,走向了彻底私有化道路,军工企业也被投入市场自生自灭。

像马尔舍夫坦克制造厂,在失去东欧买家之后(它们转向西方购买),不要说生产新坦克,就连维护更新生产设备都做不到。

2011年6月,向法院申请破产,坦克当废品卖掉,给工人抵工资,苏联功勋企业说没就没了,按市场逻辑来说,很合理。

南方机械制造厂(南方设计局,俄罗斯那个叫北方设计局)。命运稍微好点,它绝对是一家高大上的军工企业,1954年开始就负责研发运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苏联在火箭,航空器上许多项第一,都是由它创造的。

扔给市场后,国家拨款就没有了,只能靠俄罗斯订单来维持运转,高级工程师们连工资都成问题,所以去年爆出了向平壤卖导弹技术的事件,为了生存,不管合法,非法,只要有人肯买,乌克兰就会卖。

2014年与大毛闹翻后,连订单都没了。波罗申科觉得这家企业要抢救一下,但他认为卖机枪,步枪才能赚钱。

一家生产洲际导弹的著名企业,要靠卖这些小玩意过日子,不愧是巧克力大王。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从沙俄时代到今天有一百多年历史,苏联的几艘航母,“明斯克”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库兹涅佐夫”号等,都是由这里生产。

“瓦良格”号就是因为苏联解体后无钱再续,才贱卖掉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后来被拆成四份,现在以生产民用船舶来维持生计。

市场化,私有化,对乌克兰军业企业来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打个比方说,中国说帮我们造两艘十万吨级的航母吧,钱保证到位。

乌克兰能接这单子吗?不能,美国会掐死它,美国的“市场经济”你就当真的听。

有人说洛克希德.马丁就是私企,怎么这么红火?美国这种超级军工企业真的是市场经济?不,它们是计划经济。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签署了《2019国防预算法案》,军费7163亿美元,政府订单来了,计划来了,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的2019年生产计划也有了。

乌克兰政府行吗?你能给军工企业什么订单计划?国库空空,连老百姓的过冬条件都保证不了,你还订什么航母?

“美式民主”“新自由主义”这些灵丹妙药,想都不想,一口吞下,现在毒发了,打算从军工帝国变成了田园牧歌?

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俄罗斯想要,不能卖,因为政治问题,中国想要,美国不让卖,也是因为政治问题。

中俄都是美国战略对手,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跟谁做生意要看美国脸色,可有一丝丝“自由”的气息?

马达西奇公司不想变成第二个马尔舍夫坦克制造厂,它需要中国的订单,中国的合作机会,有了中国,这几千名专家才不会失业。

但是美国的《2019国防预算法案》已经明确,直接将中国定位于长期战略对手;把44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了出口限制名单,进行全面技术封锁。

这是美国破坏乌克兰与中国技术合作的大背景。

先放狠话威胁一下,说这是“叛变”,乌克兰的技术,底子都是传承于苏联,怎么会是叛变美国呢?

为了遏制中国,切断中国得到军工技术的快捷通道,预计美国会对乌克兰采取进一步措施,直到停止与中国合作。

手段无非是利诱和恐吓,二毛该醒醒了,如果一个国家沦落到只能靠农产品,巧克力,妹子创汇,那必是一出没完没了的悲剧。

这么好的地理位置,这么好的自然资源,这么好的军工底子,如果不是这帮利欲熏心的政客们,乌克兰绝对能左右逢源,东西受益,小日子挺滋润的。

2016年乌克兰外长克里姆金在《纽约时报》发文说:“乌克兰在为普世价值而死,希望美国不要放弃乌克兰。”

为普世价值而死?人家领你情吗?现在连生意都不让你做了,连条活路都不给你留下。

中乌没有根本利益冲突,而且中国能帮二毛缓和跟大毛的关系,跟中国合作才是一条光明大道。

原标题:美国不爽被“背后插刀”,它要打断乌克兰与中国军工合作?

责编:谭莹莹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