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频发的欧洲变得脆弱敏感

•单仁平•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名外来移民遭警察射杀导致骚乱,持续了一周,并向其他地区扩散。前几天一名英国军人在街头被砍杀,一名法国巡逻警察也被人用美工刀割伤颈部。这些孤立发生的事件让人们忍不住在彼此间联想,它们的影响相互强化。

欧洲在缓慢但似乎不可逆转地走向各种问题的爆发。高福利曾是欧洲稳定的压舱石,但现在压舱石也成了威胁这艘船沉没的过大负荷。美丽的欧洲散发着经济衰退的不安,因前途暗淡的焦躁在改变人们对很多习以为常现象的感受。欧洲仍是世界最稳定的地区之一,但反映其社会发展趋势的指标大多是负的,这构成了人心的环境。

移民问题已经折腾欧洲很久了。欧洲需要更廉价的劳动力,社会需要朝气和活力,但大批移民同时加重了犯罪率,抢了部分欧洲人的饭碗。在欧洲经济活跃的稳定甚至上升期,欧洲社会内部有足够多“正能量”平衡或淡化这些问题,但现在它们就显得让人难以忍受,而且像是某种征兆。

欧洲从世界的中心逐渐退化成大西洋体系里较弱的一部分,当太平洋时代逐渐到来时,欧洲真正有了被边缘化的危机感。这种战略性感受不可能永远在高处飘着,事实上它越来越与欧洲现实中的难处搅在一起。

欧洲的问题不是要杜绝几个离奇案件的发生,这永远做不到。欧洲需要做的是恢复以往的自信,找回过去看问题的心态。如果做不到后一点,会比做不到前一点更糟糕。

欧洲人自信流失得很快,一些人因此变得很不宽容,找移民的茬,挑中国等新兴大国的毛病。其实欧洲离不开移民,也离不开中国等新兴市场,欧洲人现在缺少面对现实并且迎接挑战的勇气和耐心。欧洲很多人反对经济全球化并非偶然。

中国同欧洲比起来有巨大差异。中国发展很快,人们的不满大多来自欲望,而非对希望的丧失。中国社会的现状在很多方面不如欧洲,是前进和改善的实感以及良好预期对社会乐观提供了支撑。然而中国社会同样焦躁不安,各种事端频发,未来有不确定性。

欧洲的事情表明,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保险”的。每个社会内部都存在各种不满,它们的性质只有通过它们的爆发度和造成的后果才能识别。现在很难说究竟欧洲及西方的问题同中国问题比起来哪个更严重,它们之中谁对问题的承受力更强。

我们过去以为开放条件下再大的事情也容易克服,但现在看来情况未必如此。欧洲社会也很脆弱敏感,衰退之下的社会低沉情绪似乎不堪一击。

新兴国家在冲破“西方处处皆楷模”的神话,西方社会治理的一些深层缺陷在危机中逐渐显露,世界政治中的一些流行信念开始动摇。但新兴国家的缺陷也很突出,它们当前表现出来的活力究竟是临时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有待时间做出检验。

现在新兴国家同老牌发达国家不仅比增长,比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在比信心,比国家的士气。谁先撑不住,出大问题,谁就会成为那个对历史来说最关键的失败角色。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59期,摘自2013年5月27日《环球时报》)

登入为: admin
探索2013(3)/问题频发的欧洲变得脆弱敏感.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7/25 15:19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