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為零泰共的前世今生

来源:banner.png      2018-01-05 14:32

泰國共產黨(泰共)是個兼具理想主義及愛國主義的政黨,它在國際大浪中催生,也被國際浪潮所淹沒。在上世紀七零年代勢力達到巔峰時期,泰共領導的武裝力量—人民解放軍人數一度達約兩萬人,它在泰國七十五個府中,逾五十個府設立解放區或根據地,武裝力量從北到南,橫貫東西。歷史學家無法確定若中國與越南沒有爆發戰爭,來自中國的支持沒有中斷,泰國歷史是否會改寫

化整為零泰共的前世今生

林友順      2018年1月14日 第32卷 2期

 泰共曾是合法政黨,在議會中有席位。他們支持中共路線;曾在全國逾五十個府有根據地。

泰共政治局會議室(圖:蘇燕咪)

泰國共產黨(泰共)是個兼具理想主義及愛國主義的政黨,它在國際大浪中催生,也被國際浪潮所淹沒。在上世紀七零年代勢力達到巔峰時期,泰共領導的武裝力量—人民解放軍人數一度達約兩萬人,它在泰國七十五個府中,逾五十個府設立解放區或根據地,武裝力量從北到南,橫貫東西。歷史學家無法確定,若中國與越南沒有爆發戰爭,來自中國的支持沒有中斷,泰國歷史是否會改寫。

與東南亞其他國家共產黨出現的軌跡一樣,泰國共產主義運動的苗子來自北方的中國。根據史料,泰國的共產主義運動起源於中國共產黨在東南亞獨立的海外分支│南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中國發生「四一二」政變,中國國民黨與中共的第一次合作破裂,部分中共黨員與左翼分子流亡到泰國,並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泰國。泰國共產主義信仰者在一九三零年秘密建立了泰共的前身—暹羅共產黨,它的黨員主要是曼谷的知識分子。太平洋戰爭爆發及日軍進入泰國領土後,泰共於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以應對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形勢。大會決定於當年十二月一日正式成立泰國共產黨,有別於暹共,泰共純為泰國人所領導,泰共也把這一年定為成立年,並出版機關報《大眾報》,同時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陣線和開展民族革命戰爭的總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泰共發表《十項綱領》,指出對內同各政黨及民主人士團結合作、實行民主選舉、改善工農和教師生活、減租減息、保護民族工業,對外加強同各國聯繫。這個時期的泰共,政治影響日益加強。一九四六年十月泰國政府廢除了反共條例,泰共成為合法政黨,並在議會選舉中贏得兩個席位。不過在一九五一年十一月,鑾披汶·頌堪發動軍事政變,建立了軍人政府,同時宣布泰共為非法政黨,泰共轉入地下。一九五二年,泰共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黨的最低綱領是要爭取國家獨立、民主、和平進步,建立包括各革命階層的人民民主政府,進行土地革命,把泰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發達的工業國。巴頌·翁威瓦被選為第二任總書記。

六零年代爆發中蘇論爭,泰共選擇支持中共,為它隨後與越共的分歧埋下伏線。六一年九月,泰共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建立愛國民主聯合陣線、驅逐美帝國主義、推翻沙立政府的政治報告,並制定武裝鬥爭方針。密·沙瑪南被選為第三任總書記。在中國資助下,泰共也在六二年三月在雲南建立了「泰國人民之聲」電台,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和聯繫。六五年八月七日,泰共在東北部拍儂府普潘山區打響第一槍,並形容「人民革命戰爭的新紀元已經開始」。當時泰共的武裝力量約一千兩百人。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泰國軍人政府血洗法政大學,數千名大學生逃進森林參加泰共,這使泰共勢力一夜之間大幅度膨脹,泰共勢力迅速擴張。這也是泰共巔峰時期。歷史學家估計,當時的泰共武裝力量達到六千至八千人,同時擁有十萬餘同情者或支持者。全國近半數府、縣及鄉村有泰共的力量活動。泰共此時也聯絡國內其他左翼力量組建聯合戰線,並獲得泰國社會黨等政黨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