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峰•
他是拉美唯一一个能改变委内瑞拉、拉丁美洲甚至某种程度上震撼了世界的强人。
当地时间3月5日下午,委内瑞拉副总统马杜罗悲痛宣布,查韦斯在与癌症病魔抗争了近20个月后,终于闭上双眼,离开了这块他执掌政权达14年之久的土地。 这位拉美政治家曾被赋予“拉美200年来最重要伟人”或“拉美邪恶轴心”等各种或伟大、或鄙夷的“名号”,喜欢他的人称其为“救世主”,痛恨他的人又称其 为“恶魔”。但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在他执政的年代里,他是拉美唯一一个能改变委内瑞拉、拉丁美洲甚至某种程度上震撼了世界的强人。
“血液里流淌着玻利瓦尔精神”
查韦斯1954年7月28日出生于委内瑞拉巴里纳斯州萨瓦内塔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2岁时就对玻利瓦尔史诗般的英雄经历显示出浓厚兴趣,将这位“拉美解放 者”视作偶像,曾幻想有一天也能像玻利瓦尔一样解放受压迫的拉美大陆。即使多年之后担任总统,他还在座位旁留一个空位,声称要留给自己的偶像玻利瓦尔。他 曾说,“我的血脉里流淌着革命血液,我的血液里继承了玻利瓦尔革命精神。”
16岁时,满怀报国激情的查韦斯进入委内瑞拉军事学院。但在亲眼目睹高官政客贪污腐败之后,决心用行动改变国家命运,“我深信,通往一个美好新世界的途径 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1982年,他秘密成立了“玻利瓦尔革命运动”组织,1992年空降营中校营长查韦斯发动政变,“起义”很快被镇压,他也 因此被捕。但被捕后他控诉腐败、誓言变革社会的著名演讲却令其名声大噪,顿时成为全国焦点人物。
1994年出狱后,查韦斯经过思考,决心走一条既非暴力政变,又非妥协合流;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用新的民主秩序来取代现行政 治秩序”。1998年,查韦斯组建“第五共和国运动”并任主席。同年12月,查韦斯作为左翼竞选联盟候选人参加大选,并以高票当选。用选票实现了当年切• 格瓦拉用枪杆子未能实现的梦想。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新世纪开始以来的十多年,正是有了查韦斯的存在和推动,拉美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拉美左翼阵营,从查韦斯那里获得理论、资源、资金方面的巨大支持而风生水 起,同时查韦斯在风起云涌的拉美左翼崛起大潮中也赢得了巨大声望和影响力。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推动,造就了一个“查韦斯时代”。
查韦斯上台后先是推动国内变革,出台土地法、渔业法和石油法,将国家经济命脉从大财团和国际资本手里重新夺回。2002年利益集团利用国内暂时经济困难发 动政变,但支持查韦斯的民众和军人显示出巨大力量,百万民众连日上街游行,而亲查韦斯的军人则最后通牒,最终查韦斯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乘坐直升机返回总统 府,48小时未遂政变不仅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而更加提升他的国内外声望,他宣称将继续“穷人革命”。
此后,查韦斯更加重视民生,推行了一系列名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改革措施。包括大规模反贫计划,建立免费医疗诊所,推出扫盲教育,提高最低工资,打击 “贪婪寡头”和官员腐败。还推出声势浩大的“委内瑞拉房屋计划”,政府出资建造300万套房屋,以低廉价格出售给中等收入家庭甚至赠送给需重新安置的低收 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到政府补贴并强制保持供应的低价食品。正是查韦斯政府主导的一系列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惠民政策,使大量普通民众成为查韦斯及 其社会主义政策的铁杆支持者和稳定的票源,查韦斯的“穷人革命”获得广泛支持。 但查韦斯并不满足“一国实现社会主义”,他的最大梦想是仿效玻利瓦尔,“解放”整个拉美。查韦斯将眼光放在整个拉美,利用委内瑞拉的资源和成功经验,影响 和带动其他拉美国家加快左转步伐。对拉美左翼中小国家慷慨相助。在政治上支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加强政权建设,为拉美左翼辩护,批评西方国家干涉,成为拉 美左翼“代言人”。对于缺油少钱的左派小国,则利用丰富石油资源和石油美元,通过“加勒比石油计划”,将17个缺油少钱的中南美洲、加勒比国家囊括在内。 包括每天向古巴提供约10万桶石油,充足的石油供应不仅满足了古巴国内需求,并可将剩余石油销往国际市场,换取古巴急需的外汇。在玻利瓦尔“拉美大家庭” 思想指引下,查韦斯身体力行推动拉美一体化。力推建立南美国家联盟、拉美-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方银行、南方电视台、南方石油公司,以及南美交通网络等地 区一体化倡议。
“后查时代”扑朔迷离
尽管查韦斯在去年12月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前往古巴治病之前,明确指定马杜罗为“接班人”。但西方媒体分析称,在目前执政高层内,有多个实力派并存,包括 以副总统马杜罗为首的工会力量,以国民大会议长卡瓦略为首的军方派,以查韦斯兄长阿丹为首的亲属派,以石油部长拉米雷斯为首的经济幕僚圈,以前副总统豪阿 为首的党务派。这些说法遭到委官方驳斥,而且多次强调以马杜罗为首的接班团队目前团结一致。但若马杜罗在大选中获胜,“外敌”消失,执政团队内如何互动和 权力分配引人关注。
拉美盟友们对“后查时代”也表现出强烈的担忧。一方面担心委内瑞拉陷入内部冲突,另一方面,更担心来自委内瑞拉的经济援助不再。查死讯公布后,古巴哈瓦那 少数市民担心援助中断,甚至讨论囤积蜡烛。尼加拉瓜近期着手增加财政储备,提高税收,因为根据测算,如委切断石油援助,尼加拉瓜GDP增幅将下降1%,而 多米尼加每年则会因进口原油多花费4亿美元。
另一扑朔迷离的是委美关系。查韦斯时代委美吵吵闹闹,但两国石油买卖没有少一滴。近期查韦斯病重后,却传出马杜罗主动致电美国务院高官;查驾鹤西去之后, 奥巴马又发表了要与委新政府建立“建设性关系”的讲话。与此同时,马杜罗政府又驱逐美驻委使馆的两名武官,并批评反对派候选人卡普里莱斯“密访”美国,企 图“联美叛乱”。此间各种消息横飞,恰恰反映了委美关系正处在变化的敏感时期,如何走,可能要取决于双方的政治判断和意愿。
查韦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任期间曾六次访华,极大推动了中委关系发展。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第10期《瞭望》)
链接一:“拉美传奇”查韦斯的中国情结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在与癌症抗争两年后,于当地时间3月5日下午逝世,享年58岁。他自1 998年首次当选委内瑞拉总统后,迄今已连续执政14年。查韦斯具有浓重的中国情结,他对中国人民有着特殊友好感情。他特别推崇毛泽东思想,曾明确表示自 己“是伟大舵手毛泽东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查式改革”引领人民走向胜利
1954年7月,查韦斯出生于委内瑞拉萨巴内塔一个贫穷的教师家庭,他是混合了印第安人、非洲人和西班牙人血统的后裔。17岁时,查韦斯进入委内瑞拉军事学院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后来他进入军队正式服役,一干就是17年。
1992年2月3日深夜,38岁的伞兵中校查韦斯发动兵变,试图推翻因大搞新自由主义而民怨沸腾的佩雷斯政府。因叛徒告密,查韦斯所在的临时指挥所军事历 史博物馆被政府军团团包围,委总参谋长向查韦斯下了最后通牒,如拒不投降,将派轰炸机炸平博物馆。尽管对他来说,“投降不如去死”,但为避免博物馆周围无 辜居民的伤亡,查韦斯最终同意投降。
为尽快平定叛乱,佩雷斯政府要求查韦斯中校发表电视讲话,劝说哗变士兵放下武器。查韦斯戴上一顶红色贝雷帽,挺起胸膛,神情严肃地对着摄像机镜头发表演 说。他以向委内瑞拉全体人民道早安为开始,赞扬了伙伴们的忠诚和勇气,承认此次行动已失败,“我们预定的目标,暂时没能实现”,表示将承担一切责任。这段 简短的讲话,为查韦斯在委内瑞拉民众中赢得极高声望,许多人特别是中下层人民将其视为民族英雄。
1998年12月,查韦斯首次参加总统选举,获得胜利。随后,又在2000年7月、2006年12月、2012年10月连续三次赢得大选,任期至2019 年1月。执政14年来,查韦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带领委内瑞拉人民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他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社会开支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用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住房等重点领域。
“查式改革”让普通百姓得到实惠,受到中下层民众支持和拥护,同时也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攻击。2002年4月11日深夜,委右翼反对派发动军事政变,将查韦斯关押在拉奥奇拉岛上。消息传出后,超过20万民众拥上街头,聚集在总统府周围,要求立即释放查韦斯。
14日凌晨l时半,查韦斯曾领导过的马拉凯伞兵旅精选出12名突击队员,分乘3架直升机飞赴拉奥奇拉岛,救出查韦斯,并于凌晨3时飞抵总统府。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查韦斯发表演讲:“我毫不怀疑自己一定会回来。这是委内瑞拉人民历史性的胜利!”
在联大高呼“美国佬滚回去”
查韦斯执政以来奉行反帝、反殖、反霸、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寻求建立相互尊重的多极化世界,在多边场合高举“反霸权、反单边主义”大旗。2006年9月, 查韦斯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8次以“魔鬼”来指责美国总统布什,戏称“这个魔鬼昨天就来过,今天还有硫磺味”,并高呼“美国佬,滚回去”。
但是,查韦斯对美国也十分讲究策略,“斗而不破”,从未减少对美石油供应,双边经贸关系也未受太大影响。美国大选期间,查韦斯还声称如果他是美国人,会投奥巴马一票。
美国政府特别是布什政府对委内瑞拉采取了“敌视”政策。2005年2月,美国务院在年度人权报告中,将委列入“问题国家”名单,时任国务卿的赖斯称查韦斯 政府是拉美地区州消极力量,提出美方要高度关注委内瑞拉与古巴关系发展。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委内瑞拉态度趋于温和,但仍认为查韦斯是“麻烦制造者”,双 边关系未见明显好转。
2011年6月,正在古巴访问的查韦斯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并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和多轮放疗、化疗。2012年2月,癌症复发,他再度赴古巴接受治疗,承受了巨大的病痛折磨。
2012年10月,委内瑞拉举行大选。面对反对派加强联合,并推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候选人参选的严峻选情,查韦斯亲自出马,在全国马不停蹄地开展竞选拉票活动,最终以10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对手,成功胜选连任。
激烈的选战显然不利于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仅仅2个月后,查韦斯被查出癌症再度复发。2012年12月,他在古巴接受了第三次肿瘤切除手术。
患病后,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将“没有社会主义,毋宁死”的革命口号改为“要社会主义,也要胜利,活下去就会胜利”,坚信“人会从一个奇迹走向另一个奇迹”。
赴古巴手术前夜,查韦斯在家人和内阁全体部长的陪伴下,在总统府观花宫向全国人民发表了34分钟的电视讲话。面对电视镜头,这位58岁的革命英雄深情地追 忆往昔,呼吁委内瑞拉人民继续革命,并用其雄浑低沉的嗓音带头唱起革命歌曲。在场的人们被深深地感动,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大声呼喊:“查韦斯总统万岁!”
“感谢上帝,世界上有了中国”
查韦斯具有浓重的中国情结,他对中国人民有着特殊友好感情。《孙子兵法》和毛泽东《论游击战》是他接触最早的中国书籍。他特别推崇毛泽东思想,曾表示“我是伟大舵手毛泽东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执政后,查韦斯“读完了所有已译成西班牙语的毛泽东著作”,并时常在讲话中引用毛泽东的经典论断,如“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党指 挥枪”等,甚至能说出某段语录出自《毛泽东选集》第几卷。他多次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对委内瑞拉建设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查韦斯先后6次访华,为委中关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4年来,中委两国建立了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入,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在能源、矿产、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等各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查韦斯高度评价委中关系发展,表示近年来双方合作发展迅速,对委内瑞拉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说:“感谢上帝,世界上有了中国,世界上有了中国共产党!”
附录:一生推崇毛泽东思想
少年时代就学习毛泽东理论
查韦斯出生的年代,正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火如茶的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为第三世界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一时间,毛泽东的理论和学说在拉关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年少的查韦斯,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就开始从父母那里接触到了毛泽东思想。
16岁那年,查韦斯报名参了军。参军后不久,查韦斯考入了委内瑞拉军事学院,1975年毕业,获少尉军衔。从军后的查韦斯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读了不 少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关于政治、军事问题的深刻论述,让他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从那时起,查韦斯就开始思考委内瑞拉未来的道路。
狱中坚持阅读毛泽东著作 1992年军事政变失败后,查韦斯与战友们全部被判刑入狱。服刑期间,由于时间充裕,查韦斯阅读了所有已经翻译成西班牙文的毛泽东著作,系统地研究了这位 东方伟人的思想体系。出狱后,查韦斯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活动中。他成立了“玻利瓦尔革命运动200”的分支组织--“第五共和国运动”。作为新组织的负责 人,查韦斯足迹踏遍全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他发誓要带领委内瑞拉走上“第三条道路”,一条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和当时盛行的新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
在1998年11月的国会选举中,“第五共和国运动”一举夺得国会189席中的49席,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政治组织,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党。一个月后,委 内瑞拉举行总统大选,查韦斯作为左翼政党联盟推举的候选人,轻松地击败了传统政党支持的竞争对手,以56.6%的得票率当选,成为该国40年来得票率最高 的总统。
毛主席语录不离口
“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对这些话语,查韦斯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经常会脱口而出。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甚至能说出毛主席某段语录出自《毛泽东选集》的第几卷。这一点恐怕不少中国人都比不上他。
军人出身的查韦斯非常推崇毛泽东关于军民关系的理论,他经常在不同场合提起“军民鱼水情”、“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以及“人民战争”等毛主席语录中的词句。
在国内,查韦斯不断提醒国人要做好随时应对外来入侵的准备。除强化正规军、完善预备役制度外,他还下令组建100万人的民兵组织。这支民间防卫力量不归军 队领导,直接听从总统本人的号令。查韦斯决心参照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强调在抵御强大的外来之敌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人民战争”,将来犯之敌消灭在武装 起来的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坚信“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2005年11月4日至5日,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举行。来自美洲54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4日当天,数万名反对美 洲自由贸易区和抗议美国总统布什的各国人士,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会。阿根廷前“球王”马拉多纳、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玻利维亚古柯 农组织领袖莫拉莱斯等名人与会。查韦斯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他讲道:“前天,美国的一份刊物报道说,五角大楼披露,美国正计划入侵委内瑞拉。我要说这是绝 对真实的,因为这正是美帝国主义绝望的信号。我们不要忘记毛泽东曾经说过的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以,我们不用怕它,我们的人民会 战胜它的。”
(《环球视野》据《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都周刊》)
链接三:中国大使回忆性情查韦斯
•余白•
颇具传奇色彩的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当地时间3月8日中午12时,查韦斯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军事学院正式举行。 来自55个国家的领导人、特使团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一了仪式;而在军事学院外,还有数万民众情绪激动地等待着和查韦斯进行最后告别,潮水 一般的人群疯狂地呼喊着他的名字……
这位拉美领袖给太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中国驻委内瑞拉前大使王珍在委内瑞拉工作期间,曾与查韦斯有过数十次的个人接触,对于查韦斯的为人、性情、喜好都了解极深。他与查韦斯的数次近距离交往,也让外界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的真实查韦斯。
总结毛泽东思想精髓
在委内瑞拉,在拉丁美洲,甚至在整个世界,还从来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领袖能像查韦斯一样,既被那么多人衷心爱戴,也被那么多人不屑憎恶。这两种极端感 情和大相径庭的评价往往会让外人感到无比惊讶和困惑。查韦斯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也许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
对此,王珍并不讳言。他认为对于查韦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卖和看法。在他的眼中,查韦斯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有坚强毅力、有主见,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人。特别是,查韦斯非常为穷人着想,真心地希望为穷人办事。
王珍曾于2000年至2003年出任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在3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查韦斯有过多次接触,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如今,第一次见到查韦斯的情景仍 然让王珍记忆犹新。那是在2000年,他到委内瑞拉的第8天,向查韦斯递交国书。这本来是一个非常隆重、严肃的场合。但在进行完一些必要的礼节之后,两个 人就少见地进入了不用翻译的“二人世界”。那一次,让王珍看到了查韦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感觉到了他作为一个性情中人的真诚和率直。
初次见面就对一国大使如此亲近,与查韦斯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不无关系。查韦斯后来向王珍透露过他的一段重要经历。在他还是一个中校军官的时候,就读过很多世 界名人的著作,也研究过世界上很多政治主张。其中,就包括毛泽东的著作,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政治、军事问题的论断。他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毛泽东著作十分了解、 熟悉。
鲜为人知的是,对毛泽东著作进行过深入研究后,查韦斯总结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毛泽东思想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个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拉丁美洲的国家元首,能够对毛泽东思想有这样的认识让王珍大为感慨。
突破“包围”接触穷人
查韦斯给王珍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和穷人的关系,“见了老百姓,见了穷人走不动路”。
在拉丁美洲,国家元首出行时安保措施非常严密,特别是像查韦斯这种还有不少敌人的人。警卫人员对他的出行安全非常谨慎。但是,一到老百姓中间,安保人员就拿查韦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查韦斯外出时,只要见到老百姓,不管是衣着脏乱的小孩儿、老人,还是在田里作业的农民,他总是上去用力拥抱。那种自然而然的亲昵,让人强烈地感觉到他和民众之间毫无隔阂。那个时候,查韦斯的身体还非常健壮,这种体魄总能让他轻易突破安保人员的“包围”,闯到民众面前。
查韦斯经常会邀请外国使节一起参加群众大会,并在会上现场办公。很多外国使节都不止一次看到类似的情景:在查韦斯讲话时,一名老妇人站起来说,总统先生, 我的孙子得了病,他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我没有钱给他看病,也买不起药。这时候,查韦斯会马上走过去,把生病的孩子抱起来,详细询问他的情况,并当场指示身 边的工作人员或是相关官员,让他们把这个孩子的情况记录下来,嘱咐他们第二天就将孩子送到医院去,再把治疗的情况随时向他汇报。
这让一些外国使节非常惊讶。一个国家的元首当然未必需要如此事必躬亲,但查韦斯的行为却让人们看到了他对老百姓的亲近,了解了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平民总 统”。王珍因此表示,他未必赞成查韦斯所有的政治主张,但是他坚信查韦斯不是一个腐败的总统。因为,“一个腐败的总统不可能做到这样,他不可能跟老百姓有 这么深的感情”。
社会大学影响巨大
很多人都知道,查韦斯是一个非常能言善辩的人,讲起话来可以不照着稿子,几个小时滔滔不绝。而且,他头脑清晰,记忆力非常好。在7个小时的演讲中,他可以从一个故事开始,7个小时之后再回到这个故事。
这种口才固然有天分的因素,但同样少不了知识的累积。对于国内局势、国际形势,查韦斯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而这些看法和主张是来自于他不知疲倦地博 览群书以及对于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他看毛泽东著作,不只是看毛主席语录,他也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再比如,他对于包括黑格尔在内的许多哲学流派 进行过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出身于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查韦斯小时候就在街上卖糖和香烟贴补家用,没怎么上过学,文化水平也并不高。他的文化 基础是在当兵之后,进了军事学院才慢慢打下的。那时候,终于得到受教育机会的查韦斯拼命地读书、研究,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的养分。他在军事学院期间写剧 本、写诗,剧本还获过奖。
之后,查韦斯投身政治领域,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社会实践。可以说,他上的是一所名为“社会”的大学。他的才能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加上自己努力学习积累起来的。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37期,摘自2013年3月12日《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