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旻•
核心提示:对于伴随彩票业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限制或停止其销售,但国家应对整个彩票行业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对公众进行理性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贫困的人们自食其力,实现真正的富裕。
国家财政部的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共销售彩票2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9亿元,增长18%。对此,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彩票创造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彩票繁荣,其销售额仅次于美国,中国将在未来1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票市场。
新中国建立后,彩票曾长期被政府所禁止,直到上世纪8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仅凭财政拨款已经难以满 足社会保障的需要。鉴于此,国务院于1987年和1994年先后批准发行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开辟了向社会筹资办福利的新道路。
20多年来,中国彩票业发展迅猛,除了销量逐年猛涨,彩民数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2亿人经常买彩票。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彩票发展研究院也于2012年夏天正式成立,并开始招收彩票专业硕士研究生。
尽管彩票在中国的发展顺风顺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危机。首先,通过销售彩票进行社会筹资来兴办公共福利事业,需要整个 行业具有很高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既应体现在彩票流通过程的公正、公平,也应体现在彩票销售收入流向的公开和透明。但目前国内彩票在开奖和兑奖方面却存在 着严重的过程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时常引发彩民和社会的质疑;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使彩票收入无法做到数额和用途的完全公开,截至2012年底,全国仅有 北京、陕西、四川、山东等十余省市公布了2011年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或使用情况。以上两方面的缺陷使国内彩票正面临着公信力缺失的威胁,一旦丧失公信 力,彩票将失去其最初设立的意义。
此外,彩票业的兴盛对国人的财富观也形成了冲击。传统的财富观讲究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创造财富,但彩票的出现却给了国人一夜暴富的机会,加之诸如 “2元换取500万”之类宣传的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一串串毫无意义的数字,交给了那看似存在却又虚无缥缈的概率。从国内的情况来 看,贫困地区的居民比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了更多的彩票,因为前者对于财富的渴求度更高,并且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迅速致富,所以他们就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 在了彩票上,但换来的结局往往是越买越穷、越穷越买。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心理上呈现出病态,成为了问题彩民。据调查,目前全国大约有700万的 问题彩民,其中包括43万的重度问题彩民,他们普遍都对“中奖”产生了精神成瘾的症状,甚至演变为生理疾病。问题彩民的增多,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挪用公款、偷盗案件数量的上升,而因彩票引发的经济纠纷、家庭失和,也会给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当然,对于伴随彩票业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限制或停止其销售,毕竟它对推动公共福利事业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国家应对整个彩票行业进行 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消除其给社会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同时,要对公众进行理性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贫困的人们自食其力,实现真正的富裕。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32期,摘自2013年1月29日《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