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选:“一带一路”上的“反抗经济”

时间:2017-05-20 09:42     来源: 微信公众号“经略网刊”      作者: 殷之光

无论是在现任鲁哈尼政府的政策下,还是保守派的这一设想里,中国都能够作为一个非西方的、且反霸权的力量存在,这恰恰是建国初外交实践留给我们的硕果。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我们坚持新中国一贯的外交传统与原则,那么无论是保守派胜利、还是鲁哈尼当选,伊朗方面对华政策都具有可延续性。无论是对于伊朗,还是对于其他受西方霸权主义政治压迫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此时与中国一起想象并建设一个更为平等的世界未来,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冲破困境的唯一途径。

导言

无论是在现任鲁哈尼政府的政策下,还是保守派的这一设想里,中国都能够作为一个非西方的、且反霸权的力量存在,这恰恰是建国初外交实践留给我们的硕果。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我们坚持新中国一贯的外交传统与原则,那么无论是保守派胜利、还是鲁哈尼当选,伊朗方面对华政策都具有可延续性。无论是对于伊朗,还是对于其他受西方霸权主义政治压迫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此时与中国一起想象并建设一个更为平等的世界未来,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冲破困境的唯一途径。

伊朗大选:“一带一路”上的“反抗经济”
注:本文主体部分首发于澎湃


在全世界主流媒体都在关心疑似美奸川普那点通俄的破事儿的时候,我们决定给大家聊一聊反美斗士伊朗

5月19日,伊朗第12届总统大选结果将出炉。伊朗改革派代表人物、现任总统鲁哈尼是否能够维持伊朗总统连任不败的纪录,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2013年大选不同,这次选举的主要议题就是——拼经济!

伊朗大选:“一带一路”上的“反抗经济”
鲁哈尼

近些年来,饱受经济制裁之苦的伊朗一直想要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找一条出路。特别是随着2013年温和派的鲁哈尼上台之后,伊朗远交近攻,一面在2015年跟联合国五常加德国搞了个“联合国全面行动计划”(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另一面,在中东地区力怼伊斯兰国和沙特。难怪就在选战正酣的当口,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在5月17日发表了讲话。虽然按照政治传统,他并没有直接表达他对任何候选人的态度。但是在讲话中,他提到,“看看今天我们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你们能找到一个任何一块没有深陷不安泥潭的土地么?就在这些充满不稳定与不安的国家中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却在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下,准备大选。”他还表示,这种和平与安定的环境是无价的。这一朵小红花,无疑是对现任鲁哈尼政府的一个重要加持。

不过,表扬归表扬,伊朗国内的问题还是不小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伊朗经济形势依旧趋紧。即便鲁哈尼在任期间将通胀率从30%的高峰降到一位数、伊朗石油产量从每天280万桶猛增至每天380万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石油生产反弹带来的积极效应并未传导至伊朗民众身上,失业率居高不下,30%青年人和2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伊朗GDP将增长3.5%,低于去年的6.6%。因而,在今年的伊朗新年“诺鲁孜”节上,哈梅内伊发表新年致辞时就强调,伊朗目前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处理好经济问题,他呼吁政府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保护本国产业,减少对外部依赖。

伊朗大选:“一带一路”上的“反抗经济”
哈梅内伊这一表态,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12年8月,他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便提出了“反抗经济”(resistance economy)这个概念。它强调,在伊朗遭受连年西方严厉制裁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注重自力更生,摆脱对外国进口产品的依赖。哈梅内伊将这种经济观解读为伊斯兰经济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这种源于伊斯兰文化与革命传统中的发展观,将会帮助伊朗打赢这场西方强加于伊朗人民头上的经济战争。在对外贸易方面,在这种“反抗经济”思想主导下,伊朗希望能够从出口原材料(主要是原油),转向出口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等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加工产品。同时,伊朗也希望通过推动改革,调整产业机构,将经济发展的更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加强伊朗与周边非西方国家的市场互动,从其他国家借力,鼓励外国投资者和民间人士参与伊朗的经济建设。在2013年4月一次与伊朗劳工代表的会面中,哈梅内伊还进一步提出,目前对那种强加于伊朗的东西方经济理论的盲目信任,对伊朗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就在最高领袖提出“反抗经济”思想之后不久,鲁哈尼上台。因此,实际上,在鲁哈尼任期内,他很早便表示,要将这一“反抗经济”的思想转变为制度,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制定伊朗的经济政策,改造伊朗经济结构。在此次伊朗总统大选中,几位候选人的核心议题,也正是围绕着这一“反抗经济”思想展开。

伊朗大选:“一带一路”上的“反抗经济”
在候选人近期的3次电视转播辩论中,大家主要关心的话题是国内经济发展。相比之下,在上一届选举中,候选人所讨论的核心问题除了外交政策之外,就是核谈判问题。而在今年5月5日转播的电视辩论中,外交问题仅仅作为国内政策与文化问题的附属议题被粗粗提及。当然,这很可能是竞选过程中的策略性选择。因为,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了,在过去的4年中,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确实在外交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而其他五名候选人,包括来自战斗教士联盟的伊玛目易卜拉欣·莱希,以及以及来自伊斯兰联合党的穆斯塔法·米尔-萨利姆,基本上对外交问题都没有什么可以谈及的经历。特别是在5月15日,德黑兰市长穆罕穆德·巴格尔·贾利巴夫退选,并转而支持莱希之后,针对外交政策的讨论,则更加集中在经济领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鲁哈尼在民调数据领先。各方面的观察家也都认为他胜选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国内的政治局势也朝着有利于鲁哈尼的方向发展。5月16日,霍梅尼的孙子萨义德·哈桑·霍梅尼也通过一段视频,力挺鲁哈尼。在视频中,萨义德·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团结起来,信任鲁哈尼。他还在视频中表示,鲁哈尼政府在过去的四年里,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而在此前一天,前总统穆罕穆德·哈塔米也经由视频,表达了他对鲁哈尼的支持。

不过,作为鲁哈尼的最大挑战者,莱希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这位曾经担任司法部长、首席法官等要职的什叶派教士,目前是一所大学的法学教授,俨然一副“育良书记”的架势。他不仅是哈梅内伊的坚定追随者,曾被哈梅内伊称赞“值得信任,经验丰富”,而且是伊朗最高权力机构——伊朗专家会议成员。同时,在另一位强硬保守派候选人退出后,预计莱希将吸引更多保守派支持者的选票。

伊朗大选:“一带一路”上的“反抗经济”
莱希

在电视辩论中,莱希等人所说的经济问题,主要针对“反抗经济”。事实上,“反抗经济”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伊朗要实现经济层面的独立,实际上也包含着建立政治和外交上的自主性。目前,莱希在外交方面对鲁哈尼的批评,主要集中在2015年伊朗签订的“联合国全面行动计划”。在莱希的竞选团队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外交问题顾问就是2007-13年间伊朗核谈判的首席谈判专家萨义德·贾利里。有了这一位重要人物出谋划策,莱希便开始在核武器问题上,结合“反抗经济”观念,开始大做文章。

莱希强调,如果没有“强力外交”,那么一切“经济外交”都无从谈起。而现任鲁哈尼政府的软弱,则充分说明他不可能会在经济外交方面有任何作为。而面对一个软弱的伊朗,西方国家自然也绝不可能兑现在“联合国全面行动计划”中所规定的以核能力换取解除制裁的保证。换句话说,保守派所构想的“经济外交”,是以在“反抗经济”基础上建立起的,旨在寻求伊朗全面经济自主的外交努力。其目的,是希望通过与周边非西方国家的贸易,来主动解除西方经济制裁的压力,并且不希望以交换国家核力量为代价的政策设想。毕竟,有着卡扎菲和萨达姆的前车之鉴,伊朗绝不会放弃其“核计划”,即便“饿死”也比“暴毙”要强。

这一想法也获得了哈梅内伊的背书。哈梅内伊给诸位总统候选人提出的要求是:“候选人应该承诺,依靠民族力量、国内力量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指望外国。”这一说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我国在冷战时期受美国经济制裁条件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治实践。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便表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支持下,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我国不仅在国防和科技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而且在政治和外交上开辟了新的道路,建立了以广大第三世界为主要成员的“朋友圈”。

这一指导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话语,或许能够与今天伊朗在“反抗经济”观念下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计划产生共鸣。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这一过往的实践和思想遗产,也能够为未来世界经济共同体建设合作、创造新的国际平等秩序话语,提供一个实践和话语的基础。而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在平等政治基础上,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国际合作图景下,我们才能够寻找到中国历史经验与伊朗今天这种“反抗经济”思想之间的默契。

无论是在现任鲁哈尼政府的政策下,还是保守派的这一设想里,中国都能够作为一个非西方的、且反霸权的力量存在,这恰恰是建国初外交实践留给我们的硕果。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我们坚持新中国一贯的外交传统与原则,那么无论是保守派胜利、还是鲁哈尼当选,伊朗方面对华政策都具有可延续性。无论是对于伊朗,还是对于其他受西方霸权主义政治压迫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此时与中国一起想象并建设一个更为平等的世界未来,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冲破困境的唯一途径。 

【殷之光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助理教授;叶开儒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经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责任编辑:察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