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非洲35国 美军难说再见

•杨之桄•

过去一年,山姆大叔很忙--在高调“重返亚太”的同时,“重返非洲”的步伐亦没有放缓。新年伊始,美国再出新动作。据美联社披露,美军计划从2013年初 开始向多达35个非洲国家派遣部队。若果真如此,这将是继2011年出兵中非四国之后,美在军事上“重返非洲”的又一步。

调兵遣将,谋求重返

1993年,为协助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同时消灭当地军阀和反政府武装,美国派出来自“游骑兵”、“海豹六队”、“三角洲部队”等精锐部队的160名 官兵前往东非小国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执行任务。在一次行动中,由于准备不足和情报有误,美军遭遇越战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军事失败--两架“黑鹰”直升机被 击落,19人丧生,73人受伤,一人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鹰坠落”事件。自此,美国对非军事便开始采取“出钱出枪,但不出兵”的策略,不再直接介 入非洲内部冲突。

直到2011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致国会的一封信使以上策略出现了重大调整。信中,奥巴马决定派100名特种兵进驻非洲中部地区的乌干达、中非共和 国、刚果(金)和南苏丹四国,协助当地政府和军方打击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圣灵抵抗军”。尽管奥巴马强调美方仅“提供信息、建议和协助”,不参与军事作战, 但这是“黑鹰坠落”事件后美国首次向非洲派遣作战部队,可视为美军“重返非洲”的重要信号。

时隔两年,美国“重返非洲”又迈出更大一步。近期有消息称,美军计划于2013年在非洲部署一个3500人的作战旅,他们将被分成小分队驻扎在利比亚、尼 日尔和阿尔及利亚等35国,执行“反恐”和培训任务。另据报道,美军初步定于2014年向非洲再增加两个旅。届时,美军足迹或将遍布整个非洲大陆。

从“黑鹰坠落”到“重返非洲”,可谓美国对非战略不断调整的一个缩影。冷战期间,非洲是美苏争霸的主要地区,美国对非战略侧重于政治和军事目标。冷战结束 后,美国安全威胁大大缓解,非洲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趋于下降。美国防部1995年发布的对非政策报告称,“美国在非洲没有太多重要利益”。但新世纪以 来,随着非洲地缘政治和经济重要性不断增强,美国对非重视程度也迅速回升。2012年6月,美出台对非新政,明确对非政策的四大目标,涉及民主建设、经济 增长、和平安全及发展机遇等诸多方面。非洲在美国全球版图中长期被“边缘化”的处境正悄然转变。

多管齐下,综合部署

事实上,派遣部队不过是美国强化在非军事存在的“冰山一角”。经过多年部署,美国对非军事以非洲司令部为主导,以军事基地为依托,以军援、军售和军训等为 主要形式,已初步形成覆盖整个非洲大陆的军事网络。2007年10月,美军非洲司令部成立,隶属于美国防部。此前,美已建有太平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南 方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等五个地区性司令部。除埃及仍归中央司令部管辖外,非洲司令部成为专门负责53个非洲国家事务的第六大地区性司令部。次 年10月,非洲司令部开始独立运作,基本具备全面作战能力。2011年3月,在西方多国空袭利比亚行动中,非洲司令部承担了行动计划制订和协调指挥任务。 尽管后来美国将作战指挥权移交给了北约,但非洲司令部仍在情报搜集、后勤支持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由于非洲国家的普遍抵制,非洲司令部尚未在非 洲“落户”,只好暂驻在欧洲司令部所在地德国斯图加特的凯利兵营。

统一管理和协调对非军援、军售等,是非洲司令部的一大职责。近年来,美国对非军援规模不断扩大,包括“全球训练和装备计划”、“对外军事资助项目”、“战 斗指挥官倡议基金”等在内的援助项目达八项之多,已帮助非洲25国培训20万名士兵。与此同时,美国对非洲军售额也在不断增多。据统计,2007年初至 2011年8月,美国与非洲国家签订的军售合同总额高达135.23亿美元。此外,美国还通过与非洲国家和非盟等地区组织开展联合军演,密切双方军事关 系。迄今,包括代号为“非洲努力”、“共享和谐”、“凤凰快车”、“非洲狮”等在内的美非联合军演项目达13项,涵盖反恐、救援、医疗和海上巡逻等诸多内 容,数量由2011年的11场增加到2012年的14场,参演国最多时涉及30余国。军训、联合军演等正成为美国以“非战争形式”介入非洲的重要渠道。

为保持在非洲及周边地区作战优势,同时加强对地区恐怖组织的情报、监视和侦查能力,自2002年以来,美国陆续与部分非洲国家就使用其军事基地签署双边协 定。这些协定允许美军预先在非洲签约国的军事基地或设施内存放军事物资和武器装备,需要时可迅速启动和实施军事行动。目前,美国已在非洲十余国建立了军事 基地,大有“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之势。位于西非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的小型空军基地,已成为美国在非洲军情网的枢纽;东非吉布提的勒莫尼耶军营则 是美在非洲常驻基地,扼海上交通要道,勾连三洲五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此外,美国还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塞舌尔等军事基地部署无人机,依靠情报渠道, 使用无人机对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这种驻军模式规模小、成本低、收益高,日渐成为美向全球投送力量的新范式。

剑指非洲,意欲何为

近期,美国加快调整对非战略,对非军事部署大动作不断。究其幕后考量,无外乎八个字--反恐、能源、挽霸、遏华。

9•11事件后,非洲对美国“反恐战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恐怖主义在非蔓延与否直接关系到美国反恐战略的成败。2011年北非动荡以来,非洲恐怖主 义较以往更为活跃。从北非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到西非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再到东非索马里的“伊斯兰青年运动”,非洲正形成一条从撒哈拉沙漠 -萨赫勒地区延伸至东非的“不稳定带”。2012年9月II日,美国在利比亚班加西的领事馆遭遇武装分子袭击,使得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心非洲的安全形 势。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非洲多数恐怖组织对美国利益并未构成直接威胁,美国借“反恐”之名,实则在行“维护霸权”之实。甚至有人担心美国介入非洲“反 恐”,可能使马里等国成为“第二个阿富汗”。美国以“反恐”名义加强军事存在,其深层目的无外乎确保在非能源利益。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300多亿桶, 占世界总储量的11%。随着东非油气新发现不断涌现,非洲在世界能源版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2006年,非洲超过中东成为美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地区。目前, 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8%来自非洲,15%来自西非的几内亚湾地区,8%则来自该地区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2011年以来,几内亚湾海域海盗活动频发, 成为继索马里海域之后的又一“高危海域”。2012年,美国“冲锋陷阵”,对打击该地区海盗活动尤为积极。2月,美国连同比利时和几内亚湾沿岸九国在几内 亚湾海域举行反海盗联合军演;8月,美国务卿克林顿访问尼日利亚,表达了美政府对尼安全形势的“关切”,称将继续帮其打击海盗;12月,非洲司令部司令卡 特•哈姆访问尼国防大学时表示,美愿同尼方在保卫海上边界、制止原油偷盗和绑架等方面加大军事合作。

当前,非洲地缘政治格局正处于剧烈变动时期,非洲军事再度成为大国竞争焦点。尤其近期部分地区国家局势动荡较为突出,为欧洲传统宗主国干涉非洲事务、扩大 在非军事存在提供难得机会。2012年7月,欧盟启动“尼日尔军事能力建设行动”,称将支持尼军事建设,助其增强打击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的能力;12 月,欧盟表示将从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向马里派遣一批军事人员,协助地方军进行军事训练和军队重组。与此同时,新兴大国也加紧在非洲军事领域“谋篇布 局”。例如,印度视东非为其能源来源多样化的重要地区,近期与该地区的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等国签署共同防御协议。近年,中国通过参与非洲维和、 打击海盗、防止武器扩散、战后重建等行动,在非洲和平与安全领域表现亮眼。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发起的“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将进 一步深化双方合作……

以上种种,均刺激了美国的敏感神经。在美国因金融危机实力受损,新兴国家对非经济影响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美通过军事介入等“硬手段”推进对非战略,并借此对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软实力”,实则无奈之举。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4期,摘自2013年第2期《世界知识》)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驻军非洲35国_美军难说再见.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3/17 16:12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